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望生成龙”之灾
夏林
有报载:一对夫妇,听说“蜂王浆”可长智,便天天给孩子吃,导致了“营养综合症”,脑子发育反而不正常了。
民谚云:“小孩无冻饿之悲,有饱暖之灾。”这自然不是说小孩冻不坏,饿不死,而是父母对小孩的冻、饿有防备,一般不易出问题,但因怕孩子受饥寒而过于饱暖,则往往会事与愿违,导致“饱暖之灾。”
由物质而想到精神。缺乏“精神食粮”和“精神衣裳”,固然会使人的精神挨“饿”受“寒”,却也不可过之。然而,如今有些学校,过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以突破学生的极限为代价,犹如“赶鸭子上架”似的,强迫学生攀“书山”、下“题海”;各科任教师则“见缝插针”,拖长课堂时间,侵占课余时间,挤掉劳动时间,蚕食文娱体育课时间,分秒必争地为学生“开小灶”,一个劲地拚命“灌”;有的学校还利用星期天“补课”,利用寒暑假开办“补习班”……
学校这么做,用心虽然良苦,为了让学生多学点知识,教师多是无私的,恨不得将自己的知识全部“灌”给学生,“望生成龙”比家长“望子成龙”还要心切。但是无奈,这么做往往适得其反:学生身体受不了,精神受不了,心理受不了。有的学生每看到书本就吃不下饭,在梦中也哭泣着喊:“我怕读书!”结果呢,有报道说,某市一个区2200名学生参加高考体检,因身体不合格而受报考限制者,竟高达1415人,占64%!这样导致的“饱暖之灾”,虽然没有丧命之危,不也颇令人深思,令人痛惜吗?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事虽不同,理却相通。柳宗元所撰的《种树郭橐驼传》,记叙植树能手成功的奥妙“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天(规律)以致其性焉尔”。植树尚且要顺应客观规律,而育人则更应当如此。教育是科学,就应按科学规律教书育人,而不能受高、中考“魔棒”的指挥,把教师当作“增分器”,将学生当作“考分机”。正值改革之年,教育不仅要改革,而且应当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把学生从单纯的考分中解放出来。有识之士不知呼吁了多少年,至今依然故我,实在是不能不说我们在这方面的任务有多艰巨。


第8版(副刊)
专栏:我喜欢的书

  饮食文化一枝花
邓伟志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传承了五千多年而没有中断过。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内容之精深,营卫之科学,可谓举世无双,值得深入研究、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是近年饮食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此书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猎奇,老老实实搜集资料,认认真真做学问。因此该书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在编写上,以底层社会的饮食文化为研究重点,着重介绍我国各地区群众的日常饮食,岁时节日饮食,宗教信仰以及婚嫁、生丧、待客等礼仪活动中的饮食现象。底层饮食文化集中体现在这些风俗习惯上,它是饮食文化的“根”。与上层饮食文化(如宫廷饮食文化)、中层饮食文化(如商业饮食文化)相比,底层饮食文化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带有更普遍的社会意义。例如民众吃些什么,怎么吃,使用什么炊具、餐具,进餐的方式与次数,进餐的座次,特殊的嗜好与禁忌等,都与该群体(族群、民系)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阶级地位、宗教信仰、历史传承以及外来影响等密切相关,无不渗透着该群体特有的心理活动、伦理道德、宗教意识和民族感情。可以说,《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是第一次系统地、全方位、多层次地研究这一国情。
该书的另一特点是“全”。全书采用以行政区划为主、结合民族聚居区和食风区划分篇章,概括了中华民族的饮食风俗全貌。这是颇不易的。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大,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接受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不一样,饮食风俗不同是必然的。而华夏各族在长期共同发展中,相互影响,一起创造了中华饮食文明,在“异”中造就了“同”的一面。茶文化即是其中一例。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假氏”又一族
——假冒伪劣文化产品形形色色
余同友
近两年,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行情也在看涨。然而和那些假酒、假药、假名牌商品一样,但凡一些能赚到钱的文化生意,都无可幸免被卷入真假文化商品大混战之中,混战结果,往往是真家伙伤痕累累,疲软不堪,假东西仍横行于市,肆无忌惮,人们惊呼:“贾家”又平空杀出了一族。
画店与导游的“双簧”戏
近几年画市中卖假画、黑画现象非常严重,一些画店、画廊为了招揽生意,和外国旅游团的导游达成默契,以次充好,以高出原价十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去坑骗外国旅游者,有的画廊甚至拿着北京荣宝斋的水印木刻当真品去骗人牟取暴利。
一些假冒名人、粗制滥造的字画,大多是“流水作业”而成——有人画竹,有人画叶,有人题词,有人盖章。这样的字画裱好了也不过值二三十元,但画贩把它们运到北京等大城市却卖到几百元以至上千元。
中国字画在国际旅游文化市场上一直享有盛名,但随着大量伪劣字画流往国外,其声誉日渐下降。
书刊业
一些非法之徒盗印获利犹嫌不足,直接干起了出“黑书”的勾当,他们将乱七八糟的内容拼凑一起,或冒正规出版社之名,或编造一个莫须有的出版社名称,通过地下印刷厂,甚至用高额回扣来收买个别国营印刷厂来为其大量印制。
盗版书刊在名称上也大有讲究,有张冠李戴,有冒名顶替,有在作者名字的笔划上略作不引人注意的小改动的,如明明不是古龙的书,却把书的作者署名写成“吉龙”、“占龙”等,让你猛一看以为是古龙的新书呢,等买回去一看,回过味来也晚了,谁让你看走了眼呢。
不法书贩子的假冒书刊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打入市场?这主要是他们开辟有自己的发行网,这是他们销售发行成功的秘诀。
大的批发销售店多属于国营的发行系统,国营发行系统与书贩都是代销关系,不是指令性的,这样他们的进货渠道很多,可以进这家的,也可以进那家的,书贩们就利用这一点,用金钱轰开发行网主管大人的大门,使伪书长驱直入大闹市场。书贩们管这叫“给单位少一点,给个人多一点”。
影视业
某“掮客”马某初中毕业便倒腾服装,几年下来腰缠万贯,口袋富足,便思过过“演员”瘾,于是他买到了某影视单位的标志,又买到“编剧”、“导演”的头衔,于是这部电视剧就得处处听他这冒牌货的,傻侄子可以演配角,不会演戏的老婆成了女主角,一部电视剧拍完,成了“马家传奇”了。
如某“草台班子”牵头人前往一钟表厂拉赞助时,有过这样的对话:
经理:“我们的产品(指手表)这么小,在电视上怎样体现?”
“班头”:“这不难,只要让主角——一位海外派遣特务在柜台前转悠那么一会儿,然后埋头看看柜中的商品,给它来一个大特写不就解决了吗?”
经理:“晃那么一下观众能看清吗?”
“班头”:“看不清有啥难的?由跟踪他接头的我方侦查员让女售货员再拿出来瞧瞧,仔细检查一下,不就有了么?”
一部“产品电视剧”就这样成交。
…………
随着物质生产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在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界上曝光,人们也盼望着精神文化领域的打假活动,岂能让伪劣假冒文化产品再这样横冲直撞地泛滥下去?


第8版(副刊)
专栏:

宣传画肖明清


第8版(副刊)
专栏:茶楼

  笔会
秦岭云
时下,各地盛行“笔会”。
这一活动,有助于开展文化艺术,丰富社会精神生活,是理应提倡、支持的好事。一般来看,国泰民安人心舒畅的时代,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欧洲有所谓“沙龙”;在我国古代则流行过“雅集”之举。
“雅集”,顾名思义是文人墨客们的聚会,关键在一个“雅”字。每逢良辰美景,或三五人,或十数人,约聚于某园某庐,赏花、听雨、品茗、对弈、吟诗、作画、谈古、论今……,互相切磋砥砺,文化气氛十分浓郁。
这几年,初兴“笔会”时,发起者多是文艺新闻单位,都有比较严肃的主题,或是纪念什么节日,开展什么宣传,募集什么基金等等,作为画家,拒之不恭,召而即来,高高兴兴玩上一半天,事后,落得撮上一顿,打打“牙祭”,有些单位,还赏些纪念之品,倒也爽快!
接着闻风而起组织“笔会”的又无限演化为诸如新厦落成、公司揭幕、饭店开张以至茶楼、酒肆、茶叶店、中药铺,甚而刀剪店、杂货店……不一而足。
“笔会”的规模越办越大,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杂,画案一连排开数十张,画家入场,一如明清举子进入贡院,好不气派。其中不乏附庸风雅或别有企图的人,甚而也会出现薛蟠少爷、南郭先生一类的角色。因为有吃、有拿,说不定还有“红包”,于是携妻带子阖府出台。你低头作画,他们嗑瓜子、抽香烟、侃大山,一如身在茶楼中。
现在当画家、当著名画家都很容易,只要你敢自封头衔,敢出场献丑,就能通行无阻,哪管你会不会画,哪管你才画了几天。
我不敢随便说人坏话,但有一种感觉,不说对不起“笔会”主人。“笔会”中很少看到精心创作的力作,草率应酬,单调陈旧的画虽然挂满四壁,往往使人有不屑一顾,不堪入目的感觉。这样的环境、气氛,与古代的雅集迥然不同,很不适宜于绘画创作,于是画家只得以逢场作戏态度,以各自熟悉顺手的题材,挥写一通完事。
据说,这样“笔会”里生产的作品,很快便被流转到市场中去了。有些进入一般画廊,有些下放到各地乡镇,沦落为普通商品,和臭鱼烂虾大葱大蒜一样,抛头露面待价而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