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美加欧共体部长会议不欢而散
新华社东京六月二十四日电(记者夏立新)在东京举行的日、美、加、欧共体四方部长会议今天在美国和欧共体互不相让的情况下散场。
会议召开之前,四方曾一致认为此次会议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关贸总协定新多边贸易谈判能否于年内达成妥协。
这次会议上美国和欧共体矛盾最突出。美国因为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强烈反对降低纺织品的进口关税,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拒绝让步。而欧共体则对降低电子关税提案表示坚决拒绝。尽管两者已在农产品问题上找到妥协点,但它未能促成双方就市场参与问题达成一致。
由于各方都不愿承担造成谈判失败的责任。因此,四方一致表示要在下次会谈中达成基本一致。
现在离东京七国首脑会议的召开只剩两周时间了。此间舆论认为,各方部长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服本国政府接受妥协,实难断言。


第6版(国际)
专栏:

  练太极治头痛
新华社柏林6月24日电(记者邢桂敏)最近,德国医学界在研究德国常见疾病头痛和偏头痛的医治方法时指出,患者在服药治疗外配以练习中国太极拳将大有裨益。
目前,德国该病患者有1500万,多数患者把服用药物看成是医治这种疾病的唯一选择。
医学界认为,造成这种疾病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除人体新陈代谢和脑血管出现故障外,心理紧张和人体过度疲劳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运转不正常都是重要起因。
经验证,医学界认为,起源于13世纪的中国太极拳对于人体保持自然和谐和消除疲劳起着积极作用。


第6版(国际)
专栏:

六月二十四日,一百多名库尔德人在波恩的土耳其驻德使馆前示威,要求土耳其停止对库尔德人的军事行动。库尔德武装分子还袭击了土耳其驻欧的一些使领馆。图为示威者与德国警察发生冲突。
美联社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参院通过削减财政赤字议案
本报华盛顿6月25日电记者刘爱成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经过18个小时的辩论之后,今晨以50对49票通过了克林顿总统提出的削减财政赤字议案。
副总统、参院主席戈尔投了关键一票,打破49比49的僵持局面,使得这项议案获得通过。这项议案对5月27日众议院通过的议案进行了修改。一项重大修改是以增加交通运输燃料税代替了众议院通过的以燃料热能单位计算的能源税。参议院通过的这项议案规定,每加仑汽油和其它交通燃料增加4.3美分的税收,商用飞机燃料除外。
议案规定,在今后5年内,总共增加税收2420亿美元,削减开支900亿美元。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将于下月弥合两个议案的分歧。估计争论的焦点仍是能源税和削减医疗保险开支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俄议会通过对两高官不信任案
俄罗斯制宪会议复会前夕,俄议会24日通过了对俄第一副总理舒梅科和联邦新闻中心主任波尔托拉宁的不信任案,并建议叶利钦总统立即解除他们的职务。
联邦总检察院专门委员会、副总检察长马卡洛夫在报告中列举实例说明舒梅科和波尔托拉宁等政府官员利用职权,“姑息挥霍国家财产”,使国家“蒙受经济损失”。
  海地对立双方谈判日期已定
海地被推翻的宪制总统阿里斯蒂德与海地武装部队总司令塞德拉斯将于27日在纽约举行会晤,讨论尽快在海地恢复民主体制问题。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特使卡普托24日证实,会晤双方已就时间、地点和议事日程达成一致。
  阿盟呼吁索交战各方解除武装
阿拉伯联盟24日发表声明,要求索马里交战各方采取克制态度,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关于索马里问题的733号决议。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阿盟的声明呼吁联合国进行干预,解除索交战各方的武装,帮助这个非洲之角国家恢复和平和稳定。声明指出,索马里目前日益恶化的形势是由索各派之间的冲突造成的。
  阿议会解除总统一切权力
阿塞拜疆共和国议会24日晚作出决定,解除总统埃利奇别伊的一切权力,并将总统权力转交给议长阿利耶夫。阿利耶夫24日间接否认了阿总统埃利奇别伊已在23日深夜前往土耳其的传闻。阿议长24日晚在议会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发言时说,他同阿副议长24日上午与埃利奇别伊进行了电话交谈。(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孟总理主持我援建大桥通车典礼
新华社达卡6月24日电(记者潘小珠)孟加拉国总理卡莉达·齐亚6月23日主持了中国援建的马哈南达公路桥的竣工通车典礼。
马哈南达公路桥是我国援孟修建的第三座大型桥梁。该工程自1992年4月1日开工到1993年4月底竣工,历时13个月,比合同规定提前5个月完成。
马哈南达公路桥总长448.3米,工程造价1000余万美元。大桥的建成将大大改善首都达卡与内地的交通联系,为当地的物资流通提供便利。
马哈南达桥竣工通车这一天,成千上万当地居民自发赶到桥头热烈庆祝。
卡莉达·齐亚总理在竣工典礼上向群众发表讲话时,高度赞扬了孟中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她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在马哈南达桥的建设过程中所提供的“全心全意的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驻孟大使张序江出席了竣工典礼。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兰副总理访华前夕表示
波中两国将扩大合作领域
本报华沙6月23日电本报记者朱富贤、新华社记者汤德乔报道:波兰副总理亨·戈雷舍夫斯基23日在这里强调说,波兰对中国修建被称为第二条“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铁路颇感兴趣,并愿意“同中国在铁路、采矿、航空、造船、冶金和机械设备等领域建立长期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戈雷舍夫斯基是在他率领波兰政府代表团应邀访华前夕接受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驻华沙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愿望的。
这位波兰副总理在谈到这次访问时指出,他对有机会访问中国“感到由衷的高兴”。他说,这次访问准备已久,它“体现了两国政府的愿望”,表明两国政府都重视进一步发展相互间的关系。
戈雷舍夫斯基说,他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向中国领导人表明,“保持与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是波兰始终不渝的政策”。他还期望在访问期间与中国政府领导人探索波中两国在工业领域中相互协作的可能性,以使两国不仅在贸易上,而且在生产上进行合作,“把目前已有的简单的商贸关系提高到高层次的生产协作,甚至资本合作的水平上来”。
关于波中两国经济关系现状,戈雷舍夫斯基副总理说:两国政府一直强调保持和发扬两国在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的传统。50年代初成立的中波轮船公司作出了两国真诚合作、平等互利的榜样。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两国贸易付款方式的改变、波兰体制转轨和波兰经济危机,两国贸易额下降。波兰政府将采取调整关税率、完善外贸体制等措施,以促进两国贸易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他说,波兰是欧洲国家,争取加入欧共体,但这不等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仅仅局限于与欧洲各国发展经济关系,波兰应“在欧洲之外寻找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源泉”,应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关系。
波兰副总理强调说,中国是大国,“正经历伟大的工业化时期”,将“更多地参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协作”。对中等国家的波兰来说,发展与中国强有力的经济联系“具有重大意义”。波兰政府希望“尽早加入与中国进行协作的伙伴行列”。
他认为,波中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广阔而美好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耳其组成新内阁
新华社安卡拉六月二十五日电(记者徐文群)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今天批准了由总理和正确道路党主席坦苏·奇莱尔递交的第五十届土耳其政府新内阁成员名单。
这是由正确道路党和社会民主人民党组成的第二届联合政府,第一届政府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成立。奇莱尔今天说,在新内阁中,正确道路党占二十一人,社会民主人民党有十二人。奇莱尔说,社会民主人民党主席伊诺努仍被任命为副总理和国务部长。上届政府中正确道路党的部长除三名部长外全部撤换。在四百五十个席位的议会中正确道路党和社会民主人民党分别占有一百八十二个和五十四个席位。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总理推迟访美
本报莫斯科6月24日电记者丹林报道: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推迟了原定26日的访美计划。
据俄罗斯对外经济联络部24日宣布,其原因主要是俄美双方未能解决在俄向印度提供低温火箭部件问题上的分歧。两年前,原苏宇航总局与印度签署了这项总值达3.5亿美元的合同,此事一直遭到美方的指责。美认为这将有助于印度发展军用弹道导弹技术。俄方拒绝这一指责,认为如接受美国要求,无异于使俄与第三国的宇航合作服从美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世界人权大会通过
关于波黑和安哥拉局势的声明
本报维也纳6月24日电记者李云飞、黄其祥报道:世界人权大会今天下午分别通过有关波黑和安哥拉局势的两项声明。
有关波黑局势的声明草案是由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联名向大会提出的。由于与会国对草案存在分歧,虽经私下磋商仍未能取得一致,大会只得将草案付诸表决,结果以多数票获得通过。
声明要求国际社会负起责任,恢复波黑共和国的和平与稳定。其主要内容还包括:立即在该地区实施有效停火;解除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向被围困城市的居民和其他受害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由非洲国家提出的有关安哥拉局势的声明草案,未经表决获得通过。该声明要求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采取措施,在安哥拉立即实施有效停火措施,并促使安盟接受1992年的大选结果和全面遵守和平协定。


第6版(国际)
专栏:时事焦点

  斡旋不易出兵更难
本报记者姚立
自前南战乱爆发以来的两年中,如何居间调解、解决发生在“家门口”的武装冲突,便成为欧共体外交的棘手课题。在22日结束的欧共体首脑会议上,各成员国首脑又为此大伤脑筋。最后在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坚持下,与会者终于决定为执行安理会的836号决议出人出钱,保护波黑安全区。但在由谁提供部队的问题上各国又互相推诿。会议声明也未提到派多少兵,出多少钱。因此人们对这一决定能否兑现抱有疑问。
现在,欧共体极力主张的万斯—欧文计划已经“夭折”,这不能不被认为是其外交努力的失败。在这痛苦的事实面前,欧共体无能为力,只能尽可能地挽回面子,以便向广大的选民作出交代。出人出钱、保护安全区的决定的本意就在于此。
两年来,欧共体为前南问题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将此作为共同外交政策的一次尝试,在冷战后的欧洲发挥更大作用。但事与愿违,不仅内部难于统一步骤,更无实现雄心的手段。欧共体舆论对此多有批评。
大概基于对欧共体在前南冲突中斡旋失败的认识,法国在此次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缔结“欧洲安全与稳定条约”的设想。据称此条约主要属预防性质,旨在帮助东欧国家解决民族与边界问题,避免今后再出现前南冲突事件。从会上反应看,各国首脑对法建议虽表示欢迎,但并没有展开讨论,更没有作出具体决定。此间舆论多不以为然,认为欧共体还是没有接受教训。在它们看来,预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解决冲突的军事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防目的。这种意见说说容易,但实现起来却远非易事。
欧共体如何在冷战后找到更符合自己“雄心”的方位,避免重蹈调解前南冲突失败的覆辙,关系到欧洲未来的稳定与安全。
(本报布鲁塞尔6月2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欧文希望波黑总统参加和谈
波黑塞族准备以萨拉热窝交换东部两城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24日电(记者袁炳忠)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会议两主席之一欧文24日在这里表示,希望波黑总统、穆斯林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继续参加波黑和谈。
欧文在结束与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克族领导人博班的会谈之后说,他听取了博班和卡拉季奇提出的关于波黑版图划分的建议,认为克、塞双方尚未就该问题形成一致意见。他说,他将于6月28日与这两位领导人继续讨论波黑和平计划,希望9人波黑战时主席团能够参加和谈。他强调,主席团内的两位穆斯林成员伊泽特贝戈维奇总统和加尼奇副总统参与谈判是“十分重要”的。
上周,波黑克、塞两方建议修改万斯—欧文计划,主张把波黑建成一个“由三个拥有立宪权力的国家组成的邦联”。伊泽特贝戈维奇对此表示反对,并拒绝参加有关谈判。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25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24日在日内瓦表示,为消除塞、穆之间冲突的根源,塞族准备放弃萨拉热窝,条件是穆斯林放弃波黑东部的斯雷布雷尼察和戈拉日代,同塞族进行交换。这是波黑塞族首次向穆族方面具体提出交换土地的建议。
卡拉季奇称,萨拉热窝市有10万塞族居民,如果这些塞族人依然留在那里,萨市就应沿米利亚茨卡河一分为二,其左岸地区归属塞族,右岸地区归属穆斯林。
他说,塞族还准备同穆族作其他交换,条件是双方不得出尔反尔。
卡拉季奇同日在日内瓦同波黑克族领导人博班举行会晤后对记者说,波黑塞、克两族已明确达成协议,波黑三分后的国体将是共和国之间的邦联,可组成3方参加的邦联式部长理事会或政府。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军人勇救朝鲜儿童
本报平壤6月24日电记者周必忠报道:最近,三名中国军人勇救两名落水朝鲜儿童的事迹,受到朝鲜群众和舆论界的高度称赞。
这三名中国军人是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参谋金德福上校、工作人员王庆社少校和司机张立武。
6月20日,金德福等正在开城市郊礼成江畔休息,忽听远处传来呼救声。他们立即寻声而去,发现两名落水儿童在江中挣扎。他们顾不上脱衣就跳入水中,将两名儿童救起。这两名儿童一个是金川郡金川人民学校三年级学生李永兰,另一个是她的堂妹全金兰。经约半小时的抢救,两名儿童脱险。
闻讯赶来的当地群众说,中国军人的行动使人想起了当年罗盛教烈士的事迹,他们是活着的罗盛教。


第6版(国际)
专栏:

  库尔德人袭击土驻欧使领馆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综合本社驻波恩、日内瓦、巴黎记者报道:土耳其库尔德分裂分子24日对土耳其驻德国、瑞士和法国的一些使领馆进行武装骚扰,扣留数十人作人质,并造成人员伤亡。
在德国慕尼黑,一群土耳其库尔德分裂分子24日上午袭击并占领了市内的土耳其总领事馆,并将总领馆的10名人员扣作人质。他们要求德国总理科尔发表电视讲话,敦促土政府“立即停止对库尔德人的战争”,否则将杀死人质。但科尔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后,被扣人质全部获释。
同一天,在德国汉堡、柏林、埃森、斯图加特、汉诺威和法兰克福等地也都发生了库尔德武装分子袭击土耳其机构的暴力事件。
在瑞士伯尔尼,库尔德分裂分子在土耳其驻瑞使馆门前举行示威。警察同示威者发生冲突,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库尔德武装分子还袭击了土耳其驻苏黎士和日内瓦的领事馆,损坏了室内用具,但没有人员伤亡。
在法国马赛,十余名携带武器的土耳其库尔德人24日上午在土驻马赛领事馆扣押了两名工作人员和另外在场的8人,以抗议“土耳其在库尔德斯坦屠杀平民”。事发后,马赛警方立即派员包围了领事馆。马赛警察局长弗朗索瓦·菲利亚特同劫持者进行了数小时谈判。后来劫持者释放了人质。与此同时,在法国里昂的土耳其航空公司办事处和“土耳其之家”的玻璃橱窗被砸毁。
据报道,上述事件都是土耳其反政府武装库尔德工人党成员所为。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逮捕企图暗杀加利嫌疑犯
本报纽约6月24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美国警方今天逮捕了8名居住在纽约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控告他们阴谋爆炸联合国大厦、联邦调查局纽约总部、连接纽约和新泽西州的交通要道林肯隧道和荷兰隧道,并企图刺杀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以及两位亲以色列的美国议员。警方并指控其中的主犯曾参与了今年2月纽约世贸中心爆炸案所使用的炸弹的试验工作。
美国警方是通过5个月的调查,利用秘密内线偷录了他们的阴谋计划,今天凌晨在几个地点同时行动逮捕他们的,其中5个人正在制造炸药。警方说,被捕的8人中,5个是苏丹人,两个是美国人,1个是巴勒斯坦人。他们与世贸中心爆炸案的嫌疑犯都是埃及原教旨主义激进派领导人谢赫·拉赫曼教长的信徒。他们计划从7月4日美国国庆日起,在纽约制造一系列爆炸事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