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经济效益
卢嘉锡
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低下,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技术设备长期得不到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而靠旧有设备打经济翻身仗,即使产量产值有所提高,其产品质量也难以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提高。我们多年来一直说要挖潜改造,走内涵型的扩大再生产之路,但却缺乏有效的体制和机制约束,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技术保障,因此说得不少,做得不多。这种局面应该尽快得到根本和切实的改变。
从宏观结构上说,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根本措施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矛盾日趋严重。基础工业的发展滞后,制约了加工工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能耗小、产出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目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来看,全面铺开式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还不具备条件,但我们应把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确定下来,并让广大干部和群众懂得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好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间“面向”和“依靠”的相互关系。我想,这是我国走“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第5版(理论)
专栏: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征文

  推进行业管理 振兴机械工业
保荣本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振兴机械工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我国机械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效益不高,对各经济部门(特别是“瓶颈”产业部门)所需技术装备的有效供应能力不足,支柱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目前改组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而要推进机械工业的改组改造,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又离不开包括行业管理在内的政府导向力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开展的行业管理,应当发挥管理者具有公正立场和把握全局能力的优势,运用政府拥有的行政权威和经济实力,做好以下工作:(1)组织制定全行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政策,统一各方认识;(2)参与制定国家产业政策,协同有关部门对企业投资施加影响,促进增量投入合理化;(3)组织协调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科研、生产的协作配套,组织协调全行业的基础性科学技术工作,组织协调全行业的市场建设和经营活动,特别是机械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联合行动;(4)开展行业性的质量、安全监督活动;(5)组织、指导和依靠各种行业组织,广泛开展面向全行业企业的服务活动;(6)争取财政、税收、金融力量扶持机械基础装备行业的发展;(7)参与制定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结合机械工业的实际情况推进改革,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产业组织调整。
所谓机械工业行业管理,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及其领导下的行业组织,对机械工业全行业经济技术活动依法实施的,以全行业协调发展为宗旨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活动。行业管理对机械工业改革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可概括为:对生产力系统发展的统筹规划作用,对联合行动和利益关系的组织协调作用,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指导作用,对市场活动的监督作用以及对公益事业的服务作用。这些作用是市场起不到的,也是单靠政府综合职能部门难以充分发挥的。机械工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从产品范围说,包括国家标准规定的五大类产品;从行业划分来说,包括国务院文件规定的20个大行业;从企业类型来说,包括各种所有制的从事机械工业经济技术活动的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又包括隶属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和中国武装力量的企业。机械工业行业管理的特点表现在:其一,由于政府实施的行业管理行为中包含着行政行为,因而管理者就应当是具有从事机械工业经济技术活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人。其二,行业管理的行政措施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违背法律,不超越国务院对管理者的授权。当前特别要强调的是,行业管理的行政措施不得与国家授予企业的经营权和财产权相抵触。
行业管理要以振兴机械工业、实现支柱产业标准为目标,从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方面进一步设定和实施管理职能。行业管理作为面向全行业、依靠全行业、服务全行业的管理体系,主要通过制定指导性计划,发布信息,指导企业经营决策;根据产业政策,运用国家投资及经济激励手段,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组织调整;适时、适度地运用行政手段,依法约束企业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行业协调发展的经营行为。当前,行业管理的着重点,一是疏导投资热点,遏制不合理的重复分散趋势,促进生产专业化,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扶优抑劣;二是保证供应重点,特别是国民经济“瓶颈”产业所需重大技术装备的有效供应;三是扶持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加速发展,克服制约全行业发展的弱点;四是协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寻求利国利民的结合点。
机械工业行业管理职能由政府职能部门及其领导下的行业组织共同承担。政府职能部门包括:机械工业部,国务院各部(委)主管机械装备的职能司(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管机械工业的厅(局)。受政府委托承担部分行业管理行政职能的行业组织,主要指全国性行业协会、分地区组成的行业协会,它们的成立须经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并在业务上接受其监督与指导。
机械工业部是国务院主管机械工业的职能部门,负责在国务院领导下组织、协调和指导全行业管理工作。对于涉及全行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由机械工业部牵头组织,其他主管机械行业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厅(局)分工负责,有关行业组织分头参加,共同研究制定。对于综合平衡、利益取舍方面的重大问题,经过科学论证,充分协商,由行业统筹领导小组作出决定,应由国务院批准的,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有关机械工业的重大问题,应主动向机械工业部通报并征求意见。
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主管机械工业的机构都要转变职能,破除部门管理,实施行业管理,促进机械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组织优化。
总之,根据机械工业行业管理改革试点的实践,我认为,当前面临的现实而合理选择是从两个方面继续推进机械工业行业管理: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坚决地破除对机械工业的部门管理制度,二是包括机械工业部在内的各职能部门继续转变观念,转变职能,与相关改革措施相配合,逐步建立行业管理新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机械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协调发展,进而担负起为各部门供应精良装备、缓解“瓶颈”制约、扩大出口创汇、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


第5版(理论)
专栏:

  《“加快改革、开放、发展”短论》征文评奖揭晓
由本报理论部与中共山东淄博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加快改革、开放、发展”短论》征文,经过评审委员会评议,评出荣誉奖3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现将获奖篇目、名单公布如下:
荣誉奖(3名)
《企业必须面向市场进入市场》 邹家华
《好好总结“草莽英雄”的经验》 张劲夫
《人的素质也要上一个台阶》 李铁映
一等奖(2名)
《从福建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必由之路》 贾庆林
《该放的要放开 该管的要管严》 李新泰
二等奖(4名)
《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郭兴华
《用政策防止复杂劳动退化》 刘福寿
《农村工作仍是“重头戏”》 吴昭仁
《经济也须用法管》 何松新
三等奖(8名)
《改革需要实践》 潘璠
《“先开渠后放水”好》 李昌森
《不怕有点“资”味》 姜兴宏
《提倡“跳出本地看本地”》 黄均安
《莫让“第二”误“第一”》 石 榴
《搞农业同样能致富》 叶新民
《政府部门要学会“服务”》 武树帜
《按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路考虑问题》 赵林山


第5版(理论)
专栏:

编者的话:提高经济效益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途径,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经济发展不要攀比速度,要把注意力真正放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为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开展了大型系列调研宣传活动。现摘要发表几位领导同志今年8月18日—20日在“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水平座谈会”上的发言,以期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提高经济效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提高经济效益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途径
王忠禹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非常关注我国经济能否既快又好地向前发展,关注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当前,为了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把经济工作的注意力转移到深化改革上来,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效益的高低是检查衡量改革和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的“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不仅在当前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也将会产生很好的作用。
我国经济的总体效益水平比较低,这是制约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经济效益,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应当有高于资本主义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着眼于经济手段、经济立法,而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宏观调控,对企业提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要求,我理解就是“十六个字”,即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这十六个字是一个有机整体,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是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径;而提高效益是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的根本目的和必然结果。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加大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做不到这一条,企业就无法更快地进入市场,无法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经济效益低下,最集中的表现是投入多产出少,消耗高,浪费严重。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一直致力于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已投入的资金未得到很好的运用,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突出,使投入的资金不能大面积回笼和增值。企业是经济生活中的细胞组织和基础单位。从根本上说,企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资金利润率的提高,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经济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缓解资金紧张和短缺局面的根本出路。因此,提高企业自身投入产出水平,提高企业自身的资金利润率是当务之急,也是促进企业尽快摆脱旧体制下那种粗放型的、盲目追求经济扩张的老路子,而真正走上“效益型”轨道的迫切需要。我希望所有的企业,能够增长提高自身投入产出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努力作出贡献,为人民造福。


第5版(理论)
专栏:

立足国情,探讨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孙起孟
经济效益低下长期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治理这一痼疾,是各方面人士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这一点,从“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愈益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再次得到有力的证明。中国民主建国会在近几年里,多次组织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向党和政府提出建议。我本人在今年4月份也曾为此赴武汉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汽轮发电机厂进行调查,得到不少启发。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这个问题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特点。中国的国情特点是什么?除开大家通常提到的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即我们正处在计划经济旧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从国民经济运行看,旧体制的框框开始打破,但其影响和作用并没有完全消除;新体制开始建立,要充分发挥作用更有一段距离。根据这一特点,要改变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高消费、低效率这种三高三低的现象,应当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改善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行为。而在现阶段的我国,由于政府职能尚未转换(这种转换还不能一步到位),特别是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行为仍然占主导的地位。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稍有偏差、决策稍有失误,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能直接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改革开放十几年里,几次出现经济的不健康发展,都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开项目达2万多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00多个,其中不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致使宏观经济环境又趋于紧张。究其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盲目攀比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而置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协调发展于不顾,是有很大关系。因此,强调各级政府要切实端正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走“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管好、用好手中的每一分钱,不能不说是解决经济效益问题的首要措施。
第二是增强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苦练内功,像我在武汉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所见到的那样,着力在用最低的成本投入换取最高最佳的产出上下功夫,坚持以市场需要为取向,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微观效益。目前,处在改革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大多还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要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确有困难。但是,决不能说,企业在外部环境完全改善之前就无所作为。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在相同的历史背景和政策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企业的确不但搞活而且搞好了。我所看到的武汉汽轮机发电厂主动闯市场经济的路,坚持少投入多产出,通过向内挖潜扩大再生产,实现效益超常发展,就是生动一例。厂长于志安说得好:如果躺在政府怀抱里靠要钱、争项目过日子,汽发一定还要亏损下去,翻不了身!这次“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中也报道了不少类似事例。事实雄辩地说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能否改善和提高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自觉地摆脱计划经济旧体制下形成的依赖性和惰性,勇敢地迎接改革的挑战,扎扎实实地下功夫提高生产经营水平。而且可以说,谁在今天就觉悟到这一点,并且主动准备好条件,谁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更富有竞争性的明天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是努力培养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懂生产、善经营的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有一流的企业家才有一流的企业、才有一流的企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此,在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建国以来,由于长期实行封闭式的计划经济,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厂长、经理的职责只是组织生产、完成计划,无需考虑如何使多种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的组合,进行有效的生产,以尽量少的成本价值,产生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当着改革来临的时候,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僵化观点、僵化体制、僵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和领导方法,依其惯性,不仅影响政府及其领导人的行为,也同样影响企业和企业家。越是同计划经济联系紧密的地方(如国有企业),改革越艰难,经济效益问题越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改造企业,必须首先下大力气培育、提高企业带头人。改革不能只讲体制不讲人。应当清醒地看到,培养造就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企业活动的社会主义企业家,任务艰巨、刻不容缓。


第5版(理论)
专栏:

加强法制建设 促进效益提高
雷洁琼
中国经济要走向世界,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走“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这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使命。我们面临的历史机遇并不多,如果我们不能走“效益型”发展道路,就不可能扎扎实实把中国经济搞上去,已经抓住的机遇也会得而复失,失之交臂。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从根本上说,提高经济效益,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上,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但即使在那种条件下,也要靠有效的法制建设来建立应有的市场规范,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循环。我国目前正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地区企业在得不到充分的市场信息的前提下,有损总体长远性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必将日趋严重。为此更要加快经济立法和加强经济执法。通过法制建设的加快和加强,保证市场的有序规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而我们在这方面确实还做得很不够。例如,我们经常说对国家、企业、个人都要实行责权利的统一,以责任的履行与否来确定得到权利的规模和程度,却恰恰缺乏深入细致的经济法律和法规来对此实施制约和约束,造成了让权放利或收权调整,往往首先要运用行政手段来实施。而行政手段和法制手段最明显的区别是:行政手段只有自上而下的纵向约束;而法制手段,则可被全民作为依据来实施社会的监督。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效益全面提高的过程中,应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实行强有力的法律监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