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丽珠杯杂文随笔

  “鸡腿小姐”之类
微辛
在俺们那疙瘩,出奇冒泡的事时常出,出得老汉俺目瞪口呆。
某日,俺家楼下饭店门前,两位喝得醉醺醺的男士吵吵嚷嚷,他们各自手里攥着一大把钞票,对行人高喊:“有叫爹的没有?叫爹有奖!”行人驻足围观。原来这二人酒桌上比阔,比急了,来到大街上较量。一人说:“谁叫我一声爹,我给他10元钱!”另一人说:“我给20!”“我给50!”“我给100!”二人都想盖过对方,轮番提价,“观众”不断叫好。一穿皮甲克的年轻人接茬:“你们玩真的,还是‘耍大刀’?”待得到明确答复后,冲着一人连喊三声“爹”,那人毫不含糊,真就给了3张百元大票!“皮甲克”把钱塞进腰包,在“观众”一片哄笑中蹬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钻进了小胡同。
还有“选美”之类,多半是年轻人喜欢干的勾当,但在俺们那疙瘩,不少胡子拉碴的老家伙也爱主其事。闲得难忍,还是穷得难耐,不好说。有次举办模特小姐大奖赛,寻找赞助单位,有一大亨愿出10万元,条件是得把他推荐的一位小姐选为“最佳”。果然那小姐当选,大亨亲自登台为之加冕,主持人对观众喊:“请热烈鼓掌!”掌声果然热烈。倘到此收摊,作弊者美在心里,旁观者闷在鼓里,也就拉倒。可偏偏主持人多事,一劲儿请“最佳”讲几句,问她喜欢什么,“最佳”身子一扭道:“俺喜欢吃鸡腿儿!”顿时引起哄堂大笑,有的观众竟笑岔了气儿。
“悬赏叫爹”、“鸡腿小姐”之类的奇事还有不少,都是被钱支使得晕头转向,人格、原则在所不顾了。这等事还不能说仅止于俺们那疙瘩,别处恐怕也有。
所幸上述事例尚属“有的”,并非处处如此,人人如此。钱之为物,固不可缺,但人格不能丢,国格不能丢,原则不能丢,国家民族利益不能丢!对于这“四不丢”,老汉俺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顺杆爬”,述而不作,写下上面那些话。
(作者单位:沈阳第一劳改支队)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军营里的“毛泽东诗词热”
薛继业
笔者来到驻守在淮海古战场的南京军区某部,发现这儿正在悄然兴起“毛泽东诗词热”。
在官兵中间,我们感受到一股鉴赏、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热流”扑面而来。在被调查的230名官兵中,购买《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的艺术世界》等书的有110多人,许多军人都珍藏着前些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汇集》,有的甚至还保存着现在不多见的70年代流行的版本。一位经常组织官兵学习毛泽东诗词的少校教导员对笔者说,目前,军营官兵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研究,已由过去的官兵自学自吟为主,发展为个人学习与一定规模集体学习研究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了。
这个部队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专门为热爱毛泽东诗词的官兵组织了毛泽东诗词研究交流会、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演唱会等,受到官兵的欢迎。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种可喜的现象,官兵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欣赏,更注重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振奋精神、矢志习武。在被调查的56名训练标兵、训练尖子中有42名是毛泽东诗词的钟爱者。这些官兵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会背或能读“懂”毛泽东诗词,而是向更深层次探索与思考,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调查的高炮营官兵中,两年以来已写学习毛泽东诗词的心得体会150多篇,其中有研究写作背景的,有分析艺术特色的,有论述哲理的。这个营官兵还将学习毛泽东诗词与学习党史中国革命史结合起来,立足扎根军营奉献,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兵普遍反映效果很好。
军营官兵悄然兴起“毛泽东诗词热”原因何在?
在经过一阵的“琼瑶热”、“武侠热”之后,在纵横的比较中,官兵有了新的觉醒,加之受社会上“毛泽东热”的引发。一位中士班长说:“从毛泽东诗词里,更可以清晰地听到中国革命的脚步声,比较贴近我们青年战士的口味。”因此许多官兵都把学习毛泽东诗词作为了解毛泽东的突破口。另外,受部队广泛开展的学习《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用兵录》等活动的推动才促成的。当然,毛泽东诗词本身具有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位中尉军官说:“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博大精深,诗词让人精神振奋,英武豪壮之感油然而生。”这番话可以看作是为毛泽东诗词在军营悄然流行的一种注释。
如今,该部营连都建立了毛泽东诗词业余学习小组,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战士的书柜里也添了诸如《毛泽东诗词赏析》《陈毅诗词选》《将帅诗词录》等书籍;一些指导员也反映:“官兵研究伟人诗词的多起来了。”
军营“毛泽东诗词热”的兴起,将对官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该部政委对笔者说,这是一件好事。对于促进和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志在军营写春秋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8版(副刊)
专栏:

  艺文短波
△山月、云瑶合著的散文集《情浓浓情淡淡》已由黄河文化出版社出版,书中描写的凡人小事,世态人情,朴实自然。(北)
△杂文集《遥远的嘘声》(作者:郅瑾)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作者一百余篇作品。(草)
△一部格式新颖的评论杂文作品的书 《追日集》,已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对入选的一百七十五篇作品都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评点,对于杂文的欣赏和创作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关雄)


第8版(副刊)
专栏:我喜欢的书

  前车鉴反腐败
——读《前车鉴》
郑骏
一位哲人说过:“腐败是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根源。”自从产生阶级和国家以来,腐败问题就一直成为困扰统治者的难题之一。整个中国封建时代,腐败就始终如影相随,只是时轻时重罢了。重时表现在政治上腐败,生活上腐败,或独断专行,贪婪凶残,横征暴敛;或疏于政事,沉湎酒色,穷奢极欲;或朝纲废弛,小人当道,残害忠良,导致国事日非,民不聊生,以至亡国。“成由节俭败由奢”,古人早就总结出这样的教训。
新中国诞生前夕,著名党外人士黄炎培先生就鉴于历史的教训对毛泽东同志不无忧虑地感叹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人不少单位都没能逃脱过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希望中共诸君能找到一条新路。毛主席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就提出要警惕“糖衣炮弹”,注意腐败现象。建国之初对“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的查处,就是一次反腐败斗争的典型,教育和挽救了不少干部。
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肃贪更显得迫切重要。特别是近几年的国际风云表明,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问题上栽了大跟头,教训是深刻的。事实再一次证明,是否反对腐败、搞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官伟勋、李庚辰、曹宪文所著《前车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选取了上至夏商周,下至元明清的腐败亡国的大量典型史例,采用以史为主,夹叙夹议的形式,揭示了“腐败是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根源”,有着深刻的现实警醒意义。当年在延安整风时,毛主席把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全党整风文件,告诫全党以李自成的失败为鉴。今天,《前车鉴》在反腐肃贪斗争中面世,可以说是一部及时的生动读本,值得一读。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能忘记。


第8版(副刊)
专栏:

  邯郸——成语之乡
孙焕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灿烂辉煌,出现过不少文化之乡。
唐诗宋词,一代高峰。于是,那时候便出现了诗歌之乡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范成大,等等,一大批著名诗人词家,讴歌过它的容貌和精神,或在此地灵感大发,写出过不朽的诗篇。诗圣杜甫,写此或写于此的诗,就有近500首!
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过一个成语之乡,或曰典故之乡,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赵国的首都邯郸城。
老将廉颇,瞧不起文人宰相蔺相如,多次故意刁难羞辱他。但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以社稷为怀,大度退让,终于感动了廉颇,结果出了有名的典故“将相和”,由此出了条成语曰“负荆请罪”。至今,邯郸城里仍有地方叫回车巷——就是当时廉颇故意挡住蔺相如的道路而蔺相如回车绕行的地方。
有一个穷生来到了邯郸,住在一个小店里,做了一个美梦,由此流传下来了一批成语,如“黄粱美梦”“梦觉黄粱”“一枕黄粱”等等。
“邯郸学步”、“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我曾经问过邯郸的一位学者:你们邯郸到底出过多少成语典故?他说:至少有127条!成语之乡,当之无愧。
不过,邯郸何以产生这么多成语典故,对笔者来说尚是一个谜。


第8版(副刊)
专栏:人生絮语

  “去掉”的联想
刘吉同郭振亚
参加大奖赛的歌手,或者跳水运动员等,当他一曲唱完之后,或者完成了跳水动作之后,评委们或者裁判们就立刻亮出分数来。然后,在计算成绩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据内行人讲,这样做可以避免因偏爱而拔高,或因成见而压低,或者打的是关系分。
这“去掉”法倒使人想起了另外一种也需去掉的现象来。当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走上了领导岗位,或者在某一方面干出了一定成绩,这时,就会有不少义务“评委”来给你评分,亮出“最高分”:“著名企业家”、“某某明星”……当他不慎跌了跤,工作上一时出了失误,“评委”们又亮出“最低分”:“我早就看出这小子不是那块料”、“他迟早会有这一天”……冷静地想一想,此时的得分,都不是反映“歌手”或“运动员”真实水平的“最后得分”。倘若你陶醉于最高分,便会脚下悬空,飘飘然不知何处是故乡;倘若你苦于最低分,便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这里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也当“去掉”。


第8版(副刊)
专栏:

财大气粗夏清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