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历经艰难好作人
李庚辰
“欲除烦恼须无我,历经艰难好作人”。读着优秀女大学生冯敏坚决要求到新疆工作的事迹报道,我忽然想到冯玉祥将军写的这副楹联。
服从祖国需要,到艰苦地方去,这在“文革”前的大学生中本是很普遍的现象。记得50年代我有个同学,因为不愿服从分配到大西北去,母校和同学们都视之为奇耻大辱。因为那时,为国为民的崇高情怀,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以及建功立业、牺牲奉献的英雄豪迈之气成了青年学生的主旋律。据此可以说,冯敏的正确抉择是对我国青年学生爱国献身传统精神的发扬光大,是有志青年在商品经济形势下目极心远、意高志杰的义行壮举。
人而无志,不知其可也。但“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有的人孜孜于当官发财出人头地要做“禄蠹”;有的人在祖国和人民的乳汁养得他羽翼丰满时一门心思往国外钻,痴迷于做老外的“二等公民”,在他们来说也自称其为志。其实大丈夫立志,为天下先忧后乐,“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这才叫“鲲鹏之志”、“君子之志”。古人张骞抛家别室、万难不惧开通“丝绸之路”;班超舍弃富贵,投笔从戎,立功西域,他们都是不慕逸乐荣华而蹈艰履险的立大志者。冯敏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也表现出脱俗大志。她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祖国建设的切实需要,也适应青年人成才立业的现实要求。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活也告诉人们:木以绳直,金以淬刚。世上没有不经过艰苦磨练而成就大事业者。所谓“饥肠出奇策”、“糟糠养贤才”,所谓“好事尽从难处得”、“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都是这个意思。远的不说,且以“老三届”们为例,他们尝过“上山下乡”之苦,该不该一窝蜂赶下去另当别说,但据实而论,那苦却未必都白吃了。时下活跃于文坛的几位中青年作家,他们的立世之作——“知青作品”就离不开那段难忘的岁月。一位司机大发感叹,他发现如今不少坐他车的经理、“老板”都是上山下乡回城那一拨。自己当初虽然千方百计躲过了那“苦难的历程”,可除了开大车就是开小车,一生太简单了。的确,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艰苦是人生的财富,困难是造就人才的学堂,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当然,我们赞成青年人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却并不主张苦行主义。对于那些到艰苦地方工作的有志青年,当地政府应尽力给以关心和帮助,以保护这些热血青年的积极性;同时,负责大学生分配的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他们所学的专业和特长,尽力做到学用对口,人尽其才,倘将学核物理的分配到农牧场,那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一种浪费;另外,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决策者的眼光,考核的目标,应多注意到那些在基层中锻炼,在艰苦中摔打的优秀分子,那将有助于形成一种以艰苦奋斗为荣的风尚。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海角天涯芳草情
——“大名自行车祖国南北万里行”散记
王业武邵建君
漠河北极村,祖国“金鸡之冠”。
东方地平线上刚刚微露晨曦,阵阵震耳欲聋的锣鼓、鞭炮声就唤醒了沉睡的边界河。4月28日,并非北极村的传统佳节,可热诚而又豪放的漠河人却如同欣逢喜庆盛典,一大早便披着北国料峭春寒涌上了街头。壮年人擂响了锣鼓,小伙儿们点燃了鸟铳、鞭炮,姑娘们挥舞着彩绸艳帜,孩子们摇晃着一束束还结着冰凌的野山花。连解放军战士也列着整齐的队伍,一队队跑步来到镇头广场。
僻远的边陲小镇沸腾起来了。
这本是一个极为平凡的日子,因为中华自行车队即将要从这里启程,踏上“漠河——三亚”的南北万里行征途,便给这个北国极地的小镇带来了一次“空前”的轰动。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为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组织了这样一次堪称中国体育运动史之“最”、纵跨祖国南北的万里大骑行活动,把这壮行的起点定在北极村,不能说不是漠河人的一种荣光。
中华自行车队那杆金穗白底红字大旗,在晨风中猎猎飞舞。18名男女队员手把崭新锃亮的“大名”山地车,身着彩色骑行服,簇拥着队旗,激动地等待着万里之行的出发命令。
一排枪鸣,飘舞的大旗一摆,18辆自行车迎着满天霞光如同脱弦利矢飞驰而去。
漠河,在中华自行车队全体队员的心底里留下了一段情,一段深深的情。然而它留下的又何尝不是一把火!绵延百里的大小兴安岭,山道九曲十八盘,崎岖坎坷,一个上坡就是十来里,队员们浑身汗水如淋;鹅毛大雪飘舞,沾身即化。上坡倒还罢了,下坡却更要命,结成冰凌的坎坷山道,弹弹蹦蹦溜溜滑,倒亏了这世界名牌的山地车性能好,换了一般车辆早颠散了架。行至冰地下坡,车快风疾,上坡蹬出的汗水这时结成了冰凌,一身骑行服变成了冰甲。
这天,到达大新屯,队员们已无干净衣服可换,只好脱下一身冰甲,光着膀子贴在招待所的火墙上取暖。当地党政领导来看望队员们时,贴在火墙上的一溜赤膊汉子还在打哆嗦哩。李队长抱着胳膊不好意思地让坐,领导同志深受感动,说:“你们为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不惜万里跋涉,我们照顾不周,让你们吃苦了,该罚!”说罢,面对队员也站成一溜。座谈竟变成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站谈”。
其实,队员们一路骑行热情不衰,既得助于漠河人的那把火,也受益于沿途各地民众的那份情。几乎每到一个集镇村落,当地的老百姓都是箪食壶浆相迎。孩子们捧着野山花,姑娘们拎着暖瓶、茶碗,年青小伙子们围着自行车擦拭抚摸。车队路经呼玛的一个乡镇时未停,出镇不远便被一辆摩托赶上拦住了。摩托手气喘吁吁地跳下来问:“你们是中华自行车队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自我介绍:“我是乡长,前几天在电视里看到了你们的消息,知道你们要路过咱们乡。请你们停一停歇歇脚,哪怕是喝碗茶也要表表咱们乡人民的心意!”……一桩桩情,一把把火,把长途跋涉的空旷填得满满的,也把队员们的热情烧得旺旺的。
中华自行车队似一支箭,驰过白山黑水;也似一条河,汇集着白山黑水间人民的涓涓感情细流。它在播撒中华希望之火的种子,也在收获人民爱国奉献的硕果。
天涯海角,处处是芳草,寸草皆具报国心。白山黑水不过是“漠河——三亚”万里行的一段里程,北京、河北……“希望之火”还在南下,南下。三亚鹿回头点火台,正等待着希望的火种去点燃……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开眼界
——观中国古代书籍史展览
顾孟潮
书籍,是最能衡量一个民族文化水准和发展历程的天平。这在最近(六月六日至七月十日)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中国古代书籍史展览中再次证实。显然,这是一个经过精心策划,认真制作,学术水平很高,信息量很大的展览。其说明文字简明扼要,主要以图片、实物和录相解说为主,生动、直观。尽管我多年来与文字打交道,书文知识略知一二,但观此展眼界大开,感触很深,感觉值得向国人推荐。
展览令人信服地说明中国确实是一个文明古国。几个年代数字给人的印象很深。四千五百年前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文字,是已知的最早的汉字,已具有象形和含意的特点。一千八百多年前,即公元一○五年,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九百多年前,即一○四一至一○四八年,宋代毕升发明了活泥字印刷术,比欧洲人谷腾堡使用相同原理印制书籍早了近四百年。最令我吃惊的是,在欧洲活字印刷术刚刚起步时的中国明代,已有了彩色套刻印技术。展出的明万历程氏滋兰堂刻彩印本《程氏墨苑》的天老对庭颂的彩色插图,为金黄、桔红、墨绿三色套印,十分精美。可如今市场畅销的是进口三色机、进口铜板纸,香港、日本的印刷品……就连本次出国展览的说明书也是拿到香港去印刷的,不知国人对此作何感想。
古代中国人做事极为认真。展品中有一尊不大的西晋时的校雠俑复制品令人警醒。西汉刘向所著《别录》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书若冤家相对,为雠。”这件湖南出土的西晋校雠俑,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校雠的形式和校勘学的发展的优良传统。联想到当前报刊书籍文字差错之多国人已司空见惯的现状,不能不令人汗颜。
展品中,云南傈僳族的“鸡毛信”实物(复制品)也有促人深思的作用。头人在作为信件的木片上同时绑上鸡毛、火炭、辣椒三物,无非是为了表达一个“急”字。我们有幸享受今日现代文化成果的人,怎能不珍视这个“急”字呢!爱国、爱书、爱字、爱智慧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遥哭艺友
刘开渠
关山月
梦中晨起恼蝉喧,
端午龙舟吊屈原。
广播无情传噩耗,
南方知己悼遥魂。
注: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晨,广播惊悉艺友刘开渠同志不幸病逝。悲痛之余,即写成悼念诗一首。
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六日于珠江南岸


第8版(副刊)
专栏:名人风雅

  马季在忙什么?
张世英
听说,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当了某公司的董事长。为了问个究竟,近日总算找到了这个大忙人。
一见面,我就问他:“你‘下海’了?”
这位笑星笑眯眯地回答:“也算,也不算。”
何以这样讲呢?要说算,他的确担任了广东一家文化实业总公司的董事长;要说不算,因为他并没有脱离中国广播艺术团,仍然是相声演员。而且在公司也没有股份。马季解释,他担任董事长不是想发财,主要还是为了相声事业。
“这和相声有什么关系?”他看我有些不解,便向我道出了原委。
相声在马季的生活道路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本来是在新华书店工作,因为喜爱相声,1956年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会演获一等奖,被侯宝林等看中,同年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在30多年的相声生涯中,马季创作、演出了300多段相声,成为受观众欢迎的相声演员。国内不少人慕名前来向他学习、请教,还被请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讲学,然而由于音响资料不全,录相带匮乏,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马季萌发了想把自己从事多年的相声创作成果、艺术表演经验整理成录音、录相,以便保存利于传播,可又苦于没有这个经济能力。
这时,马季多次到广东演出结交下的好朋友听说后,愿意提供帮助。另外,他们也想以马季的名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遂成立了这家文化实业总公司。
马季介绍,他即将着手进行案头等准备工作。他的想法,不仅使自己的相声有声音、有图像,还想通过画面形象地介绍相声的历史、种类、形式等等,并请健在的老艺人,把他们肚子里的“宝贝”倒出来,通过音像形式留给后人,主要是让相声爱好者了解相声知识,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