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3-06-11

1993-06-11新闻联播 文字版

日照归乡关东汉

第8版(副刊)<br/>专栏: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br/><br/>  日照归乡关东汉<br/> 徐璧如<br/> 返乡的游子,披着北国的风尘,临近家乡日照时,特地换了一身平常的衣服,因为他知道故乡穷,不愿与父老乡亲拉开太大的距离。谁知到日照后,他后悔莫及。在五光十色的人群中,他自惭形秽。日照,已赶在时髦的前列,再不是只求吃饱穿暖的时代了。<br/> 日照,史志称“日出初光先照之地”,人们誉为太阳城。当世纪风向这一亚欧大陆东端的桥头堡刮来时,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骚动。像伊斯兰教徒朝圣一样,人们翻山越岭,摩肩接踵,来到这新兴的太阳城。而更奇异的现象是那些操着东北口音的山东籍人,当年爷爷领着孙子闯关东,而今孙子带着爷爷纷纷来祖籍安家落户。当初,这块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却承担不了养活他们的担子,于是他们被迫走上了闯关东之路。<br/> 关东,几乎是山东人的第二故乡。那片黝黑的土地上,有无数山东人侨置的村庄。相传每有船过黑龙江时,艄公总要问一句:船上有山东人吗?这时肯定有人回答:有!这样,船过江就平安无事。因为主宰黑龙江的那条黑龙叫秃尾巴老李,老家就是山东的,所以特别偏向山东人。<br/> 迢迢关东路,遥遥思乡地。啊,关东路,血泪路,创业路!今天,远去的游子回来了!当年闯关东的子孙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乡征途!这不仅是“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的情怀,更是建设故土,振兴故土,腾飞故土的凌云壮志!<br/> 日照,这颗黄海岸边的明珠,全国数得上的深水良港,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开放环境,吸引着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投资。日照人民,正以全新的思维,构筑一个神话般的太阳城。谷牧曾用诗样的语言,赞美当今日照雄姿:“日照九州振兴路,港通四海友谊桥”。更有那巨书“日照”二字,以汉字摩崖石刻之最雄踞于河山石壁,并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是一个归乡的东北游子对故乡母亲献的一份爱心。当他第一次回到故乡日照,看着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时,心潮如海,难以平静。熟悉,因为父辈曾在热炕头上一遍又一遍向他描绘家乡的历史;陌生,因为这块在父辈心里藏、口中说的土地,已像一个原子反应堆,发生了裂变。走时,他在爷爷坟前包了一包土,带回东北。这包土,像一盆火,在炙烤着他的心;像一根扯不断的情丝,把他拽回了故乡。杜鹃声声啼,声声催人归。回乡后,他担任了市广播电视局局长。爱,能使人产生神奇的想象。他想:若把“日照”两字刻在山壁上,作为电视台的台标、日照市市标,岂不是为家乡办了一件大好事?在市委、市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日照”二字终于辉耀于日照的第二高峰——河山的峭壁上。“日”字长20米,宽17.5米;“照”字长宽各22.5米,创造了汉字世界之最。远远望去,那“日照”犹如一把利剑,刺向蓝天,显示了日照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br/> 这是太阳城的子孙奉献给故乡母亲的辉煌礼物。爱心刻向蓝天,将与碧空争辉、与大海夺魄!<br/>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市太阳城报社)

雨芙蓉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雨芙蓉<br/> 冯源<br/> 去家不远,有一条潺湲的清溪,溪边多生木芙蓉。每至暮秋,芙蓉花开,妖红眩目,艳丽爽心,引来无数的游人。<br/> 西蜀的秋,不像北国的天高云阔、气候爽朗,也异于江南的日弄光影,绿树碧波,常常是淫雨霏霏,连日不开,与春夏间长江之尾的梅雨颇为相似,唯季节不同。一旦雨落,掠来阵阵寒气。这种氛围,就叫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哪还有闲情逸致在雨中漫步,细赏芙蓉。待到雨过天晴,溪上画船悠悠,水中鲂鱼鱍鱍,天空鸟儿翻飞,草间秋虫鸣叫,细看芙蓉:参差错落,仪态万方。盛开的花,清姿雅质、妩媚娇嫩,恍若仙子,她们粲然地笑着,喜迎四方来的闲闲游人,完全没有将要萎谢的颓丧。最掠人目情的是那些虽开又未全开的花,她们外面的几瓣花冠微微地张开,又执拗地俯身向里,紧紧地拥抱里面的花冠,尖儿直天,鲜嫩得水灵灵的;她们成熟但不失新生的蓬勃,娇羞却有几分英气,富丽又蕴些许幽雅,正是这些花给周围的环境抹上一派温暖的色调,让人仿佛走进了“午醉未醒全带艳,晨妆初罢欲含羞”的审美境界。再观树叶,片片碧绿如洗过的翡翠,它们或翘首目天,或敛羽沉美,一有风来便婆娑起舞,婀娜作态,各有风韵。这时,来赏玩的游人如织,他们指点芙蓉、笑语美景,但谁也未曾去想风雨中的芙蓉是什么样子。<br/> 去年秋天,有友人自北方来又要匆匆离去,送走友人,有幸在雨中细赏芙蓉,个中情节,至今难忘。<br/> 那天,雨如往秋,轻盈、执著,无意休歇的样子。溪上,淡淡的水烟袅袅升腾,向四周弥漫,如泻的雨水轻轻地梳理着花叶枝梗。叶吮足了雨水,就微倾身体,倾落水珠后,又挺起;水珠滴在下面的叶上,溅起更小的水珠,一些没有落地的小水珠便在湿漉漉的叶面上游走;叶子不断地承着雨水,偶尔摇摆一下,但没有脱落,忍耐中有抗争的勇气。雨中的芙蓉花更有些惊人之处。那些微开又未全开的花,被雨水浇透,虽然被清冷着,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已盛开的花,花冠经受不住积多的雨水的重压,便礼貌地点一下头,随即扬起,娇贵中脱透出几许坚毅和潇洒;有些花冠虽然不能马上扬起,但在隐忍中也顽强地慢慢向上,竭力恢复原样;那些本该凋谢的花,花冠摇晃几下便翻动着身躯,画出不甚规则的曲线落地,“死临侵地”中没有呻吟、悲叹;因花冠脱尽而裸出的花蕊更有几分挺拔、傲然。风乍起,花叶枝梗便顺风斜倾,弯却没有夭折、倒下,忍耐中不乏刚强;一待风停,她们便反弹回来,尽力回复旧态。其时,鸟儿遁迹,鱼翔水底,游人杳无,满溪唯有芙蓉自己。望着风雨中的芙蓉,我第一次领略到他们真正的美。<br/> 风雨消逝,秋阳中天,再上溪边,看到的仍是往秋的情景:枝繁叶茂,游人如云。看着那些满心欢喜的游人,我心里默默地想:其实,他们错过了真正的美。

飞旋的金轮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星光<br/><br/>  飞旋的金轮<br/> 王毅施达年<br/> 这小镇,原名马家路,虽然近在慈溪市咫尺,却因为长久的贫穷、荒凉而默默无闻。<br/> 1907年,这小镇,因为突然出了个辛亥革命志士——与徐锡麟一起发动安庆起义的马宗汉而名震一时。她,因此也被命名为宗汉镇。然而,在此后漫长的80个春秋中,这小镇又复归于平静,依然默默无闻。<br/> 只是到了历史的指针指向20世纪80年代,这小镇忽然大放光彩,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瞩目。<br/> 这一回,是因为这小镇出了个金轮集团总公司。<br/> 这原是一个濒临破产的村办小厂,在短短的五年半时间里,玩魔术似的,发展成为拥有5亿元固定资产、7500多员工的国家大型二级企业,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乡镇企业。她,在全国乡镇企业500强排名中,1990年名列第24位,1991年名列第16位。<br/> 身为宁波金轮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陆汉振,这位年仅39岁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究竟是如何使金轮转动起来的?<br/> 1986年,陆汉振获得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用作轮胎骨架材料的锦纶帘子线、帘子布,全国现有的生产量仅占市场需要的60%,国家每年得花费大量外汇进口,而且,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br/>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难度虽高,风险虽大,但是,不去试一试,怎么就知道一定失败?陆汉振当机立断,投资250万元,兴办一座年产2000吨帘子线的锦纶一厂。1987年6月,锦纶一厂建成投产。仅半年,就奇迹般地收回了全部投资!<br/> 1988年3月,在锦纶一厂帘子线鉴定会的第二天,陆汉振又出人意料地决定:以10倍于一厂的投资,筹建年产5000吨级帘子线的锦纶二厂!同时,还新建了5000吨级帘子布浸胶车间以及与之配套的热电厂和水厂。<br/> 1990年,当人们才提出“实现亿元乡(镇)”这个奋斗目标的时候,陆汉振领导的这家乡镇企业就实现了产值超一亿,利润超2000万元。<br/> 就在这个时候,陆汉振又一次作出大胆的决定:筹建年产帘子布1.5万吨级的锦纶三厂。他说:“船小好掉头”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但是,“船大才顶得住风浪”是事物的另一个方面。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乡镇企业所以经不起风浪,就是因为船太小,没有抗灾能力。我们只有迅速扩大生产能力,上等级,上台阶,才能与大企业比高低!<br/> 1990年9月,锦纶三厂破土动工,1991年8月投产,仅用1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常规5年也难以办到的工程。不过一年,1992年7月,锦纶四厂又迅速上马。使企业迅速地成为仅次于国营平顶山帘子布厂的全国第二大帘子布生产基地。在这一行业,陆汉振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br/> 现代市场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陆汉振也深谙此道。因此,他求贤若渴,不惜重金聘请了一批沪、杭化工、纺织业的高级人才。这种“请财神”的办法,是众多乡镇企业家的发展策略。然而,陆汉振的高明之处在于:在不惜重金引进人才的同时,更不惜重金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br/> 公司有一所耗资40万元的职工学校,对来自3个省市8个县的7000余名员工,进行各类程度不同的技术培训和文化培训。为了培养自己的高级人才,公司鼓励职工上“五大”进修,并在6年中,花费150多万元选送200余人去中国纺织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深造,另有200余人委托国营大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企业中的青年工人中凡有进中专、大专代培的,读书期间不仅工资、奖金照发,而且车船费全包。<br/> 陆汉振舍得在文化教育事业上投资,已经在社会上传为佳话。他捐资100万元给慈溪市中学造图书馆,捐资500万元给他的企业所在地宗汉镇造一所中学……加上企业内外名目繁多的文化教育投资,总额已高达1000多万元。<br/> 不久前,陆汉振又确定了“一厂带十厂,十厂带百厂”的发展规划,新建、扩建了机械、电子、铝业、制衣等12个新项目,并于1992年12月28日组建了拥有18个成员企业的金轮集团,向着跨行业、跨地区、跨世纪的目标迈进。<br/> 金轮,跨上了新的轨道。<br/> 陆汉振,祝你成功!

大漠行(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大漠行(中国画)范有信

京九,穿越大别山(外一首)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京九,穿越大别山(外一首)<br/> 熊明修<br/> 你好,京九<br/> 大别山人怀着龟峰山云一样的<br/> 心情用结满老茧的肩臂<br/> 去迎接铁轨<br/> 你好,京九<br/> 从百年老屋搬出坛坛罐罐<br/> 虽然是一次痛苦的移迁<br/> 大别山人发现阵痛深处<br/> 有一种紫气东来的诗味<br/> 你好,京九<br/> 跋涉而来一头扎进古朴<br/> 而又熟稔的乡俗<br/> 叮叮当当的日子<br/> 风风雨雨的日子<br/> 艰难得让人心碎<br/> 你好,京九<br/> 在黄麻起义的山上俏然出现<br/> 一座迷人的月台<br/> 抬眼一望如苦苦思恋的情人<br/> 连通往杏花村的古栈道上<br/> 也洒有深情的热泪……<br/> 一辆工程车<br/> 从南方到北方从北方到南方<br/> 越过繁荣的城市<br/> 似醉非醉<br/> 深入大别山与山对话<br/> 与水交心<br/> 力量便在浑身涌动<br/> 血一样涌动<br/> 信念指挥着每根神经<br/> 沉实的步履<br/> 却使鞋底磨穿的山民无法赶上<br/> 建设者的足迹由衷的歌<br/> 震撼大别山人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