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

  神龙溪水落花来
吴强
峡江千里,一路漫漫漶漶。
神龙溪自神龙架脱颖而出,两腋怪石森森,藤蔓如绣,林语花香鸟翩翩,山涧垂泉跌落而下,给千丈绝壁轻噙的水势注入一腔浩气。净岸上,漫香溢丽,翠木萧萧踩危石,一如绿莹莹的翡翠,摩天荫地,苍茫茫,碧郁郁,似云蒸霞蔚。
随着桨橹的摇动,舟脊快刃一般犁开沉寂的水面,游人的笑声也就重重地触向水边摇曳的苔花。河道多弯而又险峻的地方,湍急的水声唱出粗犷古朴的号子,使游人体悟到昔日纤夫勒胛而生的寒气。碧水撞击岩石便溅起雪白的水花,一簇簇,一蓬蓬,又给空寂的山谷带来勃勃生机。在船舟颠颠摆摆中,两旁露出千姿百态的大石头,或矗立,或剑拔,或盘踞,或横卧,都是铁骨铮铮,当当作鸣。危石没有一丝一缕的浮尘和媚气。这些经千百万年风雨和浪涛锻打铸造而成的景致,一切矫揉和软蚀的部分,都被荡涤殆尽。远远望去,只有鸟雀安逸地飞凌其上,难怪当年康熙皇帝有“感”唱出“危石才通鸟道”的佳句。从古人飘零的遗风里,我深深体验出一种先贤热爱自然,崇尚大美的意境。其实,人类的祖先是从森林和岩洞里走出来的,岩洞是人类最早休养生息的家园,从神龙溪两旁具有一定高度的洞穴中即可看出这一点,而洞口多有树木遮封,足以证实我们的远祖是多么的热爱森林。
导游小姐坐在船头娓娓道着历代文化名人途经神龙溪时留下的名诗绝句。李白、杜甫、刘备等历史人物仿佛鱼贯而出,与我们这些步其后尘的人们屈膝攀谈,把酒高歌,抚琴话桑麻……神龙溪两旁的千仞绝壁上依旧完整地保存着据说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凿石筑云梯穿越天堑的四方小洞。现在看来,这些小洞就成了历史的眼睛,从它不很规则的形状上依稀可辨当时战争形势之一斑。
转眼间,一具具的悬棺倚在崖上与鸟同舞。导游小姐说这些人都是生前高高在上者,死后仍不失余威,依旧要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品位。我对导游小姐的讲解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些人生前大都是庶民,只是死后,他的子孙为尽孝道,才千方百计给他创造了这么一个高高在上的归宿。现在,一具具的悬棺在沧海横流中成为后来者追逐的风景,几架照相机各显神通地摄取了这些神秘的画面。
当溪面开始平阔了些,山势就不如先前那么奇突壮观了。紧接着溪水便汇入长江的涛声。神龙溪之奇,令人咏唱;而更可贵的是植根在这青山绿水中的土家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艰辛执著地孕育了巴人慓悍的秉性,也默默地造福于今日的青山人家。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占卦机”旁的杂感
史度
某处园林引进一电脑“占卦机”,作收费表演,盛况空前。识者见而批评,不料主管者反唇相讥:“这是日本最新程序,我们在学外国人呢!”
我想起了苏东坡。据说,当苏成名后,求师就教者蜂拥而至,学书法的,学文章的,也有一人要学“东坡肉”。
苏东坡会不会烧肉?从他咏黄州猪肉“慢著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诗句来看,大概会一点吧。然而,即使如此,“东坡肉”在整个苏东坡业绩中又算得了什么?东坡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东坡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东坡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学到这些,才是学到了苏东坡。舍此去学“东坡肉”,叫做学了皮毛,丢了根本。往事越千年,遗憾的是,今天据说不仅大型“占卦机”,而且手提式“算命器”也输入了。说这也算“学外国”岂不是越学越糟?
问题是,东坡的文章学识也好,外国的科学技术也好,真要学到手可不容易。不说别的,光是苏东坡那手雄浑洒脱的毛笔字,你不下功夫,写掉几缸子水,就休想摸着它的门。就说读一本外文科技书吧,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读通的。而有些人怕就是怕的花力气。于是乎,种种化难为易的法子,就或先或后应运而生了——以煮“东坡肉”来学苏东坡,用按按电钮算算吉凶以求“洋化”、“电脑化”,比起十载寒窗啃书本、翻资料,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这里,共同的诀窍就是“懒”;共同的收效,则是都赶上了时髦。
记得鲁迅当年讽刺的那些阔人的“用洋货”:“麻将桌边,电灯代替了蜡烛,法会坛上,镁光照出了喇嘛”。不是使自己适应于新事物,而是使新事物适合于自己。从而,他们的共同症结也就暴露了:一切好名堂落入这些人之手,就都会变了形,走了样!学“东坡肉”,不管怎样,肉熟了总是可以吃的。而“占卦机”之类呢,它是西方国家中人们茶余饭后寻求刺激的产物,是他们生活方式消极方面的一种曲折反映。这就是今日的学“占卦机”者,尚及不上当年学“东坡肉”者的地方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辛勤耕耘奉献爱心
谦礼
“辛勤耕耘,奉献爱心。”这是李铁映为祝贺“中国儿艺”建院37周年所题的贺词。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37年前的“六一”诞生到现在,在儿童戏剧的创作和演出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几十年来,“中国儿艺”的工作人员铭记着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嘱托:“要多演出,让孩子热爱你们,要做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他们为中国3亿儿童少年和青年献出了近200个剧目。其中,《马兰花》、《报童》、《小雁齐飞》、《岳云》、《以革命的名义》、《十二个月》、《喜哥》、《宝船》等10余出优秀剧目获奖。编剧、导演、演员和舞美设计等专项奖获奖者达70余人次。巡回演出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和香港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艺”突出走儿童戏剧为主体,多项发展,全面开拓之路,利用剧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地方新建了儿童娱乐城、地下娱乐世界、儿童生日屋、儿童商品展销、儿童健康咨询和儿童营养餐厅等为儿童少年服务的设施,先后开办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等。
多年来,“中国儿艺”的工作愈来愈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儿艺”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获得了社会上的普遍赞扬。


第8版(副刊)
专栏:我喜欢的书

  画人画事
李广宇
“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陈后山的这两句诗,最为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朱省斋先生所击节。朱氏早年寓居沪上,初兴收藏书画之癖而研鉴赏之道,得与著名画师吴湖帆朝夕过从,谈艺为乐,获益良多。后移居香港,又与张大千、溥心畬相晤订交,堪称莫逆。省斋虽局处海隅,但常往来于京沪之间,且十载以还,时作东瀛之游,年必一二次或三数次不等,访画求画,乐此不疲,故得睹书画真迹甚多。每有奇遇,必为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若不访画,则“长日多暇,无以为遣,因之精神上感到无限的寂寞”。
清代华翼伦《画说》有言:“世间能画者寥寥,故知画者亦少。”省斋先生庶几堪称知画者,不独精赏鉴,亦善别古书画真赝,良由所见古迹多也。而且每见书画名品,赏玩之余,必援笔以记之,藉志鸿爪。其中大多发表在香港的报章杂志。汇集成册的,至少有五种,分别是:《省斋读画记》、《书画随笔》、《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画人画事》《艺苑谈往》。我得以读见者,则有《画人画事》和《艺苑谈往》。
《画人画事》一九六二年由香港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收书画随笔四十三篇,外加附录两篇、弁言一篇。既有对历代名画真迹的介绍,亦有对书画名家掌故轶闻的记叙。前者如韩滉《五牛图》、韩幹《牧马图》、齐白石草虫、石涛山水;后者有黄宾虹博学多闻、张大千技能乱真、黄永玉一门三绝、牛石慧生不拜君。虽作者自称“鸡零狗碎,不成系统”,读者感得的,却是绰约多姿,美奂美轮。书的装帧亦颇喜人,不独纸墨精良,插画亦极存真。
一九六四年由香港上海书局出版的《艺苑谈往》,纸质虽较《画人画事》略次,但笔墨却更招人喜。这一百零二篇短文,不仅仅是对古画名迹的考据、论断和叙述,本身便堪称空灵可爱的随笔珍品。如《齐白石的人物画》、《谈画竹》、《吴昌硕画梅》、《柳如是的诗书画》、《吴昌硕篆书》等篇,颇有晚明小品之遗响。《西泠寻梦录》一篇,更可视为精美的游品。
省斋论画,广征博引,考据甚详,而且颇多“独得之秘”。在对于历代画家的品评上,省斋也颇多独到之语。例如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以画竹出名,可他却独赏金冬心。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华大地505报告文学奖”获奖名单
经评委会严肃认真地评选,“中华大地505报告文学奖”现已揭晓:
一等奖《亚洲王之剑》作者李延国
(原载《人民日报》1992年2月27日)
二等奖《延河之子》作者杨泉
(原载《大地》1992年第1、2、3、5期)
《第五颗星》作者段心强
(原载《人民日报》1992年9月24日)
三等奖《船大不掉头》
作者杨益言、王群生、黄济人
(原载《人民日报》1992年1月16日)
《云南大扫毒》作者任维东
(原载《大地》1992年第3期)
《袭向心灵的飞毛腿导弹——中国诬告现象写实》作者张严
(原载《大地》1992年第6期)
《证券市场福与祸》作者王正良
(原载《大地》1992年第8期)
发奖活动将于6月22日在国际艺苑皇冠假日饭店举行。中华大地505报告文学奖评委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