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跨出历史的第一步
——“海峡两岸首届电影展”掠影
本报记者李德润
随着海峡两岸开放的脚步,中国大陆电影代表团登上了美丽的宝岛台湾,参加“海峡两岸首届电影展”活动。代表团携带的8部近年来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作品,先后在台北、高雄、台中映演,向台湾电影界同仁和观众开启了一个展示大陆电影现状的窗口。自此,在相互隔绝疏离40年之后,两岸电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开始了一个新篇章。这个被誉为“跨出历史的第一步”的非凡之举,在两岸影人心中留下充满温馨的一页……
    “香魂女”宝岛开“喜宴”
在第43届柏林影展上与台湾影片《喜宴》同抱“金熊奖”的《香魂女》作为“海峡两岸首届电影展”的开幕戏,受到观众特别青睐。1500多个座位的台北日新大戏院,卖个满堂彩。台湾的观众可以堂堂正正地走进电影院欣赏大陆电影,这还是首次。这天,剧场内外,张灯结彩,一幅幅写有“跨出历史的第一步”的红色标语耀人眼目,充满喜庆气氛。此时此景,导演谢飞,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说,“香魂女”能在宝岛台湾开“喜宴”,这是我期盼许久的心愿,今天实现了,真是太开心了!领衔主演的斯琴高娃不下10次到台湾,但这次感受十分特别:“两岸相隔40多年,能有今天盛会,是经过许多朋友努力的结果,希望两岸电影能不断交流下去!”
大陆影人也有幸观赏了李安执导的《喜宴》影片。这是一部表现两代人亲情关系以及对同性恋问题探讨的影片,颇见导演的艺术功力。在一次晚宴上,代表团团长胡健和出品《喜宴》厂家副总经理徐立功当场商定,互相交换一个拷贝,以便两岸影人内部观摩,相互借鉴。这一举措立即得到在座同仁的呼应,报以热烈掌声。
    两岸影人一样情
以执导《双旗镇刀客》而闯出名声的青年导演何平因在黄河壶口拍戏没能赶上和大家一起抵台。但他心里总惦记着赴台要和另一个何平会一会。因而当他得知可以单独成行时,便毅然放下剧组,一路坐火车直奔北京,再搭机到深圳,转车从罗湖进香港,拿到入台证当晚就搭机到台,两天两夜,马不停蹄。他一进饭店便直奔咖啡厅,台北的何平正在这里等候着他呢!
台北的何平以《阴间响马》荣获“金马奖”特别奖而一鸣惊人。这两位同名同姓一样身高的何平从电影刊物上互为熟悉,彼此慕名已久,经常通过来往同仁互致问候,遗憾的是两人素未谋面,也不曾看过对方的作品,于是当晚就交换作品的影带。情同手足,彼此砥砺,直到凌晨5时谈兴未尽。他们希望有机会能合拍一部电影,其挂名就挺有趣——何平(北京)、何平(台北)。
其实,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影人,一直盼望着能够走到一起,为繁荣华夏的电影文化携手并进。怀着这一真诚心愿,近年来两岸不少有识之士,通过影人互访、影片观摩与学术研讨、合作拍片等多种形式,为促进两岸电影文化交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代表团在台湾的日子里,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电影事业家,每天都有同仁相约,谈电影,谈交流,谈合作。《香魂女》导演谢飞、《心香》导演孙周、《双旗镇刀客》导演何平、《血色清晨》导演李少红、《妈妈》导演秦燕等都以自己的作品魅力,吸引着港台投资者。广春兰执导的儿童片《来自火焰山的鼓手》以强烈的边疆民族歌舞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台湾世桥基金会当即决定投资请她拍摄《情在何方》新片。才情横溢,风华正茂的谢园、伍宇娟、孔琳和著名老演员朱旭也都引起台港片商的注目,寻找合作机会。他们说,两岸三地三股力量的汇合,必将产生更大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电影带来更大繁荣。为“海峡两岸首届电影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两岸影艺协会”理事长邱复生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总经理胡健表示,既然“跨出历史的第一步”,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我们期待着中华民族电影光明远大的未来。
    长城万里是故乡
这次台湾之行,对人艺老演员朱旭来说,还有着一个特别的收获。在台中,他和他二哥一家19口人团聚。那是1983年,两岸还处于隔绝状态,朱旭随人艺赴日演出话剧《茶馆》,阔别30多年的他二哥闻讯专程从台北飞抵日本会面。几年之后,他二哥因病辞世,在临终时他一再嘱咐家人都要到大陆看看,认认亲。又让家人把他的骨灰盒朝北安放,让他望着长城,望着家乡。朱旭的到来无疑给他们全家带来了无比欢欣。已近古稀之年的他二嫂一见面便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直到凌晨3点钟。第二天一大早,朱旭便带上花篮、水果、点心去祭奠亲人。然后又到他二哥生前工作过的怀恩中学参观。当晚,怀恩中学的80岁老校长请他和他兄嫂全家赴宴。老校长说起在大陆的妻儿老小深感痛疚。他颇有感慨地说:“现在不同了,大陆政策好,台湾政策也放宽了,才有今天,你也才有机会到台湾来。今后可以常来常往,正常走亲戚了!”
已届76岁高龄的导演凌子风和他的《骆驼祥子》在台湾颇有知名度。此行他比年轻人还兴奋,在台北他会见了阔别56年的5位老同学。如今他们都已进入古稀之年,彼此叙说别后风雨生活,感慨良多。他们同唱一首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他们都有一个夙愿,要在有生之年,为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多贡献力量。他的老同学贾耀恺已为两岸剧团交流演出筹集到300万新台币。凌子风在台举办个人画展的期许也有望得到实现,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路正越走越宽。(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品艺录

  独有英气贯长虹
——话剧《李大钊》观后
黄柯
总政话剧团在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上演出的话剧《李大钊》(编剧:姚远,导演:汪遵熹)是一次值得庆贺的成功创造。看这样的演出,不仅能使我们追思历史、缅怀先烈,也可以使我们清醒头脑、面对未来。
众所周知,李大钊是本世纪初我国的一位卓越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是我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优秀组织者和先驱者,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塑造好这样一位革命领袖的艺术形象,殊非易事。
戏剧在军阀混战、争霸中华的背景下展开。各路军阀在帝国主义主子的直接插手下赤膊上阵;主政者仿佛走马灯一样一晃而过,迅速浮沉。乱世出能人。一批杰出的中华英烈和革命先驱就在这时崭露头角。正在海外留学的青年李大钊,放弃学位从日本归国。作者用一个生动的戏剧情节描绘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的初次会见。李大钊通过章士钊先生与陈独秀会晤。可是当时已大名鼎鼎而又傲气十足的陈独秀哪里把初出茅庐的李大钊放在眼里。他一把抄起李大钊写的文章就去上厕所,急得引见人章士钊不知如何应付。直到屋后传来陈独秀大喊:快送草纸来!观众顿时明白,他已被文章打动,终于没有拿它去擦屁股。而且急急忙忙拉着李大钊出去吃饭,要边吃边谈。作者用这一生动的戏剧情节描写两位巨人的历史性会见,既大胆而又巧妙地反映了人物关系,刻画了陈独秀狂傲不羁而又颇有识才之眼的个性,同时又衬托出了李大钊谦和、热忱而又才华横溢的风格。
戏中有几处政论性很强的地方,如表现《新青年》和《晨钟报》的宣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二·七”大罢工遭镇压后的论战。作者采用了超越时空而慷慨陈词的手法,使各种风云人物在同一事件上的不同立场鲜明地凸现出来,加强了时代氛围,增强了戏剧性。整个演出做到使政论体的纪实性与传记体的抒情性较好地结合,创造了全剧完整的艺术风格。
特别是全剧中心人物李大钊的艺术形象塑造得尤为成功。在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舒缓的宣叙笔调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使得他在军阀官僚前凛然正气咄咄逼人,在同志亲人间革命柔情涓涓似水,却又不失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形象。饰演李大钊的郑邦玉,过去曾以扮演周恩来而称著,此次出演李大钊,更以其浑然、质朴而不露雕凿之痕博得观众的赞许,显示了演员的艺术素养更臻于成熟。
围绕着李大钊的形象塑造,戏剧还刻画了一大批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如陈独秀、毛泽东、胡适、蔡元培、章士钊,以及吴佩孚、张作霖、白坚武、张国焘等,造成了一种艺术形象的群体交响。加之,导演手法简洁、明快,舞美设计凝炼、深沉,整个演出艺术概括地再现了我国现代史上那风雨如晦的一幕,而独有以李大钊等人所代表的奋斗足迹和理想之光,震撼着中华大地,贯注在久远的长空。


第8版(副刊)
专栏:

  秦怡刘琼再度携手联合主演《梦非梦》
颜蔚,一位杰出的歌剧演员,她在舞台上收获着成功,掌声、鲜花簇拥着她。而舞台下她的生活却那样艰涩,丈夫惨遭车祸,女儿又突然发疯,她在恶梦般的日子里苦苦挣扎。梦非梦,坎坷的人生靠爱心支撑。终于,慈母的爱暖热了女儿的心,医生的爱治愈了她错乱的精神。
年已古稀的秦怡和80高龄的表演艺术家刘琼,继联袂主演了那部陶醉了一代人的《女篮5号》后,再度携手联合主演上影厂摄制的这部《梦非梦》。秦怡说,这部并不注重故事性的影片,要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那份不可缺少的爱心。该片由上影厂资深导演岑范执导。(阿西)


第8版(副刊)
专栏: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优秀党员赵瑜令形象上荧屏
1990年夏,当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党委书记赵瑜令身患癌症不幸逝世时,职工群众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在追悼他的一幅挽带上写道:“两袖清风民心可鉴,一身正气众口皆碑”。这是东风车城10万职工对赵瑜令廉洁奉公精神的刻骨铭心的评价。
最近,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电影制片厂以赵瑜令同志先进事迹为原型拍摄了6集电视连续剧《淡泊人生》,再现了这位焦裕禄式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平凡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部电视剧将于7月中旬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导演齐兴家在该剧拍摄中始终将焦点对准人,以情动人,真切自如,用一种质朴抒情的调子,把赵瑜令内心世界展示给观众。(宜讯)


第8版(副刊)
专栏:

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山花》编辑部新近根据龙志毅创作的同名小说摄制成4集电视剧《省城轶事》,艺术地再现了1949年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实现和平解放这一风云际会的历史事件。(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党有一颗慈母心 王及扬(篆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