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第29届非统首脑会议开幕
 将讨论索马里问题洛克比危机等15个议题
本报开罗6月28日电记者徐平报道:非洲统一组织第29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今天上午在这里举行。开幕式持续了约3小时。除索马里外,所有非统组织成员国的首脑,或他们的代表,都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开幕式由第28届非统组织主席、塞内加尔总统迪乌夫主持。他向大会作了非统组织第28届会议的工作报告。
东道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埃及对非洲问题的立场。穆巴拉克总统在简单回顾了非统组织成立30年的积极作用后,特别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在,在非洲国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的严重挑战的情况下,非洲的团结和统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非统组织的本届首脑会议对整个非洲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在开幕式上先后用阿拉伯、英、法三种语言作了长篇发言。
据报道,本届非统首脑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在政治上确保非洲国家的安全、稳定、民主,成立一个和平解决非洲国家之间争端的机构;在经济上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合作、协调、发展,加速在1991年阿布贾会议上通过的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今天的开幕式结束后,非统组织成员国的首脑们将转入秘密会议,具体研讨和审议15个议题,并签署由外长会议为他们准备的有关决议。这些议题包括索马里问题、利比亚与西方的洛克比危机、南非建立民主政权、加强非洲与阿拉伯合作、非洲债务等。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今天的开幕式上被选为新一届非统组织主席。这是他第二次出任此职。他和按地区选出的新副主席一起,组成非统组织新一届的最高机构。萨利姆继续当选为非统组织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等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本届非统首脑会议。
今天下午,非统组织将在开罗举行它成立3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由非统组织秘书长萨利姆正式公布《开罗宣言》。


第6版(国际)
专栏:

  刘华清结束访问莫斯科
 俄总理表示要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
新华社莫斯科6月27日电(记者万成才)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结束了对莫斯科的访问,将于28日乘专机离开这里前往圣彼得堡等地参观访问。
刘华清一行是应俄罗斯政府的邀请,于本月23日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在莫斯科期间,刘华清同俄罗斯副总理绍欣就中俄工业、科技合作、军工技术转为民用以及其他双方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一致。双方表示将采取措施,充分利用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进一步促进两国在工业、技术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访问期间,俄罗斯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会见了刘华清及中国政府代表团主要成员,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表示要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王荩卿参加了会见。刘华清还会见了俄罗斯军队领导人,并同他们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军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交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国王接见李岚清
 中沙领导人希望两国实业界人士加强合作
新华社吉达6月27日电(记者陈文如)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今天下午在红海之滨吉达和平宫接见了来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他说,沙特愿意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关系。
随李岚清访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主要成员和中国驻沙特大使孙必干参加了接见。
法赫德向李岚清介绍了海湾及中东地区形势。他说,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对沙特非常重要,沙特希望海湾地区实现安全与稳定,希望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以色列争端得到全面公正的和平解决。
李岚清副总理转达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国王陛下的诚挚问候和对他访问中国的邀请。法赫德表示接受邀请,并说等有机会将到中国访问。
接见后,李岚清及其随行人员结束了对沙特的两天访问离开吉达前往巴林。
据新华社吉达6月27日电(记者陈文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26日晚由沙特阿拉伯商业大臣苏莱曼·萨利姆陪同在这里会见了沙特工商会主席伊斯梅尔·德乌德和沙特实业界人士。
李岚清向沙特经济界负责人和实业界人士介绍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来总的经济形势,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
李岚清欢迎沙特实业界人士到中国投资办合资、独资企业,并表示中国也希望在沙特投资办合资、独资企业,在红海之滨吉达办厂,产品不仅供沙特市场还可供出口。他说,中国国际承包公司还希望在沙特劳务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国际承包公司平等竞争,参与沙特的工程承包和提供劳务。
沙特工商会主席伊斯梅尔·德乌德表示沙特企业家愿与中国实业界人士在经济、贸易领域进行合作。
沙特商业大臣萨利姆要求沙特实业界人士对中国市场给予特别重视。他说,中国正处于新的较快发展时期,应加强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和人员往来。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讨论美袭击伊事件
我代表对事件深表关切对平民伤亡深表遗憾
伊代表指责美国侵略日法匈俄等支持美行动
新华社联合国6月27日电(记者刘其中)应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要求,安理会今天下午举行紧急会议,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奥尔布赖特就美国26日用导弹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事向安理会作了解释。
奥尔布赖特称,美国经过长时间调查,确信伊拉克高层领导人策划、准备并发起了今年4月在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科威特期间将其谋杀的行动。
她说,“这是一次直接针对美国的攻击,是一次需要美国作出直接回答的攻击。”
奥尔布赖特还向与会各国大使展示了6幅“足以显示伊拉克卷入那次暗杀行动”的照片。
伊拉克大使哈姆敦也发了言。他说,这些照片没有说服力,“有关暗杀的故事都是科威特编造的”,其目的在于诋毁伊拉克,帮助美国寻找侵略伊拉克的借口。
他说,伊拉克政府否认曾在上述暗杀活动中发挥过任何作用,美国的侵略旨在控制海湾地区,使伊拉克屈从它的意志。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李肇星也在会上发了言。他说,中国代表团对26日发生的事件深表关切,对袭击造成的平民伤亡深表遗憾。
他说,“中国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方式和平解决,反对任何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不赞成任何可能加剧该地区紧张局势的行动,包括使用武力。”
李肇星表示,希望有关方面保持克制,以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日本、佛得角、巴西、法国、匈牙利、新西兰、俄罗斯和英国的大使。他们在发言时都对美国的空袭行动表示支持。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称对伊袭击获成功
 美英舆论对袭击事件反应不一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7日电(记者徐长银)美国总统克林顿27日宣称,美国26日晚上用导弹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伊情报局总部取得了“成功”。克林顿是在去教堂做礼拜的途中说这番话的。他说,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27日晨向他报告了袭击的效果,这次行动“显然取得了成功”,他为此“感觉相当好”。
本报华盛顿6月28日电记者鲍世绍报道:26日美国发射导弹袭击伊拉克的情报中心后,此间舆论作出了各种反应。
《纽约时报》说,用导弹袭击伊拉克的情报中心对一些人发出一个信号:谁要进行恐怖活动,必然会遭到同样报复。《华盛顿邮报》说,袭击伊拉克使克林顿政府从国内外得到了一些“附加收益”。总统刚进入政府时,面临一大堆国内和国际问题,有人对总统的领导能力产生疑问,而星期六对伊袭击回答了这些问题。
《华尔街日报》说,克林顿政府正酝酿削减军费和裁减军事基地,在五角大楼内有些人不满。该报认为这一行动可能缓解一些不满。
本报伦敦6月28日电记者李文政报道:英国主要报刊《金融时报》今日发表社论,认为美国对巴格达的袭击缺乏法律依据,令人“怀疑美国政府采取行动的原则”。《金融时报》的社论说,周末美国采取的行动“是争取国内支持的传统作法”,“但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是难以找到根据的”。该社论指出,美国的行动并未得到联合国的批准,这引起人们对美国采取行动的原则产生疑问。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伊关系再起波澜
朱梦魁
6月27日凌晨,在海湾和红海的美国军舰向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情报部门等8个目标发射了23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据美国方面报道,这次空袭是美国精心策划的,是对伊拉克策划刺杀前总统布什行动的报复。据伊拉克报道,巴格达市的居民区遭到美导弹袭击,造成许多居民伤亡。事发后,大多数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纷纷抨击这次袭击行动。
4月14日至16日,美国前总统布什一行应邀访问了科威特。据科威特5月10日宣布,就在布什一行抵科的当日,科威特安全部门破获了一个由17人组成的暗杀布什团伙,在这些人乘坐的汽车里发现了250公斤炸药。科威特内政部称,这些被抓获的嫌疑犯是“伊拉克特工人员”。此后,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谍报人员也对他们进行了审讯。5月16日,科威特检察长巴奈举行记者招待会说,除两名案犯与谋杀布什行动无关之外,其余14人已供认罪状。据科威特方面宣布,在14名嫌疑犯中,11人是伊拉克人。
这一事件使本来就处于敌对状态的美伊关系和科伊关系更加紧张。美国联邦调查局立即派人飞赴科威特审讯嫌疑犯,试图从中了解更多的内情,一些美国官员还要求把这批伊拉克嫌疑犯引渡到美国审讯。美国国会有人主张,如果证据表明伊拉克是这起谋杀计划的幕后策划者,就要对伊拉克采取报复行动。
伊拉克对科威特揭露的这起暗杀阴谋一直矢口否认。伊拉克官员说,编造这一天方夜谭式的故事的目的,在于继续维持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伊拉克寻找借口。萨达姆总统的新闻秘书穆赫辛在报上发表文章,称布什“不值得伊拉克”耗费炸药暗杀。
尽管如此,这起暗杀阴谋给科威特人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鉴于伊科关系的紧张态势,科威特在与美、英、法签订联合防务条约的基础上,今年8月还将与俄罗斯缔约。与此同时,科威特积极加强防务,购买装备,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另外,科威特把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遗留下的130万枚地雷重新埋设在科伊边境地区,以防止渗透活动。伊科之间唇枪舌剑,纷争愈演愈烈。
美国再次袭击伊拉克之后,海湾国家正以紧张不安的目光注视着美伊关系和科伊关系的新动向。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东京都议会选举揭晓
 自民党仍保持原有势力
新华社东京6月27日电(记者张焕利)日本东京都议会选举结果今天晚上全部揭晓。
在128个议席中,自民党获44席,比改选前增加2席。公明党获25席,比改选前减少1席。
日本新党获20席,比改选前增加18席。日本社会党获14席,比改选前减少18席。日本共产党获得13席,保持了原有的议席数。刚刚退出自民党后成立的新生党候选人全部落选。
这次东京都议会选举被称为预定于7月18日投票的众院选举的“前哨战”。令人注目的是,在众院通过对宫泽内阁的不信任案、众院解散和自民党分裂的不利形势下,自民党仍在选举中保持了原有的势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摩洛哥举行议会选举
本报拉巴特6月26日电记者赵章云报道:摩洛哥议会选举结果26日上午揭晓。由原议会反对派独立党和人民力量社会主义联盟组成的竞选联盟获得了222个席位中的91席,暂居领先地位;由原议会多数派宪政联盟、人民运动党和全国民主党组成的“全国谅解”联盟只获74席。但本届议会的最后选出和下届政府的组成,还要等间接选举另外111个议席之后才能完成。摩议会任期6年,2/3议员通过议会选举直接产生,1/3议员间接选出。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寻找东西欧关系平衡点
张启华
刚刚结束的欧共体首脑会议讨论了东西欧关系问题,但没有像过去那样大声疾呼援助东欧国家,只是表示赞同东欧6国关于加入欧共体的意愿和目标,决定将“积极向东欧开放市场”。从强调援助到决定市场开放,这个转变表明,西欧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来实现它的统一欧洲的宏图。
迄今,东西欧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后,原东欧诸国纷纷申请加入欧共体,要求北约保障安全,特别是企盼西方资助,摆脱经济困境。然而,这一切都不顺利,加入欧共体遥遥无期,西欧国家答应经援,但口惠而实不至。几年来,尽管西方许诺数百亿美元的援款,但大多数属利率贷款,令负债累累的东欧望款兴叹。经互会解体后,东欧视西欧邻国为理想的市场。但事实上,在贸易往来中,西欧向东欧出口多,进口少。据统计,欧共体1989年从东欧国家的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4.4%,到1992年只占3.4%。东欧诸国为此抱怨颇多,美国《商业日报》也认为,西欧“拿得多,给得少”。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欧共体自己经济不景气。其成员国领导人何尝不懂得“外援实质上是一项投资”,可以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许多好处这样的道理,但问题是西欧自己力不从心,高额的财政赤字,严重的失业和衰退不止的经济,不但使它们无法履行援助诺言,甚至违背公认的贸易原则。今年3月初,欧共体向东欧发起贸易战,停止进口它们的肉、奶制品,使对方遭受很大损失。
其次,在西方的棋盘上,东欧的地位下降。近年来西方虽也关心东欧经济转轨,然而更多的是关心俄罗斯局势的变化,西方几个大国援助之手都伸向莫斯科。从资源和市场潜力看,独联体一些国家似乎也比东欧更为诱人。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援助自然不会落到东欧头上。东欧国家纷纷为自己充当“二等公民”而愤愤不平。
国际社会对东西欧关系的失衡表示严重关注。人们担心一些经济恶化了的国家,可能引发政治上的动乱,从而危及欧洲的安全。有人呼吁西方提出新的马歇尔计划,像战后美国援助西欧那样,统一、有效地扶植东欧;有人索性建议东欧横下一条心,依靠自己重建经济。事实上,东欧各国从几年实践中已变得更加清醒,不再对外援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少人直言不讳:东欧“更需要贸易而不是援助”。
事实证明,互利的经贸往来才是东西欧关系的坚实基础。当前,一些东欧国家的经济变革已经取得成效,只要坚信自己,努力改善经济环境,吸收外资,扩大出口,发展社会经济的前景才有望看好。为了扩大市场,推动欧洲联合进程,欧共体不能不重视东欧的存在。这次首脑会议就东欧关心的市场问题表了态,为进一步发展经贸开了头。人们关心的是,东西欧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在经济利益方面找到一种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威特支持美对伊袭击
 伊称击落两枚美国导弹
新华社科威特6月27日电科威特内阁事务国务大臣达赫尔今天在这里说,科威特完全支持美国对伊拉克情报机构进行的导弹袭击。
在科威特内阁今天举行例会后,达赫尔说,美国的袭击是“伊拉克政权坚持并采取恐怖颠覆行径的自然结果”。他指责伊一直对科进行恐怖颠覆活动。他说,科威特内阁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对伊拉克施加压力,迫使它履行国际决议,以便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新华社巴格达6月27日电据伊拉克通讯社报道,伊拉克今天说它的防空部队击落了两枚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这家通讯社说,伊防空部队凌晨2时在巴格达附近的哈巴尼亚击落一枚美国导弹,另一枚导弹是在巴格达南部被击落的。今天晚上,数以万计的巴格达市民为在当天美国导弹袭击中丧生的人举行了葬礼。愤怒的群众抬着六口棺材并不断高呼反美口号。
伊拉克外交部今天组织外交使节前往被炸现场,观看被摧毁的民用建筑。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总理复职后首次拜会总统
本报伊斯兰堡六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吴迎春报道:复职后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二十七日首次拜会了总统伊沙克·汗,会见长达九十分钟。总统府发言人称这次会见是“好的”。在当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谢里夫也称会见是“好的、建设性的”。
谢里夫说,我告诉总统:我来见你是真诚的,我们不想对抗。他提醒总统注意,一些省违反宪法,敌视他的政府。总统则希望中央和省的关系依据宪法行事,并表示愿意根据宪法和法律同政府合作。由于在修宪问题上发生分歧,总统于四月十八日解散了谢里夫政府和国民议会。谢里夫遂上诉最高法院。法院裁决恢复谢里夫政府和国民议会,此后巴政局仍不稳定。为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巴军政界人士进行了调解,伊沙克·汗总统六月十七日提出愿意会见谢里夫总理,以解决问题,这一倡议得到后者的响应。


第6版(国际)
专栏:

6月27日,美国军舰发射23枚巡航导弹,袭击位于巴格达闹市区的伊拉克情报机构大楼。图为部分被炸毁的建筑物。
美联社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