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热点透视

  服装流行色
齐小乎
   甲骨文上的老祖宗
衣,是个甲骨文,形状如件上衣,说明它很早就有了。人类从以物遮体起就意味着诞生了文明。服装的发明,不仅意味着产生了工业,且证明已产生了文化,人类懂得了要追求礼仪。服装最初完全用于御寒,或许那还称不上服装。“衣食足而后廉耻兴”。人类一旦懂得了礼仪,就再不可能忽视它。从追求礼仪到追求美,这个过程的发展直到今天。
人对美的追求在服装上体现得十分充分。封建时代,“衣冠之人”代表一个阶层;“衣锦还乡”、“衣绣昼行”被视为一种很高的境界;“龙袍蟒带”、“黄袍加身”不仅款式、甚至颜色都为一些固定角色专有。社会向前发展了,“中山装”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群众和总理的服装尽可以是一种款式。“文革”间,蓝、灰颜色成了人们穿衣的主色调,“军装”成了时尚。粉碎“四人帮”,人们思想变化了,街上流行起“黄裙子”,人们新奇、兴奋,继而红,继而绿,服装的色彩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广大人民而言,这种穿衣的变化,是由于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但不可否认,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包括政治因素,都在影响着服装的变化和发展。
   领导时代新潮流
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和要求日益增加,使服装不仅形成一个行业,且是一个龙头行业,带动着与此相关的众多企业。服装最开始被认为是老太太针线即可做得的事,服装理论自然就更谈不上了。服装厂的出现,标志着服装的需求已形成规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些优秀的制衣厂、服装厂主导着市场。北京一家大风衣厂,好的款式仅一种就生产十几万件,不断翻单(相当于出版业的“再版”)。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持在一个要求服装结实、可体、大方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眼界放宽,思想解放,体现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由单调的色彩和款式一下到五彩斑斓,追逐流行色。一种艳丽的洋红色,女士们从夏天的衬衣穿到冬天的棉袄。流行也是一种文化,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但它还不成熟,而成熟的阶段应是体现个性化的阶段。我国的消费者已在朝着这个阶段发展。人们追求新潮心切,而现有的服装厂家又不能满足消费者,人们就只好把眼光转向个体户,转向那些舶来品,转向改革开放早的沿海地区。而应运而生的规模不大的各种形式的服装厂,以新颖的款式、小批量的产品悄悄打入市场,颇令消费者青睐。我们说,人们的文化观念不仅影响着服装行业的发展,且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
    时代的一面镜子
人们要求服装舒适而挺括,美观而大方,这就要有相应的面料跟上,服装面料纤维的走向决定了服装的挺括,这种挺括的程度完全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这是一种由技术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能力。
服装具有使用性,这是服装最基本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社会性和艺术性,社会性是阶级、身份、职业的标志。服装的使用性和艺术性就我们前面的阐述表明,它们已由截然分开的两个观念开始相互转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到文化和经济两大观念上来,它们相互渗透、影响。服装在今天,已绝不仅仅是几套衣服够穿即可的事情了。就个人而言,穿衣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教养、气质、审美诸多方面;就服装本身而言,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等综合水平,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
新兴的时装表演,已经把服装文化推向了更高的层次,服装已经进入了文明和艺术的殿堂。至于所谓追逐名牌、精品,一件衬衣上千元,一套西服上万元仍不乏买主,那是因为开放的经济派生了一批腰缠万贯的“大款”族和“高消费热”的缘故。当然,也未必是一种正常现象。(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名人风雅

  一条围巾
——小记曲艺大师高元钧
丁传陶
我和高元钧,都是河南商邱人,都住北京西山下。但是我们的相识,却晚在一九九一年的新春。
那年一月二日,北京军区老战士艺术团在五一剧场为首钢慰问演出。艺术团的成员,大多是战友文工团的老同志,七十四岁的曲艺大师高元钧也在其内。那天演出,正值三九,天气很冷,许多同志劝他不要去了,可他却说:“慰问首钢,义不容辞。”结果还是头戴大皮帽,身穿羽绒服,由老伴搀扶着上了汽车。演出中间,他一连说了四个快书小段,台下观众对他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演出结束,公司领导为演员设宴,我和高老同入一席,我们的衣物也都挂在一处。席间,听说食堂职工没有看到节目,许多演员又相继离席,为他们作专场演出。高老也说了两个小段。由于高兴,他喝酒有些过量,席散取衣帽时,无意中取走了我的一条旧围巾。
过了两天,艺术团的负责同志打来了电话,让我到高老那里去取围巾。爬上高老住的四楼,我气喘嘘嘘,还未坐定,就见他从里屋拿出了我的那条围巾。看得出来,围巾已经洗过,干干净净,叠得十分整齐。他老伴说:“那天回来,他发现错拿了别人的围巾,急得不行,抓起电话,便挨个地打。去演出的都问到了,也找不着家儿,他更着急。后来猜想,准是你的!他又惦记那天风大,你会感冒。”我说:“小事一件,何必如此。”他老伴说:“老高这人,就是这样,有事总想着别人。一九七六年文工团去唐山慰问,他发烧四十度,喝口烧酒,照样演出。晚上睡觉,他怕自己呼噜太响,影响别人,就半夜半夜地坐着……”
说话间,高老取出一个厚厚的像册,爽快地说:“没有什么好送,就给你一张照片吧。像册里的,你随便挑。”
翻开像册,我不禁肃然起敬起来。与其说这是像册,倒不如说这是他大半生战斗的历史。这些照片,有的照在朝鲜前线的坑道,有的照在唐山大震后的废墟,有的照在边防前沿的哨卡,有的照在高楼四起的工地……看着这些照片,我眼前似乎出现了他表演的《武松打虎》、《鲁达除霸》、《一车高粱米》……
今年春节过后,听说高老住了医院,没有想到他得的竟是不治之症。他围过的那条围巾和他送我的那张照片,竟成了永远的纪念。(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漫谈

  “袖珍工程”
冯日乾
某日,看中央电视台由赵忠祥、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镜头摇至嘉定县孔庙,在关于科举考试的文物展室,贴着一些字迹清晰的小纸条。主持人问现场观众:这些小纸条是干什么用的?观众席里的大学生竞相回答:用以作弊。当主持人说这些大学生朋友们都答得很对时,观众笑了。主持人又赶忙声明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大学生都……于是,台下掀起更大的笑的声浪。
老实说,我当时没笑,笑不出来。主持人这么一“当然”,反倒让我立即联想到现时考场作弊的严重。
从小学到大学,从平时到升学,从青少年到成人,从学校到机关,试场的倾斜叫局外人听了咋舌。有携挟带或请代考的,有口相授受或传递纸条的,有以五官为暗号(如指鼻代A捏拳为B摸耳即C)的,有将答案抄于大腿以裙遮掩的,有借交卷之机改换姓名的……如此种种都曾公诸报端,非属我的独家新闻。单说那种精心制作的挟带吧:将需要之内容工笔抄于一条很窄的长幅上(有的还经过复印机缩印),整齐地折叠起来略如一块方型手表大小。使用之法是:置于左掌心,中指尖压着,其余手指屈而不握,避人时掌心朝下作手按试卷状,偷看时掌心转向怀里,颇似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创造的“兰花指”。真正是运用之妙,在乎翻掌之间。我们这儿管这种挟带叫“袖珍工程”或“微型工程”。
考场舞弊,就没有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庸才可能金榜题名而英才可能名落孙山。其消极影响必然波及世态人心:使投机取巧如愿,自欺欺人成功,不学无术得意,弄虚作假获益,是非观念模糊,荣辱之心泯灭……
然而,刹住“微型工程”却是一项巨大的综合工程。考生有“根据”:我不抄,别人抄;监考有“理由”:大家都眼睁眼闭,我一个惹人划不来;领导有“想法”:咱们监得严,人家(外地)放得松,一评比背了榜,谁为你说公道;社会有“舆论”:机关干部考试公开让抄,某些职称评定甚至干部选拔也不过就那回事,考场怎么会成为世外桃源君子国!有权的人可以在试题、试卷保管和录分录人上做文章,考生在答题上搞“工程”不过是小巫学大巫,说不到好处去,也无需大惊小怪的。说词不一,结论一致:不抄白不抄,抄了不白抄,还是抄。
任何事都怕成了“气候”。人们记忆犹新,高考恢复之初几年,考风是很好的。教训在于:当舞弊之“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刹得不狠,只从防范学生方面着手,如考生座号使用“梅花形”,未能从助长考生作弊心理的社会因素考虑加强综合治理。好在目前作弊之风虽大但毕竟未到挠万里而莫之能御的地步,如再不下大力气,恐怕总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将在展览室看到一种二十世纪的“文物”:“袖珍工程”。


第8版(副刊)
专栏:

  植树莫过清明节
陈显涪
清明,乃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约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逢阳春,草木复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又来到了。
据考,清明二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从节气这个涵义来看,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从节日这层意思来看,它又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意义。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据《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按此推断,寒食在清明前两天,因为它们相距很近,古人常将寒食节的内容延至清明,久之,二者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了。
清明节在我国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据《荆楚岁时记》、《帝京景物略》、《梦梁录》等古书记载,从夏朝甚至更早的时候起,我国人民就有寒食、踏青等习俗。每逢春暖花开之时,家家户户食“枣锢飞燕”(面粉做的一种点心),人们“接踵联肩,翩翩游览”。随着时光的推移,清明前后的活动愈渐丰富,民间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可见这也是清明的一项活动内容。此外,如扫墓、打秋千、放风筝、玩球、折柳插门等等,这是一个颇富诗意的节令。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桃红柳绿,大地一派生机,清明前后气温渐高,雨量增多,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南方农村时行“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的农谚;而北方农村则有“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之说。总之,这一时节正是春播春种的大忙辰光。


第8版(副刊)
专栏:

漫画
教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