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1988—1998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回顾和展望
王梦奎
(一)
从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五年,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五年,是巩固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成果的五年。这五年,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在过去的五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6%,平均每年增长7.9%,高于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规定的7.5%的增长速度。农村经济发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粮食生产摆脱了一度徘徊的局面,一是乡镇企业继续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消费品工业迅速发展,市场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过去长期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一定程度的买方市场。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新成就,一大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今后经济发展增添了后续力量。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1倍,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十一贸易大国。外汇储备有较大幅度增长,由拮据变为比较宽裕。在经济调整过程中,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仅没有降低,还有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由3073亿元增加到11400亿元。统计资料说明,这五年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是少有的几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这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最重要的进展,一是多种经济成分继续发展,一是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现在在价格形成方面,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在工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90%,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占85%,在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占70%。总起来说,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比重,已经由五年前的50%左右,扩大到80%左右。粮食实现了购销同价,并且有400多个县完全放开了粮食经营。这些进展,甚至超过了前些年所期望的程度。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最重要的进展,是在继续实行沿海开放的同时,实行了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对外贸易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国际交换对经济增长起了积极的作用。五年利用外资609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33亿美元,分别相当于1979年到1987年9年总和的1.6倍和2.6倍。事实正是这样: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促进和保证了治理整顿任务的完成;治理整顿解决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又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近年来的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我们所以能够在国际国内极其复杂艰难的情况下取得新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角度,总结了五条经验,这就是: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必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发扬务实作风。这些基本原则,也是今后在工作中要继续注意把握的。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贯强调和坚持执行的,但是,在充实了五年来的新鲜经验,并且汲取了剧烈变化的国际局势中的教训之后,其内涵无疑更加生动和丰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更为深切了。这里,用得上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同一句格言,从完全正确地理解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
(二)
今后五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性五年。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使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是这次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调,也是当前和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四大对90年代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了纲领性的规定。按照十四大精神,国务院对“八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利用外资、进出口贸易、投资规模等主要指标作了必要的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八五”计划,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平均每年6%,调高到8—9%。今后五年包括“八五”计划的后三年和“九五”计划的前两年。如果“九五”前两年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今后五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将再增长50%左右,提前实现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据测算,如果平均增长速度为8%,1997年可以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平均增长速度为9%,1996年就实现了。这将保证我国经济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需要指出,调高计划增长速度,是相对于原定6%的平均增长速度说的。从实际情况看,去年已经达到12.8%的高速增长,由于“瓶颈”制约加剧,争取比这更高的增长速度是困难的。从资源状况和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看,长期保持这样高的速度也是不容易的。就全国来说,当前经济工作的着重点,已经不是继续加快增长速度,而是大力优化结构,改善管理,提高效益,通过深化改革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既好又快地健康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是由客观和主观多方面条件决定的,各个部门和地方不能一刀切,也不必相互攀比。最适宜的增长速度,是既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防止严重通货膨胀。速度安排过低,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缺乏后劲,许多社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安排过高,超过了资源支持的程度,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不能持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增长速度不可能年年一样,有波动是正常的,但要努力避免大起大落。
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经济上新台阶要表现为数量的增加,但同时必须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后者将愈益显得重要。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看,特别要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上新台阶的关键问题。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乃至现代化的实现,都有赖于此。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上新台阶的重要内容。8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的成绩,主要是农业和消费品工业有比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经济高速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不足之处,是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滞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根据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农民占我国十一亿人口的绝大部分,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我国农业在过去十多年间无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整个说来,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农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在一些地方刚刚起步,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起步,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仍然受到农业的制约。从温饱到小康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人多地少的农村很难达到规模经营,以及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农村投资向非农产业的严重倾斜,而国家又缺乏支持农业现代化的雄厚财力。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保持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此,必须逐步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要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稳定农村经济政策,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现在农村经济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有所扩大,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同时不合理的收费、集资和摊派又相当普遍。前者,是因为工业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后者,是因为地方举办的工业建设和其它事业规模过大,资金没有来源,负担势必加诸农民,这带有某种原始积累的性质;当然,同基层机构臃肿、所养人员过多也有关系。此类问题,在一些地方已经引起农村的不安,必须妥善加以解决。过去十多年的经验证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政策对头,在支持9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方面,当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向来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究其原因,一是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所需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分散的条件下不容易兴办;二是价格不合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价格相对低廉,而加工工业产品价高利大。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以较高速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运输的制约,基础工业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的制约。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8%,铁路货运量只增长3%,铁路运输全面紧张,十几条铁路干线24个限制口运力只能满足需要的40—60%;沿海主要港口压船压港严重;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运输能力不足;民航基础设施落后,供求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的主要困难,在于巨额资金的筹集。在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来解决。在今后五年内,交通运输、能源和原材料计划增长幅度都比较大,但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和增长潜力,是可以达到的。不论从资源状况,还是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看,都必须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开发的同时,把节约放到重要位置。这不仅是缓解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逐步由粗放经营过渡到集约经营的必由之路。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优化,要实现双重任务:一是产业结构的协调,一是产业结构的现代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一般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虽然也必须蕴含着结构的协调和合理化,但此外还具有伴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而发生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特殊意义。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必然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形成新的行业和产业,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所谓工业化和现代化,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考察,可以说,就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不断造就新的产业,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飞跃的过程。所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不论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还是对于整个现代化的进程,都是至关重要的。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党的十四大报告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的发展都给予了特别的重视。
当前经济形势总的说是好的。但是,历史经验证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巩固和发展好的形势。现在,经济效益仍然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经济体制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猛,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交通运输、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银行信贷和货币投放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加大,都是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我国经济长远的发展前景。
(三)
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1979年以来的15年和过去的五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实行了改革开放。今后五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也要靠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在的设想,90年代要初步建立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20年的努力,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后五年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现阶段我国有多种经济成分。各种经济成分都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生产和经营,基本上是市场调节的。集体经济基本上也是市场调节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通过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转换经营机制的实质,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寻找新的国有经济实现形式。这个问题,尽管十多年来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若干难点,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完全和彻底的解决,今后仍然需要继续在探索中前进。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认真贯彻执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实行承包制有其实际理由和历史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矛盾,需要加以完善,并且探索更好的替代方式。股份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但还需要制定规范的规则,探索具体的实施办法。目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没有建立新形势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这不仅使企业实际经济效益降低,国家财政收入流失,而且使少数人有可能利用制度的漏洞,靠瓜分国有资产而暴富。可以说,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包括地产在内的资产评估,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关系改革成败和社会安定的一个大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继续探索国有企业的实现形式,但必须明确的是:对国有企业来说,国家是企业的“老板”,即终极的所有者;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只是名义的或虚拟的所有者;而企业经理人员,只是老板的雇员,而不是所有者。这并不影响企业自主权的落实,相反,企业自主权只有在这个根本前提下才能成立。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积极发展各类市场,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发育程度比较高,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相对滞后,金融、技术、劳务、信息和房地产市场只是开始形成。即以比较发育的商品市场来说,目前也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地区与部门的分割与封锁,这同建立国内统一市场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要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法规,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调节发挥作用的基础。现在,我国商品价格绝大部分已经放开,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可以放开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还没有放开,企业定价权尚未完全落实,生产要素价格改革相对滞后。看来,在今后五年内逐步理顺价格关系,基本完成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建立健全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和国家对价格的调控体系,是深化改革所必需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完成了这一步,也就为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其它方面的改革,例如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其实质,都是将市场机制引入这些领域。没有这些领域的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其它方面的改革很难进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健全有力的宏观管理,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宏观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财政和金融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现在经济体制正处在转轨时期,旧的破了、新的又没有立起来的现象,不规范甚至混乱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人们看到,一方面,国家该管的事还没有完全管好,例如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中存在的盲目性,国家财源的大量流失,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的失控,这些正应该是国家宏观调控显其身手的领域,现在却显得软弱无力;与此同时,国家仍然管理一些可以少管或者不管的事,例如对许多具体项目的审批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财政和银行还肩负着一些本来可以卸却或者至少可以大为减轻的沉重包袱,这也往往使国家在宏观调控中陷于被动。所以,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政府管得多了,或者管得少了,而在于真正转变职能,把该放给企业的权真正放给企业,把该管的事情切实管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健全的法制,正如有秩序的比赛必须有完备而又严格执行的运动规则。十多年来,虽然经济立法有长足进步,但至今仍然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也相当普遍。需要通过法制建设,特别是健全经济立法,把成功的改革经验制度化、法律化,并且严格执法,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关系,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改革继续深入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行,要求上层建筑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革。机构改革是当前的迫切任务。机构改革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条件,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各级政府机构存在的政企不分、关系不顺、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做到宏观管好,微观放开。国务院走出了机构改革的第一步,以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也都要进行机构改革。虽然,从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长过程来说,这次机构改革还带有过渡性,有的还带有试点性质,今后还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但毕竟是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推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
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从发展趋势判断,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总的说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因为:
第一,经过建国以来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比过去更雄厚了。已经建成的大批项目会继续发挥作用,正在建设的项目会陆续投入生产。近年来农业连续丰收,发电装机容量、钢产量增长较快,今后几年仍有可能继续以较大幅度增加,都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物质条件。
第二,由于收入迅速增加和人民保持勤劳节俭的传统,目前我国储蓄率很高,近期城乡居民储蓄仍可望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成为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这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有力因素,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
第三,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体制格局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从经济成长的阶段来看,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正处在经济迅速扩展时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必然形成旺盛的投资需求。投资带动将是90年代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购买力将不断提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这都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因素。
第五,经过40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虽然,不论是改革还是发展,在我们面前都还有不少必然王国,今后仍然需要在探索中前进,但同过去相比,今天人们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对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规律性的认识,无疑是深刻得多了。精神的力量已经而且必将继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第六,在剧烈变化着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作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国,有很大回旋余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我们面临挑战同时也存在机遇。今后几年,亚太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将会加快,我国开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这些都将为通过扩大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我国在近代史上和建国以后,都有过丧失时机而贻误经济发展的沉痛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抓住了历史机遇,实现了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乃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现在,我们仍然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可以断言,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再过5年,当迈近21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必定会是一番更加繁荣昌盛的景象,必定能够以更加雄伟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5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社科书讯
▲由刘杰诚编著的《毛泽东和斯大林》一书,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关系为主线,以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为主题,叙述了毛泽东同志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把苏联经验模式化的错误思潮,带领党和人民战胜千难万险,终于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前进道路的过程。         (马玉卿)
▲由孙哲撰著的《新人权论》一书,最近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指导下,对人权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全书分人权总论和人权分论两篇,主要内容包括人权概述,人权理论研究,民族国家与人权,人权问题的国际化,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集体人权,民族人权及人权余论等九章。        (段南萍)
▲由潘德冰所著的《社会场论导论》一书,最近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从社会体制结构出发,提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类型社会的运行、控制、有序性、稳定性及演化理论,论证了社会场的存在性,分析了社会事物与社会场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了宏观社会现象之间的本质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探索了中国变革及现代化的道路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为该书作了序。(刘华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