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三十万选票
——要说的太多!
易凯
1993年“春兰杯”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已经揭晓,舞蹈《两棵树》、小品《张三其人》、相声《拍卖》分获歌舞类、戏剧类、曲艺及其它类一等奖。
此次评选由于采用了30台计算机同步计算,精确率高达99.9%,而且将全部52个节目的得票数一并统计出来。这样,我们面前就有了一份翔实可靠的春节晚会观众意向调查表。
观众用选票向我们发出了什么信息呢?
春节晚会热点降温
此次评选,有关单位共发出选票约600万张,回收有效票301411张,回收率仅占5%略强,这一数字是开展此活动4年来较低的。去年回收率还占到10%左右,而今年为观众设奖最高额达16800元,大大超过了去年。奖金上去了,选票却下来了,这一现象颇耐人寻味。
观众投票热情不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出于对节目质量的不满,或出于对晚会形式“老一套”的厌倦,或有其它更好的活动度过良宵……总之,它反映出观众心理上一种潜在的变化,即对春节晚会期望值的逐年降低,热点开始降温。这一变化的趋势,人们还可以从其它方面感受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呈波浪式的,有阶段性的。热点降温体现出观众对晚会主办者的一种理解和宽容,为后来者继续办好晚会提供了一个正常的良好的创作环境和适度的社会压力。人们寄希望于后来者,放下心理负担,解放手脚,使这一年一度的艺术庆典能够热起来。
观众口味趋雅求精
杨丽萍“学院派”的舞蹈《两棵树》以其10万多张选票高居歌舞类节目榜首;傅笛生演唱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以其理想主义色彩和浓烈的阳刚之气压倒了众多大腕们演唱的通俗歌曲;严顺开主演的小品《张三其人》与赵本山主演的《老拜年》展开激烈的竞争后略占上风;牛群、冯巩的相声《拍卖》遥遥领先,一枝独秀。
而齐唱《老水牛》得票207张,小品《照像》得票193张,相声《追溯》得票1034张,分列各类节目榜尾。
对照一下观众投票“最多”和“最少”的上述两组节目,大致可看出今天电视观众审美情趣上的一种基本走向:趋雅求精。观众在基本保持雅俗共赏的欣赏情趣的基础上,更倾向于有内涵 、有意韵、文化品味高的节目,更倾向于表演精致,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精品。联想起《两棵树》等节目入选春节晚会时,不少人担心它“太雅”,“观众不认”的议论;联想起当今屏幕上众多晚会“急就章”、“匆忙上马”,文化层次低的事实,人们是有理由反思的。
名人效应几多折扣
春节晚会,历来是名家荟萃的场所,今年也不例外。但名人效应,从观众投票结果看,并不令人满意。
少数名人,由于节目质量高,有创新,其效应倍增。多数名人,其中包括当今炙手可热的超级“大腕”,由于节目一般,反映平平,其效应大打折扣。一些港台明星,在观众投票中也纷纷落马,“外来和尚好念经”已经成为历史。新名人的涌现,向来是观众衡量晚会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今年仍未做到。
观众投票的意向告诉我们,在选择春节晚会节目时,名人效应固然应该考虑,但切不可将之“神化”。名人效应与节目质量同步,入选当然。相违时,则应从节目质量出发将名人换掉,这样才能腾出舞台,为更多的新人创造成名的机会;才能确保春节晚会的总体水平。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桩笔墨官司引起影坛关注
一九九二年中国“名人官司年”的余波未尽,影坛又生出一桩笔墨官司,引来电影界人士广泛注意。
广电部电影局主办的《中国电影周报》,去年十月刊载该局艺术处干部许建海署名“非也”的评论文章《不只是说方义华》。文章在分析当前电影创作中主旋律“何以奏不响”原因,提出主旋律影片创作也要严把质量关时,认为方义华编剧的几部描写农村改革的影片艺术质量不高,但“奇怪的是如此夹生的作品竟能接二连三地被搬上银幕”。由于此文,安徽电影厂副厂长方义华状告许和《中国电影周报》。
日前,电影局邀请在京的电影评论家、编剧人员、电影学院教授和新闻出版署干部,对正在做法庭调查的这桩官司进行座谈。有人发言说,这场官司本就不该发生,作品一经问世便有了社会性,社会对之褒贬甚至指名批评无可厚非。有人说,现在不少读者、观众对报章的文艺评论不关心,并时有反感,因为这些评论缺乏真知灼见;一味捧场的评论太多,还造成创作人员听不得批评意见的不正常心态。
与会者认为,这场官司能诉诸法院,也是一种法律意识增强的社会进步;人们可从这场官司中引起思考,什么是正当的文艺批评,什么是“侵害名誉权”的诽谤?明白这种界限,知道社会批评和被批评者的正当权益,对批评者保护自己防止滥用法律,对形成良好文艺批评环境,促进文艺创作出精品大有好处。 (阿西)


第8版(副刊)
专栏:

  史蜀君你要拍什么?
向兵
上影厂女导演史蜀君以拍女性题材著称,她执导过热烈的《女大学生宿舍》,也拍过凄婉的《庭院深深》。这回她又将镜头对准年轻姑娘,但这部名为《女大学生之死》的影片要说的却已远不是青春的美丽和忧伤——
医学院学生梅子脖子烫伤由父亲送进医院,因未得到及时治疗活活窒息而死,尸检鉴定却认定梅子死于心肺功能衰竭。医学院的师生和院长对此忿忿不平,同学们自发四下调查寻找依据,医院和它的上级部门百般阻挠。同学们找到市领导,得到支持:民不究,官也要办!市里的医学专家聚集一堂主持公道:梅子死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这是一个并无多少虚构的故事,史蜀君听了医学院学生的哭述,泪不自禁。“难道现代社会的推进一定要以人际关系的冷漠,以毁灭道德、诚实乃至人道为代价?”史蜀君连夜敲开了陆星儿、东进生的家门,决意将此事拍出来。三人一次次走访一家家医院,调查到一起又一起医疗事故,听到了太多的抱怨和呼声……
影片就从一群执拗的学生身上拉开镜头,以纪实性风格直面现实,透过事件,透过红十字的庄严,将一个有关尊重人珍视生命的神圣命题,严峻地摆在了社会面前。
影片拍出来后,广电部电影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向创作者致以敬意;作为首批观众的上海的大学师生们心情激奋,“我们看到了艺术的良知,中国电影人还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感到振奋。”2月,影片来到首都钢铁公司,影院挤得水泄不通。观众看完电影后感慨:“没想到如今还有如此忧国忧民的影片。电影界不是发愁拍出的电影没观众吗,多拍点这种老百姓关心的题材,还担心没人看吗?”
正在“下海”走向市场的中国电影,该琢磨琢磨这话。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长短录

  灵魂和“广告化”
余倩
时下,经常可见一部影片上映了,报刊发表的评论文章数量往往比一些电影院的观众还多。评论的花色也不算少,而无论是以“上帝”或“上帝”代表自居俨然训诫的,还是以作“公仆”为荣曲意迎合的,便有八面来风也能随风运转自如的,吃了别人的嘴短而鼓舌如簧的,但凭感觉信口雌黄而无愧无畏的……似乎都没有最佳的效应。
评论状况的欠佳,一时也就成了不冷也不算太热的话题;而所以欠佳,也有不同的意见,看来也和创作的遭遇一样,原因有些复杂。
影视界人有把评论当作商品广告的,往往流露不满于评论未很好发挥广告作用的情绪;而文学批评没有读者,原因却在囿于书斋式的“做学问”,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正派的批评家在呼吁人们提防和抵制文学批评流于“广告化”……
脱离实际无视群众需要的书斋式“做学问”的评论,固然难于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没有“做学问”的“流于广告化”的评论,也未必切合了实际能使公众很感兴趣。现在人们厌烦的评论,并不只是书斋式“做学问”的一种——其实能见到一种真正“做学问”的评论也很不容易。有货真价实的“学问”,不是总比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好么?而某些看来像是“做学问”,却“流于广告化”的评论之所以也没有很感兴趣的读者,恐怕就在于没有“学问”而无视作品实际的专事吹嘘。
文艺评论须要走出书斋,促进创作,却并非不讲“学问”,不深入分析研究问题;而对作品进行评论,或褒或贬都不同于商品的推销。便在市场经济特别发达的西方社会,有价值有影响的文艺评论,也未必就是“广告化”的结果。
其实“流于广告化”的评论历来就有,并非什么新鲜事物。现在“流于广告化”的评论越来越多,也不是不可理解。有创作的商品化,也会有评论的广告化。文学艺术在市场流通要卖钱,为创作牟利的“流于广告化”的评论也有利。艺术家和评论家都不能靠喝西北风维持生计,不必也不能讳言利或金钱,文人不“下海”,也还是免不了著书要为稻粱谋。但无论创作或评论,都是需要投入灵魂并影响人的灵魂,而灵魂总不是可作交易而买进卖出的罢。
做广告终究无可非议,用评论形式做广告也未尝不可。不过广告做得好也有“学问”,“广告化”的评论而无“学问”便有可能缺乏判断力,难定所推销的作品的优劣;而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做广告的诚实。会经商的,不是常讲“诚招天下客”么?
文艺评论要在群众心目中树立威信,除了别的条件外,最低限度的要求,我以为还是不要讲假话。如果把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什么推销给别人,无论“广告化”还是别的什么“化”,都不会让人感兴趣。


第8版(副刊)
专栏:

  《青春不会等待》将播放
这是一部描写当代年轻人近十年生活历程的八集连续剧。电视剧通过一群年轻人高考分手后十年的不同经历,展示了这一代人的思索和探求。这部电视剧由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摄制,李苒苒编剧和导演,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日播出。 (袁)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城镇走来“外来妹”
西央
湖南妹子白珊,今年24岁。新春伊始,本命年为她带来了人生一次难得的机遇。
在去年11月的上海国际电视节交易会上,有一部叫作《中国小城镇》的大型系列片,卖得最火爆。该片刚完成前10集,就有日本、台湾、韩国和香港的电视台前来购买播映权。该片如此招人,除了独特的内容还因为它有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领衔主持人:杜宪”。该片后几十集2月下旬在海南岛开机。趁节目新内容开拍之际,制片人大胆推出新人,湘妹子白珊成了杜宪的主持人搭档。
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现为省歌舞团演员的白珊,依靠她那纯朴、自然的本色演过一系列“妹子”。从《湘南暴动》中的春妹,《平江起义》中的学生妹,直到《外来妹》中的打工妹,在影视圈里有了“纯情少女”的称号。但她演的戏并不都只要有纯情就够了,白珊明白这一点。拍《外来妹》时,她和打工妹们同住工棚,同吃白菜汤泡的快餐,同时领受监工的叱责,还和一位打工妹交上了朋友,分手那天,俩人抱头痛哭。这段生活使白珊对自己对演员都有了新的认识。
纯朴的白珊成熟了。但她能否同杜宪并肩走入历史悠久的中国小城镇,从而跨上艺术的新台阶,就看这一回啦。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悠久的文化名城》拍成
曾成功执导拍成《瑰丽的风景名胜》、《欧洲建筑》的于中宁,近日完成又一部新作《悠久的文化名城》。该片是北京科影摄制的大型组片《保护文化自然遗产》中的一部系列片。这部六集系列片透过对苏州、敦煌等文化名城的古今沿革,从历史文化、建筑美学、民俗风情,多方位地展示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博大。该片得到了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肯定。 (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鞍山台两部电视新作问世
鞍山电视台新近创作的七集电视剧《小屋子与大世界》和三集电视剧《妈妈》在辽宁反响强烈。近日在京举行观摩时,受到专家好评。 
《小屋子与大世界》描写在改革风雨中成长起来的一位女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妈妈》描写一位母亲抚养残疾儿子所付出的巨大心血。
(姜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