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现状扫描
●经营成份多元化●消费形式多样化
 ●参与主体社会化●市场功能效益化
●管理趋向规范化
孟晓驷
我国现代文化市场是在改革开放的广阔社会背景之下兴起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其进一步兴旺繁荣展示了可观的前景。如果我们对今天的文化市场做一番总体透析,会真切地看到,较之十年前,它已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一、经营成份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体、中外合资等所有制形式并存互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文化市场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向功能令人瞩目,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经营者、竞争者跻身其中。目前,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他们在人才、场地方面优势突出;二是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非文化单位,他们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三是个体文化经营者已发展到30余万户,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在文化市场上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四是合资企业在文化市场中所占比例也达到22%。这种多渠道、多层次、多体制办文化的情况,改变了以往文化市场经营成份同质性强、异质性弱,市场竞争机制先天不足的缺陷,给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
二、消费形式多样化——经过数年拓展,已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立体消费结构,消费特点趋新求异。
与前比较,文化市场已不再是影、视、剧和老三摊(书摊、报摊、民间卖艺摊)传统的简单卖方市场,初步形成了演出、娱乐、音像、书刊、美术、电影、文物、业余文化艺术培训、对外文化交流等九大门类,市场的不断拓展,使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性空前加强,于是带来了社会文化消费境界的不断更新。同时,以往单一的文化消费形式也逐步发展为多层次不同文化的消费形式,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以文化娱乐场所为例,在一些大中城市,高档次的歌舞厅、卡拉OK厅已占到2/3。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中的趋新求异现象。这几年,文化市场中的经营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兴衰枯荣的变迁和冲击。“戏剧热”、“录像热”、“台球热”、“交谊舞热”、“流行歌曲热”、“卡拉OK热”起起落落,热点不断更新。“蛇年兴舞,龙年兴歌”这一类的民俗俚语正是文化消费趋新求异特点的写照。应该看到,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拓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的时空,反过来讲,能够在五彩缤纷的文化市场中不断选择新的消费热点,这本身也是市场繁荣的一个标志。
三、参与主体社会化——文化市场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情趣、不同教育程度的众多消费者群。
据统计,全国每天在文化市场活动的人近四百万。特别是新兴的文化娱乐市场,以独具的“服务性”、“参与性”形成强大内力磁场,吸引众多消费者去投入,去参与。今天的文化市场已不再是那种“国家掏钱,群众娱乐”的福利事业,从工农商学兵到男女老少幼,都不同程度地成为文化市场的消费主体,体现了充分的社会性。
四、市场功能效益化——文化市场紧密靠拢社会物质商品大市场,使文化得以与经济“联姻”、“握手”,达到优势互补效应。
除了具有娱乐审美功能、信息交流功能、教育认识功能以外,这些年我们突出地看到,文化市场的经济功能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一方面,“以文补文,多业助文”,促进了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完善了文化单位自身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以文促商”,“以文促贸”乃至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例如:山东国际风筝节一举振兴潍坊的经济;四川自贡恐龙灯会将文化与科学、旅游、经贸融为一体,每年均获得十几亿的成交额;上述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年,“文化搭桥,经济唱戏”获得了可观的效益。
另外,文化市场的兴起,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吸引社会投资,减轻国家投资办文化的压力,同时也促进消费基金分流,缓解物质商品的供求矛盾,并使国家增加了税收来源。文化市场的意义远没有囿于文化领域,它对于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辐射力、影响力、推动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五、管理趋向规范化——管理现状正在朝着结构合理、法规完善的目标迈进。
我国文化市场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它不可能像资本主义的文化市场那样任其自生自灭、自由自在。一方面要运用市场机制的规律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强和改善政府部门的管理,克服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这几年,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管理工作也逐步规范化。全国基本形成了四级管理网络,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也相应建立起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95%以上的省、区、直辖市都制定了《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和与之配套的分类管理条例,基本上实现了政策引导、法规约制、法律保障的有机配套,从而走上了依法治理文化市场的轨道。遗憾的是,由于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法》尚未能出台,在这方面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综上所述,这十年,我国文化市场从小到大,颇具规模,已经发展成为多种经济成份的混合体,多种经营项目的竞争,多种消费层次的选择,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在当前,进一步研究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逐步完善管理模式,引导文化市场向健康有序、活跃繁荣的方向发展,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话说“彩色”与“黑白”
赖大仁
随着彩色感光技术的进步,摄影艺术的发展也实现了一个飞跃,即由黑白摄影发展到彩色摄影。如今人们看电影多半是看彩色的,拍照也总喜欢拍彩照,黑白摄影逐渐被人们疏远了。这也难怪,彩色毕竟比黑白好看。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黑白不见得就过时了,黑白自有彩色所不及的长处。据说在艺术摄影中,黑白反倒比彩色更受重视,因为从艺术表现的意义上讲,黑白摄影虽然色调单一,却正可以运用黑白间的反差对比,简洁明晰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达到艺术的集中和提炼概括的目的,而且它在风格上朴素平实,富于自然美感。彩色摄影虽有色彩美的长处,但在某些方面,艺术表现力仍不及黑白。所以如今虽已进入“彩色”时代,却仍有一些艺术上的不懈追求者不肯放弃“黑白”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可通,由此或可旁及其它现象。比如在文学创作方面,这些年来由于对外开放、借鉴吸收、探索创新,艺术表现方法技巧是空前地丰富多样,用各种新方法新技巧创作的作品可谓是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不过在这种文学新潮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作者有意无意地忽视创作中的艺术提炼概括与典型化,忽视对表现内容的开掘和深化,而是过于追求表面上的新奇好看,或在叙写上着意铺排,或在修辞上讲求华美,或在技巧上花样翻新。其结果是使作品如同某些色彩艳丽,却毫无艺术性可言的彩色照片,俗不可耐。出现这种情形,大概与一些作者盲目赶时髦,忽视艺术规律和鄙薄文学传统有关。
其实,文学传统中有些艺术经验和方法,看起来不新奇,但其艺术表现力却不一定比某些新方法差。比如我国诗歌中的比兴等手法,大概要算是“黑白”时代的了,但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你能说它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不如某些新潮诗?你能说这类艺术方法陈旧过时了?再如,鲁迅先生曾说,做小说写人物最好用白描,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眼睛;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这大概就相当于黑白照相,是要点真本领硬功夫的。他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人物,都只那么简单的几笔,便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谁敢说现在的新潮小说家在艺术成就上超过了他?又谁能说这种虽简洁却很有表现力的艺术方法如今不适用了?近日在报上见孙犁先生给贾平凹的一封信,其中说到:“所谓美,在于朴素自然。然而时下有些‘美文’,实际是刻意修饰造作,成为时装模特。另有名家,本来一句话,一个词就可说清的意思,他一定连用许多同类的词,就像串糖葫芦一样,以证明词汇丰富,不同凡人,这样的美文,也是不足称的。近年五四散文,大受欢迎,盖读者已发见新潮散文,既无内容,文字又不通,上当之余,一种自然取向耳。”如果仍用我们上面的比方,也可以说是人们上了一些庸俗的“彩色照片”的当,而宁愿欣赏过去“黑白”时代的艺术。这大概怨不得读者观众。
当然,笔者这里并无不问青红皂白,抑“彩色”而扬“黑白”,主张回到黑白时代去的意思,而只是想借此说明这样两点:其一,艺术创作未必非要赶新潮图时髦,非“彩色”不可,“黑白”也自有其独特表现力和独特的美,“黑白”艺术同样可以成为艺术精品;其二,即便是力图创新拍“彩色”,也该先练练“黑白”的基本功,掌握艺术创造的基本要求、要领和艺术表现的基本技法,以此为基础才可能有所创造。不然,虽是“彩色”,其水平品位仍可能在“黑白”之下。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最后一个匈奴》
〔长篇小说〕
作者:高建群
作家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
这部作品以陕北地区四个家族、三代人的生存状态和改变生存状态的斗争为主线,表现“现代革命”为主要内容。这里有中国的罗宾汉式的人物刘志丹、谢子长,有举世瞩目的毛泽东,有在这片失血的土地上艰苦跋涉的当代英雄。当然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但是孕育了陕北如此宏大的革命运动的农民。
反映陕北革命的小说已有了那么一些了,但像高建群这样来表现的颇有特色。首先,他把这场革命放到自轩辕黄帝以来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深深的根基上,放在陕北这块儒家文化“偏遗漏”的化外之地的野性环境中,把“革命”作为这块土地上的自在物,带着这块土地的印记特点来写的。其次,《匈奴》剖析了陕北这块土地上的人的人种特点、社会性格,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韵味。在这个意义上说,《匈奴》又是一幅陕北历史、文化艺术、民情风俗长卷。如陕北的剪纸、石雕、唢呐、信天游,书中都有精彩的描写,特别是当它们与人物命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带给你以陕北独有的苍凉、凄怆、红火的氛围,它让你沉思、凝想,是一种说不出的审美享受。
这部40余万字的长篇,可看作是当前表现“革命”的最新品种,有许多宝贵的探索和实实在在的成功。
                  (朱珩青)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追求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
——组织创作《古船·女人和网》等三部系列电视剧的一点体会
李宝侠
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之后,长篇电视连续剧《古船·女人和网》又面世了。这三部作品,构成了一个系列。评论界的朋友们对这个系列作品的出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这三部作品,把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反思巧妙地熔于一炉,具有较强的历史穿透力,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也很深广,是一帧别开生面的反映农村大变革生活的艺术长卷。”“从这三部作品不难看出,追求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是创作者所致力要达到的境界。”在组织创作这三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在有意识地追求着一种境界,那就是努力实现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作品中和谐的统一。
首先,我们特别注重追求作品独特的认识价值。
1988年,一场来势迅猛的农村经济改革方兴未艾。伴着改革的大潮,一大批长、中篇小说应运而生。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作品,我们之所以选中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即后来的《篱笆·女人和狗》)并把它搬上屏幕,主要是因为这部作品不仅表现生活的视角独特,也展示了人物不寻常的命运和复杂的情感世界,而且思想上的“含金量”也比较高,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作品透过茂源老汉和他的四个儿媳妇——马莲、巧姑、枣花、喜鹊平凡的日常生活,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他们情感的波澜和精神的裂变;特别是通过枣花与铜锁间“无爱的痛苦”,深刻地展示了新时期文明和愚昧这个历史性的冲突,尖锐地提出了“篱笆墙的影子为什么这样长”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实际是强调了在当前的经济改革中改革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传统心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部作品的认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篱笆·女人和狗》获得成功后,在《辘轳·女人和井》的创作时,作家韩志君、韩志晨兄弟深入生活中却发现,在农村改革的进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物质生活上富起来以后,精神生活却没有同步,从而造成了二者之间严重的倾斜与失重。他们认为,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切进去,就应当着力表现枣花的第二次精神悲剧,即小庚对她“爱的折磨”。这样,才有机会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来状物写人,也才有机会把艺术触觉伸向更多一些的人生场景和情感角落,认识价值比较高也比较独特。对于作家在生活中的新鲜感受我们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这样,就使《辘轳·女人和井》在表现以枣花、茂源、小庚、铜锁等为代表的当代农民心灵深处新旧观念和思想情感即两种文化的撞击时,较前篇更为全面,更为辩证。
此后,在《古船·女人和网》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还是首先安排作家到辽南农村去进一步深入生活。在这次深入生活中,他们发现:伴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和经济的发展,当年那些曾同男人们一起扶犁、点种、锄草、收割的乡村姐妹们,却有相当一部分又重新回到了锅台边。这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生活,启发了他们。他们决定,就选择这个问题作为“突破口”,来结构和创作他们的作品。他们提出,要在努力表现农村的改革大潮,塑造狗剩儿媳妇、铜锁、喜鹊、小豆倌儿、耿小川、翠翠等具有“新人”素质的人物形象,从而展示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同时,把“逃脱中的落网”作为枣花命运的基本走向,既写她对旧的传统观念的“挣脱”,也着意地去写她自己的“心狱”,写她自己对自己的心灵羁绊和束缚。这实际上,就是她这位善良而柔弱的女性的第三次精神悲剧!
我们觉得,这样写,会更加辩证也更加深刻地表现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现实,从而使剧作具有更丰厚的内蕴,包含更多的“可以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并努力“在更高得多的程度上用最朴素的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
我们在组织创作“农村三部曲”的过程中,不仅特别注重追求作品独特的认识价值,而且还十分注意使它与审美价值在作品中和谐地统一起来。为了实现这种和谐的统一,我们主要强调和注意了三个方面:
第一、在进入创作过程的时候,我们强调和注意,不使作品变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同时强调题材的广阔性、情节的丰富性、以及人物的生动性,通过对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偶然性现象的独特观察、体验和酣畅淋漓的描绘,来艺术地再现事物的本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某种必然性来。
第二、我们强调和注意使作品贴近生活,而没有那种概念化的语言和矫情的东西。在剧本创作时我们就明确提出:“以生活剧的外框架寻找观众,以含义性的内隐层面寻找知音。”从而在作品中把自己和自己的观点藏起来,而且要尽量藏得深些,以至于好像根本没有自己。
第三、我们强调和注意在正剧中渗入悲、喜剧元素。我们的这三部作品,都基本属于反映农村变革生活的正剧。但为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产生更强烈的审美效应,我们有意识地在情节发展中增强了情趣部分,在正剧中渗入了悲、喜剧元素。既可以让观众发出会心的或开怀的笑,又都可以以悲剧的壮美与崇高摇撼观众的心灵!
电视剧也同电影一样,属于“遗憾的艺术”。我们的《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等三部作品,也一定会有许多遗憾。在追求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艺术之路上,我们还刚刚起步。今后,我们会倍加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回应时代和人民对我们电视工作者的呼唤!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动态

  文艺动态
△长篇报告文学《海纳百川》(作者费爱能、马福才、景胜海)以军队干部安置工作的酸甜苦辣,着重描绘了上海地区军民联手解决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社会安定的问题。近日由上海警备军政治部和《昆仑》编辑部举办的研讨会上,与会者就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等进行了讨论。(八一)
△方敏的生命系列小说《大拚搏》、《大迁移》、《大毁灭》以生物界小生命为题材,表现人类对大自然拚搏抗争精神的艺术观照。在《中国作家》等单位举办的讨论会上,专家们对作者开拓小说题材新领域作了认真的评述。(卓)
△三十余万字的报告文学集《雕塑大武汉》(杨蒲林、陈本才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记录了武汉市一些重点工程及城市建设战线十年改革的不平凡的历程。热情讴歌了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建设者的奋斗、牺牲与奉献精神。(邓斌)
△反映农村经济改革初期新旧思想观念冲突的长篇小说《转折》讨论会近日在漳州举行。作为闽南地区的业余作者,江山曾担任县委书记多年,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素材,创作了这部表现历史变革时期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的作品。小说生活化的情节、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闽南文化的特色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会议由北京出版社、漳洲地区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生)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讨论会”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次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英语系联合主办的会议,共有英、美、荷及中国大陆学者七十余人参加。代表们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中国文化在九十年代的转型等问题。(德文)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安达杯”文艺短论征文获奖名单
 (以得分多少为序)
一等奖三名:
为何“不吃土”了      白欢龙
地之子,城之子       滕云
文章何必都是“捧”     吴方
二等奖七名:
怀念成名作         李师东
美丽的“包袱”       童道明
猫不逮鼠的思索       张丛笑
鉴往谈今说“下海”     余斌
呼唤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   唐涛涛
大雅久不作         杨匡汉
当一回董事长        高洪波
三等奖十二名:
“卖文”者的品格      毛志成
精品意识与短期行为     蔡毅
道德文章立天下       路阔
江上舀水          刘鸣阳
“曹兵过桥”何时休     李召晔
谈“过把瘾就死”现象    李向阳
寻求新生          黄国柱
从一台节目说到雅俗观    李下
文学分期与流派命名     何龙
“下海”的另一面      朱向前
包下来,何妨推出去     徐柏森
标准 李庆西
          人民日报文艺部 深圳蛇口安达公司
              一九九三年四月一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