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永远的深情
王柏仰
诗人贺敬之的诗歌深情、真切、质朴是众所周知的,但这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我和几位同学访问了贺敬之。
贺老对我们说,他出身贫苦家庭,1940年才16岁就到达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贺老回忆了毛主席在延安的一次讲话,他说主席的那次讲话,使他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爱心和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真诚的风格。
1941年底的一天,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志全部集中在窑洞前的篮球场上听毛主席讲话,会是由周扬同志主持的。主席的讲演很精彩,博得阵阵掌声。主席用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说:“大家不要以为这里是大学院、‘大鲁艺’,比起人民群众,你们是‘小鲁艺’,人民群众那里才是‘大鲁艺’,你们要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眼睛往下看,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那才会有作为的。”接着,主席又详细地讲述了《黔之驴》的故事,用寓言告诫大家不要虚有其表,要学会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本领。
从此以后,贺老为使自己的作品更贴近群众,更富有民族特色,在创作上更注意向民歌民谣学习。从1942年到建国前夕的作品中,如诗集《笑》和《朝阳花开》,在形式上汲取传统歌谣的优长;内容上大都反映解放区光明的生活景象和劳动人民翻身的欢乐。建国后,诗人更注意用心去歌唱,《回延安》是脍炙人口的诗篇;《放声歌唱》和《雷锋之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采访将结束时,贺老一再叮嘱我们说:“你们年轻人,要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教导,有了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艺术水平,这样,革命的文学事业也就后继有人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

  瞻仰毛主席故居
晏然
漠漠烟迷结秀,
蒙蒙雾锁静谷。
弥天云幔任卷舒,
寂寂菊香书屋。
默默松榆伫立,
悄悄低语篁竹。
一床补丁半床书,
自是音容长驻。


第12版(副刊)
专栏:

  惠州古城有遗风
吴晓
地方民俗研究,近年来硕果累累,丰富了传统文化的研究。全面介绍改革热土广东惠州古城传统风俗的专著《惠州古城的传统风俗》(林慧仑著,广东人民出版社),便是一个可喜的收获。
该书13万字,议论性散文体,作者采用比照的方法,探索了惠州一千多年来地方风俗文化发展的轨迹,展现了一幅惠州古城传统风俗文化的画卷。
惠州处于粤、客、潮(属闽南语系)三个主要大语系的夹缝中,语言特殊,风俗文化别具一格;惠州还是广东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一书,则首次探索了这一特殊地域和古老文化的风俗文化现象和特征,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地方文化史料。


第12版(副刊)
专栏:

  西陵峡口雨夹雪
吴强
雨与雪咬颈抵至
西陵峡摇橹进入冬天
葛洲坝张开的巨臂
拥抱的热流
为日益盛大的国度
注入一腔腔亮丽
穿云破雾的琴弦发出的回响
仿佛奔放的爱情
碰醒了山村幽僻的夜话
使夕光老去的远天远地
无限美好
那条河流
如一只很大的夜莺
纷纷的翅羽滴翠滴红
渔家女自网拈出朵朵浪花
鳞片的光芒洞穿雪景
生活的情歌在净岸边开出蓓蕾
那纯朴的奢望在冬天的广场
更是洁白无瑕
一尘不染
骨子里的河流 在或雪或雨中
忘情流去 那颠颠荡荡的从容
升浮出奔腾不止的鼎盛
来往的面孔如平湖倚峡的绝唱
音质从古老的纤夫胛上流来
城市与手上展开的建设
都被纵横的神韵支配
这个季节
无论是一饮而尽峡江水
还是抿嘴品味迂回的雪
都是一种幸福的包围


第12版(副刊)
专栏:杂文随笔

  如此文章“甲”天下
李建永
一般地,在报纸副刊编辑收到的自然来稿中,杂文不仅量小,而且质低。不过,凡事常有例外。以我短暂的编稿经验,自然来稿中,来自沿海某县的杂文,不仅量大,而且质优。作为一个看杂文稿子的编辑,面对量大而且质优的杂文,能不把稿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我把这个喜讯告诉了部里的一位记者,他很不以为然,说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我于是有意识地留心起这个地方杂文的特点来。原来它一是全部油印(一般为小四仿体);二是题材广博(从言论到杂文所能包罗的,应有尽有);三是反应敏捷(当前热什么,便全方位、多角度地迅即反映什么);四是作者队伍庞大(来稿极少有重名重姓的作者,且篇篇笔法翻新,风格迥异);五是全县开花(许多部、局、科、室,均有来稿)。我童年时无来由地记住一首不知该算诗歌、民谣还是顺口溜的东西:“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苏杭,苏杭文章数我弟,我给我弟改文章。”世易时移,变化异矣。现在看来,前两句不得不改喽!
出于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理,我想起了与此无关的、报上曾多次披露过的一些“文混混儿”的“事迹”:他们广订天下报刊,将福建的文章抄下来寄往河南、甘肃、吉林,将黑龙江与青海的文章糅合起来投到安徽、四川、广东,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身首异处,谁还能识得丁是丁卯是卯呢;加之一律署个奇里古怪的假名,即使偶尔被人发现,也以为是作者故意化了名,一稿多投哩。“混混儿”们如法炮制,举一反三,将稿子天女散花纷纷散去,财源便不尽长江滚滚来也。不过,没有根据,我不能信口开河地说这个县的杂文也会如此这般。但我想,将一些疑问写出来,总还是可以的吧?疑问之一,一个县果有那么多杂文高手吗?就大批的优质杂文来看,似乎“真有”是不成问题的。不过,我好歹也算个数年来一直读杂文、编杂文、写杂文的,对全国杂文的创作现状,心中自有一张明细分布了如指掌图——那里并没有什么小有名气的杂文家,更谈不上“那么多的高手”了。既无大面积的杂文高手,哪来集束发射的优秀杂文呢?难道这年头还真有隐姓埋名、遁居深山的仙人高士?可是通讯地址却又分明署遍了一县的若干部、局、科、室,并未见隐遁之端倪。疑问之二,假如这里真有三五杂文大手笔,且爱用各种化名著文,既能写言论,又会作杂文,既懂市场经济,又通孔孟老庄,既一面深沉郁勃,又一面轻灵飘逸,似这般旷世高才,却偏又不求闻达于世,专爱化名著文,未免令人费解。更令人费解的是,这里的杂文时有上品,足堪与当今杂文界之名家名作相媲美,不夸张地说,这类抢手奇货投到哪就能发在哪里,为何又偏偏一式多份地打印出来,盲目地散向各地报刊,致使同一楼层内的两家报纸、同一城市里的数十家报刊,常常同时收到同样几份散着油墨香味的此地杂文呢?如此不爱惜令名的广种薄收、狂轰滥炸,即或真为名家所为,也会让人轻看的。
不过,轻看由你轻看,杂文我自为之。坐在编辑部里,天天都能看见此地杂文仍在劲射,风头正健,俨如古小说中善射的英雄:劲装结束,兜弓搭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嗖、嗖、嗖,便源源滚滚地射向了全国各地的大刊小报。
(作者通讯地址:《山西日报》文艺部)


第12版(副刊)
专栏:

  他,作为书法家
廖志理
旧中国的墨砚
太多浓稠的苦难
太多激荡的愤怒
从韶峰起笔的一划
溅出神州第一缕霞光!
蘸湘江水
描出满山红叶
伐井冈竹
评述五千年史书
六盘山上 白云当纸
雁阵的诗行
将豪情引上了碧霄
笔尖有时迂回
勾起大河上下漫天飞雪
轻轻数点
梅香又浮动了万里长城
如雨泼墨
卷雄师百万追穷寇
尽兴狂草
中国龙破壁穿空!
天安门前的太阳
点成一枚国徽灿烂
笔如金水桥
送五星红旗辉映未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名物汇典繁花奇芬
东方生时
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中国古代名物大典》(华夫主编,济南出版社出版),乃上下两卷、800多万字2000幅插图的鸿篇巨制。这部具有古代类书和当代辞书双重功效的大书学术品位高,容量大,包涵了中国古代物态文化所涉的各个领域;而且,百余学人,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中儒道学说先道后器、重道轻器的思想传统定势,务使“器(物)之当重”的指导思想,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工作中得到明确的宣示。
这部《名物大典》有以下四个特色:
一、博览性。与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相关的万物,凡可指实者,无不广予罗致。囊括天宇地载、礼制人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哀乐百事、科技发明、制作工艺。按所涉生活领域,分作天象、地物、人体、耕猎、纺绩、冠服、饮食、宫室、交通、神异、科技、朝制、礼俗、货币、教育、文具、函籍、武备、日用、香奁、珍宝、资产、乐舞、游戏、雕绘、旌旗、刑罚、宗教、占相、医药、谷蔬、花卉、木果、兽畜、禽鸟、水族、虫豸等37个大类收编。甚至,即使不尽可指实,但对古人实际生活已作了深透的渗入,先民普遍在观念信仰中认定其有,且多见具象的描绘记叙诸物,如神话仙话传说中经常出现的人物(西王母、东王公、羲和、飞廉)、山川(蓬莱、方丈、姑射、白水)、草木(瑶草、灵芝、神木、扶桑)、禽兽(龙凤、麒麟、精卫、狴犴),也有专类的搜集。旁涉古代祭祀、刑罚、丧庆婚育、占相问卜、游艺玩乐的一些活动,不便勉强标举出所用物件者,也择要作了附录。
二、科学性。纵观古代名物文化研究学史,从第一部语词考释专著《尔雅》、传世的《释名》(刘熙)、北魏《物祖》(刘懋)及其以后诸多佚亡的探源正名之作,一直到清人陈元龙的《格致镜原》,已形成一个专书的系列,然而,其学术水平、知识价值和表现形态,只不过具有前科学性的意义。传统的编纂名物书典的体系,往往是名物和制度并列或相牵,界定不清,虚实莫辨,或有图新,也旧辙难易。现在《名物大典》本着复兴朴学的精神,力摒杂糅,独树大纛,将超越普通语词辞典中对名物词的考释内容,专辟为一个学科进行认真的分析探讨,作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研究对象来处理。
三、兼容性。《名物大典》无愧为华夏物态文化百科全书之称。乍一看来似属当代专科辞典一类的工具书,却实在兼备古典大型类书的长处和风采。这一特点,不仅从全书分类排列的外在形式得到观感的体认;而且在内容方面也是要求每一主要词条释文的撰写,都尽量贴近现代百科全书的方式。它既阐及某物实体形制的演变史,重视出土文物的对照印证;又对其命名由来多所探索,物变名迁必有交代,而对异称别号勤摘谨撷,使其互现个性,寻绎异中之同,更能拈出同中之异。
四、系统性。此指编纂体例上的创新与优势。《名物大典》37个大类之下,按物名概念内在的逻辑联系,有主有次,分层有序地列出二级和三级小类目,纲目非常清晰。领衔的主词条,好比一个词族方阵的首领,使族中左邻右舍在其统率下相携而前,却又群落分明,真是道尽了“物以类聚”的种种旨趣。作为读者,连类排比地一路读去,按图索骥,逐一预检,已感到查索目标的方便有效;待见那应接不暇的同类名物排闼而来,更领会广启智益的一份殷殷之情。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九寨初雪
方赫
连天阴雨。突然,一夜飞絮,绚丽斑斓的九寨沟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算农历,今天恰逢重阳佳节。这时候,远在成都的亲人们,也许正兴致勃勃地往郊区山坡登高;也许正扶老携幼在公园里赏菊;而我们,却徜徉在这冰雪的殿堂,敞开心扉,尽情呼吸雪后那湿润清凉的空气,荡涤干净那积存在胸臆中的污浊。这,却是重阳佳节的欢悦所不可取代的。
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灰蒙蒙的天幕,放射出眩目的光芒。色嫫和迭戈这一对相恋了一生的神山,摇着满头白发,在银白、金红的朝霞中眨动亮晶晶的眼睛,互诉长相思念的衷情。引得摄影爱好者争先恐后地寻找有利地位,支脚架、装镜头、揿快门,为了永远留下九寨初雪美妙的一瞬。
轰隆作响的诺日朗瀑布在霞辉中映现出七色彩虹。白练般的湖水一泻而下,不惧雪剑冰刀的威胁,依旧飞珠溅玉,霓霞腾空,细微如同秀发的水丝,轻拂脸颊,温柔得像爱人的亲吻,虽也酥心陶醉,但却增添了几分寒意。
我们漫步在山道上,四野一片岑寂,唯有沙沙的化雪声萦绕耳际。这是冬之神的娓娓问候。蓦地,一连串刷啦啦的声音,响彻浩渺的长空,哦!又一处不堪重负的积雪垮塌了。震波摇撼着我们身边的树林,雪珠纷纷滴落,滴到我们的脖子上,冰凉冰凉;滴进尚未封冻的湛蓝湖泊,丁丁冬冬,似在弹奏一支礼赞肃穆冬日的乐曲。
往日青枝绿叶的杉树,披上了洁白的睡袍,但仍然挺拔站立,看上去,仿佛白银砌就的多层宝塔;原本玲珑娇小的桦树幼林,准是被一身蓬松的棉衣压得过重了,不得不弯腰低头,像一个个龙钟的老妪;大大小小的丛丛灌木,宛如被能工巧匠雕琢出的古玩,精美绝伦;瑞雪包裹着的细小树枝,晶莹剔透,闪闪烁烁,活脱脱像是生长在陆地上的珊瑚……
长海岸边,不知是谁堆起了一个雪人。树叶做的眼耳口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只是神情略显忧郁,莫非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是不是嗔怪冰雪老人看错了时辰,拜访人间稍稍早了一点,大地的秋色尚未褪尽,那泡茸茸的雪花铺盖下,枫叶不是还泛着血红么?
看来,冬天绝不单是肃杀、僵冻,生命仍在活跃地继续。它是秋和春的交替,收获与播种的过渡。在成熟的秋的怀抱中,孕育着稚嫩的新春。


第12版(副刊)
专栏:

重庆谈判时的毛泽东(剪纸)贾四贵


第12版(副刊)
专栏:

旭日苍松(国画)陈大章
(选自《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纪念会》)


第12版(副刊)
专栏:

  高原的记忆(二章)
徐风
娄山关上
雄奇的娄山正用枪声炮声发言,宣读一个传之久远的故事。
在这烽火连天的征途,毛泽东将得意的笔墨有力泼洒。
海浪般翻涌而来的绵绵群山,层层叠叠成冷峻的缄默,静视娄山关顶那岩雄峙的高度。
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处,背后是捕风弄云的鲜红。面对风云际遇的长空,聆听山下军号啸鸣,战士的刚勇正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他站在峰巅,像娄山关一株经风历雨的青松,沧桑着巍峨雄关。他正鸟瞰世纪的风云江山的奇丽中国的命运。面对如血的残阳,耳闻铁骑蹄声,他正导演这场围歼罪恶制度的活剧。展现出一脸冷峻与严肃,收拢会心的微笑,长臂一挥,如盘古开天的巨斧,正挥向一个没落王朝。大衣后摆一任山风掀动,正兜起酣畅淋漓的自信,兜起娄山关大捷的凯歌。
胜利的欢呼稀释了硝烟的弥漫,毛泽东胸中正涌动诗潮,壮丽恢宏的诗篇如大海托日般朗照大地,辉耀万古。
毛泽东的坐骑
一道闪电在高原划出亮弧,惊世骇俗的炸雷接踵而至。
一袭雪色狂飙卷动高原,摧枯拉朽着魔鬼的根基。
铁的封锁火的封锁水的封锁,像瓦片一样被铁蹄踏碎,不再阻挡艳艳骄阳。那吞云吐雾的粗犷,呼啸出沉默中的一片湛蓝。
白色的奔马四蹄生风,在怪石嶙峋的大山追风逐云,马背上驮一颗闪亮的红星。那位熟读中国叱咤风云的巨人,鸿鹄在胸臆又温情绵绵。枪林弹雨中不失潇洒不失乐观不失豪情,满腹经纶地指点山河,哼几句《沁园春》悠远的古韵,唱亮遥遥征途。
当一场血肉横飞的拚杀落下大幕,浓浓的硝烟催发白马喷着雾气的响鼻。山路崎岖的征途,正有艰难的跋涉。毛泽东跳下马背,立即换乘那伤残的士兵。


第12版(副刊)
专栏:

  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感怀
方克
风流事迈两千年,九转灵丹九九全。马列翻新垂宇宙,神州鼎革动地天!风骚文采稀前例,意气情操待后传。五十六年承面命(注),殷殷遗爱永绵绵。
注:1937年11月15日,作者携带毛主席表兄文运昌先生致主席手书,从长沙到延安,蒙主席立刻接见,面谈一小时余,垂询家乡情况甚详,并介绍作者进抗大第三期学习,至今整整56年矣。


第12版(副刊)
专栏:

  关于“佳人”一词的说明
我刊在1993年第6期新发表毛泽东诗四首,《人民日报》于1993年12月17日全文转载。近日,一些读者来信来电,对其中《五律·看山》一诗中的“佳人”一词与同时发表的该诗手迹不符(手迹作“美人”)提出质疑。为此,我刊特作如下说明:
毛泽东的不少诗作曾反复修改或书写,因此往往留下多件文字有出入的手迹。《五律·看山》我们见到有三件手迹和一件抄清稿(据我们分析是该诗的最后修改稿),除这次影印发表的这件手迹上作“美人”外,其他件均作“佳人”。作者在抄清稿上将“飘飘”订正为“飘”,还自注说,“佳人”指“美人峰”。我刊已在该诗的注释[1]中引用了作者的自注。我刊选发这件手迹,主要是考虑它是现在见到的三件手迹中书法最好的。
我刊在编发这首诗时未对上述有关情况作出说明,致使一些读者产生疑问,深表歉意。
《党的文献》杂志编辑部
 1993年12月18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