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

  太行山麓赤岸村
杜卫斌
太行山雄伟而秀挺,一派郁郁葱葱,静默中蕴含着浓浓的春情绿意。
八路军一二○师师部坐落在太行山的一隅——河北省涉县赤岸村。正是这座平朴的建筑——刘邓故居,1987年邓小平夫人卓琳同志曾到此光顾。同年,刘伯承元帅溘然长逝,遵照遗嘱,他的儿子又将他的一半骨灰撒在了这故居周围的青山绿水之中。
今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观瞻仰了这平凡而又神奇的地方。在赤岸村南我和参观者信步走上并不太缓的土坡,不远处便是那石砌的围墙,自然而粗犷。整个故居的门朝北,故居院内门左的房间是当年邓小平政委的。中间是刘伯承师长的,与刘伯承师长并列的房间是参谋长李达的。每个房间的面积不足十五平方米,没有地板,但却很严整,居室内有一张木床、木桌、木椅和木板钉的衣帽钩。大门右侧是陈列室,墙上张贴着各纵队指挥员的名单和作战图,室内还摆放着当年八路军的战利品及烈士的遗物等。
院子里没有更多的景致,唯一值得骄傲的便是那两棵孤立挺拔的树,直愣愣地矗立在院子中央,它们一棵叫丁香,一棵叫紫荆。
两棵树又细又长的枝桠伸向蓝天,似乎要把天扯破一个洞,观赏中让人惊奇的是,两棵挺拔的树竟是从两方木墩上长起来的。
讲解员,一位十七八岁的农村姑娘热情生动地讲解着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当年,就是在这样简朴的条件下,多少个神思交瘁的不眠之夜,多少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多少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战略决策在这里诞生,多少捷报喜讯,多少令人振奋的时刻……历史是沉默的,然而,故址总使人浮想联翩,联想起它的昔日和昔日的主人,那不平凡的经历。
“那两棵树?”
趁讲解员讲话的间隙,我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两棵树”,讲解员沉吟了片刻,接着说:“是当年刘邓首长亲手栽下的,‘文革’期间,因它们与刘邓首长有政治牵连,也惨遭了酷刑。多亏村里一位老农冒着被批斗游街的风险,悄悄地把树根从植根它的黄土中掘出,移栽到安全的地方。他不忍心让刘邓首长亲手植的两个绿色的生命惨遭灭顶之灾。”
终于有一天,大地重见光明,老人含着欣喜的泪把两棵树根交了出来,使它回归了自己本来的位置。历史将沉重地记下这催人泪下的一幕。太行山人民的赤胆忠心,共和国将永不忘记,它以血染的沉重一笔记载在中华光辉的史册上。
太行山虽然贫穷,但中国革命却含泪默饮它的血乳。祖国不会忘记你,人民不会忘记你——勤劳质朴的太行山人民。(作者单位:天津52863部队政治处)


第8版(副刊)
专栏:

  特区之谜
张雪杉
一种新的神秘
正等待破译
海市蜃楼
云天幻景
从兴奋的目光
和惊喜的意识流中
突然凝固于昼夜
贫穷而为富足
陈旧而为新鲜
僵硬而为活泼
在幻化的一瞬间
完成千百年的蜕变
晨风的喝彩
夜雨的祝福
天地的含情脉脉
令不同肤色的性灵
思绪万千
四面八方的求索
汇成一股思潮
涌向翠色海滨
如登临泰山之巅
眺望日出神秘的色泽
寻觅日出神秘的轨迹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我为此而兴奋
凤子
读今天(6.25)报载中国现代文学馆将由国家投资近亿元建新馆的消息,兴奋而感动!
老一辈作家从事中国新文化运动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他们的著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标志。巴老献出自己的稿费20万元作为现代文学馆初建的基金,捐献出7000多册藏书。冰心先生也将自己仅有的近60幅珍贵字画捐给该馆。冰心先生希望她有生之年能看到新馆的落成,这不仅仅是对老友巴金的支持,更说明了建设这样一个文化大国的重要性。据我所知,最近去世的阳翰笙同志的子女将遵照翰老的遗愿将藏书捐赠给文学馆,著名翻译家叶君健正在整理藏书,将捐献万册……。不可能一一列举我所知道的作家们的捐献情况,这,仅仅是证明中国作家们共同的心声。
“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建立与发展,通过现代文学馆,不仅可以了解过去所走过的道路,更能反映出中国人民今天的精神面貌和对明天的向往。新馆的建立,除藏书外,也将展陈一些作者们收藏的珍品,使得参观文学馆的人获得对中国现代文化的知识,也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化的中外学者提供阅读资料的方便。
同样一件叫人兴奋的事,是不久前文化部举办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活动。这是文化界一件大事,尽管许多人只能从电视观赏到开幕式,未能观摩到演出,但仅从电视传播的开幕式来说,多少人为之兴奋呵!严肃音乐多年来被置冷宫。国家培养了多少音乐人才,不少都旅居海外,原因不问自明。指挥家李德伦两会开会期间托人带话给江总书记:代表国家的中央乐团有可能被某资方用资方名义“买”下来,而成个人乐团了!总书记一听当即说:中央乐团是国家的乐团,不能改名。要钱,国家给!国家主席的声音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几千年文化的中国,看不起代表国家水平的乐团吗?笑话!
长期以来,严肃音乐的演出太少了,年复一年,充耳是流行歌曲。音乐是供人欣赏的,陶冶人的性情。有人欣赏,就有存在的价值。可是人们爱好的严肃音乐却极少演出,是令人深思的。电视曾播放中央乐团的现状,乐器罩上布满灰尘,练琴间空无一人。这现象正常么?不了解情况,不便乱评论。报载李德伦托人向领导上言,是得到广大爱好严肃音乐的人的支持的,中央领导一锤定音,我为严肃音乐得以复兴叫好!


第8版(副刊)
专栏:

  踏上废墟
高洪波
平生只踏过两次废墟。
一次是圆明园,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与历史的废墟,那大水法的残骸,交相支撑出一个久远的幽思,在月夜里踏访时,你能听到无声但又冷寂的叹息。
再一次是唐山,在原唐山矿冶学院图书馆的旧地,一座奇迹般屹立的三层楼——需要说明的是这三层楼是一座五层楼的上半截,在那可怕的地震之夜,它被拦腰剪切又向外抛出,然后稳稳当当地立定,一直站到今日。
圆明园废墟给人的感觉是悲凉苍劲,它昔日的繁华与绮丽,像一阵风般刮过,留下的仅只是几星沙粒。大水法的石头苍白而光滑,仿佛乾隆皇帝的脚印还刚刚踏上,那种壮观与美丽曾让全世界惊骇,1860年,一位亲眼目睹过这座皇家园林的英国随军牧师曾这样描写道:“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历史家、美术品鉴定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图写园景,形容尽致。”这位牧师大概是目睹圆明园全景的最后一人,因为很快圆明园就被英法侵略军抢掠一空,继而付之一炬。
俯身于大水法的乱石,仿佛内中还存有哔哔叭叭的爆烈声、嘈嘈杂杂的喧嚣声、人类破坏美好事物时的野性的呐喊,以及轰然坍塌时石头们的恐惧呻吟……
当它们有序排列时,成为绝美的造型;
当它们无序仆倒时,便是迹近永恒的废墟,向人们昭示着人类的恶行所能达到的极致。
文明常常被毁于野蛮,但文明又永远以废墟的形式显示着自己的不朽,留给后人一种文明的骄傲、文明的苍凉,还有文明的不堪回首的遗憾。从这个意义上说,废墟是地球留下的古玩,无价的珍宝。
唐山地震废墟又有些不同。这一处专门保留下的遗址,向我们具象地展示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时地球暴虐的力量。这一刻的地球不再是母亲、像郭沫若诗中吟咏的那样,她成为死亡天使、活棺材,成为无情无义的践踏生命的魔鬼。
谁有那么大的力量,将偌大的三层楼轻掷于地?谁又有那么大的力量,摇倒了高大的烟囱,扭曲了强硬的钢轨?撕裂开坚如磐石的大地,像切开一个西瓜般轻松?
地球在暴怒的刹那间,将这座高楼拦腰切割,莫非就是为了让幸存者们在它面前存留一种敬畏的战栗么?唐山地震遗址回响着我的脚步,回响着他们的脚步,在此之前有无数人来过。在此之后还将有无数人要来,我们不过是匆匆造访的过客,为唐山大地震存留一点心灵的造影,这座地震废墟,算得上是地球母亲的一份遗产,沉重而又不得不被迫继承的遗产。
百年之后的人类子孙,与我一样再来踏访这座废墟,感觉定然是惊人的相似。
唐山人却不一样,大不一样。陪同我们参观地震资料陈列馆的两位唐山朋友,分别有亲人在大地震中遇难,他们从不肯轻易踏入这座绛红色的小楼,如果不是为了陪我们,他们绝不来重温那场可怕的恶梦!
唐山地震废墟,因为距离太近,对于我们来说是参观,对于唐山人来讲则是承受精神重创,唐山人愿意忘却、永远忘却那可怕的时刻。
“知道吗?在那一刻,唐山居然没有哭声,大家只是奋力从废墟中抢救自己的亲人。没有哭声,真奇怪!”唐山的朋友缓缓地向我说道,他的父亲、母亲和妹妹全部消失在那场灾难中,只留下一个14岁的小弟,而且如果不是他赶回来挖刨,这小弟也早就不存在了。大悲无哀,信然。
“唐山人从不踏入这地震资料陈列馆,从不进。”另一位朋友倚在门口,向我这样说。是他领着我们参观废墟的,也是他自动成为游览唐山的导游。“那么,大地震对唐山人的生活方式、性格形成有没有新的改变?”我问道。
“当然有,我们唐山人变得达观,乐于互相帮助,从废墟上建起一座新城,不容易。”这位朋友的回答充满了唐山人的自豪。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感情世界——〈人民文学〉散文选萃(1949—1992)》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本书包容了建国以来五代散文家的160余篇力作佳构,艺术上不拘一格,或庄或谐,或悲或歌,或天然淡泊,或惊世骇俗,堪称是一本散文精品。
△我国30年代著名左翼作家萧红的故乡,黑龙江呼兰县以诗为媒,萧红杯诗词大赛已开始征稿。
△国家安全部为庆祝建部十周年,举办了书法、绘画、摄影展、文艺汇演和全国优秀青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全系统的350幅作品参展,数百名文艺骨干参加演出。这些文艺作品反映了国家安全干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不畏艰难、默默奉献的情操。
△刘宝营的新作《刘宝营诗集》最近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21万字,描写了河北拒马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和对这片土地的爱。
△王质玉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辛亥演义》一书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近日出版,它以丰富翔实的史实,鲜为人知的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风雷激荡的辛亥风云图。


第8版(副刊)
专栏:

  广东农家小景[钢笔画]杨桂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