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英雄不讲自己的故事
  晨平
同一个部队,出了三个被一直当作烈士、却依然活着的战斗英雄。在隐姓埋名40年的两位“活烈士”李玉安、井玉琢的故事正为人们传诵的时候,曹发庆,这位被写进军史以为牺牲了的老英雄,又在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被发现。
这是偶然的吗?
不!
这些英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来不讲自己的故事,尽管他们身上的枪伤刀疤是故事,他们的病痛残疾是故事,他们的经历是故事。隐姓埋名40年中,他们没有显赫地位,生活过得也并不富裕,工作岗位平凡又艰辛,但是他们没有牢骚,没有怨言,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一条:真正的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他们特殊就特殊在:只知奉献,不知索取。他们不讲自己的故事,不躺在功劳簿上,不向组织伸手,认为是应该的;相反,居功谋私,则是他们最不屑为的。这,就是我们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英雄!
这些英雄,原本都是群众中普通的一员。是共产党教育了他们,是革命部队培养了他们,是战争烈火考验和造就了他们。他们轰轰烈烈过,他们光彩辉煌过。严酷的战争和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后来不为人所知,处在一个生活的旮旯里,处在一个平常人的位置上,他们又回到了群众中去,又变成一个朴实的农民,一个劳碌的工人。这样的人,我们知道的只是李玉安、井玉琢、曹发庆等有数的几个。但,我们相信生活会证实,不为人知的曾经是英雄的人,一定远远不止这几个。在我们共产党里,这样优秀的儿女不计其数,只是他们不讲自己的故事,不宣扬自己的业绩。这是一种并非轻易能够做到的美德。
我们新闻记者有责任讲讲他们的故事,我们的社会应该发扬光大他们的精神,宣扬他们,学习他们,同时也要好好地关心他们。


第1版(要闻)
专栏:

  生命的北极光
  ——记隐功埋名四十年的战斗英雄曹发庆
  新华社记者 蒋耀波新华社通讯员 刘荒 王国栋
“曹发庆——”
“到!……”
每年6月25日,驻守保定的某部英雄四连全体官兵都整齐列队,早操点名时,齐声应答一位战功赫赫的老连长的名字。
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呼唤。
某集团军《新编军史英雄名录》这样记载:“曹发庆,1945年入伍,1947年入党,战斗英雄。于1952年抗美援朝战斗中牺牲……”
年轻的官兵没有想到,数千里之遥的大兴安岭茫茫林海,古“黄金之路”第十八站旧址——鄂伦春民族乡一个普通的小院,一位双目失明的七旬老人拄着拐杖,似乎也在深情地怀念往事,脸上挂着欣慰的笑意。
他,就是曹发庆。
头上的烧伤是故事
腹上的刀伤是故事
耳朵上的冻伤是故事
而你却从不讲故事……
三年前,记者曾采访了隐姓埋名40年,被作家魏巍称为“最可爱的人”的两位“活烈士”李玉安、井玉琢,记录了他们“超越死亡的对话”。富有戏剧性的是,他们和曹发庆竟属同一个部队。似乎,曹发庆的事迹更富有传奇色彩。
这绝不是一种巧合。
当我们走上高高的兴安岭,充满敬意站在眼窝早已干涸但却山一般沉静的曹发庆的面前,含泪记录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英雄往日的辉煌和最新的报告,我们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
“头上的烧伤是故事/腹上的刀伤是故事/腰上的枪伤是故事/耳朵上的冻伤是故事/而你,却从不讲故事/……”一位采访过曹发庆的诗人,充满深情地这样写道。
的确,这么多年,人们听不见曹发庆讲故事,周围的人们看见的是他一身的伤疤。
40年来,不论冬夏春秋,昼夜晨昏,曹发庆总是一顶帽子头上戴。熟悉他的人说老曹乐观、好开玩笑,但是有一条,和他开什么玩笑都行,就是不能碰帽子,一碰就急眼。可是也有人曾掀开帽子看过,看的人倒吸了口凉气,曹发庆不仅头发没了,而且露出了花花白骨。
曹发庆只是淡淡地说,这是朝鲜战场上敌人留给他的纪念。
和老曹一起工作的人都知道他腹部有一长条斜斜的刀伤,每次问起老曹,他只是说他们连和敌人一个营恶战时被敌人刺刀捅的。后来人们知道,捅伤老曹的,是第6个死在老曹刺刀下的敌人。
老英雄究竟有多少故事?
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英雄的“曹副连长”恐怕一直还要埋名在大山里。
1991年4月13日。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
大兴安岭地委老干部局局长苗润太、副局长王庆林一行走进一条泥泞的小巷道,来到他们下基层访问的第32户人家,看望粮食分局离休干部曹发庆。陪同的鄂伦春族副乡长关小云边走边介绍说:“他是从部队下来的,听说立过不少战功”。
在曹发庆家,关小云面对已经双目失明盘腿坐在炕上的老人再三恳求:“能不能把你的军功章拿出来给领导看看。”
“没啥看的,都是过去的事了。”曹发庆淡淡地说。
许久,曹发庆才从上衣兜里掏出一串钥匙,递给老伴徐行。徐行打开一个小木箱,双手捧出一掬军功章,丁丁当当倒在炕上。
在场的人们惊愕了——
“英雄奖章”两枚,“勇敢奖章”三枚,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奖章和纪念章四枚……
望着这些在尘埃中沉默了将近40年的军功章、立功证书,再环视一下老人的小屋:四壁空空荡荡,炕上铺的是几块拼凑的露着窟窿的纤维板,陈旧的被褥,斑驳的炕柜,一台图像不清的九英寸黑白电视……苗润太、王庆林和所有在场的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老伴徐行又拿出了一件破旧的白粗布上衣,上面绣着的“独胆英雄”四个大字依然鲜红。
曹发庆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衣服,“这是罗荣桓政委奖给我的。”久久地沉默之后,老人才讲起了当年横刀跃马的往事。
从东北到海南岛,从云南到朝鲜,曹发庆的足迹踏遍了5万多公里征途的山山水水。他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荣立战功30多次,并先后被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和“独胆英雄”称号。
“打四平那时候,胜是胜了,可是我们连队都打没了,那些战场上没回来的人,打得比我好,可是啥也没捞到。我只不过是回来了,就得了个英雄称号。一想起这些,我就想哭。你们说我当这个英雄还有啥意思,能有啥脸讲自己过去怎么怎么英雄?”
这难道就是老英雄40年隐功埋名的缘由吗?
老人家默默地平凡了一生,奉献了一生,血与火,生与死给他铸造了一个太深刻太丰富太真实的灵魂。
纤夫,伙夫,更夫。“给国家干事是咱的本分,别把官儿看得太重了。”
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岭积千秋雪,花飞六月霜”。这里素有“高寒禁区”之称。
但这里不是生命的禁区。
35年前,已转业到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的曹发庆,听说开发大兴安岭的消息后,二话没说,第一个报了名。
“武夫”出身的曹发庆,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中,先后当上了拉船的纤夫、做饭的伙夫、看粮库的更夫。
当时,林业局新建点,陆路不通,运送物资、给养全靠水路。航道难行,货物运输只能经过黑龙江的额木尔河口,离林业局所在地还有25里的水路。船上重载,逆水行舟,若想完成运输任务,只好靠人力拉纤。
一次拉纤,正赶上风雨交加、河水暴涨。老曹是打头的,纤绳陷入肩膀肉窝里最深,把上次拉纤还未结痂的血泡勒破,血水、脓水、汗水、雨水交融在一起,染红了他肩膀上那始终绷直的纤绳……
有一年冬天,鄂伦春民族乡组织干部群众义务献工,到数十公里外的依沙溪修水库、建电站。数九隆冬的大兴安岭,大地冻得铁板一样,尖镐一刨一个小白点。
 食堂缺少“大师傅”,人们劳累一天,经常吃不上热饭,喝不上开水,群众发牢骚,领导直挠头。已调任十八站乡供销社党支部副书记的曹发庆,放下手中的尖镐,主动请缨到了食堂。为了保证大家吃饱吃好,曹发庆每天只能睡不到4个小时。洗菜切菜、蒸馍焖饭等活计姑且不说,年逾半百的老曹每天要翻沟越坎到一公里以外去挑生活用水。
呼玛县粮库要选调一名认真负责的更夫,以解决粮食经常失盗的老大难问题。有人推荐曹发庆,领导上认为这个人选再合适不过了。可一想到老曹是个副股级干部,家又住在十八站,长期单身在呼玛上班,不免有些顾虑。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把老曹找来谈话,没想到,他居然爽快地应承了。
听说老曹调到县粮库打更,干工人的活,本单位有几位同志替他打抱不平,认为这样干群不分,“压级”使用没道理。老曹可不这么看,他说:“给国家干事是咱的本分。你们这些人哪,就是把官儿看得太重了。”他来到粮库后,认真负责,整夜在外站岗巡逻,力争做到万无一失。人们都传说这个新来的更夫会武功,三五个小伙子不是他的对手。果然,没几天,他就一个人擒住了两名惯盗。老曹出了名,盗窃者闻风丧胆。
即使开发建设到了今天,大兴安岭的生活条件仍然很艰苦。许多人“南飞”了,可曹发庆还像哨兵一样,一往情深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事实上,他有很多机会能离开这里,可从未动过心。
1965年3月的一天,曹发庆到北京去看望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战友老宋,老宋是他当副连长时的通信员。在中南海,曹发庆见到了毛主席。老曹至今也忘不了:主席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亲切地说,“你过去打仗打得挺好嘛……在地方要多向地方的劳动模范学习……来北京不容易,多住几天,多走走看看。”当老宋得知老连长目前生活依然非常清苦时,落泪了。他认真地说:“你吃苦够多了,到北京来吧,手续我来办。”老曹没言语,只是摆了摆手……
寒来暑往,几十年过去了,曹发庆在大兴安岭忘我地工作着,先后26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说什么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倾洒着他后半生心血和汗水的大森林。
在金钱面前,他早已是盲者。钱这东西,是人把它整神的,看重了是命,看轻了是纸。
曹发庆36岁才结婚。战争年代的伤疾使他此生无法留下一个后人。老伴带来的女儿,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转眼,外孙子淼龙已高中毕业,他的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到偏远的林场,再就是留在外公、外婆身边。老伴徐行急得坐卧不安,央求曹发庆出面,给淼龙就地安排工作,日后也有个跑道的。老曹最心疼这个外孙,这孩子从出生4个月,就在他的身边,一直长到20岁,对二老特别孝顺。他何尝不希望孩子留在身边呢!一向办事干脆利索的曹发庆,却在这件事面前为难了。一连数日,他沉默寡言。淼龙理解外公的心思,毫无怨言地到外地一个林场去上班了。走的那天,孩子打好行李,屋里屋外转了好几趟,恋恋不舍地走到两眼昏花的外公身边,轻轻地说了声:“姥爷,我走了。”曹发庆一句话没说,等孩子走远了,老伴徐行惊奇地发现扶着门框的曹发庆泪流满面。徐行说:“30多年来,还第一次见这老头流泪。”
三年困难时期,曹发庆在呼玛县采购站当党支部副书记。进入冬季,县领导交给采购站一项任务,千方百计保证春节全县职工每人供应的三两肉。接受任务后,曹发庆组织供销社的职工成立三个收购组,去鄂伦春居住点“跟踪收购”。猎民们打到猎物就地收购,然后用爬犁运回县城。
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每天要在山上转悠百八十里,累一点倒好挺,最难忍的是肚子饿。老孟饿得挺不住了,对他说:“曹书记,咱们一天爬山越岭辛苦不辛苦不说,总不能守着肉堆挨饿吧,干啥吃啥,咱们吃点肉,我看也没啥不行的。”曹发庆凑到老孟跟前:“眼下大伙儿都吃不饱,咱们也确实够苦的了。野物是收了一些,细算一下数量还是不够,离完成任务差一大截。我也不是铁打的,也想敞开肚皮来一顿。可咱们吃一顿,每人按一斤来算就得三斤。这就是十个人的春节供应量啊!春节眼看到了,大人孩子都在眼巴巴地指望咱们收购的肉过年呢,咱们能吃得下去吗?”
老孟听他说得在理,把脑袋低下不言语了。曹发庆带人在山上整整转了一个多月,春节前几天才撤下来,收购的狍子肉、犴肉、野猪肉堆起来像山,他们却一个多月里一口肉没动。
从1954年转业到1981年在十八站粮食分局离休,曹发庆的“副股级”整整原地踏步了27年,离休时基本工资才82.5元。
曹发庆家里最多有过四代九口人。人口多,工资少,紧紧巴巴的日子一直困扰着曹发庆。他记忆中手头最多时攒过150元钱,那台九英寸黑白小电视,算是干了一辈子最贵重的家产了。
直到如今,曹发庆这个领工资的国家干部还为一辈子只给生身母亲寄过200多元钱而内疚,说起来禁不住眼中满含泪花。
从朝鲜战场下来在某部铁岭留守处工作时,曹发庆回家探望了日夜思念的母亲。正值建国之初,家里很穷,他怕给家添个吃闲饭的,只住了两天就匆匆返回部队。临走时,掏遍了全身衣袋,才给70岁老母掏出10元钱来。其实,从参军至今,曹发庆就回过那一次家。那一次,竟是他与母亲的终生别离。后来,曹发庆勒紧腰带,先后给母亲寄回200元钱。
多少年来,尽管曹发庆在紧巴日子重负下活得很艰难,但他并不看重钱财和物质利益,更不愿伸手占公家的便宜。有一年,塔河县委副书记王守义到十八站乡专程看望他,听人说自离休以来,他家的烧柴都是老两口一天往返几十里用推车上山拉的,很是感慨和不安,当即对乡领导交代,今后必须把老人家所用的烧柴全部包下来。第二年春节,乡政府到家慰问时,徐行瞒着曹发庆对副乡长关小云说,家里买了一车柈子,钱没少花,柈子还不好。关小云听后马上与有关部门联系,很快把180元柈子款给报销了。曹发庆知道后,气得把老伴骂了一顿,硬逼着她把钱退了回去。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人把它整神的,看重它是命,看轻它是纸。”在曹发庆家采访,老人的这一番话震颤着我们的心灵。然而,当我们问他现在最想什么的时候,老人却出乎意料地说,“就想攒俩钱儿,等到死的那天,好给来送行的人安排一顿饭,抽点儿烟喝点酒。”
在名利和金钱面前,曹发庆早已是盲者。
1987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曹发庆忽然看不见窗外的太阳了。数十年积劳成疾,曹发庆失明了。这一年,他70岁。熟悉他的人都想不通——这个站在太阳底下敢说没做过一件亏心事的人,为啥到了晚年还要经受这么大的痛苦。
尽管已没有多少治愈的希望,领导还是决定不惜花多少钱也要为他治好眼睛。曹发庆又一次“固执”起来:“我眼瞎了,可心里明白。别为我费心了。组织上这样关怀我,我知足啦!”
一年前党的生日那天,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军分区组织召开的“命名表彰无私无畏的共产党员曹发庆大会”在加格达奇举行。分布在大兴安岭8.4万平方公里上的13个县、区、局都设了分会场。由他人代讲,一个多小时事迹报告,曹发庆本人只讲了不到三分钟:“……感谢组织给予的关怀,希望大家努力建设好国家……要是现在能睁开眼睛看看大伙儿该多好哇……”
许多人感动得流泪了。这一天,大兴安岭的山山岭岭都回响着曹发庆的名字。
茫茫林海中,闪耀着一束生命的北极光……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用好
  ——三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本报评论员
一个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热潮已经在全党、全国兴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带头学好用好,做学习和实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模范。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认真学习这部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全局,统一思想,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处在关键性的岗位上,其理论素养、政治水平、建设本领如何,对于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至关重要。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首先就得武装各级领导干部,这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一环。
工作太忙怎么办?那就挤时间学。“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就可以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其实,不管多忙,只要对学习有迫切的要求、有高度的自觉,时间总会有的。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必须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应当努力使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变成自己全部工作中居于统帅地位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级党委要为领导干部学理论积极创造条件。中央决定分期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理论研讨班,每期一个月,集中学习。实践证明,这是领导干部专心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的好办法。各地、各部门都要做出安排,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轮训。与此同时,要认真抓好各级党委中心组的经常性的学习。要统一安排,实行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首先要认真研读原著,逐篇逐段地精心阅读和钻研,力求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切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既要抓好通读,全面了解文选的内容,又要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加深对有关理论观点的理解。在学习中,要下一番苦功夫,提倡做笔记,写心得,不要秘书代劳。在个人研读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心得,切磋琢磨,以求对理论把握得更全面、更透彻。
领导干部在学习中,要带头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大都是这15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他们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熟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许多切身体会,应当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边读书边思考,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现实的情况,规划未来的方案。要很好地结合自己的思想,看看哪些认识和做法符合小平同志的理论,自觉地加以坚持;哪些认识不符合小平同志的理论,自觉地加以纠正。联系实际,要特别注意联系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实际。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论述,加深对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理解,提高贯彻决定的自觉性。思想上真正搞懂了,弄通了,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把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用好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必将推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学习。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大规模的理论学习热潮的兴起,预示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出现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举行第十三次常务会
 原则通过对外贸易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李鹏总理今天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草案)》。
会议讨论认为,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深化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有必要制定对外贸易法,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对外贸易体制,保障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保护台胞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会议还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草案)》。
会议确定,这两个法律草案经修改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第1版(要闻)
专栏:领导干部学《邓选》

  坚持中心是前提 压倒一切是稳定
  ——访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
本报记者 陈维伟
编者按:为配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本报特开辟“领导干部学《邓选》”专栏,刊登记者采访的10余位省部级主要领导同志学习《邓选》的体会。今日刊登首篇,今后在第三版陆续登载这一组专访。
                   
“集中一段时间,潜心研读小平文选三卷,的确受益匪浅。这对于回顾过去、总结现在、指导未来都十分必要。”正在中央党校参加省部级研讨班的宋汉良同志深有感触地谈到。
在宋汉良同志的宿舍里,写字台上的《邓选》夹满了小纸条,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心得体会,厚厚的资料本上剪贴着各种报刊的理论文章和辅导材料……
“看来宋书记一定收获不小,能扼要地给我们谈谈吗?”记者问。
宋汉良深思片刻,缓缓谈到:“我来自新疆,这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有5400公里的边境线,政治稳定、社会稳定自然是一个突出的课题。但是我们在抓稳定的时候,时刻也不能忘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前提。这次学习小平文选三卷,我对这一点认识更明确了。”
宋汉良接着谈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总结我们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提出来的,它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搞好民族团结、促进政治稳定的基础。换句话说,一切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建设,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决不能认识不清或发生动摇。”
近些年来,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相互策应在新疆制造一些事端。谈到这些,宋汉良说:“我们对此应有总体的正确的估量,这是一定范围内阶段斗争的反映,不是全局性的。一方面,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此而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如今年8月份,我们照常举办了乌鲁木齐边贸洽谈会,并取得成功,其规模和成交额都大大超过去年。今年农业连续16年丰收,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建设一片繁荣景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这些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但邓小平同志还多次强调:“中国不允许乱”、“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稳定”等等。那么,怎样理解这两方面论断的辩证关系呢?宋汉良说:“这要放到小平同志的整个理论体系中来把握,仅仅抓住只言片语就不能领会深刻,甚至出现偏差。我体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不排除各种干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已经取得成果的也会丧失。在这个前提下,稳定就是压倒一切的。对于目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我们既不能把它扩大化,估计得过于严重,甚至因此而放弃中心工作;同时也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否则,如果让不稳定的因素任意蔓延、泛滥成灾,同样会殃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谈到这里,宋汉良同志离开沙发站了起来,踱步凝思片刻后,转身对记者说:“我们新疆经历改革开放15年了,取得的成绩正是由于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稳定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消除隐患于萌芽状态,为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宋汉良同志最后说:“小平同志的思想,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我们必须深刻体会其精神实质,从体系上把握其基本观点,这对于指导全党工作的实践,是有深远意义的。”
领导干部学《邓选》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巴国防部长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张益俊)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夫塔布·米拉尼时说,中国期待着贝·布托总理本月底访华,届时,他将就进一步发展中巴关系和当前重大的国际及地区问题与她交换意见。
李鹏说,中巴友谊历史悠久,不管国际风云和各自国内发生什么变化,双方友谊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他说,中国政府十分珍视同巴基斯坦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既是邻国,又同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有理由相信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必将进一步加强。
米拉尼曾于1989年陪同贝·布托总理访问中国,这次他是巴基斯坦新政府成立后第一位访华的内阁成员。
李鹏对他的再次来访表示欢迎。他说,中巴两国军队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希望这种关系能够不断发展。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正在巴访问。李鹏感谢巴基斯坦对李瑞环主席热情友好的接待。
米拉尼转达了贝·布托对李鹏的诚挚问候,李鹏也请米拉尼回国后转达他对贝·布托总理的问候。
米拉尼说,贝·布托总理和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怀有崇高的敬意和友好的感情,两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双边关系包括两军关系发展顺利,巴基斯坦政府希望这种关系能够继续得以巩固和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平凡与伟大——毛泽东中南海遗物轶事》
 大型画册出版
江泽民题写书名 李鹏李瑞环刘华清薄一波等题词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前夕,一部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书名,李鹏、李瑞环、刘华清、薄一波等领导人题词,宋任穷作序的大型画册《平凡与伟大——毛泽东中南海遗物轶事》,由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和西苑出版社在北京出版。
《平凡与伟大》是一部以毛泽东生前在中南海生活和工作期间用过的实物为主要素材的大型画册,画册分五个部分:“中南海里的普通居民”;“清廉如水的人民公仆”;“重情厚谊的伟大领袖”;“以生为战的拚搏精神”;“独特有趣的生活习惯”。画册共收集有关实物照片、历史照片195幅,大部分是首次面世。画册再现了毛泽东自1949年6月15日进入中南海直至1976年9月9日逝世27年间用过的一批珍贵遗物。这些遗物不仅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每件遗物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遗物同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本高质量、高品位画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侧面入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民领袖毛泽东严以律己,清廉如水的高尚情操和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生。
编辑出版这本画册,得到中央领导和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的大力支持。江泽民总书记为这本画册题写了书名,李鹏的题词是:“清正如水,廉明似镜,克勤克俭,忧国忧民”;李瑞环的题词是:“勤政廉明”;刘华清的题词是:“人民公仆,伟大领袖”;薄一波的题词是:“海阔天空之量,先忧后乐之心”。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杨德中,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滕文生,以及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周福明等同志都认真审阅了书稿。


第1版(要闻)
专栏:

  贝·布托会见李瑞环
 双方表示将努力发展中巴友好合作关系
本报伊斯兰堡十二月六日电 记者吴迎春报道: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今天下午在总理府会见了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宾主进行了谈话。
李瑞环主席对贝·布托再次出任巴基斯坦政府总理并于昨天又当选为人民党主席表示衷心的祝贺。李主席转达了李鹏总理对贝·布托总理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他说,李鹏总理期待着在北京与总理阁下会晤。
李瑞环说,我们一踏上巴基斯坦土地,就深深地感受到中巴友好的热烈气氛。这几天,我们接连会见了巴基斯坦领导人,感到中巴两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看法。我这次访问是成功的,富有成效的。中国对发展中巴友好关系非常重视,把它看作我国开展睦邻友好外交的一个基点,中巴关系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关系中的一个典范。不断加强中巴友谊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南亚乃至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不管世界上发生什么变化,中国人民将永远同巴基斯坦人民站在一起。
贝·布托总理对李瑞环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说,我的父亲曾说,巴中友谊比喜马拉雅山还高。加强和发展巴中友谊是巴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人民是巴基斯坦人民值得信赖的朋友,作为总理,我将为巴中友好作不懈的努力。我期待着本月底对中国的访问,探索进一步扩大两国友好合作的途径。(附图片)
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在伊斯兰堡总理府会见中国政协主席李瑞环。
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