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弘扬奥运精神的殿堂
——奥林匹克博物馆巡礼
郑园园
世界上第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于6月23日在瑞士洛桑落成。
洛桑,俯瞰着秀美的莱蒙湖,遥对着峻峭的阿尔卑斯山,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1915年,国际奥委会成立,将总部设于此。因此,这座从未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有了“奥林匹克城”的称号。
在洛桑建立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是一个延续了80年的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皮埃尔·顾拜旦在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即提出建立博物馆的设想,但他的梦一直未能实现。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后,多次表示,要实现顾拜旦的遗愿,建立一座博物馆,用以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与传统,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对艺术、文化、经济及世界和平的影响。在他的推动下,建馆工作终于提上了日程。1986年,国际奥委会同洛桑市政府合作,在洛桑风景最美的乌希湖区买下了一片坡地,经过近5年的施工,一座古典风格的建筑出现在洛桑的青山绿水间,向世人展现着它的绰约风姿。
这是一座白色建筑,线条简洁明快。博物馆的正面由两层白色大理石贴面的护墙组成,正前方,竖立着两排共8根大理石圆柱,它们来自希腊的萨索斯岛,是希腊政府赠送的,据说是世界上最白的、纹理最少的大理石。这一片纯白,象征着和平、象征着“费厄泼来”体育精神,也让人想起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明媚的阳光。8根圆柱中,有两根分别镌刻着历届奥运会及冬奥会的举办年份及主办城市的名字。还有一根柱子刻着国际奥委会历任主席的名字。博物馆前右方,是一个巨大的火炬盆。6月23日下午,世界女子滑冰冠军维特将火炬盆点燃,奥林匹克火炬从此将长明不熄。博物馆四周,为奥林匹克花园围绕,这里有青葱的绿地,有百年橡树,更有郁郁苍苍的松柏。罗丹、布尔德尔、波特罗等大师的体育雕塑作品矗立其间,雕塑人物那刚健有力的动作,像是在向参观者宣示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漫步花园,你会感到,艺术与体育结合产生了何等撼人的力量。
博物馆共有5层,总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为了与洛桑的田园风光协调,地上建筑只有两层,其余3层在地下。进得展厅,我们首先看到一堵白色的“捐赠者纪念墙”。建造博物馆耗资6500万美元,其中70%来自捐赠。40来家企业和一些奥委会成员国的名字镌刻其上。在这堵墙的正中,我看到了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金色图案和中国奥委会的金色字样。
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世界上奥运资料最齐全的收藏所。从公元前776年首届古代奥运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山的模型,到首届现代奥运会的纪念金币,从顾拜旦的生平照片、著作,到1936年以后历届奥运会使用过的火炬,一一陈列,清晰地展示了奥运发展轨迹。参观者还可以从3面“电视墙”上,欣赏到奥运史上那无数个精采的“一瞬间”。博物馆的地下部分是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这里有1.5万册图书,有可以播放7000个小时的音像资料,还有20万幅照片。参观者可以“阅读”到一“本”又一“本”奥运史册,可以重睹你心中的奥运英雄的丰采。
6月23日,博物馆揭幕这一天,洛桑市的居民涌到湖边,幸运地成为博物馆的首批参观者,来看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6个城市举办的城市展和艺术珍宝展。国际奥委会对6城市一视同仁——每个城市在博物馆内都占有相同面积的场地,举行相同主题的展览,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一天,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我听到了对中国文物珍宝的阵阵赞叹声。中国送来参展的9件文物,从仰韶文化鹰形鼎、商代青铜面具,到金缕玉衣、凤冠、龙袍,件件是举世闻名的无价之宝。洛桑居民惊叹灿烂的中华文明,更为中国申办奥运的诚意所感动。一批又一批的贵宾和普通观众,其中有西班牙王后索菲娅,也有充满稚气的小学生,在中国文物前,在30幅介绍北京市政建设和北京申办奥运活动的巨幅照片前,伫立良久,他们提了许多问题,渴求对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个忠实成员——中国,有更多的了解。奥林匹克博物馆,把中国同奥林匹克运动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从章夫人留德轶事说起
龙岩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在他的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记载了章士钊先生的夫人三十年代旅居德国的一段轶事。章夫人当时在德国陪儿子读书。她是留英学生,崇拜英国和英文“不下于英国人”,因此她不肯屈尊去学德国话,认德国字。那么,生活怎么办呢?她自有办法——手持一本英德小字典,想买什么东西,先找出英文,用手一指,店员就明白了下面跟着的德文;要买三个或三斤,再伸出三个手指头,于是买卖立刻完成,“不费吹灰之力,皆大欢喜”。就这样,她在格丁根一住六七年,连一句“早安”“晚安”都不会说。然而,她毕竟是生活下来了。
在中外交流的历史上,像章夫人这样有偏见不肯去学驻在国语言者大概是个很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恐怕是因为种种原因有心学而学不透、学不通,所以口头上笔头上都免不了出现“洋泾浜”,即半通半不通的外国话。有些善良的同胞很怕自己的洋泾浜遭人耻笑,于是越发不敢去说、去交流。
笔者曾遇到过生活在德国的外籍人,很多人真正是一口洋泾浜德语,逼得与之打交道的德国人也不得不放弃那复杂的语法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准确而“洋泾浜”起来:“你。明天。来。”结果对方反而明白了,“皆大欢喜”。操“洋泾浜”德语的外籍家庭妇女讨价还价最起劲,最通晓购置物美价廉生活用品的窍门,她们的勇气和自信令人钦佩。我也碰见过一些开中餐馆的老华人老华侨,文化水平不高,能说一口标准的汉诺威德语的寥寥无几,然而他给你讲起生意经来,讲起德国的税收、保险制度,俨然一个自学成才的经济学家。由此看来,洋泾浜说说也无妨,说洋泾浜的未必就办不成事。
而且,有些洋泾浜用语流行日久,据说还堂而皇之地被“扶了正”。比如“很久没见了”这句话,英文正确的说法应该是“I haven’t seen youfor a long time.”一些人凑凑合合地说成“Long time no see”——不合语法,但意思明白了。久而久之,有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竟然也“Long time no see”起来了。
看来洋泾浜不可怕,也不可憎,只是有点滑稽。那么可怕的是什么呢?笔者管见,可怕或可虑的是不知道该用外语去达到什么目的,去交流什么,去“拿来”什么。数学家外语差一点,尚可以用公式这种特殊语言去弥补不足,但如果数学家连公式也模模糊糊,那才是顶要命的事。笔者接触过一些日本人,西方几种主要语言说得都不见佳,但是日本战后在学习先进技术方面最为积极也最为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首先是目标明确,其次是重视技术专业知识,这是日本人去学外语的动力和目的。外语千头万绪,日本人大概最重视的是技术外语。
话要说回来,笔者并非是在赞美洋泾浜。以外语为主要工具的人士说洋泾浜是不能原谅的;即使是其他非说外语不可的人士,也不应该永远停留在洋泾浜的水平上。这篇杂感想说的不过是,在对外交往中比外语这门武器更为优先的是要通晓自己本行的专业知识,以及想用外语去达到什么目的,如同章夫人知道她要买几个什么东西一样。洋泾浜这个阶段实际上是逃不过去的,有一个大致的基础,鼓起勇气去交流,在实干中去完善,最终也就跳出洋泾浜阶段了。别的事情大约也是这个道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郑成功信件在日发现记
陈智超
在我国的福建省福清县和日本的京都府宇治市,有两座同名的寺庙——黄檗山万福寺。两者有历史的渊源。公元1654年,福清县万福寺住持、禅宗临济宗高僧隐元隆琦,应邀东渡日本。后来,掌权的德川第四代将军家纲在宇治拨了一块地给隐元建寺。隐元按中国式样建造了一座大寺,仍取名黄檗山万福寺,以示不忘本,从此在日本开创了黄檗一派。
今年4月,我应邀赴日本访问。5月1日,在日本友人杉村英治先生的陪同下我来到宇治万福寺。时为傍晚,寺院一片寂静,宏伟的殿堂,参天的古树,在夕阳余辉下呈现出神秘肃穆的气氛。黄檗文化研究所次长、美术史专家大槻幹郎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研究所设在寺内的文华殿,里面珍藏着万福寺历代的文物。根据我在水户市祗园寺的经验,知道日本寺庙对其开山祖师的遗物保存得较好,我向大槻提出了查阅隐元信件的请求。他很爽快地拿出了该寺保存的100多封别人给隐元的信件,它们分别装裱在五个卷轴上。翻阅这些信件,以往只闻其名的历史人物的笔迹,一一展现在我的面前。也许是职业的敏感,突然,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封信的全文是:“得侍法教,顿开悟门,执手未几,忽又言别,唯有临风神想耳。但日国之人虽懃懃致请,未知果能十分敬信,使宗风广播乎?抑虚慕其名而姑为此举耶?倘能诚心皈依我佛,自当驻驾数时,大阐三昧。不然,不必淹留岁月,以负我中土檀那之愿。况本藩及各乡绅善念甚慇,不欲大师飞锡他方,所以拨船护送者,亦以日国顶礼诚深,不忍辜彼想望之情也。要之,法雨均沾,龙天实相,弘道诚莫分於彼此,审势自不无后先,惟大师慧炤之。其黄檗丛林弟子,自当仗佛力保护,无庸致虑也。盈盈带水,神注徒深,屈指归期,竟知何日?谨启。法驾荣行,本藩不及面辞,至次早闻知,甚然眷念,愈以失礼为歉。耑帖回拜,谨即附闻。名单具。慎。”(复印件见下图)
从信的内容可知,写信人同隐元见面不久,隐元就东渡日本了;而且隐元的东渡,是由他“拨船护送”的。他还承诺保护隐元的弟子。他写这封信,是因为隐元出发的第二天才知道消息,“不及面辞”。
当时人给长辈或平辈写信,都自称名,或谦称“不佞”等,而这封信的作者自称“本藩”,并在信中两处用“本藩”的地方都抬头顶格。这种不寻常的作法说明他是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物。
当时人的信件,一般分正帖和副启两部分,正帖上署名并有简短的问候、致意,副启则是信的本文,末尾一般不署名。这封信现在保留的只是副启,末尾落款“名单具”,是说名字署在正帖上。正因为没有署名,所以300多年来它一直被人忽略。
从这封信的内容和形式,我已推测到写信人是郑成功。但这需要证实,关键是确定隐元东渡日本的出发地和时间。
黄檗文化研究所收藏的有关隐元的资料是相当完备的。隐元两位弟子编的两部年谱大致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年谱,隐元于清顺治十一年(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五月离开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六月初三到达厦门,当月二十一日离厦门,七月初五到达日本长崎。而在此时的厦门,能自称“本藩”并有力量“拨船护送”隐元赴日的,除了延平王郑成功以外,没有第二个人!而且这两部年谱,一说是“国姓公”,一说是“藩主”“拨舟相送”隐元。“本藩”是自称,“藩主”是他称。本藩、藩主、国姓公指的是同一个人,即郑成功。
回国以后,我又查阅了有关文献,排除了其他任何人在当时的厦门能自称“本藩”并“拨舟护送”隐元的可能性。这样,这封信的作者是郑成功就是确凿无疑的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一封241字的信件,在沉睡了340年之后,终于重新出世了。它具有重要的文物与历史价值。现在我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流传的郑成功的墨迹,大都是题诗、题字,而且还有待证实。像这样长达241字的墨宝,实为少见。它为鉴定郑成功笔迹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封信还是一份重要的史料。过去只知道隐元是一位在中日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高僧。这些信件的发现,说明隐元和他的弟子积极参加了当时的抗清斗争。这将启发历史学者去重新估价僧人在抗清斗争中的作用。
(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汤加风情
李景卫
汤加王国的一百七十多个岛屿分为东西两列,点缀在碧蓝色的西南太平洋上,宛若两串晶莹的珍珠。
这个大洋中的美丽岛国面积不大,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但跨越的海域十分辽阔,达二十五万多平方公里。汤加群岛由汤加塔布、哈派和瓦乌三个主要岛群组成。首都努库阿洛法所在的汤加塔布岛最大。岛上阳光明媚,花木葱茏,蕉园竞翠,椰林婆娑,一派热带风光。岛屿四周珊瑚礁环抱。海风推着排排巨浪,冲向礁石,一道道水柱在浪花的伴随下冲天而起,巨声震耳,水花四溅,惊心动魂。远远望去,蜿蜒数里的海岸飞花连天,蔚为壮观。
汤加王国不仅有美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热情好客的传统,为汤加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业是汤加的经济支柱之一,年收入达一千四百六十万潘加(一美元约合一点二五潘加)。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汤加王国政府与中国合作,在汤加王国皇家机场兴建一座酒店。汤加王国国王陶法阿豪·图普四世亲自出席了开工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上特地举行了向国王敬献肥猪的活动。这是汤加的传统礼仪,只有在庆祝国王生日、登基纪念日等特别重大活动时才举行。在举行这类活动之前,组织者要派人到全国各地去挑选一口最大最肥的猪。宰杀后,用火一边烧烤,一边去毛,然后即可向国王敬献。
随着清脆悦耳的民族乐曲,敬献肥猪活动开始了。一对男女载歌载舞,朝舞台中央走去。接着,两名男子抬着一株高大的蓖麻走上场来,另两名男子抬着肥猪紧随其后,将肥猪放在舞台上。猪摆好后,几位身着节日盛装的女士屈身坐在一旁,唱起歌颂国王丰功伟绩的颂歌,时而还喊几句赞美的口号。她们一边歌唱,一边将蓖麻的枝叶扯去几只,以示打开包装,让国王验收礼品。当国王示意满意并答应收下时,全场欢呼声雷动。
按照惯例国王要把肥猪回赠给群众,以示对人民的关怀和爱护。但此次,国王却将肥猪赠送给了中国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以表达他对来自中国的建设者们的欢迎和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情。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登山家成了擦窗工
在今日日本,摩天大楼一座接一座地拔地而起。人们在地面上举首仰望,常常可以看见顶层的玻璃窗外,蠕动着一个个蚂蚁似的人影,看上去挺吓人的。原来,这些人都是专门从事摩天大楼高层外墙清扫的专门人员,其中占大比例的又是业余登山家!
对他们来说,高层擦窗不仅是筹措远征国外(日本登山家都热衷于远赴海外登山)资金的好办法,而且也是正式攀登悬崖峭壁之前的一种特种训练。其实,高层擦窗与登山有许多相似之处,系绳的技巧大同小异,腿力、臂力都可得到锻炼,而且也须克服“恐高”心理。他们中有不少人领得酬金后便马上去异国找名山攀登,钱用完了又回到日本擦窗赚钱。
(林静)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周末一笑

周末一笑
烂醉如泥 丁永明稿
减肥 张滨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