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继续分组审议讨论时赞同报告中的观点
靠改革开放解决深层次问题
本报讯 综合新华社报道: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各个代表团17日继续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许多代表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依靠改革开放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
许多代表在发言中谈到,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辽宁王华彬、刘宝林代表的发言说,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活力,可是社会保障跟不上,企业减下来的人找不到出路,有的企业只好退回来。有的地方生产资料开始进入市场,可是市场缺少规范准则,使大中型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他们迫切希望加快改革进程,依靠日益配套的改革解决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17日继续讨论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认为,应很好地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使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委员们还对报告中既看到成绩,又不回避前进中的问题,表示了充分肯定。委员们指出,对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切不可麻痹大意,这样才能为经济上新台阶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1版(要闻)
专栏:八届人大政协盛会纪实

  机遇,就在你手中
  本报记者 陈华 何伟
两会上,一个共同的感受是: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我们的民族振兴紧密相联。能否抓住机遇,就成为发展的关键
1993年春节,邓小平同志来到“一年变个样”的上海,恳切地叮嘱:“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
也许,并非人人都能领悟总设计师的深谋远虑,但对走过凯歌高奏的1992年改革历程的人来说,如沐春风,一语中的。
抓住机遇,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时代的呼声,人民的企盼,更是今年“两会”议政殿堂的主旋律。
不同的历程,相同的感受:抓住机遇,就是掌握了经济腾飞的金钥匙
纵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腾飞,仅仅用政策优惠、信息灵通、舟楫便利,是不能完全概括其中的奥秘的。实际上,机遇,也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握着开启发展大门的金钥匙。
深圳的崛起,离不开机遇。来自经济特区的人大代表们说,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历程,就是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的历程。开放程度越大,机会和挑战越多,就越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懈怠。
当一些人还在纠缠这样那样的争论时,这座边陲小镇却咬定青山,不声不响“杀出一条血路”。
同样,当一些地方陷入市场疲软、生产滑坡的困扰而叫苦连天时,广东经济却如南国之春,柳暗花明。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朱森林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延误和错过加快市场机制培育的有利时机。
江苏对机遇也有切身的体会。前些年,有人在说什么乡镇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争市场、争原料,一些地区稚嫩的乡镇企业纷纷下马。“苏锡常”又如何善待乡镇企业这“半壁江山”呢?人大代表王宏民说:我们采取的是“扶”的政策,绝不放弃发展的机遇,引导乡镇企业自我调整,提高工艺和管理水平。如今,这些乡镇企业生机勃勃,成为无锡市经济支柱之一。
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我们这个渴望振兴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放眼全球经济,风景这边独好。为什么?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了几次大的机遇:
70年代末,我们顺应农民意愿,不失时机实行联产承包的农村改革,使亿万农民迈出了致富的步伐。
80年代初,我们抓住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时机,果敢地将沿海地区推向国际市场。在深圳等地设立招商引资的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使这些地区成为当今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前沿。
1992年,是我们抓住机遇大发展的一年,因此才有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目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已经由5年前的50%左右扩大到80%左右。
——同1987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910元。
——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显著扩大。新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18个省会城市、13个沿边城市,增加了34个开放口岸,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利用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多的一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
发展伴随着挑战。“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再一次寻找自己的历史方位,我们的紧迫感增强了
在改革开放步入第15个年头的今天,当我们把目光从自身转向周边、转向世界,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呈现在眼前,那就是:我们在发展,别人也没有停步。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1992年,在亚洲,中国经济增长率最高,达到12.8%。而附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也不低,其中香港增长率为5%、新加坡为6.5%、台湾7%、韩国达到8.4%,而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则在迎头赶上,8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明显加快,一度还超过“四小龙”,有的国家年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的水平。
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肖秧认为:“我们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但决不能因此盲目陶醉,丧失紧迫感。”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缩小差距”,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一致心声。
审时度势。当前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新的发展机遇正向我们走来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它的标志就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掀起了新的改革开放浪潮。
广西、云南的代表谈起他们从对外开放的末梢一跃成为前沿后的感受:“我们那儿戴眼镜的、说普通话的、讲外语的人一天天多起来了。”
湖南代表讲,现在境外“大户”对芙蓉国情有独钟。1991年以来先后有10多万海外游客和商人来湘,新批三资企业和引进外资总额一年就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13年。
世界屋脊也感受到了春潮拍击。西藏代表告诉记者,拉萨几乎在一夜间,临街的那些围墙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铺面和摊位,“围城变成了商城”。
透过这一变化,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中国和世界舞台,你不难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冷战结束,世界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格局,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进入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这使我们有可能争取到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东移,给位居这一中心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
代表、委员们列举了若干有利因素来说明这一点,其一,西太平洋地区市场进一步扩大具有潜力,这对我们利用外资扩大出口有利;其二,这一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分明、多元化,而我们产业体系完整,结构齐全,有利于参与这个地区的国际分工,谋取动态的比较利益;其三,这一地区各国(地区)都在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对我国进入其市场提供了良好时机;其四,这一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之一,构成了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商品贸易的强大吸引力。
科技界的政协委员们还特别指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能还将出现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无疑,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代表、委员们分析认为,从国内看,我们已具备抓住机遇的条件:
正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天下事错综复杂,风云变幻,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代表、委员们说,我国大政方针已定,“方向盘”靠得住。
改革开放15年,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万众一心奔改革,我们的基础工程牢靠;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已得到解决和缓解,农业连续丰收,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物价比较平稳,外汇储备增加,这为下一步发展造就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已经来临!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稍纵即逝的。
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提醒我们:冷静地思考昨天,紧紧地抓住今天,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有着各种丰富斗争经历的我国各族人民,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
福建代表认为,尽管我们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全国第2位,但错过了一些好的机遇,则是扼腕痛惜的。人大代表、福建省省长贾庆林说:“当前,重要的是增强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认识、敢于和善于加快福建的发展。”
内陆大省四川也在审视自己的位置。来自四川的代表们认为,这几年四川与全国兄弟省市相比,发展不够快,现在是到了跑步前进的时候了。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都有这样的感受: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我们的民族振兴紧密相联。
历史上我们曾经多少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因此我们的经济至今还不发达。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惊醒吗!
刚刚开过的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指出:“在当前和整个九十年代,抓住国内和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个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
90年代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是一个困难与希望同在的时代,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作为!(附图片)
3月17日,浙江代表团认真审议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王启东代表(右二)说,我们要抓住机遇,使国民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本报记者孟仁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听取港澳代表、委员意见时表示
香港问题不拿原则做交易
代表和委员们普遍赞成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严正立场
李鹏说,一九九七年香港必将回归祖国,中国必将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香港要实行 “一国两制”,以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香港要平稳过渡,就需要中英双方进行合作
本报北京三月十七日讯 新华社记者张宿堂、本报记者傅旭报道:李鹏总理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香港和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见面,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曾宪梓、徐四民、李伟庭、马万祺、梁钦荣、胡鸿烈、陶开裕、唐翔千、简福饴、廖瑶珠、林贝聿嘉、朱莲芬、薛凤旋、谭惠珠、邹灿基、刘迺强、庄世平、安子介、黄克立等发了言。他们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农业发展、经济的增长速度、财政收支、教育事业、税收、公务员制度、香港问题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
关于香港问题,代表和委员们普遍赞成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严正立场,对香港总督彭定康违背中英联合声明、违背基本法、违背中英双方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香港同胞意愿的所作所为,表示极大的愤慨。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一直是本着互谅互让、通过协议解决问题的精神,按照中英双方达成的协议来办事的,目的就在于维护香港的稳定繁荣,保证香港的平稳过渡。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得到了香港同胞的广泛支持和赞成。
代表和委员们发言之后,李鹏总理讲了话。他首先感谢港澳地区的代表和委员们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和给予的支持。
他说,大家来自港澳地区,理所当然地关心香港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是十分重视的。我想就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问题解释一下,我们所说的不拿原则问题做交易,一个原则就是一九九七年香港必将回归祖国,中国必将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一个原则是香港要实行“一国两制”,以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另一个原则是,香港要平稳过渡,就需要中英双方进行合作。
李鹏说,我们不希望对抗,但现在的问题大家都已看得很清楚,本来谈判快要开始了,而英方又为谈判制造了新的障碍,这充分说明他们是没有诚意的。因此,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都应由他们负责。现在的核心问题是港英当局不承认谈判是中英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事情。在目前的情况下,不是我们不愿意谈判,不是我们不愿意合作,而是英方蓄意破坏的问题。
李鹏还谈到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机遇的问题。他说,当前国内外条件具备,经济有可能更快地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他说,经济发展上不搞一刀切,具备条件的可以快一些,但这个速度应是有效益的速度。他表示,在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加以注意。
李鹏指出,中国现在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怎样把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接起来,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他表示,要开拓更多的市场,使中国的国际贸易多元化。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政策与世界发生联系,要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在经济上的联系。
李鹏还就农业发展、最惠国待遇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朱镕基、邹家华、李铁映、李岚清、钱其琛、李贵鲜、陈俊生、罗干等也一同听取了代表和委员们的意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抓住机遇 共同繁荣
——江泽民同西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刘振英 新华社记者 何平 彭树杰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核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月16日下午,参加人代会的西藏代表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论述展开了热烈讨论。心中一直惦记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江泽民总书记,作为上海团的人大代表,第一次小组讨论先来到京西宾馆西藏代表团驻地,同他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共商振兴西藏经济的大计。
1990年夏,江泽民曾到西藏作过考察,同不少代表是老相识。他同大家一一握手,亲切地打着招呼。
西藏代表团共19名代表,由4个民族组成,包括藏族、珞巴族、门巴族和汉族。
“李鹏总理的报告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党的十四大精神,对形势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首先发言。他联系西藏的实际说,西藏农业连续五年丰收,工业生产逐年增长,财政收入1991年达到2000万元,去年实现1亿多元;此外,外贸、交通、能源建设等方面也有新发展,这些都为西藏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陈奎元同时谈到,与兄弟省区相比,西藏还有较大差距。工农业增长速度和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积累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所以,要赶上与全国同步发展水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任重道远,十分艰巨。但我们并不气馁,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地域广阔,农牧业、森林、矿产、特别是水资源丰富,周边有四五个国家,有利于发展边贸。只要我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西藏的实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就能够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罗布补充道:这几年,中央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的倾斜政策十分有力。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使西藏的经济大为改观。
江村罗布发言过程中,江泽民不时地插话,询问公路和邦达机场修建情况,青藏公路的冻土层问题解决了没有?
曾在西藏工作过的胡锦涛,也如数家珍地向江泽民介绍了有关西藏建设的情况。
当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生钦·洛桑坚赞活佛和日喀则地区行署专员才旺班典等代表谈到现在化肥、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涨价,农民负担不起,影响了种粮积极性时,江泽民说,中央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措施,李鹏同志的报告中也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还当场请在座的财政部的同志回去了解一下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价格和财政补贴的情况,切实帮助农民解决这方面存在的困难。
来自全国唯一尚未通公路的墨脱县的坚争代表,为了参加人代会,长途跋涉了十几天才辗转来到北京。今天,能够同总书记坐在一起共议国是,这位珞巴族中的唯一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显得非常兴奋。
江泽民关切地问他,珞巴族人民生活改善了没有,到墨脱的公路修通了没有?当坚争告诉江泽民,公路就要通到墨脱时,江泽民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在活跃的气氛中,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热地、拉萨市长洛桑顿珠等也不时发言插话。当来自海拔4500米高的阿里地区的行署专员洛桑旦达谈到西藏所面临的人才缺乏等困难时,江泽民说,我一直认为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大家应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发言一个接一个。从西藏的经济发展,到文化建设,从资金技术的引进,到人才培养,代表们争先恐后,竞相发言,既有积极的建议,也有中肯的意见。江泽民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下大家发言中反映的问题。
“还是听听总书记的意见吧?”一位代表提议。
“不忙。还是多听听大家的发言吧!”说着,江泽民转身请拉萨市第一小学女校长白珍发言。
本来没有作发言准备的白珍一时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不知从何谈起。见此情形,江泽民亲切地勉励她大胆地讲:“一回生,二回熟嘛!”
在江泽民的鼓励下,白珍向总书记反映了教师待遇过低的状况。她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要把教育真正放在工作的议事日程上。“你谈得很好嘛!”江泽民赞同地说。
听了大家的发言,江泽民也向代表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西藏的形势是好的,这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现在全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西藏也是这样。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要想发展经济是不可能的。全国各族人民都在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各方面的工作生机勃勃。我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凡是符合西藏具体实际、有利于发展西藏经济的办法,都要大胆去试,试了有效,就坚持实行。对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抓紧妥善解决。总之,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个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要全面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江泽民指出,要想不丧失机遇,要想使经济加快发展,必须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四大提出的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西藏这样一个地处边陲、交通不便、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来说,较之沿海和内地经济比较发达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来说,会遇到更多和更特殊的新情况、新问题,会有不少困难。关键是要善于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西藏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工作,逐步摸索出一套具体的适合于西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法和措施。西藏是祖国的西南大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中央来讲,不但要帮助西藏和其他民族地区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政策,而且要给予积极的扶持。内地的发达省份,也应该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自己,也要注重本民族、本地区的人才培养。总之,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都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江泽民最后强调,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的方针。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江泽民的讲话赢得全场代表的热烈掌声。
会后,热地将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江泽民,表达了西藏200多万人民的深情厚谊。(附图片)
3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参加八届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小组会。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