1993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解组织执委会举行会议
 通过承认以色列国原则宣言
美邀巴以领导人赴华盛顿正式签约
本报大马士革9月9日电 记者吴文斌、王传宝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委员、阿拉法特总统发言人阿布杜·拉布于今天下午3时在突尼斯宣布,巴解组织执委会正式通过了承认以色列国的原则宣言,从而结束了巴以互不承认的历史。
近两天来,巴解执委会连续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巴解组织和以色列相互承认的问题,18名巴解执委会成员中的13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缺席的5名成员中有两人于上月辞职,另外两人是总部设在大马士革的“人阵”和“民阵”的代表,他们因反对巴解通过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方案而拒绝参加会议,另有一人因健康原因而未能到会。
据报道,巴解和以色列相互承认的原则宣言在阿拉法特总统签署后将于今天晚上或明天对外界正式宣布。为促使巴解和以色列相互承认而牵线搭桥的挪威外长霍尔斯特将携带阿拉法特总统签署的原则宣言文本于今晚飞往耶路撒冷,将文本交给拉宾总理签署,同时,他还将在晚些时候将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的原则宣言文本送交给阿拉法特。
据来自以色列方面的消息,以色列内阁安全委员会已于今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通过巴以相互承认的原则宣言。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巴解和以色列相互承认的原则宣言是巴以官员最近在巴黎进行秘密谈判时达成的。
本报华盛顿9月9日电 记者鲍世绍报道:美国政府今天上午正式邀请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双方领导人前来华盛顿签署巴以和平协议。这一邀请是美国政府获悉巴以相互正式承认的消息后发出的。
据悉,巴以协议的正式签字仪式将于13日在白宫举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罗总统总理会见钱其琛
本报布加勒斯特9月8日电 记者张志鹏报道:罗马尼亚总统扬·伊利埃斯库今晚在总统府亲切会见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钱其琛向伊利埃斯库总统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问候以及江泽民主席的口信。
伊利埃斯库说,罗马尼亚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愿通过各种途径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增加两国高层领导人的接触。他详细介绍了罗国内情况和罗政府为稳定局势、发展经济所做的努力。
钱其琛说,伊利埃斯库总统1991年对中国的访问为在新形势下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珍视中罗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中国政府愿意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合作,使两国关系健康、长期、稳定地发展。
钱其琛说,中国高度评价罗为维护巴尔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赞赏罗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和发展睦邻合作的政策。中国支持罗为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为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
会见后,钱其琛对记者说,中国领导人邀请伊利埃斯库总统在方便时再次访华。
本报布加勒斯特9月9日电 记者张志鹏报道:罗马尼亚总理沃克罗尤今天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时说,钱其琛的访问将推动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沃克罗尤指出,两国已签订了许多重要协定,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他表示,罗重视中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钱其琛转达了李鹏总理对沃克罗尤总理的亲切问候。他说,目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罗也在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两国的合作需要不断探索新途径和新方式。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罗两国外长会谈
本报布加勒斯特9月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8日和9日与罗马尼亚国务部长兼外长梅莱什卡努就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举行了两轮会谈。
钱其琛说,中罗关系正在顺利发展。中国重视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双方经贸合作,支持双方有关部门寻求发展经贸关系的新途径。梅莱什卡努表示,罗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家扩大同中国交往,非常重视中国在经济改革中的经验。他表示,罗希望尽早实现中国最高领导人访罗,并重申罗理解和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关于国际问题,钱其琛说,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也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国际新秩序需要有一个大家都要遵守的公正的国际准则,而不是由少数国家发号施令,而其他国家俯首听命。梅莱什卡努表示赞同中方关于国际形势的基本观点。他说,罗高度评价中国对解决国际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细川希望适当时候访华
 日本首相会见我高检代表团
本报东京9月9日电 记者张国成报道:日本首相细川护熙今天上午在首相官邸会见中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徐敦信时表示,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再次访问中国。
会见时徐大使向细川首相转达了李鹏总理的口信,再次热烈祝贺他就任日本首相,对他任职后对发展中日关系所作出的积极表态表示赞赏,欢迎他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
细川首相对李鹏总理的口信表示感谢。他说,日中关系近年来稳定发展,令人十分高兴。去年,江总书记访日和天皇、皇后两陛下访华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又值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5周年。他表示衷心希望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继续取得新的发展。细川首相表示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再次访华。
又讯 9日下午,日本首相细川护熙在此间会见了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及其一行。这是细川护熙就任日本首相后第一次会见中国代表团。会见时,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他们还就两国司法界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舆论继续抨击美国
 美报称美国声望受损
本报讯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和新华社记者报道:一些国家的报纸,包括美国报纸继续就“银河号”事件发表评论。
韩国《朝鲜日报》9日就中国“银河号”事件发表文章,题目为《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化学武器原料》,副题为《检查全部782箱货物,一无所获,违反国际法遭谴责,美国丢脸》。
这篇文章指出,“美国在同中国的情报战中犯了难以挽回的错误”。文章还引用中国外交部声明说,美国必须立即对此进行道歉,并赔偿“银河号”的经济损失。
泰国《星暹日报》8日在社论中说,“‘银河号’事件使美国理屈词穷,极度尴尬。它的谎言和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也在世人目光下宣告破产”。社论抨击美国“只讲强权不顾公理”的做法时说,“美国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的行动,无论如何都难以自圆其说”。
泰国《中华日报》也在8日发表文章说,“银河号”事件是由美国政府一手炮制的,这种霸权主义的行径,才是真正“不幸的”。文章说,中国外交部就“银河号”事件发表的声明合情合理,美国应向中国道歉和赔偿。
约旦阿拉伯文报纸《宪章报》8日刊登署名文章,强调美国应对中国“银河号”货轮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负责。文章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美国对中国‘银河号’货轮的阻挠和检查使中国蒙受了损失,美国无疑应对这一损失负责”。
美国《华盛顿时报》8日刊登题为《海上的失误叫美国难堪》的文章说,“银河号”事件使美国声望受损。
文章说,中国货船成了使华盛顿极为难堪的船只。华盛顿根据官员们认为极其可靠的情报界消息,指责北京向伊朗运输用于制造化学武器的材料。但是对这艘货轮进行搜查之后却提不出有违禁品的证据。这次搜查使美国在波斯湾的盟友恼怒。
文章说,政府官员、外交界人士和其他的人称这次事件损害了美国的声望。一位要求不透露其姓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说:“这是一次大失误,情报上的失误。”


第6版(国际)
专栏:

  首批被逐巴人重返家园
本报大马士革9月9日电 记者吴文斌、王传宝报道:被以色列政府驱逐到黎巴嫩南部安全区长达9个月之久的约400名巴勒斯坦人,今晨首批181人离开那里,返回被占领土。
今天凌晨,181名被允许返回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同难友们挥泪告别,步行来到安全区附近的一个检查站接受以色列安全人员的检查,然后登上卡车前往被占领土。
据报道,以色列政府昨天向被逐巴人公布的第一批遣返人员名单为189人,其中8人因担心以当局再次把他们投入监狱而拒绝接受遣返。


第6版(国际)
专栏:

  荷兰首相会见黄菊
 上海与鹿特丹将加强合作
据新华社海牙9月8日电 (记者李胡兵)荷兰首相吕贝尔斯8日会见了正在荷兰访问的上海市市长黄菊和他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全体成员。
吕贝尔斯在会谈中详细地向黄菊询问了上海经济建设情况和发展远景,并对近年来上海在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
黄菊介绍了上海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情况,并希望中国与荷兰以及上海与鹿特丹市之间进一步加强在经济、贸易、金融、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乌着手解决难题
本报记者 丹林
本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克里米亚举行会谈,就解决困扰双边关系的黑海舰队、乌境内战略核武器及乌偿还俄债务问题签署了一些协议。叶利钦总统称,达成的协议是双边关系的“突破”。然而乌方后来却否认会谈达成了任何正式协议。
在舰队问题上,会谈中提出了“以舰只抵债务”的设想,即乌方将舰队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舰只出售给俄,以此偿付欠俄的债务。至于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港及其设施,俄将在与当地有关部门“签订条约的基础上”付费使用。舰队价值和基地使用费将责成两国的专门委员会在本月内研究确定,届时再对舰队问题作出最终决定。
关于核武器问题,参加总统会晤的两国总理签署了3项协议,确定“战略核武器的所有弹头都将运往俄罗斯”,作为补偿,乌将得到用于核电站反应堆的核燃料或得到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低浓缩铀所得的部分收入,同时对两国境内战略核设施的使用提供保证并实行自我监督。
黑海舰队是前苏联的四大舰队之一,如何处置这份遗产成为俄乌间争执的一个主要问题。去年8月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达成了在3年过渡期间黑海舰队将成为两国联合舰队的协议,今年6月又商定按均等原则分割舰队,但这些协议均未能实行。于是,此次会谈把舰队问题和债务问题结合起来。
乌克兰在能源上依靠俄罗斯,每年需俄提供4000万吨石油、60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由于能源减产和改变出口方向,今年大幅度削减对乌的供应,同时要按国际价格结算,致使本已陷入困境的乌经济愈发困难。上月乌拖欠的能源款已达6000亿卢布,俄有关公司以此为由进一步削减供应。尽管8月27日乌俄总理电话商定总统会晤前不削减供应,但天然气供应量仍由每日2.3亿立方米减为0.5亿立方米。不偿债就得不到能源,舍此没有其它办法。
在核武器问题上,乌不断重申它要成为无核国家,但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出发,又不愿轻易放弃境内的核武器。它宣布为境内核武器的“实际所有者”,既想把拥有核武器的权利转换成“安全保证”,又需要用核弹头换取核燃料。俄对此极为不满,叶利钦说:“无论俄罗斯,还是国际社会,都不能允许乌克兰成为核国家”。
此次协议虽明确了核弹头将拆除并运往俄销毁,但由于乌方坚持,没有规定时限。克拉夫丘克还表示,乌将寻求美国帮助拆除弹头。
对于会谈结果,各方反应不一。俄舆论认为,乌由于严重经济危机,不得不接受莫斯科的条件,这是“叶利钦的巨大政治胜利”。克拉夫丘克则强调,“问题只是被提出来”,“还未从日程表上抹掉”。乌持反对意见的政治家和官员则指出,协议“有损尊严”,是“卖国”行为,并据此要求克拉夫丘克辞职。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9日下令组织以杜比宁为首的国家代表团,准备与乌克兰谈判实施俄乌总统3日达成的关于黑海舰队的协议,但鉴于两位领导人各自面临的国内政治形势,以上协议能否顺利地付诸实施,还是个问号。
(本报莫斯科9月9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务院官员访问古巴
新华社哈瓦那9月8日电(记者侯耀其)据古巴拉美社今天报道,美国国务院古巴事务办公室负责人丹尼斯·海斯目前正在哈瓦那访问,以便同古巴政府就双边关系问题进行官方接触。
这是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第一次派遣国务院官员访问古巴。在此之前,美国前外交官和退役军事将领代表团于6月29日至7月2日访问了古巴。
美国驻古巴利益照管办事处的新闻官员今天证实说,海斯此次访问主要是了解古巴的情况并会见古巴政府官员。这位新闻官员不愿透露有关访问的更多细节。
美国同古巴于1961年1月中断外交关系。此后,美国对古巴实行了长达30多年的经济封锁。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美古关系有所松动,两国就古巴移民、恢复电话业务等问题进行了接触。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罗斯外长访问喀布尔
综合本报莫斯科、伊斯兰堡9月9日电 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在访问喀布尔后说,俄罗斯和阿富汗商定要协调努力使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边界局势稳定。双方声明无论对杜尚别政府或塔吉克斯坦反对派都保持中立地位。
会谈结束时签署的俄阿公报宣布,俄国准备参加战争中被破坏的阿经济的重建工作,双方将努力遣返战俘。阿富汗总理希克马蒂亚尔和俄外长举行了会谈,他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关系。科济列夫是8日抵达喀布尔对阿富汗进行为期两天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严厉查处公务员以权谋私
 韩国设“不义之财”调查小组
本报汉城9月8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根据韩国总统金泳三关于严厉查处国家高级公务员以权谋私行为的指示,韩国“不义之财”特别调查小组今天宣告成立,并决定重点查处一批不动产投机、非法敛财、以权谋私、受贿、资金来路不明等要案,一旦查明案情,涉嫌者将被送交行政和司法当局惩处。
7日,韩国公布了1167名国家高级公职人员的财产情况。当天金泳三说,要在改革的原则下,查处高级公职人员以不正当手段和不道德方式致富的行为。
韩国“不义之财”特别调查小组将配合司法机关,以财产登记是否属实为突破口,深入对非法致富高级公职人员进行实查,尤其是把个人财产转移到妻子子女处问题列为紧急查处对象。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会见波黑总统
美国总统克林顿8日在白宫会见了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克林顿劝伊氏回到谈判桌上去,尽力取得最好的成果。美总统向他解释说,美国政府愿通过外交和经济制裁对塞克两族施加压力,使他们在谈判中采取更和解的态度。克林顿强调,如美国派兵去波黑,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两部长因涉嫌腐败辞职
以色列内政部长德里因最高法院对其腐败及财政问题的指控,8日向拉宾总理提出辞职。8日早些时候,以色列最高法院以腐败和财政上的不正当行为等裁决,德里和宗教事务部副部长宾哈西应被解除政府职务。德里和宾哈西将于本月12日正式向内阁提出辞呈。两人的辞呈将在两天后自动生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两架美国战斗机在海湾失事
两架美国海军战斗机8日在海湾北部同时失事,但4名飞行员全部幸免于难。美国海军中心司令部发言人科勒说,这两架飞机是在执行日常巡逻任务后返航时,在科威特以东80公里上空失事的。4名飞行员跳伞后被美军直升机救起。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非暴力事件又使多人丧生
南非约翰内斯堡地区8日又发生暴力事件,27人死亡,32人受伤。警方发言人说,约翰内斯堡遭到袭击,造成19人丧生,22人受伤。他说,又一座小镇晚上8点又发生一起袭击事件,有两人丧生,3人受伤。(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8月26日至9月4日,中国“银河号”货轮在沙特达曼港被迫接受检查,结果表明该轮完全没有装载美国所说的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化学品。图为航行中的“银河号”。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