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酝酿国家机构领导人选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各代表团,从今天开始酝酿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
这些人选的候选人名单草案是由中共中央推荐提出、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表决通过的,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候选人,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中央军委主席候选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候选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候选人。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大会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上,主席团常务主席胡锦涛已对候选人名单草案作了说明。


第1版(要闻)
专栏:

  举起“龙头”带动“龙身”
——江泽民和山西代表一起商讨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
本报记者米博华
3月25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到海军招待所,看望山西团的代表并和代表们一起座谈。
省长胡富国介绍了山西省近年来在改革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
山西团的代表发言很热烈。江泽民时而凝神倾听,时而握笔记录。会场上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人大代表、山西省计委主任张奎,吕梁地区行署专员冯其福等同志先后就山西的经济发展、农村问题和基层政权建设等问题发表意见。
江泽民在听了代表发言后说,能源是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在全国的经济布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抓住了这一条,也就抓住了山西的最大优势。
江泽民指出,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的改革和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这是很可喜的。江泽民强调,山西要继续重视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努力把能源重化工搞上去。他说,能源是山西的“龙头”,山西经济要起飞,“龙头”必须先举起来,然后才能带动“龙身”。这样,全省的经济就活了。你们要根据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依靠能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产业结构,使能源优势变成促进山西经济振兴的优势。对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央和国务院是重视和支持的。
江泽民指出,加强能源基地建设,还必须树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全局观念。山西资源丰富,应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当然,山西在这方面做得是好的。
江泽民再次强调了要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他说,山西也是一个农业省,这一点格外重要,任何时候都忽视不得。各级领导同志尤其是主管农业的领导同志要亲自下去,就地同农民群众共商克服困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对于至今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贫困地区,更要关心那里农民群众的疾苦。通过开发或扶贫方法,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农业生产中要注意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搞建设、办事情,凡是要农民投资投劳的,一定要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
他说,山西发展农业,水是关键。最近中央和国务院已批准引黄工程,引黄河水入晋,这件事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以缓解山西缺水的矛盾。
在谈到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江泽民指出,山西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过去,在农业战线上,曾出现过不少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先进典型和劳动模范。在煤炭战线上,有石圪节煤矿和“石圪节”精神。石圪节精神,也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希望山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要继续保持和发挥这种可贵的创业精神,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把这种精神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及其他各项事业中去,充分体现在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和领导作风、思想作风等各个方面。
江泽民说,唐朝的一位诗人在山西永济县境内登鹳雀楼时写下了这样的著名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附图片)
江泽民总书记参加人大山西省代表团全体会后和代表合影。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德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五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由主席洛塔·毕斯基率领的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乔石代表中共中央对德国民社党主席毕斯基和前主席格雷格·居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们两党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两党处境不同,也有一些不同点。我们愿本着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发展同贵党的关系。”
乔石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的改革情况。他说,中国的改革已进行十多年,如果没有这十多年的改革,中国就不会有今天这种状况。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进行改革很不容易,但我们有信心克服种种困难,把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毕斯基说,德国民社党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重视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我们代表团是首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的改革以及中国所发生的一切都有浓厚的兴趣。
会见后,乔石设宴款待德国客人。朱良、李淑铮参加了会见和宴请。
德国民社党成立于一九九○年初,目前有十五万党员。代表团应中共邀请于三月二十三日抵京。二十四日,中联部负责人李淑铮同代表团进行了会谈。除北京外,代表团还将去上海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公告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25日发表公告。公告全文如下:
“在王震副主席逝世后,承蒙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党派、友好团体、各界友好人士、驻华使节以及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发来唁电、唁函表示深切哀悼。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奉命对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列席政协大会认真听取意见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胡晓梦、朱冬菊)根据李鹏总理的意见,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各部委负责同志最近几天先后有86人来到人民大会堂列席政协大会,听取委员们对政府工作的批评、建议。
李鹏总理19日听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首次大会发言后说,政协委员的发言对改进政府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各部委的负责同志都应该抽出时间到大会来听取意见。
来到大会堂听取政协委员意见的领导同志有朱镕基、李岚清、李铁映、邹家华、陈希同、钱其琛、尉健行、宋健和交通部长黄镇东、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杨钟、国家工商局局长刘敏学、国家宗教局局长张声作、国家医药局局长齐谋甲和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书明、徐志坚、安成信等。他们十分重视委员们的发言。国务院副秘书长安成信说,委员们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提出的,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刚出差回来就赶来听会。他特别关心委员们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法制局局长杨景宇说,来自各阶层的委员带来了各种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今后我们国家一些法律的制定如果能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就更能体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民政部副部长多吉才让、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等都表示要把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带回去,切实改进工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十位委员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发言
本报北京3月25日讯记者郑固固、袁建达报道: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第5次全体会议,继续进行大会发言。10名委员先后就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贡献、提高妇女地位、全力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促进祖国统一等问题发表了意见。会议的执行主席是钱正英、丁光训、孙孚凌、安子介。列席今天大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岚清、国务委员宋健和国务院一些部委的负责同志。
孙孚凌委员代表工商联作了题为《工商联要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贡献》的发言。他说,面对我国经济不断开放和与国际经济逐步接轨、国内国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的新局面,工商联必须强化经济联系、联络职能。作为有大批非公有制经济成员组成的民间商会,工商联责无旁贷地要代表他们的合法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姚美良委员在《再唤侨心,振兴中华》的发言中,提出要特别强调近代现代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且要使这种教育实体化和深入人心。
王厚德等6位委员在联合发言中,建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政府对停工停产企业、亏损企业要实行分类指导,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关涛委员代表全国妇联发言说,要以提高妇女地位的实际行动,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
王照华委员代表全国老龄委发言。他认为我国下个世纪初就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党和国家应当从物质、思想、政策、法规、资金等各方面作好准备,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田麦久委员代表体育组、共青团组、青联组的发言,重申全力支持北京市申办2000年奥运会。
在今天会议上,徐四民委员作了题为《我爱中国,我爱香港》的发言;廖灿辉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作了题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发言;庄炎林委员作了题为《把握独特机遇,发挥“侨”的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的发言;刘永好委员作了题为《私营企业有希望》的发言。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决定
曾庆红任中办主任李淑铮任中联部部长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中共中央决定:曾庆红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温家宝不再兼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职务;李淑铮(女)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朱良不再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职务。


第1版(要闻)
专栏:八届人大政协盛会纪实

  国有所依民有所本
——人大代表畅谈五年来立法成就
  本报记者苏宁
在现代社会,法律的社会功能已不再简单限于惩罚,也不仅仅限于制约,它同时还具有引导、鼓励、推动、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备与否,已成为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八届人大代表、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项淳一,作为立法界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经过14年的努力,我们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的、基本的方面已经有法可依,以宪法为中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冲在本次人代会上作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和59个法律、27个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这其中既有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大影响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海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产品质量法、铁路法等,也有为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提供具体法律保障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工会法、行政诉讼法、著作权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既有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打击社会丑恶现象而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于禁毒,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等一系列决定,也有为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法律化而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提交本次大会审议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
七届人大五年间,我国立法工作涉及面之广,数量之多,超过历届人大,占改革开放14年来立法总数的41%。江苏代表章瑞英是连续五、六、七、八4届的人大代表,对于这一点她有直接感受。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努力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比如在审议铁路法草案时,删去了草案中关于政企合一的规定,以利于铁路企业的改革。在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时,规定合资企业可以在合同中不约定合营期限,合资企业外方也可以担任董事长等。这些修改,既符合国际上的通常作法,又有利于鼓励合资企业作长期打算,更新技术设备,促进合资企业的发展。
立法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是七届人大立法工作的三个特点之一。王叔文代表是七届人大的法律委员会委员,他回忆几年来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草案时,总是注意参考外国有关法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予以借鉴吸收。在审议海商法草案时,除参考了一些国家的法律外,还参考了有关国际规则和国际公约,从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海上运输事业发展的角度,采用有关国际规则或国际公约的规定,使我国海商法与国际通行作法和惯例相衔接。
5年的时间,87项法律和法律决定,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工作人员付出的心血。项淳一代表回忆起行政诉讼法的制定过程,至今记忆犹新:1988年11月,行政诉讼法草案在报纸上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各种修改意见和建议数百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内务司法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4次联合召集了有关部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负责人,以及法律专家进行座谈,征求意见。还召开了有部分省市人大常委会、各级法院、检察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法律专家80多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对法律草案逐条进行讨论修改。
去年6月,北京市一家卡拉OK歌厅的经理收到了一张罚款并停业整顿的通知,原因是他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卡拉OK厅、舞厅等娱乐场所,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八届政协委员刘延东是七届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未成年人保护法起草小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诞生,第一次把青少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法院有了少年法庭,犯罪青少年得到分别关押,文化场馆为青少年提供优惠服务。儿童吸烟、私营个体企业雇佣童工、拐卖儿童等问题,由于有了这部法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民告官”,这个过去一般老百姓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自1990年10月以后,已越来越多地见诸新闻媒介,越来越多的行政长官和各级政府机构,被公民、法人推上被告席。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1983到1986年4年间,全国每年的行政案件均停留在几百件左右,而行政诉讼法实施后的1990年,行政案件增到13000多件。1989至1992年,平均每年递增35.49%。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冤死不告状”和各级“衙门”坚守的“官不悔判”的信条,已被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崭新观念所代替。这一切,皆缘于一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诞生。
法律正从神秘的幕后走向前台,从高高的星座走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千千万万普通人家的生活。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批转纠风办报告纠风工作只能抓紧不能放松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国务院最近批转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1993年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继续抓紧今年的纠风工作,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坚持不懈地长期抓下去,年复一年地抓出阶段性成果。特别在目前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还比较普遍,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群众反映仍很强烈的情况下,纠风工作只能抓紧,不能放松。
《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国务院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纠风工作的计划和措施,不断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
国务院纠风办《关于1993年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报告》共分七个方面:
——正确评价前两年的纠风工作,认清当前纠风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自1990年国务院“八·二三”电话会议,李鹏总理动员部署在全国开展纠风工作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集中抓了两年多时间,做了大量工作,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问题,有的已初步解决,有的已有所缓解。但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还远未遏制住,有些问题仍相当严重,已解决的问题还有反复。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大了纠风工作的难度。因此,这项工作稍有放松或停顿,几年来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党和政府的声誉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继续贯彻一要坚决、二要持久和不断抓阶段性成果的方针,着眼于教育,立足于建设,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纠风工作的对象,在部门和行业中要继续以执法部门、监督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公用事业单位为重点;在地方上要以大城市为重点;在农村要特别抓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狠刹不正之风;(⑴⑷)担任部门和行业领导职务的同志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在纠风工作中起带头和表率作用。
——集中力量继续抓好专项治理。继续下大力气纠正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敲诈勒索、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带有普遍性的不正之风;着重纠正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索贿受贿、谋取私利、搞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重视纠正执法、监督、管理等部门和行业违背中央有关规定,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设置障碍、侵害企业利益以及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重视解决在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中出现的利用行业垄断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继续制止党政机关在公务活动中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的歪风;对那些纠而复发甚至愈演愈烈的问题,要反复抓,抓到底。
——着眼于教育和防范,加强部门和行业自身的基础建设。在有针对性地搞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宗旨教育、法纪教育的同时,要按不同部门和行业特点有计划地对干部和职工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各个部门和行业都要制定规划,确立各自的形象目标,逐步形成一套正规、科学、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结合业务工作,从改革入手,完善廉政勤政制度;要继续推行和完善“两公开一监督”、“一条龙服务”等办事制度。
——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政府部门和行业的监督。各部门和行业都要建立健全内部与外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机制,防微杜渐;要重视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加强舆论监督;各级政府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征求人大、政协对纠风工作的意见,主动接受监督,邀请有关方面的代表参加评议部门和行业风气的活动,检查指导纠风工作。
——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找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与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加强业务建设、为群众办实事等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办法,从体制、制度、管理和物质基础等方面探索有效防止和遏制不正之风的途径。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区、各部门要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切实负起责任,实行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十四大旗帜下前进
  新华社记者李尚志何平
还是在举世瞩目的人民大会堂,还是在万人礼堂的那个讲台前。
继去年金秋江泽民总书记作党的十四大报告之后,李鹏总理又在这里向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两个报告,同一主题: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把经济搞上去。
这是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向自己提出的伟大使命,这是一个古老民族决心再创辉煌的神圣誓言。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遇到一个极好的时机,那就是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它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报告起草自始至终在党中央领导下,在李鹏总理主持下进行。
据报告起草小组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党的十四大闭幕不久,国务院就开始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到今年1月初,报告形成第一稿。1月15日,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1月28日,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2月6日,提交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2月8日起,报告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党政军各部门、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征求意见。在此期间,李鹏总理先后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教育、科技界代表人士座谈,听取他们对报告的修改意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推敲,报告先后六易其稿。
对照一下十四大报告和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就会发现,两个报告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以此总结过去,也以此规划未来。如果说,十四大报告提出了党的路线、方针和纲领,那么,政府工作报告则是把党的决策进一步变为国家意志,变成政府工作的具体部署,更具有可操作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党的十四大报告的续篇,是政府工作贯彻十四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正如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其时间跨度是五年一样,作为本届政府的任期,也刚好五年将满。因而,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一个换届的报告,不仅要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也要对五年作出总结。
五年,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国来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我们所遇到的挑战却是前所未有的。
五年中,尽管世界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人处乱不惊,沉着冷静,继续坚强地领导着十多亿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前进。
五年中,我们经历了通货膨胀——治理整顿——改革开放蓬勃发展三个阶段。虽然一度出现过物价上涨、市场疲软、经济滑坡等困难,但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终于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驾驭经济能力的日渐成熟。
五年中,党中央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定,关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决定,关于搞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有力地指引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⑴⑷)
五年中,直线上升的数字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百业兴旺的美好图景——农业:连续4年丰收,总产值年均增长4.9%;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经贸:进出口额增长1倍,利用外资数相当于前9年总和的1.6倍。
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的经济走出了一度出现的“低谷”,驶进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所总结概括的:十三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五年,是巩固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成果的五年。
回首过去,为的是鉴往知来。
十四大报告在谈到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时指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同样,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五年时也提出了五条必须牢牢记取的经验:
——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必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
——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发扬务实作风。
五个“必须”,道出了中国何以“风景这边独好”的奥秘。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把握这五条,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此,党的十四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并建议国务院“对‘八五’计划作出必要的调整”。同时提出了90年代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
这10项任务,是党中央为全国人民勾画的奔向2000年的宏伟蓝图。
怎样把蓝图变成现实,把设想付诸行动?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十四大提出的这10项任务,对今后五年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争取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作了进一步的具体部署和规划:
——对“八五”计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作了必要调整,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平均每年6%调高到8%至9%。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从今年开始,要力争在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发展各类市场,抓紧进行价格改革,进一步改革劳动工资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认真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个中心环节,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包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努力发展卫生体育事业;积极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从党的十四大到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从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到李鹏总理的报告,我们清楚地看到,由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历史轨迹,看到了中华民族已把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里。(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