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笔谈(25)

  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鲁立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列文章之一  
鲁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首要问题。发展道路的选择,主要是回答和解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首要问题亦即根本问题,就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创立和发展,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一个历史性的课题逐渐严肃地提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人民面前: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究竟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这个重大课题,使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付出了巨大努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马克思和恩格斯限于历史条件,特别是限于当时还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不可能给后人指明社会主义的具体建设道路,而只能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规律和原则构想。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开始探索俄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远见卓识地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问题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没有预定的格式,如果一个方法行不通,可以改换另一个方法尝试着来建设社会主义。但由于列宁过早去世,没有来得及付诸更为深刻的实践。5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中,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特殊规律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理论探索。可惜这种有益的探索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不久就被接踵而至的一连串“左”的运动所中断,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从俄国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选择并逐步拓展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深刻指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基本结论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进入了自觉的清醒的状态,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二)从中国实际出发做“结合”的文章,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
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一贯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条最重要的历史经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结合”的文章,即“结合”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从“本本”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还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的具体实践中寻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原苏联领导人时曾寓意深长地指出:“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列主义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在一个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可以这样作出结论: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在革命成功后建设社会主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在这里,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是本国实际而不是理论教条。只有从本国实际出发,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切实变成对于实际生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这一逻辑起点,就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最本质方面。正如邓小平反复向我们强调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正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做“结合”文章的必然结果。这条道路所解决的实质问题,就是从实际生活中寻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不是从书本中寻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做“结合”的文章,由此确立并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环节:
一是继承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涵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规律,但绝不是空洞地坚持,而是将社会主义本质付诸中国具体实践,将社会主义总体规律中国化、具体化。例如,我们党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坚持按劳分配、走共同富裕道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等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性的继承和坚持。
二是创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根据新的实践、新的创造,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例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开拓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探索和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科学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继续走好并不断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本质意义是按照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拓和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开辟。
我们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刻说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意义。14年来,正是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逐步形成并有力开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它的实质是突破“两个凡是”,改变一切从“本本”出发,在马列主义书本里寻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左”的倾向。这次思想解放为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选择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道路和方式,创造和推广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开辟和拓宽了八亿农民走向温饱致富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在农村改革的示范和导引下,城市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也逐步跟了上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入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大胆突破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有步骤地展开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论断,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直接现实意义,在于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获得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纲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推动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解放。这次思想解放的实质,一是赋予社会主义以更加实践性和时代性意义,使人们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新的历史性飞跃;二是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趋势出发,明确回答了如何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问题。总之,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个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系统的深刻阐明和回答。
历史进程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能否继续做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能否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克服和防止脱离实际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倾向。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情况,都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地掌握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功”。二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必然是极其深刻的思想解放过程和不断实事求是的过程。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从本质意义和深远意义说,是社会主义的自我解放。这种自我解放,包括制度的解放和人的解放两大方面。马克思曾经指出:做了国家和社会主人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了谋得完全意义上的解放,“同时达到现代化社会由于本身经济发展而不可遏制地趋向着的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9页)改革开放中的思想解放,正是担负着这样一种“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伟大历史任务。三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坚持,是一种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解放思想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将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当前,无论是国内情况还是国际形势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上,任何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四)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是深化和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动力
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从而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之后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如果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得不到真正的确认,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得不到积极推广,那么,就不可能激发起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任与热情。这样的社会主义,也就注定不可能持久和成功。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不断总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经验,用群众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例如:(1)把人民的利益引入社会主义范畴,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不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坚持把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做得对与不对的重要标准,作为判断社会主义搞得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准。(2)紧紧抓住人口多,耕地少,农民占绝大多数,吃饭、教育、就业都是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这一最基本特点,选择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道路。我国改革由农村起步,从家庭联产承包突破,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农民问题成为中国国情特殊点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对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是顺乎民意的伟大举措,是依靠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生动体现。(3)从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出发,把消灭贫穷、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三大战略步骤,作为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从而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在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之上,由此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4)强调改革与发展的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必须让人民高兴,让人民放心。为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政策不变、顺乎民意、稳定人心,看成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可靠保证,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根本希望。这些理论与实践,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中不断地开拓前进。这样,必将一步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共山东省委供稿)


第5版(理论)
专栏:

  编者的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的报告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并指出,这一理论是指引我国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了认真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十四大报告对这一理论内容的概括,本报理论版将从今日起,陆续刊登“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列文章”。这组文章共九篇,由部分省、部级单位的党委组织撰稿。这组文章将分别对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
今年2月下旬,本报理论部和中共山东省委曾联合在济南举行了“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本版即将刊发的这组系列文章,是在这次研讨基础上形成的。


第5版(理论)
专栏:

  探索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最佳途径
  ——关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发展问题的思考
  胡昭广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在智力资源高度密集的北京市中关村地区,设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就是响应了邓小平同志的号召,致力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我国自己的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发展民族高技术产业和探索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道路。
探索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实现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战略要求的有效途径。从1980年出现第一家科技企业,1984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研究制定“中关村科技、教育、新兴产业开发区规划纲要”,“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到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及五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一条充分开发中关村地区智力资源、推进民族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科技进步的新道路逐渐成型。
试验区通过执行国家鼓励新技术发展的政策,创造了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精神发挥的环境,有利于充分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有利于引进技术的充分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创新,有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作用的充分发挥等。正是在这种政策环境里,形成了全新的企业模式、产业组织模式、经济体系模式和经济发展道路。(一)这里几乎所有企业从一开始就一改过去那种一切由国家包办、控制的模式,造就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能力。(二)企业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经济发展道路,为建立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组织基础。
至今,试验区已初步建立了以北京为基地并向全国和海外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体系,确立了“大开发区”的发展战略,发挥新技术的孵化器、辐射源的作用,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其它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技术,促进了全国某些产业领域的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试验区的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海淀区占主导地位的支柱产业,对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显示出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一批实力雄厚的骨干高技术企业正在迅速成长,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二)初步确立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知识产权优势。(三)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有实力的专门从事高技术产业开发的劳动力队伍,锻炼和造就了一批新型科技企业家。(四)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和开发体系,奠定了较高的成果转化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五)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格局,奠定了持续稳定发展的结构性基础。
众所周知,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是我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建国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国家在这个地区建设了138个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产业部委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研究机构,建设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50所高等学校。建立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体系。这里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0万以上,高等教育和研究活动覆盖的专业领域超过1000个,许多领域始终处于国家最高水平,部分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每年培养出大批全国最优秀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同时推出数千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现在,这个地区智力资源所蕴藏的巨大经济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第一,试验区发展的总体规模还有巨大的潜力。如果能够把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到美国一些高技术公司80年代的水平,则产业的总规模可以接近100亿美元。第二,从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来看,整体发展和竞争能力还远没有形成。第三,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为基础的优势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能够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建设成国家技术产业综合基地。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利益,应当把这个试验区的建设当做国家的大事来办,以办经济特区和搞上海浦东开发、开放那样的决心和魄力来办,在第九个五年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中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作为国家建设的战略重点,并在重点项目安排和资金、政策等配套上加以扶持。
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创造健全的发展环境:(一)制定和实施以知识产权战略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战略,以此战略指导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付我国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可能面临高技术领域的专利和版权方面的挑战。(二)试验区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资金的严重短缺,要推进下一步的大发展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国内外投资,建立健全资金市场,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风险投资体系。(三)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区域内的发展布局,使其它类型的经济活动服务和服从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四)在原来“六自”的企业机制基础上,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高技术企业制度,加大鼓励技术创新和创业的力度,促进风险投资制度的建立。(五)鼓励以优势高技术为龙头的企业集团的发展,继续鼓励和扶持中小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要重视来自国外的对人才的竞争,制订鼓励创业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我们深信,在今后若干个五年里,以充分发挥这个地区智力资源的作用和保持并强化这个地区智力资源优势为目标,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建设成为21世纪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综合性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新兴产业开发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者为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第5版(理论)
专栏:

  《现代思维模式丛书》简评
  汪馥郁
由苏越主编的《现代思维模式丛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共有三册,它从研究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特点切入,进而论证了转变思维方式、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和更新思维观念的客观必然性。该书初步估计了我国在未来世纪中可能遇到的新挑战,提出发展科技、人才、教育的大战略,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则是教育的竞争。谁要抓住了教育这个根本,也就抓住了未来竞争的根本。
《丛书》作为探索之作,熔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炉,并在体系上做了合理的安排,即把《新时代·新思维》作为开篇即逻辑的“起点”,以《新方法·新观念》作为过渡即逻辑的“中介”,以《新挑战·新对策》作为归结即逻辑的“终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