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叶圣陶日记中的——
《毛泽东选集》出版庆祝会
叶至善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于1951年10月12日正式出版,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发行。那时,我父亲叶圣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他在9月27日的日记里记道:
“今日得《毛泽东选集》精装本第一册。排校、印刷、装帧均可谓近来出版物中之上品。”
10月10日的日记上记道:
“《毛泽东选集》定于后日正式出版,此是一大事件,宜为庆祝。经数人共商,决定开一小型之会,凡参加其书之出版工作者与会,共论此书出版方面之事,亦复有提高出版物质量之用意。此书于后日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发行,报纸发消息,党报刊载同样之社论。以后殆将有遍及全国之学习运动。唯印刷力量有限,随印随装随发售,恐有供不应求之势。”
出版总署的庆祝会是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正式发行的那一天召开的。父亲在10月12日的日记上记道:
“午后二时,开《毛泽东选集》出版庆祝会,到者将二百人。愈之首致辞。次之编委会田家英报告编辑情形。选集凡四卷,今出版者为第一卷。各篇取舍,经毛氏审慎考虑,存录者复亲加修订校阅,多者六七遍,少者亦两遍。田谓于此第一卷中,可见毛氏思想之发展,及以后种种规划之基础。次由人民出版社中人报告排校此书之经过,新华厂中人报告印刷此书之经过,新华书店中人报告发行此书之种种布置。此三方面皆视此事为重大任务,想尽办法,务期尽善尽美。因而特订若干工作制度,创造若干工作方法,皆可以提高今后之出版工作。今就成品而言,此卷无一错字,唯有三四字,前后用字不统一。印成单片皆经检查,故无污页、褶皱页。订成之后复经检查,故无缺页错简。邮局以新制邮袋装运,书店人员取携皆戴新手套,以保证封面之整洁。凡此种种皆见精到,尤可见对于毛氏之爱戴。此第一卷共印一百零一万册,外精装本(非卖品)六千册。至于外文译本,俄文本拟在莫斯科印,今年或可出版。英文本已有成稿,尚须修订,出版当在明年夏秋矣。会将终时,有人建议以每年十月十二日为出版节。此事当可考虑。”
《毛泽东选集》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虽然并未参与,却有幸参加了出版总署的庆祝会。最近整理父亲的日记,读到了42年前的这段记载,会场上的热烈气氛,发言者的真诚和自豪,一一涌现在我眼前,使我激动不已。我得抄下来,抄下新中国出版史上这辉煌的一页。1993年6月18日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装载之星
孟竞蒋正民
古彭徐州,号称五省通衢,乃兵家必争之地,历来享有盛名。这里的人们粗犷豁达,也不乏灵敏聪慧。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着苏南模式、胶东经济、亚细亚商潮泛起层层巨浪的时候,古老的徐州城终于不甘寂寞,冒出了一条远近闻名的“工程一条街”。在这条汇集了几十家以生产、销售工程机械为主的厂子和店铺的矿山路上,人们透过一串串闪光的数字,聆听到了徐州装载机厂格外雄健的脚步声:1992年,该厂出口创汇216万美元,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为1∶7,在全国同行业中独占鳌头;销售收入1.5亿元,比1991年翻了一番。鸡年伊始,国内外客户纷至沓来,短时间内,装载机订货量已达到600台,价值2亿元。
然而,没有人能想象得到,10年前,它还是一家生产农用机械到处找米下锅的厂子,几百万元的债务使企业步履维艰。
转机在1983年,工厂全部转产,战略目光瞄向装载机行业。当时我国装载机产量仅占市场需求量的60%,而且质量较差,国家每年都得花巨额外汇进口。为了转产的成功,厂领导班子团结上下,放弃了一个又一个节假日;技术人员呕心沥血、加班加点。当第一台装载机轰响着开出厂门时,所有在场的人们,流下了激动的泪花。
为了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他们大胆引进技术,结果收效显著。1985年,引进日本川崎装载机制造技术生产的KLD85Z装载机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级新产品,并被机电部认定为替代进口产品。
江山代有才人出。1991年,学农机出身、在装载机厂当过技术副厂长的陆汉冲出任厂长兼党委书记以后,更加快了技术开发的步伐。他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口号:我比市场快一拍。从此以后,工厂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其中4吨装载机产量已占国内产量的1/5。但就在新产品畅销全国,并步步扩展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候,陆汉冲却积劳成疾。在挂着盐水、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里,他的脑子里仍转动着扩展企业的各种念头。他想到了规模经济。1991年,该厂通过兼并、建分厂、搞联合等形式聚集了一批相关配件厂家,主机厂只需生产20%左右的关键件,就能游刃有余地组装出一批批优质的装载机,从而使徐州装载机厂的固定资产投入产出之比远远高于同行业1∶3的平均值。
曾干过七年中专教师的陆汉冲,从来没有忽视过对厂科技人才的培养。现在2000名职工的装载机厂已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500名。厂里不惜重金,先后选送5人到高等院校去攻读硕士学位,10人进修工程机械专业课程,还先后派遣30多人去国外同行业进行考察、学习。该厂110名中层干部,有各类职称的占90%,他们都分批去过首钢、厦门、广东等地参观学习,开阔视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该厂自己研究开发的主导产品ZL40A装载机1989年被评为部优产品,1990年荣获江苏省新产品开发“金牛奖”,一经投放市场,立刻受到用户的欢迎。
然而,陆汉冲并没有满足这些。他使企业陆续涉足环卫工程机械、玩具、沙发、建材、汽车修理等领域,兴办了3家合资企业,成立了1家工贸公司,并在海南、浦东承包工程,购地办厂。眼下,他们正与美国盖尔公司、日本川崎重工紧密合作,把目光瞄向了更高更远的方向。
伴着隆隆的轰鸣,又有成百上千台装载机走出了厂门,走出了国门。它们装载着2000名职工的汗水与希望,也装载着徐州装载机厂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8版(副刊)
专栏:撷英艺坛

  花壶神品
陆浦东
一个纯属偶然的机会,笔者在颇有影响的《壶中天地》杂志封面上看到了题为:大陆花壶大师顾道荣“束柴三友壶”的图片,封底亦是他的作品:“红梅绿竹”。这些佳作构思之奇异,技艺之精巧,形象之生动,色彩之俏丽,令人叹为观止。不久,我便听到了关于顾道荣的故事——
潜洛是个富饶的乡村,潜洛是片紫砂的乐土。这里的村民,种田的有多少,捏壶的就有多少;不谙田禾之道的不算新闻,不会做壶的却是笨蛋。顾道荣当然不属于笨蛋,13岁时捏出的茶壶就有鼻有眼,有模有样,为乡里所注目。
忙时下田,闲时做壶,周而复始,夜以继日,他犹如磨盘旁的那头老牛。他从竹货大师朱可心的作品中汲取了神韵,使自己的技术更见精进。
时间赐给了顾道荣艺术生涯的一个良机。乡里办起了紫砂厂,砂壶高手顾道荣又被请回了厂里,委以重任。顾道荣激动了,多少年来的压抑使他的创作欲望像大河决堤般奔泻出来。他对陶艺的一腔热情找到了宣泄。进厂后短短半年里,他就先后创新制作了“佛手树桩”、“小百寿”、“葵瓣桥顶”、“蛙菱”、“松鹰”、“五鼠玩松”、“金龟”等20多个佳品。在当年的广交会上,他的“龙头一捆竹”、“僧帽”、“束柴三友壶”等仿古作品,壶重不过七八两,每把均以2000元左右成交,为厂赢得了信誉和效益。他用自己的作品证实了自身的价值,证实了他对壶艺的追求。他被委以总工艺师、研究所所长。他的创作更是如日中天;1988年,他的“松龄鹤寿”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新产品奖;1989年,得意之作“鱼罩壶”被江苏省轻工厅授予新产品奖;1990年,“红梅绿竹”、“鱼罩”以封样投票形式被评为部优产品。顾道荣果然不负众望。他的壶成了台港名家追逐的目标,他与老画家朱屺瞻合璧的茗壶更成了人们求索的热点,标价逾万元,依然“洛阳纸贵”。
作为一位多产艺术家,顾道荣的作品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他的壶艺的最大特征就是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光泽,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那甚至还带着几分泥土稻菽温馨的韵味。那件荣获部优的“红梅绿竹”:色调上大胆采用强烈的对比色,黛青色的壶体,土黄色的色块,一面贴以朱红的花瓣,一面绘上翠绿的秀竹;形式上壶体为一半圆状,竹节为嘴鋬,尤其是把的处置更有力拔千钧之势,钮盖的处置则更是画龙点睛:一颗破土乍出的幼笋立于嵌盖之上,与翠竹相映成趣。整个作品,色调热烈,造型别致,体现了“红梅多结子、绿竹有子孙”的美好愿望。它的成功也证实了这样一个反复证实过的哲理:真正的艺术未必玄乎,而在于它的清丽自然和质朴,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