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为农民鼓与呼
  ——九三中国农民文艺晚会
李佩伦
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阳光、土地、庄稼汉》——’93中国农民文艺晚会,是荧屏上首次献给9亿农民的一台大型晚会。
农业是百业基础,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今年作为中国农业年,国家领导人连续发表了有关农业的重要讲话,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在广大农村反应强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编导者策划了这样一台晚会,播洒党的温暖,为农民鼓与呼!
晚会力图在当代思想高度上,寻求新的视角,正确地表现不同历史阶段的农村生活与农民形象,表现农村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观念的变化,人的变化。节目注重时代感,突出民族化,格调清新,雅俗共赏,立意严肃,表现活泼,力求寓庄于谐,轻松而不流于低俗。
小品《四锣》由著名演员杨子纯、李仁堂、许忠全、仲星火分别扮演抗日时期、土改时期、人民公社和文革时期的四位村长,珠联璧合,各呈异彩。他们作为不同时期农村历史的象征,被推到现实生活的制高点上,瞻前顾后,给人以震撼。田成仁、赵丽蓉两位老艺术家在小品《泪别》中扮演老夫老妻。通过“恩爱两离分”的苦涩的幽默,鞭挞了乱摊派、打白条这一农村公害。群口相声《五色土上风流汉》、舞蹈《金瓜闹》等,歌颂了新农村的新人新气象。
曾在许多农村题材影视片中扮演农民形象的艺术家们,不顾年老体弱,更有的放下创作与拍片的任务,欣然应邀参加晚会。如《李双双》中的仲星火、张瑞芳,《青松岭》中的李仁堂、李树楠,《咱们的牛百岁》中的王馥荔、梁庆刚,《喜盈门》中的温宇娟,《车水马龙》中的许忠全,《迷人的乐队》中的何伟,《一村之长》中的赵本山、方青卓,以及多次扮演农村大娘的王玉梅都以庐山真面目与观众见面。这些著名艺术家的出现,不仅画龙点睛似的展示着一部部享誉至今的农村题材影片,更是展示着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他们为农民呐喊,在更深层意义上实现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节目无一例外都是农村题材,农村风味。胡松华、蒋大为、李元华、邓玉华、于淑珍等,清一色地唱农民、为农民而唱。他们情绪饱满、技艺精湛,许多年过半百的艺术家不减当年。
晚会邀请了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村长、著名乡镇企业家、农业战线的模范人物及为农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他们的参与保证了晚会的成功,也给演职员带来极大的鼓舞。
晚会给人们的启迪是深刻的:诸多艺术品种,诸多传播媒体,面对新的形势似乎不应忽略农村,不应忘记农民。艺术的价值标准之一,应是你服务于怎样的观众群。


第8版(副刊)
专栏:

  生活使他们飞上银幕
记电影剧作家王兴东、王浙滨
李战吉
一摞摞沉甸甸的稿纸化作20部影视剧本,接着产生了13部电影和3部电视剧。13年了,王兴东、王浙滨这对夫妇影视剧作家由青年写成了中年,10部影视作品的获奖证书和奖杯印下了他们坚实的足迹。
王兴东、王浙滨都有幸进电影学院深造,他们也都从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胶片宝库中饱览了丰富的中外影片,这些为他们的创作施足了底肥。然而或许是出自对他们成长其中的军营和工厂的眷恋,他们始终从生活中寻求创作的源泉、动力和技巧,甚至郑重其事地宣称他们的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
80年代,正是各种“新潮”纷至沓来的时候,王兴东、王浙滨却沿着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跑上了银幕。他们关注社会的变迁,把视角和笔触投向了时代、社会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1980年春节前后,王浙滨拖着5个月的身孕去大连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她依然像当工人时一样与职工工作、生活在一起,大年初二冒着大雪去工人家拜年,正是由于与工人、工厂的水乳交融使他们生产了第一个“儿子”——电影剧本《明天回答你》,剧本被长影搬上银幕。
王兴东、王浙滨说,是生活的翅膀使他们飞上了银幕,这不是由于生活对他们格外青睐,而是由于他们以深挚的热情拥抱着生活。为写《飞来的仙鹤》,他们深入到浩茫的嫩江草原;为写《解放》,他们走访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16个厂区……他们在生活的海洋里寻觅、搏击,去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人民的呼声。
生活为他们捧出了写作素材,也滋育了他们那艺术家的良心和创作的热诚。成名后,不少人请他们写本子并许以高价,他们却不为其所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使他们立志服务人民,做人民大众在银幕上的代言人,所以商业性写作燃烧不起他们的创作激情,于是他们仍然苦心经营为某些人所不屑的严肃、高雅的影视作品。
不正之风这个社会痈疽引起了人民的愤慨,他们就一口气创作了12集电视剧《纪委书记》,塑造了一位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当代人形象,比较深刻地反映了腐败与反腐败这场关系到国运民生的特殊较量。
他们饱蘸爱心,把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凡人小事提炼、升华为震撼人心的崇高美。他们创作了《奔向银幕的马》、《狼犬历险记》、《鸽子迷的奇遇》等8部描写人与动物、自然关系的剧本,描绘了人与鹤、犬、鸽、马等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传达出人对自然的道德化理想,从而以深蕴的哲理和高尚的美感净化着观众的灵魂。
王兴东、王浙滨把他们的创作诀窍归结为生活+创作技巧=剧本成功,但他们还认为,生活不仅给创作以原料,还给了他们创作技巧。电影剧本《蒋筑英》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在刚提笔时,王兴东却在为如何突破已有的同类题材而搔首踟蹰。他先后找蒋筑英的妻子畅谈4次,每次她都是从奔丧起回忆蒋筑英生前往事,于是回忆、倒叙就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基本框架。这种撩人心扉的结构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难怪王兴东深有感触地说,打开戏剧结构的钥匙,就埋在生活的沙层中。
艺术是培养真诚的一门课程。王兴东、王浙滨真情地对待艺术,他们从生活中汲取乳汁,把作品中的水分拧干,还原为高于生活的清醇美酒;他们真情地对待生活,把奖杯中的汗水拧干,换取了更为光辉的口碑,唤起了生活和人民的真情。


第8版(副刊)
专栏:

  “银屏奖”的启示
——全国电影制片厂第三届“银屏奖”颁奖活动小记
袁晞
近年来,不少电影厂拿出相当力量投入电视剧的拍摄,优秀的电视剧从电影厂源源推出,“银屏奖”就是为电影厂所摄电视剧设立的奖项,现今已是第三届。
第三届“银屏奖”获奖作品题材非常广泛,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北洋水师》重现百年前风云,二等奖《黑土》满是北国风情;中篇电视剧一等奖《看不懂啦,女人们》,二等奖《离婚前后》、《黑槐树》、《啊,昆仑》;单本剧一等奖《为了聚会的告别》和儿童剧一等奖《九十九只小白鸽》等,题材各异,触及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适应电视观众的不同趣味。
编导演等单奖获得者大都有多年电影工作经验,最佳男女主角均为话剧演员,这说明电视剧这种新兴艺术门类非常需要借鉴各种艺术之长。最佳女主角郭怡(《黑槐树》中胡大妞扮演者)是有几十年舞台生涯的老演员,最佳男主角李蓬(《为了聚会的告别》中王楷扮演者)是不足30岁的小伙子,似乎显示着艺术人才的继往开来。
初秋,“银屏奖”发奖活动在哈尔滨举行,影视界的朋友在北方相聚,探讨提高电视剧艺术质量问题。许多专家指出了电视剧现存的缺点,他们认为不少剧重造型轻叙事,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务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专家说,现在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更多地关注政治和经济,对文化观照不够是一种必然,匆忙的社会生活使大多数人无暇于话剧、戏曲、电影,而电视文化正适应此期的世情,提高电视剧的水平以至于提高整个电视文化的品位,对全民族素质的变化有重要作用。


第8版(副刊)
专栏:

  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即将举行
为了促进地方戏曲各剧种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总结近年来地方戏曲发展的经验,推动地方戏曲出现更多更好的人才和剧目,文化部艺术局将举办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活动。
这次交流演出分南方片和北方片,分别在四川省成都市和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南方片举办时间是1993年9月23日至10月3日,北方片举办时间是1993年9月18日至28日,参加南、北两片交流演出的共有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4个剧院(团),32台35个剧目,24个剧种。参演剧院(团)既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地、市一级的,还有一部分县级剧团。这些参演剧目均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厅(局)推荐,其中大部分剧目是近年来新创作的,一部分剧目已经演出很多场次,经受了观众的检验。
这次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进行评奖,已由艺术局聘请首都的部分戏曲专家以及外地的部分专家组成了评奖委员会,此次评奖提出“五不照顾”:即不照顾地区、剧种、剧团、以往的评奖情况及不照顾东道主。
(李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家庭教育》投拍
1994年第一个国际家庭年,为更好地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海南际中儿童影视制作中心、海南影视文化传播艺术公司、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最后联合投入拍摄一部儿童家庭教育与智力开发的电视系列教学片《家庭教育》。
这部电视片是我国第一部由著名儿童教育、医学、精神心理、营养等方面专家共同编撰制作的教育片,它以开放的结构讲述从胎儿至17岁少年儿童的保健、营养、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特点,进而使科学的家庭教育深入人心。
(宜讯)


第8版(副刊)
专栏:

  魏喜奎收王苏芬为徒
女高音歌唱家王苏芬,近日拜曲艺曲剧艺术家魏喜奎为师。王苏芬现为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教导民族唱法多年,取得相当成就。她觉得魏喜奎在演唱、发声、吐字方面有独到之处,曾潜心学习。为求深造执意拜师。魏喜奎早年就给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许多艺术单位讲发声吐字课。王苏芬是她收的第二位文艺界弟子。
(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陆香港合作《火龙小子》
一部集武打、特技、情节于一体的动作喜剧片《火龙小子》,近日在涿州电影城开镜。以拍武打片著称的香港导演袁和平为该片执导。故事以唐朝末年的宫廷争权为背景展开的。六皇爷为铲除异己谋权夺位,唆使武功高强、擅于火攻的爱妾火云邪神霞和雪杀贤臣、烧民宅,来去无踪,恐怖四处流溢。京城捕头震苦苦找不到破案线索。新到京畿的明发誓向火云邪神报仇,带领火龙小子四处扑火,屡屡建功。遭受蒙蔽的霞在现实中终于清醒……领衔主演林青霞饰演霞,男主角之一震由巫刚扮演。香港永高电影有限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合作摄制。
(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19集电视连续剧《儒商》在京首映
由国家科委火炬办、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武汉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的19集电视连续剧《儒商》近日在京举行了首映式。该剧波及老中青各类科技人员及政府、大型企业、乡镇企业的人和事,展示从沿海、内陆城市到边缘的变化图景,曲折的故事揭示了高层领导到个体户在科技走向市场新格局下的种种心态,讴歌了为火炬计划实施而奋勇探索的人们。该剧生活气息浓厚,感情纠葛细腻,人物性格复杂,故事情节引人,触及当代热点,品位较高,耐人寻味。该剧由胡大楚编剧、巴特尔执导,赵有亮、黄梅莹、奇梦石、吴冕等主演。中央电视台将于1993年9月2日起在第一套节目晚黄金时间播出。
(子堇)


第8版(副刊)
专栏:

南海影业公司新摄成的故事片《高楼边》,讲述了一个中年演员的一段感情经历。故事似乎很简单,评论家却认为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新颖的,它有浓浓的京味儿,却又和人们见过的“京味作品”迥然不同。该片由戚健导演,朱旭、吕中主演。 (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