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在新加坡发表演讲
中国与东盟在重大问题上有广泛共识
钱其琛会见马巴俄三国外长
新华社新加坡7月24日电(记者蔡锡梅)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中午在新加坡外国记者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上发表演讲。
钱其琛介绍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与政策,回顾了中国与新加坡、东盟的关系,并阐述了中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
钱其琛说,他这次到新加坡访问和与东盟国家磋商是“愉快的、富有成果的”。他说,中新关系一直发展得很顺利。双方领导人的密切往来,为中新关系的发展倾注了新的动力。中新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稳步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钱其琛高度评价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他说,中国同东盟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民主和人权、环境保护以及柬埔寨、朝鲜半岛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他认为中国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是本地区的稳定因素,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稳定与繁荣。他指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是广泛的地区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对目前出现的中国已成为“第三经济大国”的说法,钱其琛认为是不符合实际的。他说,无论是从价值量的角度,还是从国际比较中常用的实物量角度考察;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科技、社会、文化、环境等状况考察,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他说,中国现在和将来都决不会对别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威胁或欺侮任何国家。
演讲结束后,钱其琛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他在谈到中美两国外长将于25日举行的会晤时表示,希望这次会晤能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
他还就记者关于南沙群岛等问题的提问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
新华社新加坡7月24日电(记者蔡锡梅)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在这里分别会见马来西亚外长巴达维、俄罗斯联邦外长科济列夫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外长约翰·卡普廷。
巴达维向钱其琛介绍了马来西亚和伊斯兰国家组织外长会议对波黑问题的立场。钱其琛说:“波黑问题久拖不决,战争持续,我们对此十分关注。我们一贯主张,波黑应当保持领土完整和统一。当前最重要的是实现停火,然后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协助下,由有关各方讨论实现政治解决的方法。”
钱其琛同科济列夫就中俄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自去年12月叶利钦总统访华以来,中俄关系是好的。在谈到最近在东中国海上发生的一些不遵守海上航行规则的事件时,钱其琛指出,海上航行出现的一些混乱不是中俄两国政府的政策引起的。两国外长同意近期内举行专家级磋商来解决这些问题。
钱其琛在会见约翰·卡普廷时说,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关系很好,中国希望中巴关系继续发展。约翰·卡普廷说:“中国是在亚太地区起着重要作用的国家。巴新与中国的关系很好。我们希望继续发展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他还重申了巴新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第6版(国际)
专栏:

  亚美尼亚军队攻入阿塞拜疆阿格达姆市
新华社莫斯科7月23日电亚美尼亚军队23日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从北部和西部两个方向攻入阿塞拜疆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相邻的阿格达姆州行政中心阿格达姆市。
据来自巴库的消息报道,连日来,亚美尼亚方面出动6000多名士兵,在两个坦克营和5个炮兵营的掩护下,向阿格达姆及其附近地区发动了猛烈攻势。
目前攻入该市的亚美尼亚军队同阿格达姆守城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阿市大部分地区已被亚军占领,随时可能完全失陷。
与此同时,亚美尼亚军队还向阿塞拜疆另外两座城市费祖里和捷尔—捷尔发动了进攻,现已占领费祖里市城郊的三个村庄,并已切断了那里的铁路线,费祖里市也面临被包围和失陷的危险。
但是,亚美尼亚方面却否认亚军向阿塞拜疆上述地区发动了进攻,并继续指责阿方从阿格达姆市向纳卡行政中心斯捷潘纳克特进行猛烈的炮弹袭击。
阿亚两国在纳卡地区争夺阿格达姆及其附近地区的激烈武装冲突是6月底阿政府陷入危机之后爆发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乔石在巴厘岛参观访问
新华社登巴萨(印度尼西亚)7月24日电(记者赵新考、彭树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在位于印尼东部的著名旅游胜地巴厘岛参观访问。
上午九点,乔石一行首先拜会了巴厘省省长伊达·巴古斯·奥卡,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随后,代表团驱车前往巴厘岛的巴扬安地区参观该地区传统的农业灌溉系统。这一灌溉系统是1000年以前随着印度教一起传入巴厘岛的,目前仍为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下午,乔石一行参观了巴厘岛的传统手工艺制品中心。这里展示了富有印尼民族特色的手工蜡染、木刻和绘画制品。
乔石一行将于明天离开巴厘岛,前往马来西亚进行访问。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全国人大代表团抵塔吉克斯坦
据新华社杜尚别7月23日电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今天上午抵达杜尚别,开始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这是中塔两国1992年1月4日正式建交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团首次访塔。
今天前往杜尚别机场迎接代表团的有塔吉克斯坦最高苏维埃第一副主席多斯基耶夫、塔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阿托耶夫和塔立法委员会副主席纳扎罗夫等。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馆临时代办殷松龄也前往机场迎接代表团。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组抵巴格达
美“林肯”号航母驶入阿拉伯海
本报阿布扎比7月24日电记者安国章报道:据来自伊拉克的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副主席齐非利杜率领的专家组23日抵达巴格达,开始对伊拉克的放射性燃料铀的处理作准备。齐非利杜说,目前伊有40公斤铀尚待处理。根据海湾停火协议,这些铀已被查封。国际原子能机构已与俄罗斯政府达成协议,这批铀将于今年9月装箱封好后运往俄罗斯。这个小组将在伊停留1个星期,对伊的武器基地进行检查,防止伊重新恢复核计划。
另外,根据伊与联合国达成的有关对巴格达附近的导弹基地进行监视的临时协议,一个专家小组也将于近期抵达巴格达,开始对上述两个导弹基地安装摄像机的工作。
另据来自巴林的消息,美国“林肯”号航空母舰和1艘核动力潜艇以及6艘护卫舰已来到阿拉伯海,正准备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呼吁召开阿拉伯首脑会议
法塔赫要求举行巴勒斯坦全国对话
据新华社萨那7月23日电巴勒斯坦国总统、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在这里呼吁召开一次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阿拉伯首脑会议。
阿拉法特今晚抵达萨那时对新闻界发表讲话说,巴勒斯坦方面目前面临各种压力和巨大的财政困难,同时阿拉伯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民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关于在黎巴嫩南部的被逐巴勒斯坦人问题,阿拉法特说,巴勒斯坦代表团同美国代表团在最近的一次会晤中全面研究了这一问题。巴方得到承诺说这个问题将逐步解决,70名患病被逐者将立即返回。
据新华社突尼斯7月23日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流派法塔赫今天在这里发表一项公报说,在大马士革、喀土穆、突尼斯和安曼举行的巴勒斯坦各派会晤取得成功之后,法塔赫呼吁举行巴勒斯坦全国对话,共同商讨巴勒斯坦事业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看守内阁成员宣誓就职
本报伊斯兰堡7月24日电记者吴迎春报道:巴基斯坦看守内阁6名部长23日晚在总统府宣誓就职。代总统瓦西姆·萨贾德主持了宣誓就职仪式,看守政府总理莫伊·考莱希出席了宣誓仪式。自伊沙克·汗和谢里夫分别辞去总统和总理职务、并任命看守总理以来,看守内阁总理莫伊·考莱希一直和主要党派协商组成无党派人士参加的“中立看守政府”。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表示对台湾政策未变
新华社莫斯科七月二十三日电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库斯托夫斯基二十三日表示,俄罗斯“无论是现在或将来都不会同台湾建立外交关系”。
库斯托夫斯基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他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俄将在严格遵守“民间和非官方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台湾的各种关系。这位发言人强调,“台湾问题”将来以何种形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总统与议会又生纠葛
俄议长说俄社会问题严重
本报莫斯科7月24日电记者丹林报道:今日俄罗斯《消息报》发表的总统办公室主任菲拉托夫的谈话指出,对波尔托拉宁和舒梅科采取的行动,是“为权力更迭制造舆论”。
22日总检察院派人对俄联邦新闻中心主任波尔托拉宁进行质询、搜查;23日议会批准总检察长对第一副总理舒梅科进行刑事起诉。针对这两个司法行动,菲拉托夫向该报记者评论说,这是议长、副总统近来采取的“旨在夺回在公决和制宪会议中失去了的主动权”行动的“合乎逻辑的”继续,是败坏最接近总统的人的名誉、“为权力更迭制造舆论”的“政治行动”。
又讯俄罗斯总统新闻处24日宣布,叶利钦总统已决定中断休假,将于25日返回莫斯科。
据新华社莫斯科7月23日电(记者谢荣)俄罗斯议长哈斯布拉托夫23日在俄议会闭幕时指出,在生产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令人担忧的失业问题将“导致俄社会局势的大爆炸”。
他说,俄的政治局势可能出现“急剧转折”。他呼吁议员们在议会休会期间,随时作好准备,一旦国内局势出现紧张,“立即返回议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准备向波黑派遣军队
据新华社德黑兰7月23日电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今天在德黑兰大学聚礼会上发表讲话说,伊朗准备向波黑派遣一支1000人的军队,以帮助那里的穆斯林。
在不久前举行的伊斯兰堡伊斯兰会议组织部长会议上,伊朗就宣布要向波黑派兵。但美国立即表示反对,认为伊朗派兵只会使针对西方公民的暴力升级。拉夫桑贾尼在讲话中还说,伊朗的举动实际上使美国陷入了窘境。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7名技术人员在尼遇难
其他十几个公司800余人员平安无事
新华社加德满都7月24日电(记者吴祥鑫)记者今天从有关方面获悉,在尼泊尔20日发生的洪灾中,有7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不幸遇难。他们都是中国河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的工作人员。该公司在尼泊尔承包修建巴格马蒂河水闸等工程。
据了解,被洪水围困的其它工作人员均已撤至安全地带。
此外,在尼泊尔各地从事承包公路、水利、电站及其他各项工程项目的十几个中国公司的8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在这次洪灾中,除少数人受轻伤外,都平安无事。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梅杰政府渡过批准马约难关
本报记者李文政
二十三日下午,梅杰政府在议会举行的对政府信任案投票中获胜,将按政府的意志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梅杰政府虽然在投票中获胜,但人们认为,近日来英国议会围绕批准马约问题发生的种种斗争,不仅削弱了梅杰的首相地位,英国政界在欧洲政策上的分歧也进一步加深。
近年来,欧洲政策问题一直困扰着英国保守党政府。两年多之前,这一问题曾导致撒切尔夫人辞职,今天又逼梅杰政府摊牌。
梅杰提出对政府信任案投票的方案,以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相威胁,迫使保守党内反对马约的“欧洲怀疑派”在保守党的政府和工党的政府之间做出选择,用意是压欧洲怀疑派“归队”,从而争取在议会中的多数,击败反对党,重新获得政治上的主动,最后按政府意志批准马约。自七十年代保守党执政以来,这还是内阁首相第一次动用对政府信任案的形式,获取本党议员对政府议案的支持。这表明,梅杰政府左右政局的能力已受到很大制约。
自从一九六二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申请以来,英国的欧洲政策一直处于调整之中。一九九一年欧共体通过马约之后,欧洲一体化进入新时期。在这一阶段,梅杰采取了接近欧洲的政策:英国要“回到欧洲的中心地位”。但自从马约议案的审议开始以来,梅杰政府一直受到保守党内资深议员的严重挑战,政府在关于马约修正案的投票中几次失败,最后被迫采取对政府信任案投票的方式。这说明,英国保守党内对梅杰的欧洲政策尚有很大的保留,对欧洲的不信任情绪还有相当的市场。另外,反对党工党已从历史上的欧洲消极派转变为欧洲政策的促进派,要求英国的欧洲政策与其他十一国同步。在批准马约问题上,它主张接受“社会宪章”对工时、工资和工作环境所作的规定。工党同保守党内的“反叛分子”的“结盟”,是使梅杰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英国议会两天内接连投票,梅杰虽然获胜,但地位受到冲击,也与英国国内问题明显有关。自一九九○年底梅杰接替撒切尔夫人以来,英国经济一路下坡,失业严重,社会不安,民众不满。近来情况虽有好转,但梅杰“领导无力”的形象仍难改变。特别是五月份财政大臣拉蒙特解职后,梅杰首相回旋余地日见缩小,议会公开议论:再给梅杰一年试用期。现在,工党借“社会宪章”问题发难,亦在意料之中。
马约在英国已经议会上下两院和女王批准,成为法律。但在英国是否享有“社会宪章”例外权问题上的争执仍未结束。工党领袖史密斯称,将再次要求就此进行表决。马约的批准虽然使英国朝一体化的欧洲迈进了一步,但英国政界在欧洲政策上的深刻分歧今后仍难免会不时地表现出来。
(本报伦敦七月二十三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友谊,无所不在!
——访朝纪行之一
人民日报访朝代表团
飞机在平壤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缓缓滑行,透过舷窗望去,只见候机楼前的水泥地上,前来为我们送行的朝鲜《劳动新闻》副总编辑徐东范等同志,还在频频挥动双臂致意。直到飞机冲上蓝天,仍不愿离去。
八天的访问,一晃就过去。从告别宴会开始,到前往机场的路上,我们人民日报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沉浸在依依不舍的情感里。八天来,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真诚、热情的接待,像走亲戚,像一家人,亲密无间。
就在刚才走出机场贵宾室的路上,徐东范同志再次对我们说,回去以后请代问陈瑞卿同志好,希望报社把他的“中国侄子”陈维伟培养成优秀的记者。陈瑞卿和陈维伟都是人民日报的工作人员,是一对父子,又都访问过朝鲜。三年前,陈维伟随人民日报代表团访朝,见到徐东范就叫“叔叔”,因为陈瑞卿和徐东范是多年的至交,那次他遵父命特意带去父亲一封叙旧的信和一瓶白酒。徐东范见信见酒如见人。直到这次见了我们,还念念不忘这段往事,深情地说:朝中友谊又传到了第二代。我们告诉他:陈维伟有个可爱的儿子,欢迎你再到中国去看看你的“中国孙子”,中朝友谊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朝鲜是个美丽的国度,有山皆绿,无水不清,城市整洁,人民勤劳。这次访问,主人为我们安排了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从具有历史意义的万景台,到雄伟的主体思想塔;从新耸立起3万套新居的平壤统一大街二期工程,到纪念碑式的南浦西海水闸;从祥原水泥厂,到凤山合作农场;从黄继光中学、平壤一中,到国际少年野营所……每到一处,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每见一人,都离不开中朝友谊的话题。
“朝中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对元山人民有着格外深切的感受,当年朝中人民的优秀儿女并肩作战,一大批中国烈士至今长眠在元山的土地上。”元山属江原道,道党委副书记金丽铉说的这番动情的话,把我们的思绪引到了40年前开始的那场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去。
元山是座美丽的港口城市,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金丽铉说,当年遭受浩劫的元山,每平方米平均落下8颗炸弹,城无片瓦。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211高地争夺战就在这附近。黄继光烈士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眼的壮举就发生在这里。现在,这里不但完好地保留着烈士献身的遗址,还命名了一所黄继光中学,让烈士的英名伴随着中朝友谊万古流芳。
我们慕名访问了黄继光中学。这所中学坐落在从元山去金刚山的路旁村落里。在他们的毕业生里,有里(相当于乡)委书记,有劳动英雄,有农业科技人员,这所学校是一座人才的摇篮。
这所学校,有两样东西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黄继光烈士事迹陈列室。这里陈列着当年战斗的珍贵照片、烈士的遗物,到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都不由得肃然起敬。当我们默诵烈士的遗言时,深感烈士国际主义的博大胸怀;当我们细读当时和现在那些缅怀烈士的文字时,深感朝鲜人民对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传统友谊的继承和发展。二是设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电工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管理得很好,室内的全套仪器是中国朋友赠送的。那是几年前李铁映同志率代表团访问时,发现孩子们缺乏教学设备,回国以后运来两车皮的器材和图书,成为中朝友谊新的佳话。
朝鲜,在我们心里是一片有着特殊感情联系的土地。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己男同志会见我们时,亲切回忆他与中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友谊,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友谊。这次访问,不论是在外地还是在平壤,不论是接触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都让我们强烈感到:中朝友谊无所不在!(附图片)
图为黄继光中学学生为代表团演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报记者周庆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