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关贸总协定继续审议中国“复关”问题
就中国“复关”议定书进行非正式磋商
新华社日内瓦5月24日电(记者张征东)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工作组24日在关贸总部举行第14次会议,继续审议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有关问题。
出席中国工作组第14次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在会上就中国的农业发展政策以及物价、外汇、企业自主权、外贸经营权等4个有关外贸体制的问题阐述了中国的立场,并承诺中国“复关”后将履行关贸总协定的义务。
谷永江在发言中强调指出,14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制度正朝着市场经济的目标迈进,最近更加快了这一前进的步伐。这与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和原则是完全一致的。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无疑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他说,中国政府为“复关”做出了重大努力,中国政府的耐心和诚意有目共睹。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声明,“中国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必须得到恢复,把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大国排除在这个国际经济组织之外,是不明智的。”这再一次表明了中国政府争取尽早“复关”的愿望,同时说明,恢复中国的缔约国地位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其它缔约国的利益。
在会议开始前,中国代表团向会议秘书处提交了最新修订的长达25页的中国外贸制度说明,新修改的《外贸法》草案和外贸企业名录以及涉外法规汇编等资料。
中国工作组第14次会议将进行5天,主要就中国“复关”议定书进行非正式磋商。许多关贸总协定成员国代表在第一天的会上表示,愿同中国就市场准入、关税减让等问题进行双边磋商。
中国代表团秘书长龙永图当天上午同美国代表团举行了会谈。美方表示,美国一方面参加多边会议,另一方面愿就中国“复关”议定书的实质内容,特别是一些难点问题,通过双边渠道磋商解决,以促进中国“复关”的进程。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美续签医药卫生科技合作议定书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24日电(记者徐勇)中美两国政府卫生部门的官员24日在这里续签《中美医药卫生科技合作议定书》,以进一步扩大今后5年双方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互惠合作范围。
《中美医药卫生科技合作议定书》是中美两国政府间现有29项科技合作议定书之一。该文件自1979年6月问世以来已先后续签3次;这次是第4次续签,有效期将延续到1998年。
第4个《中美医药卫生科技合作议定书》除保留原有议定书中规定的关于在寄生虫和传染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公共卫生和卫生服务、医学情报、免疫学、遗传学、生殖生理和计划生育技术、精神卫生、药品与食品10个方面开展合作外,还增加了艾滋病控制、吸烟控制、老年医学和卫生政策研究等合作项目。
据悉,中美双方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互惠成果,双方对此都表示满意,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德培育成新型抗病良种小麦
德国哈雷马丁—路德大学的植物学家经多年研究,培育成一种天然抗粉孢子、褐锈病、黄锈病和黑斑病的新型良种小麦。
据《世界报》报道,这种小麦是用地中海地区和远东地区的野麦同欧洲小麦杂交培育成的。专家们说,新型小麦染色体稳定,在世界上还是首创。
现代小麦几乎没有天然的抵抗力,因此,欧洲30%至40%的麦地已遭到病菌的侵袭。于是,农民就大量使用杀菌剂。但由于杀菌剂分解很慢,结果又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专家们认为,新型小麦推广后,农民即可放弃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德国专家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引起英国、美国和日本的重视。(本栏均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美发现杀灭果木虫真菌
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发现了中美3种天然真菌,能够杀灭对美国果木危害最大的名为梨黄木虱的昆虫。
农业部昆虫学家加里·普特卡介绍说,这3种真菌在杀灭害虫之后,会释放出数以百计的孢子,其中每一个孢子又有能力感染其它梨黄木虱。
这位科学家的做法是:把病原体真菌的孢子与水或油混合,喷洒到有昆虫的果树叶子上。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试验表明,这些真菌对人体、动物和益虫无害,但可以在5天内100%地杀灭所有梨黄木虱。
普特卡说,因为真菌可以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无限期地生存下去,所以,真菌对昆虫的控制从长远角度看应该更加有效。(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人物专访

  热心帮助中国的瑞典专家
——访克劳森教授
本报记者丁刚
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71岁的瑞典老人,他那慈祥的双眼中透射出睿智的目光。谈起中国,谈起北京,他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兴奋。他就是1993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获得者——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奥洛夫·克劳森教授。
克劳森教授的名字是和“中国—瑞典北京奶业培训产品开发中心”联系在一起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克劳森教授曾多次应邀访华讲学。这期间,他深入了解了中国奶制品生产的情况,感到瑞中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有很大潜力。1982年,克劳森教授率领瑞典农业代表团访华,正式提出了加强中瑞农业科技合作的建议。次年,中瑞根据这一建议开始了北京奶业培训产品开发中心的筹建。
克劳森教授为中心的建立,不辞劳苦,四处奔走。他不仅为取得瑞典政府的支持做出了努力,还争取到了阿法拉伐公司、利乐包装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的资助。在中瑞两国政府和企业界人士的积极支持下,奶业培训中心于1985年10月正式落成。在迄今8年的两期合作项目中,瑞典方面总共提供了1876万瑞典克朗的无偿援助。
克劳森教授亲切地称北京奶业中心是他的“第二个家”。他十分关心中心的发展,每年至少要来中国两次,每次他都要深入了解中心的教学研究情况,帮助解决难题。在他的积极协助下,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奶业协会和一些公司都在中心举办了科技讲座。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还为中方技术人员提供了赴瑞进修的机会。数年来,中心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还建立了试验厂,生产的酸奶、冰淇淋、奶油等都是畅销的优质产品。中心被誉为中瑞合作的典范。1988年10月,克劳森教授荣获“中国农业奖章”。
万事开头难。克劳森教授至今仍难以忘记创建中心的艰难。他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我们首先面临的是筹集资金的难题。80年代初和现在不同,一些大公司还没有认识到和中国合作的重要意义。我就反复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传授瑞典的先进技术,帮助中国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这样,合作的基础就会更加坚实,合作才能够向更深的层次扩展。”
回顾往事,克劳森教授颇为自豪地说,“我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从小就到邻居的农场挤奶,后来依靠自学完成了中学课程,考入大学。”从50年代起,克劳森教授开始从事奶制品研究。他为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创建了畜牧和食品科学两个系。多年来,他十分重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拥有多项发明和专利,其中包括已经在中国广泛运用的牛奶保鲜技术、新型挤奶技术与设备、巴氏杀菌技术与仪器等。他现在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并因在农业科学方面的贡献而荣获瑞典北极星骑士勋章。
现已退休的克劳森教授仍然在关心着与中国的合作。在记者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两次接电话,谈的都是和中国的合作项目。
克劳森教授说,“中国的经济正在稳步发展,我们的多年合作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坚实基础。我们要争取使北京奶业中心成为一个国际培训中心,为推动中瑞经济技术合作做出新的努力。”(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财政拮据失业恶化
法政府决定举债四百亿法郎
新华社巴黎五月二十四日电(记者梁贵和)法国总理巴拉迪尔二十四日召集十九名有关部长开会研究缓解经济危机的应急措施。会后,经济部长阿尔方德里宣布,政府决定在今夏之前发行“中继”国家债券四百亿法郎(约合八十亿美元),以填补社会救济基金和社会福利基金的巨额亏空,增强政府在今后几个月内应付就业危机的能力。
阿尔方德里透露,从今年秋季开始,法国政府将全面实施新制订的国营企业私有化政策,但由于政府财政拮据,近几个月里必须筹措数百亿法郎,以解燃眉之急。
巴拉迪尔二十五日将在国民议会正式公布国债发行总额和债券利率。
巴拉迪尔五月十日宣布紧急经济整顿计划之后,有关法国经济与社会危机的恶讯不断传来:失业问题继续恶化,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工商业已裁员七万余人,预计今年失业人口将新增三十四万人;市场萧条,第一季度商业销售额跌到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经济研究部门预测,法国经济衰退来势凶猛,如果今夏持续萧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是百分之一的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原来对政府整顿计划看好的全国雇主协会表示对经济走势感到不安,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参加布达佩斯国际博览会
1993年布达佩斯国际投资产品博览会24日在布达佩斯开幕。参加本届博览会的有22个国家的870多家公司和厂家。来自中国8个省市的25家公司和单位参加了展览。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爱尔兰、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人工眼
爱尔兰和日本的研究人员研制成一种人工眼。这种人工眼能模仿人类的视力,从而可识别物体的形状。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都柏林三一学院和日本日立公司都柏林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制成的这种人工眼,是最先进的两种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他们把光学计算机技术和神经元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制成了一种光学装置。这种装置比目前现有的机器人视觉系统先进得多,能够“学习”识别物体。比如,这种人工眼能够识别和区分两种图形而不管它们处于何种位置或运动状态。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墨西哥发明植皮新技术
墨西哥医生最近发明了一种世界最新植皮技术,可以使严重烧伤病人很快恢复健康。
发明这项技术的是墨西哥社会保险局所属的一家专科医院。该院医生玛·特·里瓦斯最近透露,采用这种新技术使病人的伤口愈合时间大大缩短,十天左右伤口便结痂愈合。
里瓦斯医生说,在一间无病毒、无细菌、无抗原体的实验室里培育出所需面积的皮肤。在病人烧伤后的第四天通过手术把其身上的坏皮肤割除,植上实验室培育出的皮肤。
这位医生还说,只要从一位捐献者身上取下一块一平方厘米的皮肤,就可以培育出近两平方米皮肤。目前墨西哥可以培育出适合人体各部位的皮肤。
(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书籍在华沙国际书展上受欢迎
第38届华沙国际书籍博览会24日在华沙闭幕。中国参展的书籍和艺术作品受到观众欢迎。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向葡萄牙一大学赠图书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武韬24日代表政府向葡萄牙米尼奥大学赠送300册中国书籍。这批书籍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综合工具书等。


第7版(国际)
专栏:

  波兰纪念哥白尼逝世450周年
波兰各地最近举行各种活动,纪念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逝世450周年。波兰科学家们近3天来在奥什汀市举行科学讨论会,研究和学习哥白尼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和生活上的简朴作风。与会者认为,哥白尼关于货币、工资、价格和收入方面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7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要求美民航业加强国际竞争
美国总统克林顿24日在美全国民航业委员会发表讲话,要求美国民航业增强信心,大胆参与国际竞争。
克林顿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所有经济问题,归根结底都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参与世界经济并赢得竞争”。


第7版(国际)
专栏:

  国际绿色十字会正式成立
国际绿色十字会24日在海牙正式宣布成立。该组织旨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和提高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国际绿色十字会主席、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成立仪式上说,当今世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和重视环保问题。
国际绿色十字会委员会由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化界名人组成,其中包括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日本前首相海部和中国科学家代表邓楠。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10万家庭受氡辐射威胁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公布一份调查报告说,英国有10万个家庭受自然发出的放射性气体氡的威胁,每年有2500人死于由氡诱发的肺癌。(据新华社)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日本朝日热机工业公司制造的全自动垃圾焚烧炉。这种焚烧炉设有二次燃烧装置,燃烧效率高。主要用于焚烧木材、塑料等废弃物。
新华社记者周广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