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独家调查

  边疆青年喜欢什么?黑龙江的调查表明:
文化生活正走进时代的天地
樊伟东刘延东
改革开放的大潮叩开了黑龙江大门,祖国北方的边陲已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随之而来的黑龙江的文化生活尤其是青年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青年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的格调也愈来愈高。为此,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采取抽样调查,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确定了青年近期内在文化情趣方面特别关注的问题,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青年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在被调查的1000名青年中,工人、农民、大学生、中学生、教师、公司职员、干部、公安干警、军人和个体户各占10%,大专以上文化学历的占48.4%,女青年占57.9%。调查结果有以下特点:
 文化生活已成为青年生活的重要部分
调查表明,有意识地参加文化活动,是黑龙江青年多彩生活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学生、干部,还是工人、公司职员,对“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回答毫无置疑,对“经常有意识、有计划地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肯定回答,几乎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百。一个农村青年在座谈中说,我们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习惯,参加文化活动成为重要日程。对抽样调查表格分析,每日用3个小时以上参加文化活动的占60%以上,其余的在1个小时左右。平均来看,青年每天从事文化活动的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从“主要参加什么文化活动”一栏数据分析看,读书学习的43.9%,文化娱乐活动的占17.4%,看电影、电视的占26%,其它占12.7%。
 青年对文化更加讲求实效
黑龙江青年的文化生活犹如黑土地上生长的果实,实在而丰厚。他们的文化活动,都围绕着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调查表明,有36%的青年购买和阅读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书籍,有15.7%的青年在“业余时间干什么”一栏中,表示参加各种夜校的文化补习和业务学习。这说明改革开放给予青年的压力,使他们增强了职业要求的紧迫感和再度选择职业的心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青年喜欢那种信息总汇、知识大拼盘的报刊,反映生活、贴近生活实际的歌曲、歌星尤其受青年们的喜爱。
 典雅、清新的文化并不受冷落
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产品在青年文化市场走俏,不只限于文化层次高的青年,你走在哈尔滨经贸地下城,会听到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一个青年工人的调查表显示,最喜欢的歌曲有《昔日重来》、《巨星》、《乡村大道送我归》、《阳光》、《浊水桥》……最喜欢的歌手有约翰·丹佛、卡伦·卡彭特、保罗·西蒙、帕瓦罗蒂等。青年在最喜欢的电影、书籍的选择上,中外名著、传记文学占有很大比重。影视如《围城》、《四世同堂》、《开国大典》、《青年毛泽东》、《周恩来》都颇受青年的喜爱。在最喜爱的书籍中,文学名著、传记文学、武打小说几乎是三足鼎立,平分秋色。
 青年文化的热点日益与经济相联
市场经济的兴起掀起了经商的热潮,这也体现在青年文化生活之中。介绍股票知识的书籍,《经商谈判术》、《俄罗斯经济概况》等书籍占个体书摊书目的一半。书摊业主以为,这自然是依寻市场经济的规律,什么快上什么。在调查中,青年们表示,我们现在生活在经济社会中,不懂经济今后就无法生活。关心经济建设,关心经济发展,也成为当代青年的文化特征。“关贸总协定”这一热点问题,成为黑龙江青年讨论的热门话题。受边贸的影响,学习俄语成为时髦,“哈罗少”、“达瓦里士”,面对满街的俄国“倒爷”,很多青年都能操用简单的俄语。一批批的青年已走出和正走出国门,进入独联体国家的高等学府。
青年文化形式丰富多彩
现代的文化形式,开放的环境,为青年文化生活标上了强劲的时代音符。有56%的青年表示喜欢卡拉OK,21.5%的青年经常参加舞会。据统计,卡拉OK已成为部分青年家中的必备家电,而更高档的MTV也被一些青年所接受,哈尔滨浓浓歌舞厅MTV设备俱全,天天爆满。青年的文化生活摆脱和正在摆脱过去那种单调、枯燥、乏味的方式,朝着现实、多样、活泼的方向健康发展。据统计,全省新建大中型图书馆近百座,乡村文化室、图书馆也正在走向普及,所建青年之家活动室达20万之多,城市建卡拉OK舞厅近千个,台球室、电子游戏室数以千计,健美学校、交谊舞训练班已成为兴旺行业。
通过调查,我们还感到,我们面对的是不断升级的青年文化需求。青年普遍感到文化团体少,协会学会组织既少又散,有时感到投师无门,交友无路,客观上形成了约束青年文化素质提高的因素,也使青年文化兴趣游移不定,缺乏引导。文化设施场所还不能满足青年文化生活的需要,经营性文化场所的建立也使许多青年们文化情趣因经济原因不能得到发挥。公益性文化设施凤毛麟角,文化设施的现代化改造也跟不上青年现代文化追求的需要。有些青年反映,文化管理要建立严密的法律,在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文化经营、文化活动,不能因清除糟粕时因噎废食,也不能让黄色肆虐,占领青年文化市场。


第8版(周末)
专栏:服饰之旅

连续在巴黎举办了十年的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奖赛,在世界各国服装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今,中国以自己的实力争取到日本兄弟工业株式会社的支持,将这一大赛移至北京举行。请看由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主办、中国服装研究中心承办的
第一届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奖赛
李欣
征稿得到六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服装设计师的响应。207份参赛稿件,经过效果图初评后入选了35份并列进入决赛。决赛以时装发布会形式进行。评委中,除了中国的专家外,还有特意从英国、日本、香港等地赶来的服装专家。
5月17日下午,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了兄弟杯大赛的决赛演出。近千人云集在宴会大厅的演出场地,把T字形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本次博览会服装表演很多,最为轰动、最为热烈的一次,当数今天的演出。
参加本次大赛的选手中,有不少曾在过去的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大奖,例如杭州选手吴海燕,曾在去年全国服装设计绘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香港选手黄小敏,曾获香港时装节1991年针织组冠军,香港设计师青年设计奖和国际羊毛局羊毛大奖;上海选手许东红,曾获日本横滨服装设计大赛第6回、第8回、第9回特别奖及首届中国服装博览会女装、童装银奖;中国留日学生张子林曾在日本获第三届留学生文化节服装大赛第一名……可谓青年服装设计高手云集,是一次颇具实力的竞争。有些服装虽然没有获奖,但他们都有各自的风格,也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吴海燕的作品“鼎盛时代”压倒群芳获得金奖。它采用了当代的时装结构,糅进了民族的精华,在色彩上运用了仿古的紫红色调,加上手绘图案,整个系列既体现了国际流行的复古思潮,又十分现代,使人联想起历史鼎盛时期都市衣着的华贵和艳丽,加上微亮的手提灯笼道具,衬托出整个服饰的情调,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赛后几个外国评委都称赞获金奖的作品相当完美,具有国际水平。
在本次大赛中获得银奖的香港选手黄小敏的作品“蝉姿袅娜”是一组浪漫的丝针织系列服装,薄薄的网状丝织衫裙,绣上由各种颜色的珠石组成的花纹图案,几个高级的中性灰颜色交叉地组成了抽象的流水图案,衫上加背心、重重叠叠,充分显示了现代大都市高雅、柔和的情调,得到评委一致首肯。
另一个获银奖的作品是上海服装公司的许东红创作的“长城,不倒的红墙”。本系列运用了当前最现代的立体构成手法,将长城——中国古老文化、悠久历史的象征,用最新的手法表现于服装上,让人们体会到传统和现代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美感,形式感极强,倾倒了在座的观众。
三个获铜奖的选手分别是日本的田中和代、上海的王一扬和中国留日学生张子林。
几个来自国外的评委在大赛以后都不约而同地称赞本次大赛的水平是空前的,他们都感到出乎意料的好。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文丽贤女士说,这是至今为止她所看到的,在中国举办的服装设计大赛中水平最高的一次;英国评委英国里兹大学时装设计室主任戴安娜女士说,明年举办第二届比赛她们也要派代表来参赛;日本评委、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教授佐佐木住江说,从本次大赛看,针织服装已达到国际水平,梭织服装,在板型和工艺上还有待于提高。(附图片)
(下图为金奖作品、吴海燕的“鼎盛时代”金黄摄)


第8版(周末)
专栏:

  明星娱乐城兴建在即
被人们誉为中国影视城的中央电视台外景拍摄涿州基地,自建成后已吸引了国内外的注意,参观者络绎不绝。就在影视城附近,最近又有一座明星娱乐城准备开始兴建。由河北影视城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这一综合性旅游娱乐设施,位于京石高速公路旁,距北京仅40余公里,占地2700亩,包括体育、健身、度假、别墅、培训等,预计两年内完工。(小卫)


第8版(周末)
专栏:

  为残疾儿童献上一颗《夜明珠》
盲童珍珍为了寻找光明,也为了所有失明的人看看那蓝蓝的天空、淡淡的白云、无边的大海、神秘的森林,不畏艰险,四处探觅能重获光明的夜明珠。她的精神感动了诸神,给了她3天复明的时间。但珍珍并不满足这3天时间,她想到了众多盲人的痛苦,决定利用这3天时间继续求寻夜明珠。机器人对她的欺侮,沙漠女皇对她的摧残,都无法动摇她的意志。月亮娘娘为珍珍的品格所感动,特遣金鱼姑娘下凡,赐珍珍一生光明,但必须放弃寻找,因为夜明珠要用鲜血浇灌才能闪烁异彩,就是说珍珍的生命是换取夜明珠的代价。珍珍迎接心灵的挑战,以幼小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光明颂歌。
最近在京公演的童话剧《夜明珠》是广东省话剧院儿童剧团创作并排演的一部舞台力作,剧中没有单调冗长的语言,动作性突出,极具口语化的调侃和通俗易懂的拟人念白。在排演风格上,尽可能地调动一切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运用夸张的想象和大篇幅的音乐舞蹈,把珍珍寻找夜明珠的艰辛苦旅,渲染得缤纷恣意。无论原始大森林,还是沙漠海底,都可在舞台空间幻出幻入,形成一幅流动自如的童话王国风光艳卷。在处理许多台词念白中,又掺进了快板书和数来宝的说唱韵味,给人的印象很深。剧本策划为谭仪元,由李伟、唐琼希编剧,娄乃鸣导演,王履伟承担舞美设计。(斯复)


第8版(周末)
专栏:影视星辰

  李媛媛加盟《京都纪事》
攻玉
对于李媛媛,观众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密探》中的国民党军统女秘书孟眉、《上海的早晨》中的三姨太林婉芝、《围城》中的苏文纨、《红蜻蜓》中的女教师杜媚。近两年来,李媛媛在电视屏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上海的早晨》中的出色表演,使她赢得了第八届金鹰奖最佳女配角的殊荣并入选一九九一年十佳影视演员。
不久前,笔者又见到了正在拍摄一百集电视连续剧《京都纪事》的李媛媛。
坐在我面前的李媛媛穿一件花条羊毛衫,文静、朴素、自然。一双大眼睛明亮而传神。
这两年李媛媛走红了。是在电视剧《上海的早晨》中三姨太林婉芝演得成功;是电视剧《围城》中的苏文纨演出了深度。这次在《京都纪事》里面,李媛媛又是一号女主角叶小桐的扮演者。这个人物是个现代女律师的形象。对于这样一个角色,李媛媛觉得很陌生,认为今天的人物更难演。为了这个戏,李媛媛推掉了很多片约。多机位、同步进行拍摄多集的电视剧,李媛媛还是第一次。她说:“不论我演得成功与否,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看得出来,李媛媛还是蛮自信的。
李媛媛出生在山东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话剧导演,母亲是文工团的演员,姐姐是舞蹈编导。父母很希望自己的小女儿能够将来当个医师,不再搞文艺。没想到李媛媛从小耳濡目染,受着家庭的熏陶,偏偏选择了演艺。
一九七七年,十六岁的李媛媛终于如愿以偿,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一面留校任教,一面坚持舞台话剧演出,也拍了《李冰》、《姑苏一怪》、《龙云和蒋介石》等电影。不过都是担任一些小配角。
拍戏之外,李媛媛特别喜欢旅游。虽然拍戏也什么地方都去。但这和她眼里的旅游不同,李媛媛更喜欢自己去,自由自在,毫无拘束地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附图片)
(右下图为李媛媛摄影王学军)


第8版(周末)
专栏:你想知道吗?

  你想知道吗?
①电视接收机的“丽音”功能是怎么一回事?
最近市场上不少进口大屏幕电视机具有“丽音”功能,并在其机身的显著位置标有“NICAM”的字样,这就是英文原文的“丽音”。所谓“丽音”实际上是近几年才在电视广播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伴音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全新的以数码方式发送、接收电视伴音系统(到目前为止,我们接收到的电视节目伴音,包括卫星电视伴音,均为模拟方式传送的)。由于采用了数码方式进行发射和接收,几乎滤除了所有干扰信号,极大地提高了伴音质量,使其技术指标和实际接收效果可与激光(CD)唱片媲美。同时还具备同现有伴音方式良好的兼容性,两者互不干扰。
标有“NICAM”(丽音)字样的电视接收机,意即带有“丽音”接收方式的数字解码装置,具有动态范围大、失真极小、隔离度高及信噪比很高等数字音乐技术的特点,将电视广播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②怎样进行“丽音”方式的伴音接收?
前面我们说到,带有“丽音”功能的电视机实际也就是装置了“丽音”数字解码器,那么要构成完整的“丽音”数码发送、接收系统,还需要“丽音”信号的数字编码装置,也即电视台的“丽音”发射系统;没有发射装置,其接收装置也无法显示其功能和优势。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采用NICAM—728方式进行多声道伴音的电视广播,如英国、香港地区等。但我国现在暂时还没有电视台采用“丽音”伴音方式传送节目,因此国内用户大多数还不能使用“丽音”功能,但由于近几年广播电视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可以预料用不了多久,大家就会享受到“丽音”这种美丽的音响。(胡国辉)


第8版(周末)
专栏:

  刘敏即将一展舞风
我国当代著名舞蹈家刘敏的舞蹈晚会,将在6月14日和15日与观众见面。在中国剧院举办的这台晚会全面展示刘敏从舞以来的求索之路,《昭君出塞》、《祥林嫂》、《喊春》、《紫色》、《秋水伊人》、《向天堂的蝴蝶》、《八圣女》等出色的作品会使刘敏在表演中多角度地显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刘敏是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1978年进入总政歌舞团,曾塑造了一批时代不同、性格迥异的舞蹈艺术形象,获“桃李杯”舞蹈比赛第一名、全军比赛一等奖、全国舞蹈大赛一等奖,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次晚会由总政歌舞团、全国青联、中央电视台、舞蹈家协会、舞蹈研究所主办。(云龙)


第8版(周末)
专栏:我的周末

  思念
邓湖山
在国外工作一年多来,我的周末就是思念。
每当周末来临,我都要拿出妻子的封封来信,反复读了又读。那飞越万里千山的家书,成了我的思念之源。思念的泉水阵阵涌出,漫过心头。
妻子的来信总是谈老母亲。母亲的情况也是大姐转告她的。对母亲的思念总是缭绕我的心头。她为儿为女劳苦一生,现在已经白发苍苍,80高龄。我违背“双亲在莫远游”的古训,远走天边。每想到母亲翘首待望的神情,我就黯然神伤,潸然泪下,只有托长空明月寄回儿男的祝安。
妻子的信更多地谈儿子,母子情深。妻子总是甜甜地谈着儿子的品行、学业、身体、生活和爱好,然而我的思念却是深沉。知其子莫如其父。儿子正值朦胧少年,对人生道路上的东南西北懵懵懂懂。儿子周末是否按时回家?结交的是些什么朋友?看些什么样的课外读物?在大变革时期受了些什么影响?因此,对儿子的思念虽然带有浓重的父与子的情感色彩,但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虑,深情地期望儿子成为好学生。
妻子的信很少谈自己,只说一切都好。妻子独自承担家庭的重荷,负起教育儿子的责任,还要从事超负荷的医疗工作。每当周末来临,妻子一定拖着疲惫的身躯,匆匆赶回家,看儿子从学校回来没有,为儿子做好饭,又赶着为儿子洗脏衣服刷臭鞋子。夜深沉,妻子一定还在挑灯夜读,追赶时代的步伐。妻子正值中年,只知道苦干,不大注意自己的身体。我深深地忧虑着。鞭长莫及,只有心底道声:珍重!平安!


第8版(周末)
专栏:

  “茶联”趣谈(上)
杨开保
由于茶叶与中药是孪生兄弟,所以中国的“茶文化”比“酒文化”更加源远流长。茶余饭后,浏览一些“茶联”精品,对于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将大有裨益。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枝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起来。
这是重庆嘉陵江茶楼的一副楹联,上联借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叙嘉陵美景,下联借唐代隐士、“茶仙”卢仝喧绿茶神功。卢仝博学多才,诗多讥讽,风格奇特,故时人呼李白为“酒仙”,称卢仝为“茶仙”。卢仝才思敏捷,乃是茶瘾引起诱发的,来客岂能不品碗嘉陵茶呢?细而嚼之,作者实际是在含蓄地作广告。
四川灌县天师是个佛教景点,其门联云: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看来,出家人日子也很清苦,张天师的徒子徒孙尚且如此,其他和尚、道士怕也好不到哪儿去。这副“茶联”也是佛道社会的一个侧影。
楹联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特产”,随着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繁衍,也“出口”海外,使异域增色,供华侨抒怀。日本横滨中华会馆就有这样一副“茶联”:
福地枕蓬壶,采药灵踪,仙去尚留秦代迹;
好风停佳棹,扶桑乐土,客来重访赖公碑。
据传我国秦代一位名叫慧远的和尚。此老乘船东渡,想探明日出始地,经日本再行,到了如今的墨西哥。此推断当否,留请史学家、科学家们去考证。但此联至少从侧面证明了秦代慧远和尚到过日本横滨,中国与日本已有2000多年的友好睦邻关系。
如此看来,联从史生,亦为史证,“茶联”也有旁证史实的“特异功能”——笔者虽有题外絮语之嫌,但绝无牵强附会之意。文史,文史,对联乃文坛奇葩,怎会与史无关呢?


第8版(周末)
专栏:

  童安格“一世情缘”大陆巡回演唱会
酝酿多时的童安格大陆演唱会,6月中旬将在大连市拉开帷幕。童安格是大陆歌迷非常熟悉的台湾抒情歌星,他的音带、唱片流行各地,去年还被授予“金唱片奖”。此次演唱会是他喜得贵子之后的表演,故而他认为来得正是时候,因为从此他更可以专心于歌唱事业了。由文化艺术总公司主办的这次活动从6月25日开始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演出3场,随后去上海、南京、沈阳。童安格为满足大陆听众的兴致,将以多种风格、方式唱出许多旧歌和新曲,还演奏一种乐器。至于是什么乐器。他说要保密,大家光临现场后便知道了。(志强)


第8版(周末)
专栏:老元奇遇记(十)

抽奖新用途
 方唐
单位里面每次开会,参加者都越来越少,经理犯愁。
经理问老元有啥办法,老元说:只要给我灵活政策。
第二天的会议全体都出席了,经理纳闷,问老元用了什么妙方?老元笑着反问:如今销售靠什么?
经理答:抽奖!老元便神秘地说:我在开会通知中也加上了一项新内容:抽奖开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