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实处看投入
——河南农村走访录之三
本报记者李而亮
据河南省农牧厅提供的资料表明,近年全省农业的投入水平实际呈下降的趋势。
今年的投入情况还没有全面作统计,但已经出现的现象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春耕开始以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农业工作的重视,组织的农用物资货源充足,备货占需用量的90%以上,并且品种较多,价格平稳。但今年的农用物资却表现出明显的滞销。截至目前,大多数农用物资仍积压在工厂和流通环节,没有真正到农民手中。据调查,今年1月至4月,河南全省农村生产资料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扣除涨价因素后,实际下降7%以上。
要增加投入,农民自身有多大能力呢?去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8元。记者到主要靠农业收入的不少农户中摸了摸“家底”,了解到农民纯收入数字中一般有2/3是实物收入,加上提留、集资和家庭的必要费用,很少有剩余的钱。新野县王集乡农民去年人均收入675元,但人均存款余额只有100元。这样,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不少要依靠贷款。从去年以来,农贷资金大量出现了“农转非”现象,即农业资金流向工业、商业,流向城市,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去年春播期间,全省农用资金缺口达41%,许多地市是有规模,无资金。今年春耕农用生产资料滞销,与农民手中没钱有很大关系。
跟许多主抓农业的干部座谈,大家普遍认为,在当前各级财政和农民财力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增加对农业的经济投入,首先要加强对农业领导的投入和政策投入。
黄牛是南阳地区的支柱产业。前年,地区农委构想成立一个连结全地区黄牛生产、加工、销售的黄牛开发集团公司,形成黄牛生产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优势,占领国内外大市场。方案拿出来了,会开了无数次,可一直到现在也没办成,原因就是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来协调组织,结果是工、商、农各强调各自的利益,扯不到一起。农经委主任张玉祥感慨地说:“农业的声音在口号上是最强的,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却是最弱的。”信阳地区农经委主任周卜熊对此深有同感,他说:农业的面最广,但领导的力量却最薄弱。现在涉农的部门很多,却分属不同的系统,常常导致有利益互相争抢,有问题互相推诿。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高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效农业,这是农村干部群众都明白的道理。在现行条件下,硬性增加各级财政农业经费的比例,有许多不现实的因素。只有加快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建立农业投入产出新机制,才是根本出路。
问题是,到底什么样的机制能有效促进农业投入的增加?通过采访不同类型的地方,记者有这样的感受:从宏观上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各种农业专项基金制度,广泛吸引外资,扩大农资的有偿使用,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等手段都是必要的。不过,直接对土地的投入的主体仍然是农民。因此,更重要的是以利益机制启动农民投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形成易于吸引农民投入的“小气候”。
地处黄泛区的扶沟县是利用科学种植致富的典型。这个县既无山又无矿,多年来沿袭着“夏粮秋棉”的种植结构。近年来,全县大力推广科学的立体化种植和庭院经济,使土地的效益翻了几番。农民惊奇地发现,几分之地,搭起日光棚后,一年就成了万元户;方寸小园,平着可种蘑菇,垒着可生木耳,吊着可育香菇,竟能顶上10亩粮棉的收入。科学种植的高效吸引了农民投入的热情,短短几年,庭院种植就发展到10万户。依靠科学种养,扶沟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千元,在河南名列前茅。
“科技的潜力估不透。”利用科技推广,创造吸引农民投入的环境,潜力还相当大。另外,河南乡镇企业近年发展迅猛,去年总产值达1200多亿元,利税100多亿元。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吸引乡镇企业收入向农业投入,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抓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主题
刘志澄
去秋今春,国务院发布了两个决定,一是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一是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这两个决定提出了我国90年代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主题。也就是说,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把农业推向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提供量多质优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并为工业品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和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进而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必然趋势。其依据有三:(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处于转型阶段,即由温饱向小康转变。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一个极其重要的变化,是人民的吃、穿、住、行都要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食物消费和膳食质量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即由自给自足、半自给自足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与产品经济时代不同,商品经济时期产品是买方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产品不适销对路也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三)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阶段,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如果继续沿着传统的、单一重数量轻质量的、不顾市场需求和农民比较利益的老路走下去,农业永远跳不出低效益的“穷圈”。所以高产是国情决定的,优质是市场决定的,高效是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和人民的食物消费结构都处于转型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可塑性很强的历史机遇,从战略高度重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建设,采取对策不断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一要依靠科技进步,主攻提高单产和改进产品质量,使数量上台阶,质量上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二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三要组建以农业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以商业为纽带的贸工农、产供销相结合的生产经营综合实体,把分散的农户经营纳入社会化的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之中,使产品有批量、有质量、有规格,从而有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家基本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成为农村经济的大头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技术等客观条件和思想观念转变程度的主观条件的影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发展特征。今后如不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势必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9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10年。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能否充分利用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确保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能否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迅速起飞,对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鉴于中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更需要为这些地区的乡镇企业提供和创造有利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要在组织形式上,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让他们竞相发展,平等竞争;要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走上开发乡镇企业的主战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走集中连片发展的路子。 (作者为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两则两制:拉开财会制度改革的序幕
张佑才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陆续制发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两则”),以及十大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两制”),揭开了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全方位、历史性、模式化的转换与改革序幕,使之迈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内外财经界均产生了积极而且较大的反响。
一、制定“两则”、“两制”的宗旨和指导思想
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确立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因此,财政部决定对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定“两则”,让人们一目了然地明了我国的财务会计政策;制定“两制”,让企业财务会计行为有尽可能统一可比的处理规范,其宗旨,是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为搞活企业、搞好企业、深化企业改革服务,为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服务。在此项改革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有两个:
1.把制定“两则”、“两制”同遵循国际惯例、尊重经济规律、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起来。
2.先立后破,先学后干,保证改而不乱。为此,“两则”、“两制”统一于今年7月1日起生效实施,给了有关人员半年左右的学习培训时间。在此期间,各级财政部门对财会人员开展了分级培训,仅财政部就办了8期培训班,培训了3500名省部级财政财务部门的业务骨干。
二、“两则”、“两制”的主要特点
“两则”、“两制”有二十几本书之多,但概括起来,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鲜明的特点:
1.是高起点、超前性、主动式的改革。
所谓高起点,就是这次改革从计划经济模式一步跨向了市场经济模式,贴近了国际惯例。所谓超前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统一了起跑线,不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要执行统一的制度,没有迁就和照顾。第二是指“两则”、“两制”跳出了以往制度改革就财务论财务、就会计论会计、就财政论财政的框框,不再以影响财政收支任务为评判标准,而是以是否建立了公平竞争的企业财务会计机制为目标,花钱买机制。所谓主动式,意思是讲这项改革是财政部主动进行的改革。
2.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统一。
所谓符合国际惯例,就是说“两则”、“两制”尽可能地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惯例,充分注意了同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所谓具有中国特色,有这么几层含义:第一,注意在吸收、总结的基础上保留过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好措施。第二,注意新老体制的过渡衔接。财政部将本着老问题寻找各种解决办法,新问题按新制度严格执行的精神,实事求是地作出妥善的新老衔接的规定。第三,既搞了财务规定,又搞了会计规定。第四,会计制度同财务、税收、财政制度相一致,尽可能避免了企业搞会计调整,以适应我国财会人员及财政、财务、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水平。所谓科学规范统一,是讲“两则”、“两制”构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尽可能统一作出规范。
3.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一,改革是相互配套的。《通则》与《准则》相互配套;行业财务制度同《通则》配套;行业会计制度同《通则》、《准则》配套;即将发布的新老制度衔接办法同实际需要配套。第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得比较具体。无论你是什么企业,也无论企业发生了什么经济业务,都可以依据相应制度进行具体操作。第三,为了保证操作,财政部组织编写了系统的培训教材,并制作了录像带。
三、“两则”、“两制”的主要突破和意义
“两则”、“两制”以理顺国家与企业关系,实行统一税制、税利分流、税后还贷为基点,在统一所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实行资本金原则、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实行制造成本法、采用国际通用报表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改革。其意义是:
1.企业自负盈亏有了可靠的保证。新制度建立了企业资本注册制度,这样,企业借款有担保;亏损以本负;盈利按“股”分;资不抵债破产清算时,投资人也仅就企业的法定资本金承担有限的责任。从而使《条例》所要求的“企业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有了实现的制度基础。
2.切切实实落实了企业的财权。这次新财务会计制度至少放给了企业七个方面的理财自主权。比如,放给了企业资金筹集权,筹集方式多种多样,管理方式灵活方便;取消了专户存储,放给了企业专项资金灵活使用权;技术开发费可以根据需要提取;业务活动费可以根据企业承受能力在规定的弹性区间内选择,坏帐准备和削价准备金,可以在规定的比例内提取,实行稳健经营;等等。具体落实了《条例》提出的企业“有权自主确定税后留用利润中各项基金的比例和用途”的规定。
3.评价企业经营成果有了更客观真实的标准。由于实行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把原来并未实现销售而分摊在产品中的各种费用,都直接反映为当期损益,这就挤掉了以往企业的虚假利润,是解决企业潜亏现象的有效措施。对企业而言,利于经营者及时掌握盈亏状况,增加其降低成本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4.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助于我国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扩大。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是一座商业桥梁。新制度贴近国际惯例,成了联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桥梁,消除了企业走向开放、走向世界的很大一部分空间距离障碍;消除了企业走向开放、走向世界的很大一部分心理障碍;它的颁布实施,必将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推动经济进一步改革开放。
四、宣传实施“两则”、“两制”的几项工作
宣传实施“两则”、“两制”,财政部门和广大财会人员要抓好以下工作:
1.广泛、深入、有效地向社会特别是向厂长(经理)宣传“两则”、“两制”。新制度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财务和会计本身。许多新规定,涉及企业利益,乃至经营战略,要给厂长(经理)讲明白、讲清楚。另一方面,“两则”、“两制”的贯彻实施也只有取得社会、领导的支持,才有可靠的保证。
2.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层层培训财会人员。目前,全国正开展对县一级财政、财务部门骨干和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新制度能否执行得好,关键在于基层。因此,要大体在6月中旬前全部告一段落,使广大财会人员都能懂得新制度,掌握新制度,操作新制度。
3.企业财会人员应主动认真地算算帐,实事求是、科学规范地选择财务政策和会计方法。这次改革内容多、步子大,很多计算方法、口径、比例以及一些经济业务处理的政策有了改变,而且是由于在年中转制,必然带来调整年度计划或经营目标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财会机构和财会人员,在学懂弄通新制度的基础上,仔仔细细按新制度测算一下企业的效益指标和整个财务状况,主动向领导报告,使领导尽早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和措施。同时,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进行细化制度和完善补充的工作,进而形成企业自己的一整套制度。这在新制度赋予企业充分理财自主权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所有企业应把它当作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件大事来抓。
(作者为财政部副部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