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笔谈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周锡荣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给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怎样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总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一方面可以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各种科学知识,介绍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既可以提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设施,也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破除一些长期滞留在人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锻炼人的才干,提高人的素质。笔者认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应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要努力更新陈旧的观念。
人们的观念,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先进的观念可以起导向作用,可以推动新事物的健康发展;陈旧的观念可以起阻碍作用,影响新事物的成长。因此,首先要破除一些陈旧的观念,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崭新观念。通俗地说,就是要“换脑筋”。
⒈破除因循守旧,树立开拓观念。开拓的观念就是改革、创新的观念,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备的根本观念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从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出发,而这种需求又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去同僵化和保守的观念作斗争,不去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新的领域,那末,就根本不可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甚至不能生存下去。万千事实说明,凡是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凡是市场十分需求的产品,都饱含着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善于开拓、善于创新的心血。
⒉破除闭关锁国,树立开放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它要求生产经营者突破地域的限制,甚至走向国际市场,了解各种经济信息,推销自己的产品。“闭关锁国”、“坐井观天”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树立开放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⒊破除平均主义,树立竞争观念。马克思曾经说过,“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以劳动为尺度来衡量一切人,它通过等价交换、平等竞争,培育着人们的平等观。人的素质和能力,将在平等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平均主义”、“大锅饭”、“懒汉思想”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格格不入。可以这样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催化剂,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大比武”。
⒋破除铺张浪费,树立效益观念。所谓效益,首先是产品的素质,同时也必须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以一定量的投入取得最大、最优的效果。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精打细算,降低成本,那种不计成本,不注意产品质量甚至以劣充优、以次充好,花钱又大手大脚的效益观念薄弱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甚至难逃破产的厄运。
⒌破除裙带关系,树立人才观念。办事看人情脸面,人事靠裙带关系,这是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表现。它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影响着正常的人际关系,严重地阻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靠知识、靠科学、靠人才,而不是靠裙带、靠关系。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培育和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我们的用人制度,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认真地培养人才,科学地认识人才,正确地使用人才,真诚地爱护人才,使每个人才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最佳状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加强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建设要高度重视这种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的特征,突出理想、道德和纪律的教育。
首先,发展市场经济不能忘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大目标。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更好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那种把发展市场经济等同于发展资本主义或者把借鉴资本主义某些有益的管理经验看成是搞资本主义的说法,是十分不妥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其次,发展市场经济要突出道德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文明的商品经济,因此,人人都要讲道德。建立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一方面应当肯定由此而来的人们在分配上的合理差别,另一方面要教育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固然要重视企业的效益和赢利,但是,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向钱看”,防止拜金主义思想的滋长。
最后,发展市场经济还要加强纪律教育。这里所说的“纪律”不仅仅指不迟到、不早退的劳动纪律,而是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从国家来讲,一方面要发展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包括严格的市场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市场的参与者来讲,要自觉地做到遵纪守法,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凡是合法的经营,凡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事,就坚决地去干,而且要干好;凡是违纪违法的事,凡是不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事,就坚决不干。
第三,要搞好社会风气,坚持两手抓。
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增长才干、开拓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活动并不都是健康有益的,甚至可能诱发犯罪和一些丑恶现象。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和坚持两手抓。早在1982年4月,他就明确指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也肯定要失败。有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1986年1月,他又强调指出,“社会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所以,不能不讲四个坚持,不能不讲专政,这个专政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有力地对付那些破坏建设的人和事。”在1992年年初南巡重要谈话中,他又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见解,应当成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认真地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决不手软。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5版(理论)
专栏:

  高度重视农业 深化农村改革
赵世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大头。
我认为,要真正高度重视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就要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抓住五个环节:
首先,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政策,要长期不变。积极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继续坚持把新增财力的20%用于农业,保证农业投入的稳步增长。要结合本地实际,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发展后劲。
三是继续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措施,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和科技集团承包;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积极引导农民按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生产结构,多为农民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并运用先进技术,千方百计地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
四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多种经营生产。要从贷款投资、工商管理、税收征稽等方面给予扶持,重奖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功人员,以促进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发展多种经营生产,要在注重科学论证、抓好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多种经营生产基地的同时,放手让农民按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组织生产,尽快使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成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五是下大力气减轻农民负担,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各级领导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措施,健全完善监督机制,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逐步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以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农村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为中共陕西汉中地委书记)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善于从总结中学习
张黎洲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人无非是两条,一条是善于学习,一条是善于总结。”这话言简意赅,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学习之重要,大家都理解。总结之必需,一般也懂得,但理解深浅不一,自觉程度高低不同。有的领导者不那么高明,未必是学习不够,也不一定是水平不高,恐怕往往是与不重视总结、不善于总结有关。
每个干部、尤其是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干部,边学边干,日积月累,总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经验。这种经验,有正面的、成功的,也有反面的、失败的。正面的、成功的经验,体现了主客观的统一,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当然是很可宝贵的。反面的、失败的经验同样十分宝贵。因为反面经验是同正面经验相比较而存在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吸取失败的经验是取得较大成功的必要条件。总结就是提高,正面的经验通过总结,可以上升到比较高一级的程度,以便更好地坚持和发扬;总结又是转化,反面的经验通过总结,可以转化为积极的东西,从反面经验中接受教育和教训。可见,正面经验可起先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反面经验则可起鉴戒作用和免疫作用,两者都必须加以总结,都是值得记取的。总结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只要留心细想一番,是不难理解的。
学习,不但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要从实践中学。而总结,正是把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我们平日进行工作总结,并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学问,它无非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实践中获取的认识和积累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别、思考、提炼,去伪存真,去粗存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小中见大,实中见虚,微观中见宏观,个别中见一般。经过这样的科学的总结,既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又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还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新知识、新经验、新问题、新见解加以系统化和深刻化。应当说,总结的确是一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行学习的正确方法,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这一优良学风的具体表现。有些同志重视学习,却不重视总结,起码是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其学习效果也往往会打折扣。当然,我们提倡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的总结方法,也只有这种总结才能兼收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之所得。如果浮皮潦草地搞就事论事的所谓“总结”,是达不到上述目的的。
总之,善于学习很重要,善于总结也很重要,我们特别要善于掌握从总结中学习这种融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于一体的科学方法。要善于从总结中学习,既学理论观点,也学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经验。如果各级领导者把两个“善于”都做到,那么,将会成为头脑清醒、思路开阔、工作出色的聪明人。


第5版(理论)
专栏:

  要加快流通企业的改革
吕胜年
加快流通企业改革,转换流通企业经营机制,是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应如何推进这项改革呢?
首先要破除轻商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搞市场经济就要有人经商做买卖,要讲效益,讲盈利,这就要求彻底转变“无商不奸”和搞商业、做买卖低人一等的旧观念,树立无商不活、无商不赚、无商不富的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方法组织流通工作,使流通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经营者。
其次,以推行柜组承包为重点,全面深化流通企业改革。所谓柜组承包,就是在流通领域全面实行“四放开”的基础上,在零售企业内部实行柜组承包,划小核算单位,发挥“母体裂变”效应,给企业注入强大活力。其具体做法,主要就是“四自、三包、三不变、两抵押”。“四自”是指由柜组承包人自筹资金,即企业把正常销售的库存商品全部移交给承包者,按正常零售价计算,扣除合理的综合差价,得出移交正常商品总金额,给承包者作为铺底资金,扣除风险抵押金后,其余商品金额转为银行贷款,按期收取银行利息,承包者如扩大经营规模,所需资金全部自筹;自主经营,即在国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承包者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可自主选择进货渠道,灵活运用结算方式,自主确定销售价格,店内按企业规划,统一布局,柜台外可以交叉综合经营;自负盈亏,即承包者根据承包合同的规定,必须按期交足税利;自主分配,即在上缴承包税利费后,其余所得利润由承包者自主分配。“三包”是指包缴足税金,在承包销售总额的基础上,确定全年承包上缴的营业税,按月实现销售额交纳税金,年终统算。随着销售额逐年递增,营业税也同步递增,所得税由企业和税务部门总包总挂;包缴足利润,按承包合同的规定上缴全年利润,根据销售淡旺季情况,分解到月;包库存商品还本付息,库存商品占用金额付息计入经营成本。库存商品金额的还本,一是每年交库存商品的30%风险抵押金,二是以较大数额盈利分配中的一部分作抵冲,两项相加,三年要全部还清库存商品货款。“三不变”是指企业法人代表不变,企业隶属关系不变,职工性质不变。“两抵押”是指风险抵押,承包者和合伙人交给企业的风险抵押金应是核定库存商品移交总数的30%,或者全年上缴承包利润的30%,其中也可以用资产作抵押;公职资格抵押,如承包者及合伙人违反纪律,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企业声誉等,企业可视其情节,给予处罚,直至开除公职。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洪泽县委书记)


第5版(理论)
专栏:

  革命老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思考
王久祜
革命老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1992年盛夏,江泽民总书记冒着炎热酷暑来临沂地区考察,要求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老区特色的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江总书记还欣然题词:“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这给了老区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要振兴临沂经济,加快老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临沂地区地处沂蒙山区,由于历史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人们的视野比较狭窄,思路不够开阔,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开放意识、科技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老区经济基础差,发展困难大,有些同志对加快发展信心不足。这些思想观念成为老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沉重羁绊。为此,我们把解放思想、换脑筋作为老区加快发展的首要环节,坚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上来,统一到“三个有利于”上来,统一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要振兴临沂经济,就要抓住机遇,从老区实际出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经济的发展和每一项建设成就的取得,都与改革密不可分。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老区来说,这是加快发展的一次新的机遇。从我区情况看,我感到,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当前要突出抓好三个“加快”。一是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步伐,塑造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地县两级要逐步做到管企业外部环境,不管企业的具体经营;管企业的工资总额和利税挂钩比例,不管企业内部分配;管企业的主帅,不管企业的将和兵。加快企业内部各项制度改革。二是加快市场体系培育。在市场建设上,要在积极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金融、劳务、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努力形成多成份、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配套完善、内外结合的市场网络。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行“撤、并、转、办”。即:撤销非常设机构和多余的机构;合并职能交叉重复或业务相近的机构;将部分经济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成建制地转为经济实体;组织党政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兴办经济实体。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开放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的新格局。全区同国内130多个省、地市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992年签约并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37个,合同利用外资8152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3倍和6.6倍,实际利用外资1802万美元,增长67%,并有117家骨干企业嫁接成三资企业,从而加快了全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经济要获得发展,干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风貌,有一种敢闯敢干、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把人们动员起来,鼓舞起来,使之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把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在全区人民中倡导和树立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创新,顽强拚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为搞好改革与建设,不计名利得失,甘于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靠艰苦创业起家,靠改革开放腾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被誉为“山东第一镇”的罗庄镇和在海拔600多米高的龙顶山上开山劈岭,改造山河,脱贫致富,并走下高山闯市场的九间棚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就是弘扬和实践沂蒙精神的优秀代表。
(作者为中共山东临沂地委书记)


第5版(理论)
专栏:出版动态

  出版动态
▲谢群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明读本》,最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市场体系建设、劳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政府职能转换及市场经济中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王平)
▲由孟宪忠同志撰著的《世纪末的最后一搏——邓小平改革评传》,最近已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以生动事实和独到分析,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下,揭示了一九五七年到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的历史渊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形象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在开拓、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过程中的伟大作用和个性风貌;充分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和历史经验。本书的出版,对于人们学习和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有帮助的。(木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