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年终专稿

  笔谈
  一九九三年的西欧
编者按:西欧度过了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年头。受两极格局解体的影响,西欧在联合进程、政治、经济和社会诸方面都处在新的变动之中,形势比去年更严峻、复杂。为了更好地和广大读者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特请本报驻欧洲几名记者谈谈驻在国情况和他们的感受。
联合进程喜中有忧
大市场正式开始运转和《马约》最终获得批准,这是今年欧洲联合进程具有历史意义的两件大事,但许多欧洲人没有表现出应有热情,相反出现了“信任危机”。
驻布鲁塞尔记者张宝祥:西欧联合今年取得的最大进展是《马约》最终获得批准,欧洲联盟于11月1日诞生。与此相关的是,经济货币联盟按预定日期从明年1月1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
统一大市场的运转和欧共体宣布的欧洲经济区条约明年元旦生效,这些都说明欧洲联合在既定轨道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但欧洲联合也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公众对欧洲建设的怀疑、失望和不满情绪不断增大。据法国不久前公布的民意测验,法国反对《马约》的人数已由去年公民投票时的49%上升到54%。
驻布鲁塞尔记者姚立:为庆祝《马约》生效,今年10月底欧共体举行特别首脑会议。但人们评论说,这是一次喜忧参半的“庆祝会议”。因为当初《马约》带给人们的喜悦和乐观情绪几乎消失殆尽,危机的影子伴随人们走进生活的各个角落。于是有人感到“受骗了”,不愿再去相信政治家们的“宏伟的计划”。
驻伦敦记者李文政:对《马约》正式生效,英国反应十分平淡。一些报刊以讽喻的口吻说:“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欧洲各国政府在民族主义和反欧洲主义浪潮面前依然是脆弱的。”这个评论也许给欧洲联合进程为何如此曲折加了一个鲜明的注脚。
各国的财政金融情况不同、政策有异。货币危机之风已把苦心经营14年的欧洲货币体系推向崩溃边缘,它可能延缓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
张宝祥:今年夏天,欧洲货币体系再次发生危机。结果,法国法郎、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西班牙比塞塔、葡萄牙埃斯库多和爱尔兰镑6种货币波幅的上下限从各2.25%扩大到各15%。行家们认为,这等于宣告欧洲货币体系已经名存实亡。作为这个体系核心的法德两国,过去一向在金融问题上密切配合,但这次德国最终改变了为法郎“保驾”的政策。当然,人为维持汇率不变的政策已无法应付欧洲近年经济形势的变化。
舆论认为,这次大大放宽汇率的浮动幅度,可能使欧洲货币出现“两种速度”现象,使它更加远离《马约》为实现货币联盟制定的目标。
李文政:英国人认为,德国听任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充分暴露了欧洲民族利己主义的抬头。英国有人甚至由此怀疑是否批准了一个值得批准的条约。
英国在1992年被迫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后,下调英镑汇率,起了促进出口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作用,因此政府并没有返回货币体系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欧洲内部几个大国关系纷繁复杂,向来被认为是欧洲联合带头人的法德关系,其作用和变化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张宝祥:一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法德轴心出现裂痕。法国本来就不愿意过早地看到德国的统一。果然,德国统一和苏联解体动摇了法德关系的基础。法德两国今年在货币、关贸总协定谈判、波黑冲突、欧共体扩大以及遵守《马约》日程表等问题上不断发生龃龉。现在尽管两国领导人也一再表示团结、合作的共同立场,在某些场合上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法德轴心出现裂痕、特别是德国地位的提高,不能不对欧洲联合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李文政:人们开始把视线转向英法德三角关系上。英国与法国在经济政策、关贸协定谈判、渔业问题上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争执或冲突,有的迄今未能解决,在举世瞩目的波黑问题上,英法虽有一致的看法,却与美德有很大的矛盾,而在事关欧共体各成员国直接利益的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的选择上,英德之间意见也不一致。在防务政策上,英国宣布“完全支持北约”,主张美国继续留在欧洲;而法德则主张建立“具有欧洲特性的防御力量”,并要求逐步扩大德法军团,这遭到了英国的反对。法德英几个国家在若干重大问题上都未能取得完全一致看法,这使人们更有理由相信,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讲话”是遥远的事情。
一场有关欧洲未来的辩论还在继续:是建设欧洲合众国还是建设一个保留国家主权的联合的欧洲呢?但不管如何,欧洲建设进入了新的困难时期。
李文政:1993年,英国依然是欧洲联合的主要怀疑论者。保守党内欧洲怀疑派包括英国下院的近30名议员和像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样颇具名望的政治家。在《马约》生效前夕,10月初,撒切尔夫人发表了回忆录《唐宁街岁月》,在欧洲政策上主张欧洲一体化应以单一市场为限,反对向欧共体出让更多的主权。
怀疑派的立场,对英国政府的欧洲政策、直至对欧洲联盟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很值得人们注意。9月底,梅杰在阐述其欧洲政策时,认为经货联盟目标不现实,主张迅速扩大欧共体,而反对中央集权主义。梅杰的主张与法德的“联邦欧洲”思想形成强烈对照。
张宝祥:过去欧洲联合以对付“苏联威胁”为目标。冷战结束后,内部的凝聚力小了,民族主义的抬头使涉及国家利益的矛盾更难处理。由于英国、丹麦对《马约》的单一货币和共同外交、安全政策等条款保留例外权,刚刚诞生的欧洲联盟已不完全是当初设计的模样,欧洲联合实际上已经出现两种速度。随着欧共体的扩大以及欧洲经济区的建立,欧洲联合将进入一个新的、困难的时期。
各国政坛纷争激烈
冷战结束对西欧的冲击日渐显露,一些国家的党派纷争激烈,左右两翼政党、朝野两派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打乱了原有的政治棋盘。
驻罗马记者史克栋:战后一直在政坛上发挥主导作用的执政的天民党今年地位大降,分裂出来的网络党在市政选举中初露锋芒。这是在冷战结束后,公众的注意力趋于内向,特别是传统的政党无力应付国内种种危机而造成的。一直处于最大反对党地位的意共分裂后,一派成立了左翼民主党,已成了意大利左翼联盟的代表。
与此同时,原来在政坛上以中间派面目出现的社会党也失去了平衡的作用。北方联盟的兴起,以及新法西斯党社会运动的出乎意料的表现,使所有意大利人都感到,战后的意大利政治版图首次发生了巨大变化。
驻巴黎记者张祝基:冷战后的欧洲的政治气候对法国社会党也是不利的,在今年3月进行的议会选举中,执政十多年的社会党几乎溃不成军,原有275个席位只保住53席,右翼联盟控制了议会84%的议席。这次左右两翼政党较量完全打乱了法国的政治棋盘:四分五裂后的社会党在罗卡尔的“创世纪大爆炸”理论号召下,重建左翼队伍,准备卷土重来;再次出现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的共治局面;更引人注目的是右翼联盟内部围绕1995年的总统大选出现了十分微妙的局面。总之,今年法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右翼以强大优势战胜左翼。
过去被掩盖起来的各种金钱政治和腐败行为接连曝光,在经济危机面前疲于应付的政府地位虚弱,一些领导人声望下降。这一现象将对其外部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史克栋:在西欧一些国家所患的政治与经济综合症中,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米兰特大行贿受贿案”曝光一年多来,一批政府部长、议员和政党领导人,以及地方政界、企业人士纷纷受到牵连。另方面,政府面对严重的经济衰退回天无力,几次改组政府。
在最近的市政选举中,传统政党严重受挫,联合执政的政府已失去了存在基础。有人建议改革现行政党垄断政府的体制,建立“技术政府”管理国家,它说明社会公众已经对腐败的政党和政府能力失去了信心。
李文政:英国政府地位相当虚弱,民意测验对梅杰的信任一再下跌。它面临着保守党内外反对派的夹攻。在5月和7月进行的补缺和地方选举中,保守党都失利了,被迫改组内阁。在7月议会审批《马约》社会宪章时,投票结果政府议案以8票之差未获通过,迫使梅杰动用政府信任案最后一张牌,才险渡难关。
经济衰退回升无力
西欧经济1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们曾预测、盼望经济复苏的到来,但除英国、丹麦外,多数国家仍在经济衰退的低谷徘徊。
驻波恩记者徐步青:经济实力排行榜首的德国,向来被视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但今年上半年它的经济增长率为负1.5%,估计全年将在负1.5%—负2%之间。目前它的工业支柱机械制造业生产力仅达76%,是4年来最低的,订货比去年减少14%。独占鳌头的汽车工业,今年产量将下降24%。
李文政:英国经济在经历30个月的衰退之后,今年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0.6%,全年增长率可望达到1.8%左右。但由于主要经济部门制造业有下降趋势,有人认为,英国的经济增长仍不稳定。
驻斯德哥尔摩记者丁刚:在北欧地区,丹麦、挪威的经济情况较好,今年的增长速度约2.5%。
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受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北欧国家的经济增长滞缓,瑞典、芬兰和冰岛今年的增长率估计是负数。
每10个劳力中就有1个失业,失业救济金已占政府近1/4的财政开支,今年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张祝基:巴拉迪尔总理承认,失业已成政府面临的最可怕的问题。一些大企业频频裁员,几万中小企业倒闭,而经济的不景气和紧缩政策,又无法提供新的工作岗位,于是失业人数几乎日日月月都在增加。今年3月政府更迭时,全国失业人数为306万多,失业率为10.7%,到9月底增加到324万多,失业率达11.8%,预计年底将达到340万人。
徐步青:德国政府同样为失业问题头痛,西部失业人数有236万人,创战后最高纪录,再加上东部的116万人,总数达350万人。
专家们认为,目前形势仍趋恶化,明年失业者将超过400万。
丁刚:北欧素来以低失业著称,但一年来它同样受到严重失业浪潮的冲击。瑞典今年10月份的失业率为8%,估计全年将达7%。芬兰的失业率10月已过20%。丹麦估计为10%。
经济衰退使财政上的高赤字、高债务有增无减。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政府着手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李文政:据财政部估计,今年英国财政赤字将达500亿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由于财政赤字过大,今年实际投资只增加0.6%,这显然是很不够的。如何解决财政赤字,政府束手无策。
人们估计,3年后财政赤字也很难降到250亿英镑。
徐步青:德国的钢铁、煤炭、农业等连续多年生产过剩,政府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导致这些行业的竞争能力下降,企业年年亏损。如用煤发电,成本太高,德国以及西欧出现的增长缓慢,失业队伍迅速扩大,都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关。
丁刚:1987至1992年,瑞典产品在西欧的市场缩小了9%,在北美减了28%。
这显然与产业结构有关。近一年来,情况有好转,而且认识到,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应包括福利结构的调整。日本人每年平均实际工作时间为2076小时,而瑞典人只有1148小时,这是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科尔总理说,为了德国的明天,就不能把国家搞成一个大乐园。
专家们认为,今后福利改革也应走向市场,它的模式应是市场机制下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欧共体近12个月先后召开3次首脑会议,都没有离开刺激经济、减少失业的议题。明年是否能走出经济衰退谷底,人们拭目以待。
张宝祥:欧共体各国经济危机重重,许多人由此对欧洲联合热情大减。欧共体不得不下大力气抓经济,欧共体先后召开的3次首脑会议,最后决定6年扩大投资1200亿埃居,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但目前西欧各国普遍国库亏空,追加投资谈何容易。难怪有人认为,欧共体的经济复苏可能在1996年之后。
丁刚:丹麦今年的增长率可达2.1%,这是它近10年来实行紧缩经济、减轻企业税负、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和福利结构、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的结果。
北欧国家认为,丹麦治理经济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但丹麦仍然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但并不一定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社会风潮此起彼伏
面对大量西涌的难民,政府严加限阻,同时极右政党、组织乘虚而入,排外仇外活动接踵发生,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
徐步青:今年,成千上万的难民继续涌向西欧地区。德国、奥地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先后修订法律,严加限阻。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至10月来德避难人数近30万。一些极右政党、组织乘机活动,成为不可忽视的不稳定因素。目前极右组织已增至76个,总人数约6万人。他们抓住移民问题,煽动群众攻击外国移民。今年1至10月,排外仇外暴力活动高达2106起,比去年同期增加332起,造成数百人伤亡。5月29日,德国北威州索林根发生了一起袭击土耳其人事件,5名土耳其公民被活活烧死,事件震惊了欧洲。
据统计,欧洲大陆大约有400万至700万人支持极右组织的排外活动,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
在经济不景气和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中实行的一些政策,导致政府与公众、企业与工人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国家社会风潮迭起。
张祝基:法国今年较大的社会风潮有三个表现:一是反种族主义组织带领的抗议政府新的限制移民法群众示威活动;二是农民抵制美欧农产品协议,封锁巴黎以及高速公路;三是由于政府推行私有化政策和一批大企业宣布裁员、削减工资福利而引起的工潮,如10月间法航大罢工。当时法航员工在机场设置障碍物,阻止飞机起降,使整个机场一度陷入瘫痪,每天损失达7000万法郎之巨,总经理阿塔利被迫辞职。
李文政:英国影响最大的一次风潮发生在政府内部,11月初有30万文职官员举行大罢工,抗议政府铁路私有化政策,这是近10年没有见过的现象。这次罢工使财政、税收、交通几个部门无法正常运转。
英国还发生过退休人员的大规模抗议政府违反诺言,增收家用燃料增值税的活动。向退休人员加税,表明政府日子的确很不好过。
(附图片)
根据欧共体委员会1993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刘扬绘图
译自1993年11月2日比利时《晚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