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世界人权大会主要委员会发言强调
促进和保护易受损害群体的人权
本报维也纳6月21日电记者李云飞、黄其祥报道:中国副代表张义山今天在这里指出,贫困是妨碍充分享有人权的一个重要障碍,更是直接危及易受损害群体的人权。
张义山副代表在世界人权大会主要委员会讨论保护社会脆弱群体的人权与基本自由问题时发表了讲话。
他说,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为促进和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尤其是在易受损害群体享受人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他说,我们正处在21世纪的前夕。在这历史长河的转折点上,国际社会为妇女、儿童、迁徙工人、残疾人、土著居民、难民等社会群体的人权享受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易受损害群体的人权与基本自由的充分实现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他指出,在促进和保护易受损害群体方面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坚持加强国际合作,尊重各国政府为保护和实现本国人民基本权利,特别是保护社会脆弱群体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国际合作,是国际社会进行人权保护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践证明,国际社会在保护易受损害群体的活动中较易达成共识,联合国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在促进本国人民人权享受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他说,目前,南北差距继续扩大,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日益困难的外部经济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因此,促进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尽快提高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促进各国易受损害群体充分享受人权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国家,新纳粹主义、新形式的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卷土重来,开始显露出对国际社会的威胁,而易受损害群体则首当其冲。当今世界极不安宁,在许多地区,战火纷飞,动乱持续,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人们痛苦不已。受害最深重的也是那里的妇女、儿童、青年、老年人等。国际社会应严重关注这些问题,采取必要措施解决。
张义山说,中国一贯重视保护和促进社会易受损害群体的人权享受。为此,中国政府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立法、司法和行政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人权保护的重大贡献。中国政府感谢国际社会在这方面给予中国的支持和帮助。


第6版(国际)
专栏:

  柬埔寨奉辛比克电台广播
柬人民党承认大选结果
新华社金边6月21日电据奉辛比克电台今天广播,在柬埔寨大选中失利的柬人民党今天宣布承认大选结果。奉辛比克党主席拉那烈说,临时民族政府将在本周内组成。
柬人民党曾于6月10日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联柬机构)宣布柬大选结果时,宣称不承认大选结果。
广播说,人民党承认大选结果,接受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的领导,是因为联柬机构承认在大选中存在不公正行为。联柬机构主席明石康答应继续对不公正行为进行调查。此外,人民党还考虑到柬埔寨的和平、统一与稳定这一崇高利益。
广播说,人民党愿意与其他政党一起为柬埔寨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为全面发展柬埔寨经济共同作出努力。
广播还说,在大选中获胜的奉辛比克党主席拉那烈表示,关于组成临时民族政府的原则问题已经解决。这一政府将在本周内组成,尚留的技术性问题有待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去解决。
据金边政权发言人乔卡纳里说,临时民族政府联合主席拉那烈和洪森将兼任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奉辛比克党领导人之一诺罗敦·施里沃特将出任外交部长。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前总理施密特撰文指出
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新华社波恩6月19日电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德国《时代》周刊上发表题为《中国式的改革》的文章,称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并将保持这一发展的连续性,中国市场的规模对世界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施密特在他写自上海的这篇文章中说,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文章说,深入地观察上海或广州还会发现,这里的人们比美国或德国人工作得更多,更勤奋;这里更节约,也拥有更多的投资。上海和广州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超过目前美国或欧洲城市几倍。
文章指出,当前只有东亚和东南亚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90年以来,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等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均高于6%,而中国则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它出现了一种令人始料未及的经济高涨。同时文章也认为,中国在经济领域也面临着3大风险:即伴随着通货膨胀而出现的经济过热、沿海和内地经济差距的扩大和社会贫富不均程度的加深。
文章认为,中国市场的规模,即未来中国进口的规模和未来中国出口的竞争能力,对世界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使中国完全进入世界经济的行列,西方以及日本必须放弃保护主义的贸易和补贴措施。现在人们就可以乘欧洲空中客车自由地在中国国内飞行,或在上海看到汉堡克贝尔公司的巨大卷烟机。华盛顿某些人所设想的可能的贸易战,不会迫使中国作出政治让步。
文章还指出,如果美国的某些政治家想根据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美国对基本权利(即人权)的设想来确定美国面对北京所扮演的角色,那么他们是缺乏历史知识和战略远见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非统组织外长会议在开罗召开
本报开罗6月21日电今天上午,非统组织第58次外长会议在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开幕。除索马里外的所有非洲国家外长或其代表,都出席了会议。
这届非统组织外长会议,作为非洲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预备会议,将在5天会期内讨论包括非洲首脑会议议程、报告、决议等在内的许多问题。
在今天的会议上,东道主埃及总理西德基首先作报告,提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非洲国家应加强合作,以谋求非洲政治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会后,第29届非统组织首脑会议将于本月28日开始在开罗举行。
首脑会议将选举新的非统组织主席,还将研讨建立非洲共同市场,加强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成立一个专门解决非洲国家间纠纷的新机构等问题,最后将发表一项有关非洲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开罗宣言》。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恢复对阿富汗援助
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21日电联合国机构今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联合国已恢复了从巴基斯坦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人道主义援助工作。
由于阿富汗武装派别之间的战斗,这种援助工作被迫中止了两个月。
公报说,由于阿富汗楠格哈尔省当局的合作,由27辆卡车组成的两支车队已将373吨小麦和面粉、10吨药品和2万公升燃料油顺利运抵喀布尔。
公报说,这批援助物资由喀布尔市政当局和非政府组织负责分发,联合国还将向阿富汗其它地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第6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强调必须保持波黑领土完整
南外长谈波黑未来三分模式
据新华社哥本哈根6月20日电(记者孙维佳)欧共体主席国丹麦外交大臣彼得森20日在此间强调,保持和维护波黑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是欧共体对波黑政策的基本点。
彼得森在欧共体12国外长20日就前南斯拉夫局势进行特别会晤之后对新闻界表示,欧共体主张任何波黑冲突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得到冲突各方的共同认可,保持波黑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基本原则必须得到实施。他强调说,欧共体决不接受以武力造成的既成事实和将波黑分割成3个独立国家的方案。
欧共体12国外长关于前南冲突的特别会议是在联合国、美国以及波黑有关方面放弃万斯—欧文和平计划的情况下召开的,目的是为将于21日至22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确定新的波黑政策做准备。
应欧共体邀请,波黑穆斯林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于6月21日前往哥本哈根同欧共体12国首脑就波黑冲突的解决方案进行紧急磋商。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21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南斯拉夫外长约万诺维奇昨天在瑞士说,为实现波黑三分模式,波黑塞族有可能让出20%的土地,但塞族实体最终应拥有约占波黑全境一半的土地。
他说,新的版图方案对波黑冲突3方都应是公正的。他呼吁波黑克族也向穆斯林让出部分土地。在陈述塞族应拥有波黑一半土地的理由时,约万诺维奇说,根据土地资料,波黑塞族在战争前占有该共和国全部土地的64%。
约万诺维奇还驳斥了塞族试图建立“大塞尔维亚”的说法。他认为,三分模式并不意味着对波黑的分割,3个实体在最初阶段将组成邦联,而后如果3方愿意,还可组成联邦。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在人权大会指出
免受饥饿是最基本人权
本报维也纳6月20日电记者李云飞、黄其祥报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18日下午在世界人权大会一般性辩论的发言中强调,免于饥饿是最基本的人权。
萨乌马说:“粮农组织章程序言赋予粮农组织确保使人类免于饥饿的责任。我到这里是为证实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正在遭到忽视:这就是生活的权利,不死于饥饿的权利,每个人得到足够和有益于健康的饮食的权利。”他说,离开获得食物的权利,其它一切权利便毫无意义。
最后,他强调指出,如果一个人受到饥饿摧残的话,那就没有人权可言。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反政府军暂停进军巴库
埃利奇别伊称未放弃总统权力
据新华社莫斯科6月20日电(记者万成才)阿塞拜疆反政府军暂停进军巴库,阿利耶夫议长呼吁埃利奇别伊总统速返首都。
在阿塞拜疆国内冲突中起调解作用的最大反对党——民族独立党主席马梅多夫20日晚从吉扬贾返回巴库后宣布:他在那里同侯赛因诺夫达成了一周内暂停向巴库进军的协议。他认为,这为国民大会对6月4日发生的吉扬贾事件的调查创造了条件。
据报道,侯赛因诺夫的部队已推进到距巴库80公里处,并向埃利奇别伊总统发出的最后通牒说,如果总统本月18日不辞职,他指挥的军队就要进军巴库。
据新华社莫斯科6月20日电(记者万成才)埃利奇别伊19日在其家乡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的克列克村对记者宣布,他没有提出辞职,他仍然是阿塞拜疆合法选举的总统。
支持埃利奇别伊总统的阿塞拜疆人民阵线总部19日晚在总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也证实,埃利奇别伊未把总统权力移交给任何人,同时声称有人企图谋害总统。目前,没有消息表明埃利奇别伊总统何时返回首都。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澳领导人举行会谈
新华社汉城6月21日电(记者张忠义)韩国总统金泳三今天与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基廷就亚太地区合作和双边关系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金泳三和基廷对1989年由两国主导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表示满意,并一致认为有必要早日召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
关于两国关系,金泳三和基廷认为,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出发,双方应该进一步加强商贸往来,改善投资环境。
金泳三提议成立韩澳经济共同委员会,以便全面协商经济合作等问题。基廷对此表示同意。
基廷是应金泳三的邀请于20日抵达这里开始对韩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瑞士调整防务政策
刘华新
不久前,瑞士举行公民投票,57.3%的瑞士人支持政府购买34架美国先进的F/A—18战斗机,终于使围绕这一问题持续一年多的全国大辩论暂时告一段落,也为政府调整防务政策铺平道路。
购买F/A—18战斗机计划是瑞士政府80年代末期作出的,旨在加强瑞士防空力量。但是计划作出不久,国际形势急剧变化,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于是,对一个传统的中立国瑞士来说,是否还有必要购买价值35亿瑞士法郎(相当于24亿美元)的现代化战机,遂成为全国各界争论的议题。反对者慷慨陈词,称采购计划是冷战期间作出的,现在情况有变,不如用35亿瑞士法郎去帮助50万瑞士穷人。支持者针锋相对,认为两极世界结束后的世界并不太平,欧洲局势特别是前南地区战争令人担忧,建设现代化空军,乃是瑞士安全的保障。由于各方争执不下,瑞士议会决定,今年6月6日就买不买战机一事进行公民投票。
这次投票及有关争论表明,瑞士有意调整防务政策。军方认为,东西方对抗的结束既不能保证未来欧洲的和平与安全,也不能使人觉得瑞士可以削弱或放弃必要的防务。联邦要塞局的一份报告这样描述当前的战略形势:“从波罗的海沿岸到巴尔干半岛,从中东到北非海岸,危机四起。”
根据瑞军总参谋长提供的材料而发表的一篇报道还强调欧洲存在着恐怖主义、集团犯罪、武器扩散、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非纯军事性威胁”,透露瑞士军方的最新使命是:防止外部冲突波及本土、严格控制武器出口、参加维持和平与调解争端、打击恐怖活动以确保国际会议安全、协助东欧国家培训防务人员和建立防务结构,等等。为此,瑞士制定了“95式陆军计划”,取代过去的防务概念,明确今后军队的主要使命:一是作为防御力量保卫领土;二是作为“外向型部队”参与国际合作(联邦院已于6月10日最后批准建立维和部队计划,人数为600名)。该计划将于1995年开始实行,为期5年。在此期间,陆军总兵力将从当前的60万人缩减至40万人,但原来的消耗战防御观念将被摒弃,改为“动态区域防务”。通过把现在的3个机械化师改编为5个装甲旅和翻修、新建全国两万余处要塞、堡垒等防御工事,将大大提高军队的防御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而在武器采购方面,“95式陆军计划”的重点是按原计划购买美国F/A—18战斗机。
这次投票的结果也将影响到瑞士中立政策的调整。据报道,军方提出的两个与防务政策有关的报告,即“90年代的外交政策”和“关于中立问题的报告”已经联邦委员会批准,其主要思想是,采取一种“更为灵活的中立政策”,“在政治上和技术上”与北约和西欧联盟更加接近,以便积极参与欧洲防务。去年,瑞士还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以避免被孤立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之外。瑞士政府表示,它继续遵循中立政策。但近期来瑞士在防务及对外政策上所作的某些调整,已引起外界的关注。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丹群众要求美军撤出索马里
美向索增派海军陆战队队员
新华社喀土穆6月20日电大约5000名苏丹群众今天在这里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国军队进驻邻国索马里。
示威者向这里的美国大使馆和联合国驻喀土穆办事处递交了抗议信,要求美军撤出索马里,并停止联合国在索的一切活动。
据新华社内罗毕6月20日电据此间收到的消息,4艘美国海军舰只载着2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今天驶抵索马里海岸,增援在索马里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6月12日至17日,驻索马里多国部队对索马里以艾迪德为首的武装派别组织发起了大规模空中和地面袭击,以惩罚艾迪德武装6月5日打死多国部队的23名巴基斯坦士兵。
联合国方面由于担心艾迪德支持者的进攻,已推迟执行本应今天开始的恢复救灾工作计划。巴基斯坦士兵遇害后,在索马里的国际救灾工作因安全原因而中断。


第6版(国际)
专栏:

  马德里连续发生爆炸事件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二十一日上午连续发生两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七人死亡,十九人受伤。第一起爆炸事件发生在早上八时左右。当时一辆装有遥控炸弹的汽车停在离市中心不远的街道上,当一辆军车驶过时立即发生爆炸。车上五名军人和二名恰好开车路过的平民当场被炸死,附近几辆汽车和一些楼房的门窗被炸坏。一小时后,在市中心的塞拉诺大街,一辆停在那里的装有炸弹的红色福特牌小汽车也发生爆炸,四名行人被炸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泊尔首相结束访问芬兰
尼泊尔首相吉里贾·柯伊拉腊二十日结束对芬兰的访问,前往奥地利参加正在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柯伊拉腊是十六日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进行访问的。访问期间,他分别会见了芬兰总统科伊维斯托和总理阿霍,并出席了世界银行下属的北欧开发基金会向尼泊尔提供贷款协议的签字仪式。根据这一协议,尼泊尔将得到约四千万芬兰马克(约合七百四十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发展电讯业。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爆发示威反对《限制移民法》
巴黎各界人士二万多人十九日下午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政府推行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政策,要求议会收回《限制移民法》。示威活动波及法国五十多个大小城镇。由近百个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发起的示威游行得到了社会党、法共、绿党等政党和政界人士的支持,许多政党和工会组织领导人参加了游行。不同肤色的示威群众高举标语牌,高呼口号,从巴士底狱广场出发,在巴黎市区绵延数公里,最后在共和广场举行了集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国又发生排外纵火案
德国十八日又发生针对外国人的纵火案,导致两人受伤。据警方证实,十八日夜间三点钟左右,作案者点燃了石荷州基尔附近的一幢避难申请者住宅,里面住着十八个人,有两人受伤。案发后案犯逃跑。警方不排除其是右翼极端分子所为。(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图片新闻

6月19日,数千人在摩加迪沙举行集会。图为愤怒的索马里人手举空坦克炮弹壳,高呼口号,抗议联合国维和部队几天前对艾迪德将军阵地的袭击。美联社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