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

  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发言摘编
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张巨声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不佳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分配不公现象非常严重。拿我们合肥美菱电冰箱厂来说,几年来经济效益年递增91.2%,但职工的工资每年只增长0.88%。建议企业职工的收入应由企业根据效益的好坏自己决定。同时,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税率应一律平等,实行公平竞争。否则,职工缺少激励机制,企业缺乏活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就是一句空话。
马仪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顾问) 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经济应该一视同仁,不应厚此薄彼。目前,对“三资”企业较宽松,对国有企业太苛刻。各种经济成分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体现不了公平竞争。
谭兴宜 (民建辽宁省鞍山市主委,鞍山钢铁公司修建处副总工程师) 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有许多困难难以解决,拿我们鞍钢来讲,一是设备老化严重,无力更新,同其他企业不能公平竞争;二是包袱太重;三是价格不合理。怎么解决?一是实行股份制,筹集、扩大资金投入,做到产出快,规模效益高;二是改革人事制度,像鞍钢这样的大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应有尽有,负担很重,要想彻底改变,需要由社会承担一部分责任,才能轻装上阵,参与竞争;三是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改变市场价格混乱状况,堵塞流通环节中的利润流失;四是建立健全经济法规,禁止不公平竞争。
陈铭珊 (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国有企业转换机制最重要的是政企分开,现在有的名分实不分。国有资产真假、亏盈问题争论很多,要实行股份制就必须先认真清产核资。
重视教育要落到实处
洪朝生 (中科院学部委员、低温中心研究员) 四川某地农村教师7个月没发工资,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本身就说明了重视教育还停留在口头上。虽然问题最后解决了,但如何处理的,不清楚,没有透明度。我认为应该严肃处理。政府工作报告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如果对一些错误能提出批评,这样会使老百姓和政府的关系更密切。
梁宗巨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关于教育经费的投入,我建议:1、要广泛宣传,这不是从教育界的本位出发,而是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所以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2、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依靠法律。
杨桂通 (太原工业大学校长)等 改进高校的招生办法,由现在的严进宽出改为宽进严出。对自费生、代培生更应该放开。派留学生不应受年龄的限制,否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俞汝勤 (湖南大学教授) 对研究生培养的名额要放宽,现在的博士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去了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建议:1、巩固已建立的研究生培养点并不断扩大;2、让企业出资,扩大定向培养的名额,由教育机关把关,培养出来以后,再回到原单位,为振兴经济服务。要做好出国留学生的工作,即便是滞留国外的留学生,也可以通过聘请他们做商业代理人等形式,让他们为祖国服务。
张进修 (中山大学副校长) 目前学分制还没有真正落实,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好像保了险。建议将市场经济引入高校改革,首要的就是招生和就业方面,这完全可以随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相应解决。
康显扬 (澳门培正中学校长) 政府工作报告说到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我很高兴。“治穷先治愚,治愚先教育”。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和智慧的竞争。培养人才要靠教育。
李天庆 (澳门大学校长) 教育问题年年谈,从60年代起就谈,政策是有了,但缺少具体措施。另外,要搞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扩大学校的自主权。
贺定一 (澳门中华总商会会董)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这很重要。人是一切工作任务的执行者,人才的素质关系到事业的成功。
石静如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教育问题我很关心,同时也很担忧。现在义务教育情况是出现了二三亿文盲。文盲问题不解决,会拖经济建设的后腿。
黄广坦 (福建省侨联副主席) 高等教育很重要,但基础教育更重要,我国目前对教育的投资太少,有些地方拨的钱不够老师吃饭;经济发展后,一些农村青少年不读书,光图赚钱,影响全民素质的提高;还有,义务教育本是免费的,但现在收费过高。他说:发展教育光靠国家不行,还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建议国家应尽快制订全国性的教育捐资条例,以争取更多的资金;对非法使用童工、剥夺青少年接受教育权利的人和事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刘西拉 (清华大学教授) 教育存在着危机,这是呼吁了好多年的老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不够;二是高校师资队伍不稳,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现状令人担忧。当前高校最迫切的问题是保证年轻教师最起码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和提高他们的待遇,因为他们是下一个世纪的希望。
余国琮 (天津大学教授) 现在存在教学质量下降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质量检查不够,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普通教育的质量不高,是影响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环节,应引起重视。
王 浒 (北京工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教育投入不够和师资队伍不稳定是教育界的两大难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教育发展纲要订了一些目标和措施,要逐年认真实施,有些要订出年增长率这样具体的目标。建议增收高消费教育附加税。
王一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教授) 在考虑经济建设上新台阶时,要注意对“人”这个生产力的“投资”,不重视文化、教育、卫生与文明的发展,现代化规划是跛足的,这方面内容还嫌不足。提高知识分子待遇要真正落到实处。
李炎唐 (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普及教育,关键是要落到实处,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要合格,国家都要承认他们的学历。
孙轶青 (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从工资方面说,我主张增薪养廉。从教师的工资待遇讲,不是偏低,而是很低。我们的教师待遇比发达国家低,比旧中国也低,其他职工的待遇也相当低。我们的工资制度是低工资。低工资的弊端,一是不利于干部职工安心工作。教师搞创收,并不是每个教师都愿意这样,而是生活需要。二是不利于领导机关坚持财经制度。为了职工福利,许多歪点子都想出来了,一到年节,机关团体给职工分东西,屡禁不止。这种社会风气不利于廉政建设。三是不利于选拔人才和提高效率,一些机关团体人才流失严重。四是不利于廉洁奉公精神的培养。现在不但公费吃喝,还有公费旅游、公费出国等。这些现象与制度不严、教育不够有关,但与生活水平低也有关系。社会上流行的拿“红包”现象也与此有关。
宋书声 (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译审)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正常收入不超过200元钱。一对大学毕业生夫妇,每月托儿费就要用去150—200多元钱。青年知识分子在食堂吃饭,一天最少3—5元,现在物价调整都是调高,这些问题应该重视。
张铁男 (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我国在外留学人员目前有大约13万人,在美国的有10万。其中半数以上仍在攻读学位,近半数人已获学位就职,有的得到长期居住权。目前他们都在为学业、衣、食等进行拚搏。总的看,他们爱国,关心祖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情况。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激发了他们对建设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爱国心、报国心空前高涨。但有些人仍有疑虑。如何做这些人的工作,落实政策非常重要。我建议: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宣传对留学人员的政策,不论是出国访问,还是出国讲学的团组,都应去看望他们。对学成回国人员,特别是自费生,要妥善安排工作,落实好党的政策。
把社会科学放在重要位置
周叔莲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谈得不够,不能仅仅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评价社会科学的作用。别开来,社会科学可以直接解决现实问题,而人文科学的价值一般是体现在整个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因此,不能笼统地要求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都具有实用性。
经君健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社会科学的研究不等同于政策研究,要求所有学科都要联系现实,其本身就不切实际。有的人把人文学科的一些专门问题看作只是老年人去做的事,让它自生自灭,其结果只能是自灭,而不是自生。
余敦康 (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 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解放思想方面的大胆探索。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有文化建设的参与。中国真正的优势在它的历史文化上,因此,政府应有计划地塑造文化大国的形象。建议国家建设一个第一流的国际汉学中心,让汉学研究在其发源地有所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方 强 (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 重大决策要科学化,应以社会科学的研究为基础。因此,应鼓励创造性的学科研究,把社会科学放在发展生产力,甚至是解放生产力的地位。
金冲及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党政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搞创收,作为临时的补救性措施无可厚非,但作为发展方向是不正确的。国家必须为一些从事基础性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人解决后顾之忧。
把握时机重视文化教育
李準(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现在文化的地位摆得太低,政府拨款的比例太低。重视文化是迫不及待的问题。现在有的青年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但没有文化,造成精神空虚。要把握时机,重视文化教育。
李光羲 (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员) 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很关心精神文明的建设。钱并不等于一切,最终还得上升到文化。我们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充满信心的。
毕克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兴趣爱好,固有自由,但不断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却是人所共需的。除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外,总应该提倡较高文化品味的个人消费,有利个人也有利社会。像收藏字画文物、参与并赞助戏曲演唱、收藏或出版有价值的图书、自办博物馆等。已有私人在收购名家字画了,这是好势头,有利于文化事业和艺术市场的发展。宣传文化部门应有参与意识并做舆论引导。
王 蒙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的工作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事业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李鹏总理的报告贯穿了文艺要繁荣、发展的精神,令人鼓舞。这与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文化环境、文化气氛大有改善分不开。但与经济建设相比,文艺界的问题还比较多,还比较落后。
张德勤 (国家文物局局长) 在改革开放中,文物的借鉴作用很大。这方面工作做好了,对内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对外会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作出特殊的贡献。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有丰富的文物遗产,我们要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委员呼吁,求得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充分发挥文物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汪东林 (《人民政协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报刊、出版社作为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在政策上不能搞一刀切,要考虑它的基础和现状。一刀切有两个可能,一是倒闭,一是不择手段搞钱,比如卖版面什么的。对金钱,以前看作万恶之源,现在又有些人认为金钱万能、搞拜金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走极端,否则很危险。
面对市场经济改革文艺体制
王 枫 (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面对整个市场经济,进行文艺体制的改革。要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搞好第三产业。国家给政策,自己搞创收,通过改革找出路。
王铁成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演员)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文艺没有挖掘自身的潜力进行改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故要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是挖掘文艺团体的经营管理人才,要找懂得经营的人担任行政领导;另一方面是给予有的文艺团体诸如京剧团、曲艺团等以政策上的扶持,弘扬民族文化。
王 酩 (中央乐团一级作曲) 文艺团体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实体,积累资金。中央乐团一个团挂两个牌子,一个是交响乐,一个是轻音乐,二者互补,以通俗的养严肃的。我们还设法办了一个“作曲工厂”,请作家以作品入股。
刘 敏 (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一级演员) 精神食粮是种高品味的东西,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有能力对观众形成自然的吸引力。艺术家要有大作为,一定要写出充满生命的真诚和人生的感悟的作品。对此必须给予艺术家以广阔的创作天地,形成一种自由的创作氛围。领导对具体作品的审查,只要把握大的方向即可,不要干涉太多。
吴冠中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很多有关美术的报道不像话,只要领导来了就报道。我们欢迎首长看画展,但报道主要是要报道作品而不是首长。
尹瘦石 (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 在文化艺术领域,既要有社会效益又要有经济效益,如何体现?还是应该埋头苦干,不要追求虚的东西,宁可清贫一点,也要拿出好作品,这是文艺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克里木 (总政歌舞团一级演员) 非常希望奥运会能在中国举办,这将是56个民族、11亿中国人的骄傲。文艺界人士希望通过奥运会展示中国民族的、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央电视台要多宣传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我会尽全力支持申办奥运会,愿意参加义演。
新凤霞 (中国评剧院一级演员) 我多年不登舞台了,如果申办奥运会搞义演,我坐着轮椅也要上台。
抓住机遇深化卫生改革
马成义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教授) 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推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可以走企业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医疗预防保健单位,应积极兴办工副业和其它经济实体,既可分流部分多余人员,又可补充卫生经费的不足。
刘永纲 (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副主任中药师) 近几年医药事业发展很快,超过国家工业递增速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制药厂家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严重;2.百业经药,假劣药品屡禁不止;3.财政流失严重,利税下降。希望国家严格药品管理,尽快制定药品专管条例,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维护正当厂家的合法利益。
张鹤镛 (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目前有些地方假药猖獗,一些不法分子看见了医药品的可观利润,图财害命,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有的农民在猪圈边上、牲畜棚下挖洞,用鸡饲料、淀粉等作原料轧所谓的药片,贴上名家厂的商标。事情暴露后,使名家厂子蒙受损失。地方保护主义也十分严重,有的县长上台就办药厂,办药品市场。所以国家要严格对药品的管理,药品必须实行专营。对制售假劣药品的不法分子必须判处重刑。
邵令方 (农工民主党河南省主委) 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口控制不住,我们把经济搞上去了,但平均起来仍会落到后面了。目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不稳固,有的地方是搭架子不做工作,结果出现跑着生、躲着生、抢着生现象。另外,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不落实,基层计划生育人员素质低、待遇差,这些问题都要想办法加以解决。
充分肯定海外侨胞的贡献
郭荣昌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协主席)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侨联组织和海外侨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其间各级侨联组织也作了大量的穿针引线工作。工作报告中应增加感谢海外侨胞的话。
陈彬藩 (全国侨联副主席) 今年春节,小平同志在上海谈到:“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为祖国作出了很多贡献。”建议把这段话引入工作报告,并对海外侨胞对中国四化建设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林盛中 (台盟中央常委、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研究所研究员)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方面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变,对此台湾的许多人士都表示赞同,但没有信心,怕我们的政策变。我们应通过广泛的联系来建立相互的信任。
俞云波 (致公党中常委、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我们对老华侨的情况做过一些调查研究,而对新移民的情况没有很好的研究。我们有很多人才在海外,他们有专长,可以发挥作用。
陈洪铎 (致公党辽宁省委主委、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院长)
 对新一代移民的工作也要赶紧去抓,这方面的工作一直不稳定。这些新一代移民对国内的某些方面有些意见,但从总体上说是爱国的。
吴豪德 (致公党中常委) 做好国内归侨、侨眷的工作是做好海外华人、华侨工作的基础。对于留学生,只有做好已归国留学生的工作才能去做好海外留学生的工作。
在香港问题上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
周 畅 (致公党中常委、福建省音协副主席) 我们海外侨胞的一个特点是多资多才、多情多义、凝聚力很大。对香港问题我们决不会用原则做交易。
郭平坦 (全国台联会副会长) 中、英两国早就签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现在彭定康的做法是三违背,给香港的顺利交接、和平过渡制造了障碍。英国政府和彭定康的做法是到了关键时刻破坏原则,不遵守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规定。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我们决不会用原则做交易。
徐兆麟 (全国台联会副会长) 这次委员们对香港问题反响强烈。违反基本法的做法是决不能允许的。今年初,我去了圆明园,心情不平静,我们祖传的宝地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真是欺人太甚。香港问题是原则问题,我们决不能让步。
陈 慧 (河北省教委副主任) 英国占领香港以来,从来都是实行港督独裁,现在却突然要“民主”了,无非是想方设法制造麻烦,不甘心失去过去的领地,还想重温旧梦。
张怀西 (无锡市副市长) 彭定康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背信弃义,其实质是妄图保持在原殖民地的影响。问题在于,他们看错了对象,看错了时代,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英国政府和港英当局如不改弦更张,必然失败。
俞贵麟 (共青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秘书长) 港督彭定康抛出的政改方案,并不是要给香港人民主,其目的是将100年来一直作为咨询机构的立法局变为实权机构,以延续英国在香港的统治。这完全违背了中英两国联合声明的精神,违犯了在港中国人的利益,将严重损害中英两国关系,从而也将损害英国的长远利益。
李大维 (空军指挥学院副教务长) 这次总理报告中对香港问题的阐述,态度非常鲜明、坚定,令人高兴。报告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和严正立场。
姚美良 (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 彭定康一定要对香港和香港居民负责,不能随心所欲乱放炮,否则会给香港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自去年10月彭定康提出所谓政改方案以后,香港股市大跌,许多人手中几十万、几千万一下子就没有了,这对我们居民是极不负责的。我作为一个港人,希望英国政府能尽快坐下来与中国谈,否则彭定康迟早会被港人赶走。
陈广生 (香港佳汇公司董事长) 彭定康抛出的所谓“政改方案”,扩大中英对抗,企图使香港问题国际化。对此我们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揭穿彭定康“政改方案”的虚伪本质。因此,加强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香港居民绝大多数是爱国的,都希望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只要加强宣传工作,就会使他们了解真相,消除疑虑,使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彻底破产。
侯义斌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本月初我在香港访问时,亲耳听到很多朋友告诉我,香港广大人民坚决反对港督的“政改方案”,不管“政改方案”如何表白,它已严重破坏了香港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损害了香港人的利益。但英方急急忙忙于3月12日登出,其结果表明,英方根本无视港人的利益和民意,我表示极大的愤慨,坚决支持我国政府的严正立场,绝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和破坏我国1997年对香港行使主权,在这场斗争中中国人民必胜!
陶开裕 (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李总理的报告中,鼓掌最多的是港澳问题,这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现在彭定康给中英和谈制造人为障碍,在香港产生很大问题。而澳门目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说明合作有利于经济繁荣,对抗只能造成社会动荡。
郭东坡 (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这次人代会将审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我听了很高兴,这个草案是澳门各界人士和全国人民几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澳门基本法通过之后,我们要努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鉴于目前香港的经验,更使我们感到要为澳门在“九九”年的政权顺利交接与平稳过渡尽心尽力。历史的机遇让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为了澳门主权的回归,出点力、费点心也是很值得的,这是一项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
(待 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