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毛泽东和乘务员
原毛主席专列副队长 刘学骞
1957年,我被分配到毛主席专列上工作。那年我26岁,先是担任乘务员,以后又当过工长、专运车辆段副段长,一直干到1976年。在19年的时间里,我们这些普通铁路工人跟着毛主席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
一张珍贵的照片
在专列上工作,我们既感到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因为专列可以说是党中央“流动的心脏”,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1964年3月28日,专列停在邯郸附近。我们几个乘务员抓紧时间下车检查空调设备。这时,只见正在站台上散步的毛主席朝我们走来。我们向主席问过好,主席微笑着点点头,停在我们跟前,边弯腰看我们调试设备,边问:“这是什么设备?”我紧张得不知怎样回答。主席以为我听不懂他的湖南话,放慢节奏又问了一遍:“这是什么设备呀?”旁边有位同事提醒我:“刘工长给主席介绍介绍吧。”我这才平静下来,赶紧回答:“主席,这是空调设备用的自动开关。”主席又问:“那怎么启动呢?”我说:“这种开关分三级启动,一级比一级快,能自动开动,自动关闭。”主席又详细询问了乘务员人数、如何分工、由谁带班等等。此时,随行的新华社记者孟庆彪同志按下了快门,留住了这珍贵的历史瞬间。
主席惦着我们的冷和暖
生活里的主席没有架子,对乘务员体贴关心。逢到夏季,有时列车停在南方某地,他想到车厢里温度高,就让人安排我们到当地招待所休息。1966年春节,列车停在武汉。大年三十那天,主席派人给我们送来水果和糖。正月初一,我们在列车上开了春节茶话会。
还有一次,我们被邀请参加当地组织的小型晚会。一进会场,我们发现主席已经坐在那里,便快步上前想向主席问好,没想到主席先站起来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主席让我们上井冈山
当时,专列上的乘务员大都是年轻人。主席在列车上处理国家大事的同时,还非常关心青年乘务员的成长。每到一地,他总是嘱咐有关人员组织我们参观学习。1965年3月,主席乘专列南下,5月到达湘赣边界,停在樟树支线。23日这天,他对随行的汪东兴同志说:“安排工作人员和专列上的工作人员,还有湖南来的同志分批参观一下井冈山。最好请当地熟悉情况的同志帮忙介绍一下,让年轻人增加些历史知识。”(见《汪东兴日记》)。专列乘务员分两批上了井冈山,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烈士纪念碑、五大哨口、黄洋界和毛主席在大井的故居。
在大井,我们见到当年的赤卫队队长邹文楷同志。他领我们来到房前一块大石头前,生动地描述说,毛主席当年经常独自一人坐在这块石头上思索。我们望着那块石头,感慨万端。  (刘军整理)(附图片)
1964年3月,专列停在邯郸车站,毛主席向刘学骞同志问询空调机原理。
新华社记者孟庆彪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万众冷暖在心头
本报记者汪波
张华,吉林省集安市委书记,今年45岁。他一家10口人,上有90多岁的奶奶、年近7旬的父母、一个哑巴叔叔和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妻子。人们时常看见他去买菜,去鸭绿江边洗衣服……
面对家庭和工作两副重担,他说: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要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会记着你,感激你。可这些又都是我们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做的。那老百姓为什么又激动呢,这就是因为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张华回忆着一件小事儿,声音中显得有些激动。那是两年前,在一个大雪飞舞的日子。西城一栋住宅楼下水管道堵塞,一楼居民家中冒出粪便。“找领导,”于是,张华家的电话响了。张华冒雪来了,他一看二话没说,随即找来了有关部门,调来了车辆,抽净了居民家中的粪便,后又彻底解决了地下管道问题。居民联名给报纸写信:《感谢我们的好市长》(当时张华是市长)。
在集安采访时,记者也听到了一些发生在张华家的小事儿:有一次张华外出,孩子吃饭成了问题。办公室知道后,安排孩子到宾馆吃早餐。张华回家后如数付了饭钱,并对儿子说:“爸爸有时在外吃饭,那是公务。你和咱家是不能到宾馆吃饭的。”张华大儿子要办喜事,他悄悄地送这对新人去旅行结婚。张华的舅舅三次来找他,让帮助办户口和驾驶证。他对舅舅说不能开这个口子,否则不好向大家交待。舅舅大声说:“别人算什么,不沾亲带故,可我是你舅舅。”“你是我舅舅,但集安还有比你更困难的群众。”
就在拒绝舅舅要求的同时,张华却把头道砬子沟7组贫困户魏元河的女儿,安排进市一家工厂工作;为因公负伤的工人杨玉国一家解决了生活困难。
当记者提起这些事时,张华沉思片刻,说出了下面的话: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党把我从一个普通农民,培养为大队会计、教员、公社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的。党和群众不欠我张华啥,按工作和职责的要求,咱欠党和群众的很多。是的,我家也有不少困难,可群众家里的困难更多。想想那些更困难的家,我要更努力地工作,家里的事也应自己来解决,决不能“以权治家”。在大家和小家的关系上,领导干部应想到大家,要首先把群众的冷暖挂心上。(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珍闻

  珍稀佛像完璧归赵
今年4月20日,四川省藏区石渠县卓玛拉空寺3尊唐代佛像被盗。公安部门估计,佛像可能被走私倒卖,遂与在成都经商的四川九寨沟实业总公司总经理登巴大吉联系,请他协助侦破。
登巴大吉了解情况后,立即放下商务活动,承担了寻查被盗佛像的重任。他先后数次往返北京、成都、拉萨,两次往返尼泊尔,不顾个人安危,向直接接触佛像的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在国外爱国人士和尼泊尔朋友的支持、帮助下,出资将3尊佛像买下,历经艰辛送回祖国,无偿还给了卓玛拉空寺。
登巴大吉先生这种爱国爱教、不畏艰险保护文物和无私奉献的行为,受到了国家民委、四川省以及甘孜、阿坝两州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广大信教群众更是对登巴大吉先生表示了深深的谢意。目前,该州公安人员正缉拿盗窃走私文物的罪犯。 (孙格饶希)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你也唱过他的歌
——记儿童歌曲作家潘振声
本报记者龚永泉
结缘“孩子王”
潘振声今年60岁,曾在部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复员后在上海一所小学当了音乐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一次,组织学生去春游,孩子们围着他说:“潘老师,给我们写首歌吧!”“写什么呢?”“就写我们今天到公园里玩的事。”面对孩子们扑闪的双眸,潘振声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回家后他一边哼唱,一边揣摩,写成了《我们来到花园里》。这首歌一出现,就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从此潘振声同儿童歌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年,他又写了《小鸭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等。《小鸭子》这首歌先后在20多家刊物登载,录音10多次,并编成了钢琴、手风琴和电子琴独奏曲,成为中小学和幼儿师范的音乐教材。
谈起创作体会,潘振声说,最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感情,像孩子那样拥有一颗纯真的心灵,用美的音乐去表现。在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年代里,潘振声将许多孩子学雷锋的事例提炼浓缩成一个朴素而又直观的艺术形象:“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有情节,有动作,有声音,这首歌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专夜作家”
几十年来,潘振声在省级以上刊物、电台发表了近千首儿童歌曲,其中有20余首作品获全国一、二等奖,有的歌曲还传唱到了日本、菲律宾,受到外国小朋友的喜爱。
一个时期,潘振声发现有的中小学、幼儿园把一些根本不适合少年儿童唱的爱情歌曲也拿来教唱,他心里非常焦急,就在报刊上写文章,呼吁音乐工作者多创作一些适合少年儿童唱的健康有益的歌曲。1989年,团中央少儿部等6家单位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唱好歌”活动,推荐的12首歌曲中,就有潘振声谱写的两首歌曲。
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为潘振声积累了较丰富的儿童歌曲创作经验,但他并非专业作家,只是每晚进行创作和学习,多年来从不间断。他戏称自己是“专夜作家”。
“别冷落了孩子们”
潘振声除了自己笔耕不止外,还组织更多的音乐工作者为孩子们多写歌,写好歌。他做了两项扎扎实实的工作:一是约请两位热心的音乐工作者为江苏11个省辖市写儿童市歌,力求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二是呼吁江苏的音乐工作者每人每年至少为孩子们写一首歌。潘振声的“广告词”是:“别冷落了孩子们”。
儿童歌曲创作固然不易,但要流行则更难。潘振声的儿童歌曲作品不仅留在了歌本和磁带里,更“留”在了几代孩子们的心里。潘振声说,“如果这辈子能留下5首好作品给孩子们,我就感到不虚此生了”。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让墙上的历史永存布达拉宫维修中的壁画保护
本报记者 刘伟
我曾问一位欧洲游客,在西藏旅游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她略想一下,回答说:“是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这座古宫堡群,不仅是座世界级建筑,而且还因其珍宝浩瀚,并有5万多平方米的壁画,而被行家誉为“堪与卢浮宫媲美”。
这位在北京中央美院留学的法国女学生继续说:“也许是我研究中国宗教壁画的原因,我更欣赏布达拉宫的壁画。”
精美的艺术 形象的历史
西藏历史有两种记载方式,一是书籍、经卷,二是壁画。史书大都与宗教著述分不开。而壁画,在西藏比比皆是。走遍西藏你便知道,有村就有寺,有寺就有壁画。如阿里托林寺,以壁画记载了佛教大师阿底峡入藏传教的经历;再如罗布林卡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新宫,用三面墙壁的篇幅,历数了远古猴子变人,藏族起源,西藏历史上的政教大事,直画到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与达赖和班禅面晤。
沿着宽大的石阶走上布达拉宫,在真正迷宫般的城堡里,你很快就置身于壁画的世界。
其壁画可分为四类:历史事件、人物传记、风俗民情和宗教故事。从一幅描述布达拉宫建造史的壁画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当时西藏建筑工程使用的技术手段、工具及组织情况;那幅文成公主进藏的壁画,再现了七世纪汉藏两个民族和睦相处的情景。二层回廊有600多幅珍贵壁画,描绘了清初西藏摄政王桑结嘉措的一生;西大殿的壁画绘有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觐见皇帝的场面;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内,绘有十三世达赖进京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壁画。它们将西藏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地呈现在后人的面前。
抢救壁画 迫在眉睫
胡锦涛同志在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时,曾对记者谈到:“布达拉宫的壁画非常珍贵,是藏民族、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壁画,是我们的责任。”
布达拉宫维修,是新中国历史上耗资最大的文物修缮工程,维修中如何保护壁画?维修办公室主任甲央说:“我们是本着文物法精神,整旧如旧维修布达拉宫。至于壁画,当然在精心保护之列。”
布达拉宫经历了1300余年的历史。用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布达拉宫维修工程技术总负责人姜怀英的话说,即为:“在金玉其表外衣的笼罩下,内部早已病入膏肓。”建筑物的险情波及到壁画,出现龟裂、空鼓、脱落、起甲、雨淋、烟熏等许多病症。
我在布达拉宫的坛城殿、东大殿、红宫回廊等处都看到过壁画裂缝的现象,西大殿一幅壁画上的裂缝,大得可伸进一拳头。由于这座宫堡几百年来都用酥油灯照明、供佛,天长日久,烟熏火燎,许多壁画被熏黑后面目全非。
对症下药 清除病害
布达拉宫的建筑为土木石结构,而壁画则有三种结构墙体:牛粪砖墙、石墙和白马草编墙。传统工艺是先在墙体抹一层黄土仗层,再做一层风化石灰粉的“帕嘎土”仗层,接着涂上一层白颜料,然后在其上做画,画毕罩抹一层清漆。
根据这种工艺特点,专家们采用了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对污染的墙面,采用清洗技术。用无损于壁画色泽的专用清洗剂清洗墙面,去掉油污烟渍。如今,白宫东大殿和西日光殿原来乌黑一片的壁画已艳丽如初。
对于壁画出现空鼓现象,北京的壁画修复专家曹勇分析,其因盖出于墙体的黄土仗层。西藏空气干燥,黄土粘结力较差。对空鼓的壁画,采用化学加固技术。即在壁画空鼓处上端,钻一小孔,用导管注入粘和剂,使空鼓的壁画和墙体凝固为一体。看起来稍有不平,但壁画得到完整保护。
壁画修复中难度最大的是揭取壁画后再复原。维修办主任甲央说:“好在我国对保护壁画有相当的经验,如敦煌壁画,以及山西、陕西一些古迹壁画的保护都很成功。布达拉宫壁画在揭取复原方面,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
妙手回春 再现光彩
在布达拉宫,我观看过65岁的西藏壁画大师多布吉做画。他用几杆细小的毛笔,在墙上细致勾描。他告诉我,西藏壁画主要分为“门唐、青孜”两大画派。布达拉宫壁画大都采用画风严谨端庄的“门唐”技法,讲究画面的连贯,注重细节,笔法细腻,人物多用工笔。
多布吉是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中壁画组的主要画师。他说:“重绘的壁画大都是脱落的部分,量虽不大,但难就难在原先是什么画面,必须不露痕迹地接上。无论人物、花卉、云团、水流,都要色泽、风格一致。”
问到颜料,多布吉说:“布达拉宫壁画,用的都是矿物颜料,金色的用黄金,白的用银和珍珠、海螺;红的用红珊瑚、红玛瑙和朱砂;绿的用绿松石。”这项开支就达数百万元。
庞大的布达拉宫主体维修完工了,壁画保护和修复的质量得到有关专家和参观者的高度评价。
(附图片)
右图:牛皮船是西藏主要的河流交通工具,这幅壁画记载了十七世纪扩建布达拉宫的情景。
上图:“晒佛”是西藏重大的宗教活动之一。壁画为传统的布达拉宫“晒佛”场面,将巨大的丝织未来佛像挂出,以求未来佛早日降临人间。
本报记者刘伟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县

  菇田兴古田
本报记者 潘帝都
汽车驶入古田县境,眼前的绿世界立时变了:路边田野上,到处是灰色的育菇阴棚,错落有致,蔚然壮观;各家各户的门前,晒满了金色的香菇、白色的银耳,一阵阵菇香扑面而来;公路上奔跑的车辆,或满载着菇、耳或运输着培育菇耳的材料……好一幅色彩斑斓的菇乡“油画”!
没有老本的状元县
古田县位于闽东北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香菇在这里有得天独厚的适生环境。现今,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香菇百分之八十来自这里,香菇产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银耳产量已经连续十四年位居全国第一,菌类珍品竹荪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然而,谁能想到,历史上这里并无种菇传统。直到六十年代,古田人对于种菇业的知识,还近乎是一片空白。六十年代末期,当地引种了草菇、蘑菇,产量很低。古田种菇业的腾飞是这十几年的事。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迪了古田人,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以菇兴县”的发展战略,并为此颁发出一系列关于扶持种菇业的文件,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交通、科技、商业等部门也一齐为“菇”操劳,为“菇”奔忙。到八十年代,养菇业大张旗鼓地进入古田千家万户。
“泥腿子”菇棚创奇迹
一九八○年春天,城关南山脚下一位默默无闻的“泥腿子”成为新闻人物。只上过初中二年级的姚淑先迷上了银耳栽培术。作为菌类,银耳菌种历来在瓶内培养,它限制着银耳的发展,是专家们感到棘手的难题。能不能“花开瓶外”?姚淑先不迷信书本,他在各种栽培条件下进行实验,居然成功了,单位产量翻了一番半。这一技术迅速在全县推广。
古田农民的智慧得到弘扬。银耳的菌种能从瓶里移到瓶外,香菇为何不能从室内移到室外?大甲乡农民彭兆旺那颗不甘寂寞的心活泛起来。一天,街坊四邻都在讲一件“河面长菇”的奇闻,他去那河边实地考察,心头一动:只要有“高湿”环境,香菇就可回归自然!当年,彭兆旺一举创造出“室内发菌,野外长菇”新技术,古田菇业又上了一个台阶。
古田变菇田 菇田兴古田
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活力,使古田菇农对农业科技着了魔;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又使古田种菇能人灿若星河。今天,有一百多个专业科技人员、十三个民办科研所、四万多“土专家”活跃在古田县。全县有三分之二的农户从事种菇业,他们中有一千三百多个育菌大户。围绕菇业,县里成立了一百多家加工厂,年加工鲜菇五千吨,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以及台港澳地区,并由此形成二十多家购销公司和万余人的购销队伍。
如今,农民口袋里的钱,有百分之三十七靠种菇,全县财政收入也有三分之一来自菇业。那些以培育香菇为主业的乡村,几乎家家都是“万元户”。去年,全县菇总产量超过六千吨,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出口创汇二千多万元。今年菇总产量预计可达八千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菇、耳产业,给古田带来难以预想的经济效益,也给古田农民开辟出一条致富之路。
(附图片)
古田东小区银耳场 林泽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