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要闻)
专栏:

  人才回流——本世纪末亚洲留学生新趋势
人才外流与回流,既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研诸因素的综合反映,又是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性竞争,这种竞争在90年代将会更趋激烈。
然而,进入20世纪末期,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才还在继续外流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回流的新趋势。泰国1980年回流本国的医生比外流的还要多出47人;日本现在每年公费派出的1200名留学生中,几乎全部学成回国;台湾从1980年开始,留学生回流人数增长较快,近年的回流率都在20%以上;韩国由于在80年代实行了更大胆和开放的留学生制度,选送了更多的人才到国外留学,近年,仅在美国攻读学位的2.5万名留学生中,每年就有50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据香港市场研究社调查统计,1991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数,相当于1988—1990年的总和;1978—1988年的10年间,我国共有3.26万留学人才回流。
因此,在90年代,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才回流趋势将会更加明显,人才回流速度和规模都会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在争取人才回流的过程中,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韩国非常重视留学生回国后的安置和使用;日本政府则在丰厚的物质待遇之外,积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和提供施展才华的用武天地;泰国采取在住房、工作、子女教育等多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允许回国留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等措施吸引人才回流。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以后,我国各地吸引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纷纷出台,成为我国重视吸引更多人才回流的标志。
(1月28日《组织人事报》陈世华文赵云生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谁能破译八种神秘文字
中国至少已发现8种神秘的、无人辨识而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这8种文字,有的在古代已被发现,有的则是近年方被发现的。
一、《苍颉书》。此书历来被书法家疑为汉儒刘歆伪作。学者刘志一多年研究发现,此书是用古彝文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记录。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与苍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苍颉书》。
二、《夏禹书》。也是被视为伪作的古籍。据学者刘志一研究,书中12个字,有5个是古彝文,7个是汉甲骨文。两种文字混合使用,记述远古海岛人春天喜欢到大陆来的生活习俗。
三、《红岩天书》。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悬崖石壁上有数十个铁灰色的符号,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镌非刻,非阴非阳,若篆若隶,力度雄浑,被国内外学者称为“红岩天书”。
四、“巴蜀符号”。在四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器物上,发现有150个不同图符,统称“巴蜀符号”。中国学者钱玉趾认为这些图符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种拼音文字,并推断这种“古蜀文字”很可能还保留在彝族中。钱氏破译的一件铜戈上的铭文符号为“诺苏使用的铜戈”。
五、“东巴文字”。这是千余年前云南纳西族先民创造的原始象形文字,有“活着的象形文字”之称。纳西人于木石之上刻画,名之为“森究鲁究”(意即木石之痕迹)。因该族东巴教巫师用此象形文字来书写经书,故名“东巴文字”。
六、“岣嵝碑”文字。原存衡山,现置绍兴禹庙的“岣嵝碑”,碑文似篆非篆。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大禹治水的记功碑。
七、“夜郎天书”。于贵州省赫章彝族地区新近发现。专家所称的“夜郎天书”,共有4480字,以毛笔烟墨书写,如草似篆,笔画盘旋弯曲,字形粗细不一,疏落有致,自然流畅。据当地一位人士介绍,此书系彝汉通用的道教、佛教、“宗教”(神道教)的《会言三教密语》。
八、“仙居蝌蚪文”。在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米的高山陡壁上,发现有人工镌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
(1月30日《福建日报》傅康文李贞刚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入关”对国产三大件有何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最近预测分析认为:中国“入关”以后对电视机冲击较大,对冰箱、洗衣机影响不大。
这是因为“入关”后,电视机是降低关税的重点对象。按现行关税,进口电视机的市场价格高出国产同类电视机价格1000元以上,因此进口电视机对国产电视机市场基本不影响;但“入关”后,关贸总协定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关税税率不得超过15%,按此计算,进口电视机的价格将会低于国产同类型电视机价格200—300元,即使国产机再降价200—300元,与进口机价格保持相当,也无多大竞争优势,市场将基本被进口机占领。
经济学家认为,在这段时间里,国产电视机厂家若能抓紧时机提高质量、改善服务、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那么在5年内即使关税达到关贸总协定的要求,又使国产电视机免受进口电视机冲击是可以做到的。当然,这可能要以倒闭一批中小电视机厂为代价。
对电冰箱、洗衣机来说,“入关”则不构成太大冲击。经济学家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几年来我国洗衣机、电冰箱在消化国外技术后,质量普遍提高,同时,产品的型号、功能和价格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二是相当一部分工厂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注重售后服务,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但经济学家也指出,国产全自动洗衣机和大容量电冰箱的价格与进口机相比并无多大优势,“入关”后可能会受较大冲击。
(2月10日《光明日报》吴雅丽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末代皇帝是个摄影迷
溥仪在他成年后,用以消遣的最大兴趣就是摄影,仅大婚后两年多时间内,溥仪及其后妃便时常手持德国蔡斯相机,在紫禁城中互相拍摄小照,寻找有趣的生活片断,猎取镜头。其中溥仪和婉容的照片最多,均在百张以上。溥仪曾照过一张“分身像”。这张“分身像”看上去达到了乱真的地步,证明摄影师现场拍照及暗房加工工艺的高超、娴熟。
溥仪为了拍出新意,独出心裁,还特派太监出宫给他置办了一套民国将领穿的军服,并佩有军刀、马靴、宽皮腰带。溥仪穿戴完毕,得意洋洋,端坐于寝宫前一把转椅上,拍了一幅威风神气的戎装照。此事立即传到端康皇太贵妃(即光绪帝的瑾妃)耳中,她大为震惊,当即将溥仪传去,细细盘问了一番。同时发现溥仪竟然穿着太监从宫外买来的洋袜子,认为这亦是有失体统的大事,立刻命人把当事太监李长安、李延年二人叫到永和宫,按宫法每人重责200大板,被发落去充当苦役,并对溥仪严厉的申饬了一顿。这历史被永久记录在这幅照片之中了。
(1月12日《中国摄影报》林京文王甲权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如何使用磁卡电话
磁卡式电话机是一种新型的公用电话装置,目前,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使用磁卡式电话,可先到邮电部门的磁卡销售点购买磁卡,目前它的面值分10元、20元、50元、100元和200元5种。一次购买后未使用完毕的磁卡,可保留以后继续使用,直至磁卡的面值用完。
公用磁卡电话机全部开放后可直拨市内电话、市县电话、国内长途电话和国际长途电话,同时各种特种服务电话以及直拨国际受话人付费电话(即108台)也可在磁卡电话机上使用。
平时磁卡应妥善保存,不可强力弯折,不应放在强磁场环境下,如电视机、音响等家电旁,也不要让它沾满灰尘粉末,以确保正常使用。
(2月7日《新民晚报》郑建平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起名妙借典故
起名欲雅须借“典”。典,典故也。这里泛指诗词、警句、名言、成语、故事等等。
古往今来,从诗词歌赋中选择芳名的大有人在。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即如此。“雪芹”二字,取自苏轼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哙”。
借典故之妙,还在于它旁征博引,而并非仅仅局限于诗词歌赋。杰出画家关山月,其名字取自乐府《横吹曲》。关山月在广东春睡画院学习期间,有一次他请老师高剑父给自己起个名字。高老师想了想说:“那就叫关山月吧”关山月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他觉得,此名有两大特点:一是多为人知,从而可时时激励自己发奋成才;二是“关、山、月”三者皆可入画,且它们在画中变幻无穷。
借典故起名,亦为“受名者”本人所津津乐道;甚至吟诗嵌名,寄志抒怀。王尽美(中共创始人之一),其“尽美”二字取自成语“尽善尽美”。他在《肇在造化——赠友人》一诗中写道:“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
借典起名,一般人多取褒义典故或词语。然而,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邓散木(近代著名金石书画家),“散木”二字借于《庄子·人间世》中的一段小故事:从前,有一个木匠。他看见一种名叫“栎社”的树后,大发感慨地说:“这种树可以说是‘散木’——无用之材”。用它做船吧,船会沉没;用它做棺材吧,棺材会很快腐烂;用它做木器吧,木器会很快被虫子咬坏。后人即以“散木”比喻无用之人。然而,邓散木却偏偏取这个贬意词做名字。表示自谦和他那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个性。(一九九三年第二期《科学与生活》李正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世界烟草珍闻
第一个因吸烟获罪的人1492年,西班牙人罗德里戈·德·赫雷斯作为哥伦布的一名水手,随船来到古巴。他看到当地土著人燃吸干烟叶,也学着吸,结果上瘾。回西班牙后,他继续吸烟。邻居们看到他从嘴里往外吐烟十分惊恐,认为他着了魔,宗教法庭遂判他监禁。
第一位把烟草当作药物的大使1560年,当时烟草还不流行,法国驻葡萄牙大使让·尼科把烟草作为治疗许多疾病的药物寄回国。几百年后,化学家们终于揭示出烟草中的所谓能治病的药物是有毒物质,并取名为尼古丁。
第一个大面积种植商品烟草的人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发展烟草贸易。
第一位以烟代钱的统帅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攻占纽约,美军统帅华盛顿呼吁美国人帮助他的军队:“公民们,你们不给钱,就给烟”。
第一篇指出烟草有害的文章1924年,美国《读者文摘》刊载一篇文章,题目是:“烟草损害人体健康吗?”
第一位撰文指出吸烟致癌的医生1927年,英国医生弗·伊·蒂尔登在医学杂志《手术刀》上撰文:他看到或听到的每一个肺癌病人都吸烟。
第一位给烟草种植者特殊待遇的总统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烟草为重要作物,其种植者缓服兵役。
第一个提出被动吸烟危害的人1986年,美国卫生官员西·埃弗里特·库普提出:生活在烟雾中的不吸烟的人,面临严重的健康危险。
(1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王同进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奇异音乐组合
欧洲现代主义音乐的花样层出不穷,除了无调性的“十二音体系”和“序列音乐”以外,还有好些新异流派。
“镶贴音乐与组合音乐”算是其中一种。这种音乐把各个音乐大师的作品随意编在一起演奏。这些音乐不论时代,也不论流派,不管是谁的作品,都可以改头换尾,加以镶贴和组合。一位日本音乐家石井真木写的一首叫做《遭遇》的镶贴音乐,就是钢琴曲与尺八曲相“遭遇”,管弦乐与雅乐同时演奏。
还有一种称为“偶然音乐”的乐派,认为音乐真正的美应产生于与听众同时发现的瞬间,用的是各种偶然发生的音响,事先并无目的。它的创始人是美国音乐家凯奇,他有一首名为《金属结构》的曲子,由七名演奏者拿着碗、锅、铃、金属棒、洋铁皮和锣随意敲打。他还把钢琴进行“特别处理”,把各式各样的东西如橡胶、毡制品、木制品、螺丝钉和硬币等物塞到钢琴弦之中,让它们把钢琴的音响改变,创作套曲。
无独有偶的有一种叫做“新即兴演奏与直观音乐”的东西,与“偶然音乐”异曲同工。有人听过一首“合唱”,是由合唱队员的呵欠声、咳嗽声、弹舌声、笑声、哭声组成。
诸如此类,他的发明者对此不亦乐乎。
(2月10日《深圳特区报》叶林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花色与花香
人们都习惯称花为香花,其实万紫千红的花中,也分香、不香、臭三类。
据对四千种各色花的调查研究,其中香花占百分之十六,不香花占百分之七十九,臭花占百分之五,而且在各种颜色的花中其比例也大体如此。经对各色花统计发现,白色香花和紫色臭花所占比例较大。这和日常对花卉的观察是非常吻合的。不过臭花有的也有很高的价值。如生长在东南亚密林中的大花草,别称臭尸莲,花开时,花冠直径可超过一米,五片花瓣,坚韧挺拔,色彩黄红各异,艳丽夺目。花虽奇臭,可药用价值很高,常被人们争相采集。
(一九九三年第一期《中国林业》陈兆株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全国口味歌
我国各地菜式风味五花八门。记住这首“口味歌”,便可记住各地人的口味嗜好了。
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湘辣子蒜,又辣又麻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
(1月21日《健康之友》小云辑梁伟伯摘)


第8版(要闻)
专栏:

股民心态
(一九九三年第五—六期《瞭望》王全大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