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鲁平就香港问题答记者问
如果彭定康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将按基本法的设计“另起炉灶”;
既然英方关闭了谈判的大门,中方不能破门而入;香港问题是中英
两国政府之间的问题,任何第三国无权插手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就港英当局突然公布选举安排、破坏中英合作的基础问题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回答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如果港督彭定康坚持“政改方案”,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     
鲁平回答说,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合作,不要对抗。但如果彭定康先生一意孤行,坚持和中国政府对抗的话,中国政府将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另起炉灶”。事实上,这个“炉灶”在香港基本法里已经设计好了。现在说“另起炉灶”,就是按照基本法的设计来砌一个新“炉灶”。这是因为彭定康先生所砌的“炉灶”与基本法不能衔接,到九七年后就不能用了。离九七年只有四年多时间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抓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这就是我们要采取的相应措施。鲁平说,在“另起炉灶”的时候,中国政府会坚持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全面执行基本法的有关规定,争取到九七年香港能实现平稳过渡,顺利交接,保持繁荣稳定。中国政府的这个一贯立场,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另起炉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有记者问,据英方透露,彭定康突然公布选举安排,是因为中方不愿意定出一个确切的会谈日期。中英两国政府还有没有机会重开谈判,能不能谈一下谈判的过程?
鲁平说,英方的这一说法不确实。中国政府巳经同意在有关谈判的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在3月份进行谈判,至于在哪一天还有待商定。所以,3月12日彭定康突然在香港立法局发表声明,公布他的所谓“宪制方案”,我们一方面感到非常震惊,另一方面又在意料之中。感到震惊,是因为在3月12日前,双方关于谈判安排的分歧已逐步缩小,几乎已经达成协议,谈判眼看马上可以进行,但遗憾的是他于3月12日下午3时公布了方案。本来,这个问题双方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有些分歧已经逐步缩小,经过双方磋商是不难解决的,所以,我们对彭定康为什么要匆匆忙忙在“宪报”上公布他的所谓方案感到不理解。但另一方面我们觉得又在意料之中,因为我们认为彭定康对中英两国谈判解决有关九四、九五选举问题的分歧本来就没有诚意。他的行动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看法,那就是他在蓄意破坏谈判的基础,把谈判的门关得死死的。为什么这样说?一是因为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彭定康必须收回他的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基本法、违反中英两国达成的协议和谅解的“政改方案”。彭定康公布他的“方案”说明他还是顽固坚持他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就失去了基础;二是因为中英双方达成协议,关于这次谈判的内部磋商要严格保密,但彭定康在3月12日的声明中把谈判的过程特别是一些分歧全部公布,违反了中英双方关于保密的原则。这样,他把谈判的两重大门都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谈判是没法进行下去的。相信彭定康也知道破坏谈判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认为破坏这次谈判的责任完全在英方。正如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英国政府要对由此而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负完全责任。
鲁平说,彭定康是完全置香港的利益于不顾。我初次和彭定康在北京见面,第一句话对他说的就是让我们两人坐下来谈,撇开其它因素特别是个人因素,真正为香港人考虑,为香港做点好事,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些贡献,只有这样谈判才能成功。但不幸彭定康根本不考虑香港人的利益,不然就决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行动,把谈判的门关上。我们对此十分遗憾。
有记者问,中国政府为九七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筹备采取什么准备措施,中国会不会提前收回香港。
鲁平说,筹备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的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了,现在的问题是在英国政府不合作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我们会完全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进行准备,包括第一届政府如何组成。准备工作是大量的,包括将来行政长官通过筹备委员会在当地如何产生,立法会在彭定康不愿意衔接的情况下势必按照基本法的规定产生。我们在进行诸如此类的准备中,首先要考虑怎样正确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充分听取香港各方面的意见,到九七年后按照基本法真正达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至于是否会提前收回香港,我们会严格按照《中英联合声明》来做。但是,《中英联合声明》是要双方共同遵守的,我们不希望看到英国政府有任何破坏联合声明的举动。至于中国政府,是要严格遵守联合声明的。
有记者问,港英当局提出“政改方案”是为了在香港发展民主,而中国政府认为这不是要不要民主的问题;中方对香港发展民主到底是什么态度。
鲁平说,我们一贯主张在香港发展民主。但由于香港100多年来在英国的统治下根本没有民主可言,因此我们主张香港的民主应该按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发展。基本法有明确规定,香港最后还是要达到立法机关的议员全部直选产生,行政长官最终也要普选产生。之所以强调循序渐进,就是说要一步步地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鲁平说,基本法对前三届立法会直选议席作了明确规定,第一届是20人,第二届24人,第三届30人,这就占了总共60人的一半。至于第三届以后立法机关怎么组成,将来完全由香港自己决定,只要有2/3立法会议员通过,行政长官同意,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就可以,不必要中央政府同意。将来香港如何发展民主,完全是香港自治权范围内的事,中央政府不会干涉。
有记者问:英方已经关闭了谈判的大门,是否中方也不希望恢复与英方的谈判了呢?是不是中方要在经济等问题上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鲁平说:英方已经把谈判的两扇门都关闭了,中方不能破门而入。既然英方彻底破坏了双方谈判的基础,关上了谈判的大门,这个谈判当然也很难进行了。至于是不是在经济等方面进行合作,这个问题应该倒过来看,因为不是中方不要合作。中方一贯主张中英两国在各方面加强合作,以保证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特别是到后期尤其要加强合作,中英联合声明需要双方严格遵守。现在,不是中方破坏合作,而是英方破坏合作,不是中方而是英方不愿意合作。最近彭定康的行为,把中英合作的基础彻底破坏了。在英方不合作的情况下怎样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平稳过渡,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有记者问及港府官员参加谈判和谈判的时间问题,说是中国政府在星期四(3月11日)还没有反对港府参加谈判,但到星期五却提出了这个问题,因此港府被迫决定公布“政改方案”。
鲁平回答说,关于香港政府官员参加谈判的问题,双方一开始磋商时就提出来,但在整个谈判磋商过程中都没有解决。中国政府并不是要排除香港政府官员参加谈判,但由于这次谈判是中英两个主权国家间的外交谈判,因此,我们提出双方只能有一个或二个代表。其实,这个主张不是中方先提出来的,早在朱镕基副总理到英国访问时,梅杰首相就主动提出愿意派一位特使到北京来谈判。后来我们接受了梅杰首相的建议,同意英方派一位特使到北京来,或者委派他们的大使为代表。中方也派两名代表,一名是外交部的作为正代表,一名是港澳办的作为副代表。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谈判代表团的问题,而是代表与代表之间、特使与特使之间的外交谈判。至于其他人,我们建议可以作为顾问或专家协助特使或代表进行工作。到3月11日,我们为了打破僵局,提出中方可以考虑只派一个代表,其他人员包括港澳办的人员都作为专家或顾问,相应的希望英方也应该这样安排。英方当时认为这是中方采取的一个新措施,答应马上报告他们政府。但到了12日星期五上午,英方正式答复我们,还是坚持要有一个所谓的谈判团或者叫谈判小组,坚决不同意港府官员以顾问或专家的身份参加谈判。
鲁平说,关于谈判的时间问题,我们在3月11日特别提出,如果谈判代表的问题能解决,谈判可以安排在3月中旬或下旬举行,具体日期由双方再商定,英方当时也认为这是很好的建议。因此,3月12日前,我们对谈判还是乐观的,认为双方的分歧已经不大了,英方已经同意只派一名代表。但英方还是坚持其他人要作为他们所谓代表团的成员,我们认为这是说不通的,既然只有一个代表,就不存在一个代表团。怎么可能其他人又组成一个代表团呢?外交史上是没有这个先例的。但是,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不能解决。但是不幸,到了3月12日上午10点半,英方来找我,说英国政府坚持香港政府的官员一定要以小组的成员来参加谈判,不同意以顾问身份来参加,而且说这是“最后的决定”,不能改变。到了3月12日下午2点45分,我们接到了英国大使馆的电话,说香港政府已经决定,今天下午3点要在立法局发表一个声明,要公布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事实的真相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为什么说感到惊讶!为什么我们说彭定康从一开始就对谈判没有诚意。他这样做,实际上是蓄意破坏,是对香港采取了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是根本不考虑香港的利益。所以,我说彭定康先生将来在历史上要成为香港的千古罪人。
有记者提出,目前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正在制订新的对华政策,美国国会有些人认为,美国也应该推进解决香港问题的进程,并称香港问题应该与最惠国待遇问题联系起来。中国对此做什么样的反应。
鲁平说,我们认为,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问题,任何第三国都无权插手,也不应该插手。如果第三国卷入这场争论的话,甚至于采取什么行动的话,只会使香港问题更复杂化。我们是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我们相信美国政府对香港问题会采取明智的态度。因为,美国毕竟在香港有大量的利益,据我所知,美国公司在香港的投资大概有70亿美元,所以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真正在九七年以后按照基本法的规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的,所以我相信,美国政府对香港会采取明智的态度。
鲁平说,如果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美国把香港问题联系起来的话,那么首当其冲的是香港,首先受害的是香港,其次对美国也没有好处。


第4版(要闻)
专栏:

  罗干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机构改革重点:转变职能
转变职能途径:政企分开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国务院秘书长罗干今天在向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时指出,这次机构改革和以往机构改革的不同,就是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在受国务院委托作的说明中,罗干说,这个方案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反复酝酿后形成的,这次改革要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罗干说,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要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把应该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要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使地方在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要理顺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权限,避免交叉重复,调整机构设置,精简各部门的内设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
罗干说,这次机构改革是全国性的,在中央一级改革后,地方各级政府也要随之进行改革。在整个政府机构改革中,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是带头的,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改革方案,国务院原有18个专业经济部门,撤销7个,新组建6个,减少不多,主要是考虑到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专业经济部门的改革还需要有个过程。这样做,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机构改革的平稳过渡。不论保留或新设置的部门在这次机构改革中都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大力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同时,要大幅度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关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他提出经过改革和调整,国务院直属机构设13个,办事机构设5个,共设置18个,比现有44个减少26个。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的国家局。
罗干说,按上述方案,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含国务院办公厅),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18个,共设置59个,比现有86个减少27个。国务院的非常设机构也要进行大幅度的裁减,拟由现在的85个减少到26个。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改革的方案,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国务院各部门无论是保留的,还是新设置的,都要严格定编定员。国务院机构定员共精简20%左右。
罗干说,国务院的部委,撤了几个,又新设置几个。保留的和新设的,是属于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社会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基础行业部门和新型技术行业部门。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在进行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之中,相应地机构改革也需要有个过程,行政机构的设置难以一下子定型。今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还要继续深入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罗干指出,机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要同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起来,配套进行。要在各部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之后,立即实行公务员制度,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政协委员谴责英方企图搞乱香港
据新华社北京三月十七日电 在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许多委员在发言中表示支持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绝不拿原则作交易的严正立场,认为这一立场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意志。
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十六日下午开始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香港问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委员们谴责英国政府支持港督彭定康倒行逆施企图搞乱香港,指出英方蓄意破坏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吴京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我们神圣的权力,绝不允许受到任何干扰和破坏。中国政府再不是一百多年前的腐败政府,老牌殖民主义者企图重温旧梦的阴谋,是绝不会得逞的。
钱伟长委员指出,英国在香港统治一百五十多年来,一直实行殖民主义的专制统治,现在却提出要加强香港民主,这显然是个骗人的阴谋。港英当局搞民主是假,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是真。
香港委员张云枫指出,彭定康玩弄“三脚凳”的把戏,其目的是为英国政府背信弃义提供借口。香港同胞应该团结一心,不被彭定康的民主幌子迷惑。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金培、香港委员朱莲芬在讨论中也表示支持李鹏报告中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认为当时全场对报告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呼吁政府
采取强硬措施挫败英方阴谋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朱白桦、焦然)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香港地区代表,今天下午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坚决拥护李鹏总理关于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呼吁中国政府采取强硬措施,挫败港英当局破坏香港平稳过渡的阴谋。
李伟庭代表说,彭定康蓄意破坏中英磋商的举动,使香港公众更加清楚地看到他的目的就是要破坏香港的平稳过渡。为了保证1997年平稳过渡,中央政府应考虑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咨询委员会,负责研究1997年过渡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问题,包括第一届政府和立法委员会组成的有关办法,供中央政府和1996年将成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参考。不少代表在发言中也提到,事态发展到今天的局面,中央政府应做好一切应变准备。
蔡渭衡代表说,彭定康把香港人的利益做他的政治筹码,他的赌博注定要失败,港人必须团结一致保护自己的利益。薛凤旋代表提出,政府应使英国政府认识到中国不会让香港的长远利益断送在彭定康这个英国政客手中。
吴康民代表说,今年李鹏总理就香港问题在报告前作了补充修改,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严重关注。


第4版(要闻)
专栏:

  钱其琛批驳“中国威胁论”
本报北京3月17日讯新华社记者汪金福、陈铭、本报记者吴以荣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在这里批驳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他指出,散布这种论调的用心是企图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妨碍中国的和平统一。
钱其琛在人民大会堂与宁夏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中国的强大,中国的繁荣,中国的统一,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一个繁荣的中国是世界上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个强大的中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永远不会做超级大国。”
他指出,有些人别有用心,制造散布“中国威胁论”,是企图吓唬一些中小国家,挑拨中国同一些亚洲邻国的关系。
他说,国际上曾经有一些人看到东欧剧变,苏联瓦解,妄想中国也垮台。现在,他们的幻想破灭了。这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人,现在一怕中国经济发展,二怕中国和平统一,因此把重点放在制造一些麻烦,干扰中国的统一和经济发展上。
钱其琛说,中国的发展将越来越快,我们能取得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政策使全国人民受益,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深深扎根在人民中间。


第4版(要闻)
专栏:

  刘仲藜谈今年国家预算
农业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财政部长刘仲藜今天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说,农业是1993年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
他说,今年国家预算安排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291.87亿元,比上年实际开支增长9.3%。如果加上预算内其他科目中用于农业的支出,国家财政的农业投入规模将达419.27亿元。
刘仲藜在向全国人大代表报告1993年国家预算安排的有关政策措施时谈到,今年国家财政在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各项措施的同时,又将拿出72亿元进一步支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是免除企业折旧基金上交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和预算调节基金;二是企业技术开发费可按实际开支列入费用;三是提高企业折旧率,并对某些特别需要支持的行业实行加速折旧措施。他说,以上措施是在国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行的,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各项措施的到位,真正把企业增加的财力用到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上。
刘仲藜还指出,今年国家预算安排的教育事业费494.14亿元,科学事业费63.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10.8%,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他说,加上预算内其他科目中用于教育、科技的开支,今年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为600.94亿元,用于科技的投入为196.13亿元。
刘仲藜还宣布,为了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适当解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适当时候,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进行一次结构性调整。他说,这项措施,预算安排了40亿元,这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是尽了很大努力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刘仲藜分析
去年财政困难有三大原因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财政部长刘仲藜今天在向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报告去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时说,去年我国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财政支出增长过猛,收入增长满足不了支出增长的需要。他说去年国家财政仍然相当困难,不仅中央财政困难,地方财政也很困难。去年有一部分省市出现了财政赤字,全国算总帐,地方财政赤字31.1亿元。
刘仲藜分析,去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过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为支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国家财政多付出一些财力外,一是在去年加速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和地方想多办一些事情,多上一些项目,忽视了量力而行、量财办事;二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问题严重,加上国家在预算执行中出台增支政策的影响,人员开支负担过重;三是管理监督不严,铺张浪费严重。此外,一些地方擅自越权减免税收,承包流转税,造成收入流失,也是当前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们自身工作看,现行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还有一些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地方,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财税管理上的漏洞还比较多,宏观经济调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他说,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进行决算清理工作,力争自求平衡。我们要针对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改进工作,为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4版(要闻)
专栏:

  刘仲藜强调
加强管理 制止浪费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财政部长刘仲藜今天谈到为完成1993年的国家预算应进行的各项工作时,要求加强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制止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
他说,目前,在一些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中铺张浪费比较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而且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他强调,要坚持勤俭建国的方针,反对铺张浪费,对情节严重的,要按照国家法规严肃处理。要强化预算约束,地方财政要坚持自求平衡,预算安排时不能留缺口。要严格预算调整的审批制度,各地区、各部门都不得随意开减收增支的口子。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克尽职守,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并要注意发挥社会监督机构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经费的管理,结合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努力压缩机构人员,精减会议和文件,坚持勤俭办事,节省财政开支。行政单位兴办经济实体,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在经济上与机关脱钩,不能把经济实体办成为机关谋福利的“小金库”。要严格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防止乱支乱用。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定额。事业单位要改进经费管理,将财政拨款和单位创收纳入统一的收支计划。要按照一要管理,二要改进的原则,改进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控制方式和手段,有重点地把应该控制的管住管好,防止集团消费增长过高的倾向。


第4版(要闻)
专栏:

3月17日,出席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相互交流经验,畅谈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右一为冼笃信,右二为热比娅·卡德尔,右三为牛笑萍,右四为李静,右五为韩伟。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