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美术)
专栏:画坛人物

  泥土味与力量感
——记著名中年画家杨力舟
王志纯
当《太行铁壁》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时,我曾深深陶醉于那种“人岩合一”的艺术语言。作者以山水画中的大斧劈皴法塑造人物,以太行群峰衬托民族英雄群像,人即山,山即人,雄浑博大,使作品具有一种强大的震撼力。我当时曾设想:这种强有力的艺术语言在作者今后的作品中不知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不久,青年美术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一时间形成了艺术上自由汲取、广泛探索的学术空气。而受益较大的却是一批中年画家。由于他们具备深切的人生体验、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扎实的艺术功底,所以更容易在艺术层面上确立自己。当新潮渐渐退去,他们即以新的面貌凸显出来,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中坚力量。杨力舟便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中年画家。
与一些简单移植西方现代派美术的青年不同,杨力舟在艺术探索上迈着更为坚实的步伐。从周、秦、汉、唐传统、民间美术到文人画,从西方的写实主义到现代美术,在开放的学术气氛中,他敞开胸怀,广采博取。深厚的造型功力使他在吸收古今中外艺术精华的同时能消解融化,并不断创造出令人欣喜的作品。几年来,我一直关心着他的艺术变革,也常常被他的创造带向新的审美境界。
当艺术积累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逐渐走向深层的自我回归,寻找童年时代的梦幻,挖掘自己对生活原初的真诚体验,中外很多大艺术家都有类似的现象。杨力舟出身于黄河岸边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代在家乡的美好记忆时常撞击着艺术家的心灵。杨力舟在创作中表现出自己对儿童时代的美好回忆:无论是娶亲、嫁女,还是春耕、秋收,无论是放羊、牧马,还是赶集、串亲,都令人感到那样亲切、质朴、自然、惬意!其中流露的浓浓乡情、醇厚的泥土气息,挟带着艺术家发自内心的童稚气和乐观幽默,扑面而来。其意趣与《太行铁壁》等作品大不相同:交响乐般的崇高悲壮转化为田园诗似的自然质朴;大刀阔斧、雄强有力的艺术语言转化为粗壮朴拙、痛快淋漓的画面效果。从对民族革命事业的关注到对田园生活的眷恋,都表现了艺术家积极的人生态度。(附图片)
牧羊图(中国画)杨力舟


第8版(美术)
专栏:作品选登

  画家独白
不要认为,选择画画是轻松的事。虽然画了这么多年,几乎天天都画,但我从来没有轻松过。
也许从小想当医生,至今还偏执地认为:画家如同医学家。在极富责任心这点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这责任既是对单体(个人)的,也是对整体(社会的。对画家而言,除去辛勤、执著地劳动,又会是什么?
当然,业余爱好与事业是有区别的。画家的勤苦,为的是画出好画。若是让看画人看得很苦,这画大约算不得好画。看画人是不会为看画看得很苦的,因为他可以不看。画家以画画为事业,不画是不可能的。
求实,勤奋,创造: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如此,画画尤其这样。 
叶毓中
(叶毓中: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中国画家)(附图片)
踏雪思诗(中国画)季清远
收玉米(农民画)顾雅琴
家常话(中国画)刘克训
粮丰鸭肥(农民画)田烨
双牛图(中国画)贾浩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