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苗乡侗寨换了人间
杨光修
生活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有苗、侗、汉、布依、水等20多个民族。解放前,这里是个偏僻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群众生活十分贫困。“一山连一山,连到白云边,要想走出山,比登天还难”;“半年吃糠菜,秧被当铺盖,全家共条裤,熬了多少代。”这是对旧社会的黔东南现状的真实写照。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黔东南的黎平、锦屏、剑河、三穗、镇远、台江、施秉、黄平等8县,毛泽东同志沿途目睹少数民族苦难的生活,心情十分不安。红军走到“剑河县附近之某村落时,见路旁有一老妇与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旁,气息尚存。询之,始知为当地农家妇,秋收之后,所收回之谷米,尽交绅粮(地租),自己则终日乞食,因今日气候骤寒,且晨起即未得食,故倒卧路旁。正询问间,红军领袖毛泽东至,即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及从行李中取出布被单一床,授予老妇,并令人给以白米一斗。老妇则连连道谢含笑而去。”〔见廉臣(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毛泽东同志关心少数民族的事迹很快传遍黔东南,各族人民无不为之敬仰。
解放后,黔东南各族人民把毛主席对黔东南人民的关怀铭记在心上,决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尽快改变黔东南贫穷落后的面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各业并举,真抓实干,使苗乡侗寨换了新颜。据1992年年末统计,全州粮食总产量为91.2万吨,比1949年增长1倍多;已初步建成包括纺织、造纸、机械、煤炭、化工、电子等10多个门类、500多个地方工业企业的现代工业体系,总产值为26.8亿元,比1949年增长900多倍。有各级各类学校3260多所,在校学生70.7万人,城镇乡村书声琅琅,1/2的县已实现基本无文盲。医疗机构发展到520个,群众生病得到及时治疗。干部、职工发展到18.7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和各县(市)领导班子中的少数民族各占一半以上,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有的已成为高级干部。解放前,全州仅有公路494公里。为了打开闭塞格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自带工具、粮食,劈山修路,1964年县县通了汽车,1982年区区通了汽车,现已形成以州府凯里为中心的苗乡侗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随着生产的发展,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昔日闭塞、贫困、萧瑟的苗乡侗寨,如今开始繁荣起来。抚今追昔,黔东南各族人民更加怀念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决心把黔东南建设得更美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毛主席在咱连建支部
梁朝明
在纪念毛主席诞生100周年之际,我们“红一连”官兵,更加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1927年9月29日,毛主席带领向井冈山挺进的红军来到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同时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我们连队有7名党员,是全团党员最多的连队。于是,毛主席就在我们连队建立了第一个连队党支部。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了我们连队的第一次支委会,他在会上说:“还是支部建在连上好。”从此,开创了我军历史上“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从组织上奠定了新型革命军队的基础。
当时,革命形势异常严峻。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主席带领红军向井冈山开进,由于途中多次遭受敌人的追打,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毛主席万分焦急,每天不知疲倦地找战士们谈话,了解官兵的思想,寻找如何保存、巩固和发展这支革命武装的途径。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得出了一个真理:党要掌握武装,必须在工农出身的战士中发展党员,把党的组织建在连上,使它直接和广大战士发生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使部队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夺取革命胜利。
9月中旬,部队摆脱了敌人的重兵包围,向罗霄山脉中段实行战略转移。当部队到达酃县的水口村后,毛主席根据行军中考察的情况,利用当晚部队宿营的机会,在全团发展了6名新党员,其中有我们连队的班长李恒和副班长李炎两名同志。毛主席在一所大祠堂里的墙上挂上党旗,举起握着拳头的右手进行入党宣誓。毛主席对新党员说:“今后要团结群众,多做宣传,多做群众工作,要严守纪律,保守党的秘密……”
“支部建在连上”,连队有了灵魂,党员处处打先锋、做模范,像一个“钢筋网”一样把官兵团结在一起,连队士气高涨,战斗力明显增强。
1927年11月,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和兄弟连队一起,一举攻占了茶陵县城。这一仗打得好,毛主席亲自来到我们“红一连”,赞扬我们勇敢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指出“军队只有服从党的正确领导,才能赢得胜利”,并首次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1928年1月,我们作为主攻连,参加了攻克江西遂川县城的战斗,党员冲锋陷阵,战士奋勇向前,全歼靖卫团400余人,打了一个漂亮仗。
五次反“围剿”后,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连队担负警卫党中央、毛主席的光荣任务。1935年5月,红军渡过大渡河后,一个晴朗的早晨,毛主席来到我们“红一连”,听取了党代表刘炎的汇报,非常满意,他说:“我们要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就要建好党支部,发挥好党支部的作用。”毛主席和连队干部交谈,询问战士们的生活情况,并和官兵一起吃饭,称赞连队的伙食“蛮好、蛮好、蛮好!”毛主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同战士们心连心,此情此景,时刻铭记在全连官兵的心中,无论战争多么激烈、条件多么艰苦,毛主席盛饭用过的红菜盘一直珍藏至今,成为连队的传家宝。
在毛主席的关怀和培养下,我们“红一连”党支部成长为一个拆不散、打不垮的坚强堡垒。“党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是全连的心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全连的行动。官兵们敢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在漫漫的革命历程中,我们“红一连”身经百战,英勇顽强,无往而不胜,荣立战功18次,被授予“英勇连”、“百战百胜”等荣誉称号,涌现出战斗英雄12名。正如毛主席指出的:“红军所以艰苦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更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殷切期望。几十年来,虽然支部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干部战士走了一茬又一茬,但连队党支部始终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作为建连之本,建连之魂,茬茬相接,代代相传。党支部把9月29日党支部诞生这一天作为“连节”,每年这一天都要请连队的“党代表”和老党员回连队讲传统,组织全连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井冈山斗争》,听毛主席当年在连队建党支部的故事,吃一餐用当年毛主席用过的红菜盘盛的“传统饭”。使官兵不忘历史,牢记责任,扎深“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根子。每一届“班子”都把“我们是全军第一个党支部的传人,我们要建成全军第一流的连队党支部”作为奋斗目标。正如战士们说的:“我们连的一届支委,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自1978年以来,党支部连续15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1991年3月被济南军区党委授予“模范党支部”荣誉称号;近5年来,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991年2月6日,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来到我们“红一连”,接见了全连官兵,勉励我们要铭记“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不朽的名言,把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牢记江主席的嘱托,高标准地搞好党支部自身建设,把毛主席创立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发扬光大,努力把连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表达我们全连官兵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
(附图片)
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视察。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临江的那个金秋
郝启明
每逢金秋时节,一览棉海连天、银珠闪烁之际,毛泽东主席1958年视察临江黄柏山村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
黄柏山村,现属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北临长江,南靠武黄铁路,武黄公路贯穿其中,是全市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产区之一,1958年系鄂城县旭光人民公社的一个大队。解放前,临江贫苦农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说,临江“灾害年年有,水涨一片白,水落尽沙丘,苛捐杂税重,穷人如马牛,芦花裹在身,乞讨四方走。”黄柏山村353户人家,就有300户种佃田、卖长工,46户讨米要饭,卖儿卖女,27位贫苦农民惨遭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杀害……是共产党、毛主席把临江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走上了社会主义金光大道。
1958年,旭光人民公社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先后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厂,农具制造厂和颗粒肥料厂。农村办工厂,农民当工人,在当时是破天荒的事情。尽管工厂规模小,厂房简陋,群众称之为“小小工厂”,但毛主席知道后很重视,称赞“小小工厂”是个“创举”。毛主席还亲自布置把介绍“小小工厂”的文章刊登在《红旗》杂志上,向全国推广。
1958年,水稻、棉花普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9月15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临江大地充满丰收的喜悦,送棉、晒棉的人们熙熙攘攘,采摘新棉的欢声笑语在田野里荡漾。
中午12时左右,一队小汽车在临近武黄公路的一块试验地前停了下来,啊!毛主席来了!只见主席身穿白色衬衣,米黄色西裤,脚穿一双圆口青布鞋,大步向棉田走来。跟随其后的有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等同志。在黄柏山大队党支部棉花试验地边,毛主席停下步子,饶有兴趣地看了看试验地标牌,用手比划着,朝身边的同志点点头,眼里露出赞许的目光。在沟边,毛主席一手叉腰,抚摸面前的一株棉花,数了数满枝的棉桃,询问身边的两位老农,“这一斗地能摘几多花呀?”
老农答道:“70多斤。”
毛主席笑了笑,又问:“一斗田能收几多谷呢?”
老农兴奋地说:“现在能打500多斤,今后一定不止。”
“对!对!应该这样努力。”毛主席连声说道。
时间一晃过去了近半个钟头,毛主席面带满意的神情,驱车离开临江,向黄石方向疾驶而去。毛主席的亲临视察,给黄柏山村的群众以巨大的鼓舞,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发奋努力,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毛主席视察临江已过去35年了,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为之奋斗的亩产棉花超百斤,稻谷800斤已经为双百斤棉吨粮田所代替;“小小工厂”已成为遍及全国的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仅鄂州市现在就有乡镇企业1.3万多家,年产值13亿元。
毛主席离开我们整整16年了,临江人民在他老人家当年停留过的地头建起了一座纪念馆,簇拥纪念馆的仍然是一片茫茫棉海。金秋季节,棉株昂首,花桃怒放,仿佛在向前来参观的工人、农民、学生、干部表述临江人民的思念。临江的金秋,那个硕果累累、喜讯频传的金秋,总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春风两度 冶钢巨变
方锡银 史正福
1953和1958年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临大冶钢厂视察,给这座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的老厂灌注了新的活力,使它成为我国有数的大型特殊钢钢厂。
1953年2月19日晚上6时13分,毛主席第一次来大冶钢厂视察。行前公安部长罗瑞卿极力劝阻:“主席,黄石是个小城市,去大冶钢厂连马路也没有,不方便。”毛主席说:“那里是将来的钢铁基地,我就是骑着驴驹子也要去看看。”
毛主席来到轧钢厂。在430轧机加热炉旁,他仔细询问了生产情况,看完轧钢、炼钢和化验室等处后,毛主席步行到炼铁厂,毛主席走到4号5号风口,从工人手里接过蓝色看火镜,看铁水熔炼情况。在大码头,毛主席指着远处灯火闪烁的大冶钢厂,对前来送行的杨殿魁、高芸生说:希望你们把这个厂办大办好。
“办大办好”指示有如温暖的春风,吹得这建于1913年的老厂生机勃勃。冶钢人以空前的热情和干劲大搞扩建工程,搬走了碉堡山,填平了臭水坑,铲平了乱石岗,开拓出宽阔的厂区,到1957年底,大冶钢厂已由毛主席视察时年产钢8万吨、钢材5万吨的小普钢变为年产钢33万吨、钢材24万吨的较大特钢厂。毛主席给冶钢带来了巨变,钢厂职工多么盼望他老人家再来看看前进中的冶钢啊!
就在职工们日思夜想时——1958年9月15日下午,毛主席风尘仆仆满面笑容地来了。主席手摇蒲扇登上平炉台,和正在操作的工人一一握手。看完炼钢看轧钢,主席走一路赞一路:“发展很快。你们干得不错嘛!”视察完最后一个车间,主席指出:职工热情很高,要关心好他们的生活。
春风两度临冶钢,冶钢一年一个样。到80年代,冶钢人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已接连跃上了几个台阶,如今钢产量已达到70万吨,钢材55万吨,相当于当年的10个冶钢。在成绩面前冶钢人没有陶醉,他们时刻记着共和国奠基人的期望。今天,在南方吹来的春风激荡下,他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而上,万众一心去创造,去竞争。冶钢人决心到本世纪末将无缝钢管、齿轮钢和轴承钢这三条生产线建成,使冶钢成为一座年产钢100万吨、钢材80万吨,工艺技术装备先进,品种齐全质量更高的现代化大型特殊钢企业。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不忘主席的嘱托
周平
1958年9月,江城芜湖,景色如画。
20日下午1时,毛泽东乘车视察芜湖造船厂。
芜湖造船厂兴建于1954年,当时的船舶是请原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制造的。两国关系紧张时,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给芜湖造船厂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但船厂没有因此而停产、停工,而是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艘军舰和水翼客艇,打破了我国历史上不能研制生产军舰和远洋航船的纪录。
走进船厂装配车间,毛泽东兴致很高,一面察看正在装配的鱼雷快艇,一面问船厂负责人:“这是什么艇?”
“是远航鱼雷快艇。”副厂长张云璋回答。
“你们能不能生产大型的钢铁设备,造更大的船?”
“能造。”
毛泽东听了很高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豪地说:“我们有了自己制造的军舰和快艇了。”
走出装配车间,毛泽东又来到金工车间。他仔细地观看了船舶推进器的生产情况,随后关切地问船厂负责人:全厂有多少职工,多少大学生,多少技术员?当毛泽东听到厂里缺少技术人员时,语重心长地说:“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
从金工车间出来,毛泽东乘车来到码头,健步跨上了一艘快艇。“能不能开快些?”毛泽东问驾驶员。
“能。”驾驶员一面回答,一面加速。
“能不能再开快些?”毛泽东觉得速度还不够快,又问驾驶员。
“能。”
快艇的两舷激起几丈高的浪花,艇尾汹涌波涛,留下一条银白闪光的水带。水带扩大到远处江面上,泛起万顷波光。
半个小时的航行结束了。快艇返航停靠码头后,毛泽东走到后船舱甲板,俯下身来察看鱼雷发射管,问道:“鱼雷发射出去能不能把敌舰打一个洞?”
“能打一个很大的洞。”船厂负责人用手比划着说。
“好哇,那好得很。”毛泽东开心地笑了。
35年过去了,船厂党委始终遵循毛泽东关于“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示,注重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知识更新,通过开办技工学校,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造船业专门人才,在4600多名职工中已有1000余人获得中高级职称。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促进了造船工业的大发展。一个当年只能建造普通舰艇的造船厂,已迅速发展成为能够成批生产远航船的造船企业,除能批量生产1000吨至5000吨级货轮、拖轮、油轮、气垫船外,今年10月又成功地制造了12000吨级货船。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芜湖造船厂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更进一步解放,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找准位置,锐意进取,奋发向上,利用船厂科技力量优势,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