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楼

  读书与健康
胡立人
读书学习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动,不仅有视觉和其他感觉参加,而且还涉及到反射和意向活动。所以,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通过学习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同时,读书学习,还能使人精神振奋,思路开阔,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从而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尤其是老年人,离退休之后,如果无所事事,单纯在家养老,更容易忧忧忡忡,产生孤独感。要改变这种心理状态,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适当地读书学习。有人认为,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我国有一位老学者,年近百岁,但仍每天读书、写作不辍。他认为,这“对于养生是有较好的功效,似乎比进营养更胜一筹。”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因此,他对读书也有着深刻体会和见地。他曾对劝他少读书,要注意休息的保健医生说:“你说脑力换体力是休息。看文件累了看报纸,看正书累了看闲书,看大书累了看小人书,看政治书累了看文艺书,我这也是一种休息。”毛泽东这种执著地从书本中吸取知识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生物学告诉我们,经常用的器官就健康,就发达;经常不用、少用的器官就会退变。这就叫做“用进废退”。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据此,德国不少医院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对患者实行“读书疗法”,患者在图书馆里,幽静典雅的环境、赏心悦目的书中情节使人陶醉,有如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一段时间后,收效甚佳。
有些国家的专家学者,还对读书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有趣的探讨。日本的长寿专家从职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科学家、艺术家等。瑞士的长寿专家称学习为保健性的理解力。而美国有的学者给人预测寿命时,认为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加三岁。这些也都表明,勤奋读书学习是促进健康长寿的良方。


第12版(副刊)
专栏:我喜欢的书

  充满深情的厚礼
刘恩营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将军回忆毛泽东”一书出版发行了,这是老将军对广大读者的美好馈赠,也是一份充满深情的纪念厚礼。
陈士榘同志系湖北省荆门人,是参加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仅存的三个老上将之一。虽已85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在直接受教于毛泽东的长期斗争中,以其亲闻亲历和切身体会,运用纪实文学的手法撰写成书。
毛泽东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于一身的跨世纪伟大人物,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我党我军和新中国的艰苦斗争中,开创了翻天覆地的伟大业绩,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历史篇章。陈士榘同志将他特有的经历,以近百个故事,从恢宏的历史长卷中撷取一支支绚丽的花朵,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语言朴实,情节生动,不少史料鲜为人知,具有宝贵的史料研究价值。在书中,陈士榘同志满怀深情,始终以严肃的唯物史观,不是把毛泽东写成超凡脱俗的神仙,而是把毛泽东放在实践中和群众中,着重描写毛泽东的思想品德、爱憎感情、语言性格、人际关系、生活作风以及他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再现了他那神奇的伟人魅力与风采,把中国人民衷心爱戴的领袖,写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志、活生生的人,因而更加亲切感人。
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是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正是由于毛泽东等首创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才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是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划时代贡献。人们将会从中深刻领会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的光辉历程。还应指出的是,陈士榘将军在回顾这段历史的同时,把符合中国实际的井冈山道路,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人同时感受到这两位历史巨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勇气。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该书的内在含义。不仅具有可读性,而且有着较强的思想性,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难得教材。
当前,全国军民正在努力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力争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时候,这本书无疑将会给我们以宝贵的启迪,并注入勇气和力量。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文化广角

  乐为他人作嫁衣
王永乐
编辑工作中渗透着一种精神,一种崇高的、闪光的、乐此不疲的奉献精神。
我,就是在这种精神的熏陶下,由崇尚编辑,到真的当了编辑的……
早先,目不识丁的父亲是个人力车工人。因家境贫寒,我认识书本很晚很晚,我那本应是七彩的幸福童年,却被一只讨饭篮子装去。1950年,我已经是个半大小伙子了,才羞怯怯地进了学校。每天早晨走在上学的路上,端惯讨饭碗的手,一触到书包里的书本、文具盒,一股甜丝丝的暖流便从头传到脚后跟!我拚命学习。3年后,我进一家机械厂当了车床工。为了表达我的喜悦心情,我白天开车床,晚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学着爬格子。写啊写啊,忽然有一天,在一家邮电局门外的阅报栏里,我从市报上,发现了一篇署着我的名字的文章!但题目改了,再细看内容,文字被删掉了1/3多,却增加了几个画龙点睛的句子,经编辑老师这么一加工,文章显得凝练多了。由此便使我同写文章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我真的当上了编辑,编辑室主任。于是,在编辑岗位上,我也学着这些编辑老师的样子,认真地处理着每一篇稿子。有时,别人翻翻我正在审读着的厚厚的潦草的书稿,说:“乱麻一团,也看得下去?”我总是笑笑不作答,依然看下去。我想,当初我涂鸦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然我知道,有时字迹潦草还不能完全决定一部书稿的成败。另外,再成熟的作家也有笔误,也有错别字,不规范字句。这些都需要我去一一改正。有的段落要推敲,有的故事穿插要调整,有的通篇结构要提出修改方案……一部几十万字的书稿,在我手里要反复搓,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大半年,如同捉“虱子”一样,唯恐让错漏从眼下溜过。有时,半夜想起,正在编辑中的书稿,哪个地方还缺个承前启后的句子,哪个地方还需要增强一下悬念,哪个地方还需要润色一下文字,经常披衣开灯,再一点点在稿件中落实。
多年的编辑工作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待别人的稿子如同自己亲手写的一样亲,一样爱不释手。自己因为编辑工作过于劳累,写作的兴致逐渐淡化了。但却日复一日地,把自己日积月累的生活素材、反复咀嚼的精彩文句,都悄悄地、无私地奉献给作者了,如同当年编辑老师们对我那样。当经过我编辑加工的书摆到书店的架子上,当看到作者捧着我为他编辑的书情不自禁的样子,我心中就会升腾起一股幸福感,一股由衷的欣慰。


第12版(副刊)
专栏:

  古代编钟的新生命
夏明明
古代编钟起源于商代铜铙,至西周中叶至春秋战国而达到鼎盛时期,其后只在中央朝廷中出现,用于吉礼、嘉礼、军礼、宾礼等正统礼乐场合,与百姓生活甚至区域文化无缘。一九七八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襄樊市随州郊区发掘出曾侯乙墓编钟之后,湖北省歌舞团相继把大型歌舞《编钟乐舞》推向舞台,时隔十来年之后,编钟已逐步成了文物复制商和乐器生产商看好的一种商品,他们相继开发出三十六件套、四十九件套、六十五件套的“曾侯乙编钟乐器”,全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今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属同一系列,每个钟都能发出两个呈小三度关系的乐音,音域宽广,跨越五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古今中外各种乐曲。
近几个月来,由北京市大钟寺钟博研究所和湖北襄樊市博物馆联合开发的“大钟寺钟磬乐团”,利用曾侯乙战国编钟的仿古乐器,先后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八大处游山会、长城饭店茶园、恭王府大戏楼进行展演,获得了广大观众和众多旅游团队、外宾的热烈欢迎。
最近,“大钟寺钟磬乐团”又与军事博物馆联合,发掘出用钟磬演奏的《将军令》、《十面埋伏》等军事题材的古曲,在军博古代战争史馆进行展演,用钟磬音乐,把古代战场上将军升帐、将士出征,激烈战斗和军事生活的情节逐一推出,烘托出古代战争史的雄壮气魄。广大观众纷纷来到军博,聆听、观赏这一难得的编钟展演。


第12版(副刊)
专栏:

  青藏旅吟
玛拉沁夫
青海湖
青海湖边宿帐篷,
连宵月下又驼铃;
胡笳不奏离人怨,
浪卷金戈铁马声。
花甲壮游兴似童,
崔嵬青藏千里行;
风云如海匆匆渡,
冷暖起伏一笑中。
月牙泉
秦时明月汉时关,
唐宋风流汇雪山;
妙韵奇情何处觅,
敦煌怀里月牙泉。
落日归山月照东,
千峰万岭入朦胧;
京城学子寻诗客,
醉卧沙泉梦黎明。
唐古拉
唐古拉口五千三,①
雪封季夏碧天寒;
人至此处羞言老,
再试珠峰万仞巅。
立马昆仑数雪峰,
收鞭那曲薄冰行;②
当雄一过平川路,③
遥见辉煌日光城。④
注:①唐古拉山口海拔5300米。
②那曲:西藏地名。
③当雄:西藏地名。
④日光城:即拉萨。


第12版(副刊)
专栏:

金意庵书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 娄山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