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情满小康路
——记山西垣曲县委书记孙靖东
刘玉民张岸涛
像辛勤耕耘的老黄牛,年过半百的孙靖东离开了山西运城市委副书记的岗位,调任垣曲县委书记。如今,3个春秋过去了,他在带领山、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融情挥汗,又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1990年5月,孙靖东上任伊始,他没有召开“见面会”,也没有发表“就职演说”,便带着办公室的同志一头扎进下层。整整半个月,他逐乡镇考察,挨村舍走访,苦苦寻找发展山区经济的突破口。
一天,他走进古城镇三联村农民邓士文承包的300亩小流域,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错落起伏的“花果园”:山顶上刺槐成林郁郁葱葱,山凹间果树药材五花八门,山脚下麦苗棉花绿波荡漾。
当孙靖东从随行的镇干部口中了解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沟时,简直入迷了。
他亲切地问起邓士文:“当时,你咋琢磨上这荒山沟?”
“我就是为了争口气。现在实行责任制,一家几口人伺弄着巴掌大的地,咱心里憋屈!俗话说,靠山吃山,那么多的山坡沟洼闲在那里,咋就派不上用场!主意拿定,我冲破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老伴的挡驾,凭着一股子倔劲上了山,我就不信在这里干不出个名堂!”
“上山几年啦?”孙靖东追问道。
“不多不少,整整8个年头。”
老汉的话音刚落,孙靖东又迫不及待地问:“这份家当能值多少钱?”
“前些时有人要出20万元,我不卖!”
孙靖东高兴地说:“老邓,成绩不小啊,你为咱县人民带了个好头!”
邓士文,一个与土疙瘩打交道的庄稼汉,靠开发山地的实践使孙靖东受到很大启示:垣曲是个山区农业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7.2%,人均耕地只有2亩,且大多是瘠薄旱地,闹好了也至多能解决个温饱问题。要实现小康水平,非得把眼光从有限的耕地圈子中跳出来,在山上做文章。
于是,他和县长陈志民立即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邓士文的小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证。他们把这种小流域治理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田园与家户融为一体的山地综合开发模式称为“山地庄园经济”,并把它作为开发山区广阔农业资源的方向在全县大力推广。
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千人大会上,孙靖东动情地对父老乡亲们说:“让我们先算一笔帐:垣曲共有大小流域3000余条,如果都能照邓士文这样的模式高标准地加以开发,以10年后每个流域平均价值5万元计算,全县15万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仅此就可达到1000元。因此,可以说,我们垣曲的小康就在千沟万壑之中!”
为了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向“三荒”进军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很快出台了10条优惠政策,明确规定:谁承包谁受益;承包期最少50年不变,允许继承;10年内不计产、不征购、不提留;并优先提供贷款、优先供应生产资料。与此同时,县、乡、村还拿出50多万元为开发户修路、架电、安水管,解决“三通”。
政策定心、典型引路。多年来为商品经济所诱惑的山区农民如“放虎归山”,一个个找到了施展才能、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
华峰乡杜村农民王志俊,一次性承包荒山100亩,几年来他一边开发一边受益,培育出10多种果树新品种,他的“庄园”里经常有鲜果,天天有收入,仅酸枣接大枣一项年收入近万元。去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小流域治理十大状元之一。
目前,全县“山地庄园”已由3年前的21户发展到500户、412处,开发治理面积15万亩,其中有40余户年收入超万元。
农民们感慨地说:是孙书记给我们在山上找到了小康之路!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廉洁局长朱帮财
杨战国
在太行山下,在山阳古城,有一个工商局长的故事在流传。他就是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工商局长兼局党支部书记朱帮财。五十春秋,从戎二十年,四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集体一等功,二十四次受到嘉奖。工商十年,又四十五次受到表彰,并曾被河南省授予“十佳”廉洁局长。
一九八四年,朱帮财放弃到市里工作的机会,来到该市最穷的小区、全市最落后的单位马村区工商局,开始新的奋斗。面对杂草丛生、牛羊啃草似“牧场”的院落,面对吃饭无锅,住宿无窝,办公无桌的简陋条件,老朱立志改变落后面貌,创建一个文明单位。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老朱当局长向大家说:“一切向我看齐”,我咋做,大家就咋做。对局中层领导说:“要求群众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行动是无声的命令。老朱天天提前二十分钟上班亲自打扫卫生,从未迟到一次。局机关八点开会,七点五十分全部到齐。有人不信,与老朱打赌,结果连连称赞是名不虚传。一次,省工商局局长检查了该局的工作后高度赞扬他们:“纪律严,作风硬,班子好。”
老朱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更是以身作则。一九九一年,局里了解到一名外地人携带三十九部走私对讲机流入本地,以每台牟取一千八百元的暴利进行非法销售,个别同志听说此人有点来头,劝老朱不管为好,以免引火烧身。老朱谢绝好意,立即带领两名人员协同公安机关追踪调查。案情刚有进展,来自各方面的说客纷纷找上门来。有领导,有战友,有同乡,一位战友劝他说:“老朱,你网开一面,事后酬谢你二万元,这可是你几年的工资啊。”有人当面指责老朱不要把事做得太绝了,一封恐吓信上写道:“你敢再查下去,就叫你全家不得安宁”。面对压力和威胁,老朱信念不变,彻底查清了此案,依法没收了这批货。
一九八九年,辖区待王火车站一些经营煤炭的倒爷非法经营,掺杂使假,克扣用户。用户投诉信如雪片飞来。朱帮财立即率领人马整顿待王煤炭市场。一些个体“倒爷”被断了财源,对老朱怀恨在心。一天,几个人突然闯进办公室,用刀逼住他说:“姓朱的,你放我一次,日后重谢,不然,就放你的血。”老朱义正辞严,慷慨陈辞抨击他们的所作所为,无奈,几个人掉头就溜。
老朱不仅敢于碰硬,办事还十分公道。一九九○年,西安一家公司与当地一家单位签订二十四辆摩托车合同,该单位却不讲信誉,拒不付款。公司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派人要不出钱,气得痛哭流涕。老朱知道后,马上组织调查,公司一负责人劝老朱说:“你别管了,我给你两辆摩托车,不要车给你一万元。”老朱斥责道:“你给座金山也不行”。最后还是全部归还了摩托车,并吊销了该单位的执照。那家公司为酬谢老朱,执意要留下两辆摩托,被老朱拒绝了。他们感激地说:“我们走遍全国千家单位,像你这样公正的人很少见”。并赠匾题词“清正廉洁,文明当家”。老朱说:“我们是执法单位,不能有地方保护主义,共产党员就要讲公正无私。”不久该区物资公司与无锡一家企业发生合同纠纷,十五万元的货款遭拒付,公司面临倒闭时,老朱与合同股的同志放弃中秋节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千里迢迢赶到无锡,妥善地解决了合同纠纷,使该公司起死回生。一九九○年,该局被焦作市委、市政府授予“行政执法先进集体”。一九九一年被河南省授予“文明单位”。
老朱秉公办事,热心为民,仅一九九二年送照上门达七十家,为企业追回货款九十五万元,但他也得罪了一大帮人。今年四月,几个被老朱得罪的人为报仇出气,他们设计摆上“鸿门宴”请老朱去。老朱拒绝,他们就叫几个不明情况的工作人员赴了宴,事后,他们开了五百元的发票,到省里诬告老朱有吃请索要行为。
当了十年工商局长,老朱尝到了创业的艰难。他说:清官难当,好人难做,可我是共产党员,就要当个难当的清官,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
十年来,面对无数金钱的诱惑,朱帮财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真正谱写了一曲刚正不阿、一尘不染的廉洁曲。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县委书记下秧田
湖南省桃江县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制度化,给予县、区、乡三级文件汇签权、计划审批权和监督审核权。领导干部分别建立联系点。近三年各乡镇农民负担总额一直控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以内。
图为县委书记文志良(右一)在秧田里向农民了解情况。
新华社记者蔡国胜摄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罢宴所长”
左颖哲
闻名遐迩的沈阳东行市场是全国文明集贸市场、东三省小食品集散地,提起东行市场,人们无不称赞工商管理所所长、共产党员王锡田。
王锡田任所长8年来,一身正气,凛然清风。工作中,业户总是伺机向他敬烟,一些不会抽烟的业户顺水推舟将整盒烟塞给他,有的还在烟盒中塞钱,这引起他的警觉。一支烟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就可能刮成迷住心窍的行业不正之风,防微杜渐,贵在身体力行,抽了16年烟的王锡田硬是咬着牙把烟戒掉了。业户为了联络感情,总是寻机觅缝想请王锡田“撮一顿”。尤其是所里帮业户解决了困难时,更是软磨硬缠要所长“给个面子”,王锡田总是笑着回绝:“面子给了你们,我还怎么当这个所长”。业户背地里都叫他“罢宴所长”。由于王锡田一心一意扑在市场建设上,全心全意为业户服务,很多业户出于感激之情,总想给所长“意思意思”。针对这种情况,王锡田在市场公布纪律,再有给管理所送礼的,送一罚十,还要在市场里公开检查,业户都说,有这样的好所长,是我们的福气。
自强自律的所长带出了一批自磨自砺的管理员,他坚持疏导为主,启发自觉为主,调动积极因素为主,不断增强管理员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政策观念。几年来,没有一名管理员因违纪受到处分。在带好队伍的同时,他还在业户中首创了政工员制度,通过政工员组织起业户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培养出一批自尊自爱的个体工商户,市场信誉越来越好,经济效益也年年提高。
由于王锡田尽心竭力发展市场经济,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多种荣誉50多次,今年他又被评为辽宁省学雷锋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