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年终专稿

  一年来地区冲突形势特点
宋以敏
1993年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展示了冷战后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大战的危险趋向减少,而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却此伏彼起,继续存在。地区冲突加剧使冷战后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主要国家都在据此调整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国际上特别是联合国的许多活动也都与防止和解决地区冲突有关。
目前地区冲突的基本形势是,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热点问题大都已经或走向解决,而冷战后爆发的一些新的局部战争却未平息。中东和南非长期存在的两大地区性冲突,今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使巴以40多年来相互为敌的历史终于有了结束的希望,并进一步开辟了阿以和解的道路。虽然巴以协议的完全落实和阿以冲突的最后解决还存在许多问题,前面还有许多艰难险阻,出现反复也在所难免,但是,和平解决争端的大势看来已不易逆转。
在南非人民长期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下,南非政府和非国大等政党和组织终于就政治解决取得重大进展,决定明年4月举行南非历史上首次不分种族,亦即一人一票的大选,少数白人统治南非300多年的历史行将宣告结束。取得政治和解后的南非,有可能转而成为带动非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为南部非洲的和平稳定与合作发展开创一个新局面。
此外,柬埔寨经过大选,内战局面已基本上得到政治解决。阿富汗局势虽然还没有正常化,却已不再是一个国际热点。
在朝鲜半岛,只要有关各方坚持对话,为缓和局势继续做出努力,是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缓和的。
当然,中东、非洲和南亚一些国家在民族、宗教、领土和资源等问题上的矛盾还很尖锐,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和控制,不能排除武装冲突的可能。但在国际大气候已经变化的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有减弱的趋势。
但是,另一方面,冷战之后又出现了一些规模不等的新的地区冲突。同冷战时的热点相比,新的冲突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们基本上都属于内战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一国的不同政治派别使用武力争夺国家最高权力,例如冷战时期有超级大国插手、现已完全转为内部派别之争的阿富汗和安哥拉的国内冲突。第二类是在一国的不同民族或种族之间为实现分立和争夺领土而兵戎相见,在前苏联南部地区,在非洲,都有这类冲突。第三类是国家分裂后,新独立国家之间为划定疆界而交战。不论冲突属于哪一类,它们全都出自国内根源。有些也存在外部势力插手的背景,但同冷战时期超级大国在地区冲突中直接或间接插手已不能相比。
第二,它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不会蔓延扩大出界外和触发国际性军事冲突。因为冷战后各国都把发展经济置于首位,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环境。美国等国尽管还奉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但也不愿看到因地区冲突的延长和扩大而影响到它们自身的利益。
第三,冷战后新发生的地区冲突,往往存在着此伏彼起的现象。在一些国家内部或新独立国家之间,由于民族、宗教、领土和资源等问题的利害关系,矛盾错综复杂,一旦爆发武装冲突,要取得妥协就比较困难。在前南斯拉夫,冲突从斯洛文尼亚移到克罗地亚,最后又集中到波黑。那里的穆斯林、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三个信奉不同宗教的民族已经交战一年多,至今尚未找到使三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在前苏联地区,领土和民族纠纷难以胜数,高加索地区情况则更为复杂,那里的冲突也最频繁。非洲存在的潜在危机也很多,那里有老殖民主义者所划的极不合理的边界,人为地把相同的民族或部落分割开来,民族和种族的数目又多达近千个,人们担心那里发生新的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第四,在内战式冲突中,都存在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国际干预。这种干预多带两重性。一些西方国家在支持民族自决、维护和平或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下,有推行强权政治、争夺地区主导权和势力范围的意图。这就增加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复杂性。在波黑冲突中,西方大国对三个民族的支持各有偏重,客观上拖延了和平解决的进程。在前苏联南部地区的冲突中,也有多方外部势力的插手。
第五,近年来新发生的内战式对抗大多在欧洲。这同冷战时期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过去,亚洲曾有几个大热点,而在北约和华约紧张对峙下,欧洲保持了长达40年的相对稳定。现在欧洲成为世界动荡的中心。在地区冲突中,前南斯拉夫和前苏联南部地区发生的武装冲突对国际形势的影响最大。民族主义在欧洲明显抬头,成了对整个欧洲稳定的潜在威胁,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是一种牵制。
冷战后出现的这些新的地区冲突,特别是许多发生在巴尔干和高加索这些比较敏感的地区,这就不但给这些地区造成战乱和动荡,而且对整个国际形势都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国际社会要着重对待和处理的问题,也几乎成了联合国从事的主要工作。
但是,1993年国际形势的缓和趋势还是有了进一步加强。无论是原有的热点还是新发生的地区冲突,都受到这一趋势的制约。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一项统计,世界上处于活跃状态的战争数目已从五年前的36起下降到今年的30起,特别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规模很小的局部冲突。展望未来,就全局而论,国际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上述引发地区冲突的各种因素和矛盾的存在,地区冲突现象不易消失。它仍是对和平与稳定的干扰和威胁,仍应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年终专稿

  当前世界军事形势
潘振强
冷战结束,世界军事形势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其主流是继续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苏联的解体,使战后以美苏对抗为中心的两极体制彻底瓦解,美俄之间的军事对抗虽不能说已经消失,但其激烈紧张的程度已大大下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把主要注意力转向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与此相适应,也都在调整各自的军事战略。根据西方研究机构材料,一九九二年世界军费开支下降了百分之十五(主要是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及东欧国家大幅度削减了军费),这是战后第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各主要国家军队的数量都在减少。军备控制谈判的进程也加快了。今年初美俄完成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谈判,规定到二○○三年,双方各自保留战略核弹头三千—三千五百枚,等于将现有核武库的数量削减三分之二。禁止化学武器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产生了一个不但禁止化学武器的生产研制和使用,而且还规定将现有化学武器彻底销毁的公约。军火贸易同样呈现下降的趋势,一九九二年按照军品贸易交货额计算,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从地区形势看,一些过去受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影响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继续在降温,许多已经走向政治解决。
总之,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减少,导致大国正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在降低。缓和是当前世界军事形势的主要发展趋势,而且看来还要持续下去。
但是,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正进入向建立新的国际战略格局过渡的时期,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军事形势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世界主要国家都在进行军事战略的调整,以适应冷战后的新形势,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的趋势是由过去准备打大规模战争转为应付地区冲突,由过去主要对付现实军事威胁转为主要针对潜在威胁。表现在建军方针上,都在减少数量,进行质量建军,都在对部队编制、力量结构和指挥体制进行改革,力图建立一支精干有力、具有快速机动能力的军事力量,其中尤其注重加强海空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军事力量的提高今后将继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装备发展或作战样式方面都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点在海湾战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前各国都在裁减和淘汰陈旧装备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常规武器装备,因此军事科研的费用在许多国家呈上升势头。其次,作战理论和战法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总的趋势是在更大规模和更大空间范围强调协同作战,过去传统的一些作战理论和战法正在过时。总之,在各国裁减军备的现象下,军事力量的质量竞赛正在悄悄展开。
二、两极体制的瓦解导致世界军事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美国军事干预倾向加重。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在世界军事事务中越来越明显地占据主导地位,俄罗斯虽然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已难于像前苏联那样处于与美国抗衡的地位。美国成为在军事领域唯一能在全球范围大规模使用军事力量的超级大国,这将是影响军事形势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目前决心“在世界保持领导地位”,在适当收缩其兵力部署的同时,正极力继续保持在全球的军事存在,同时力图在过去冷战时期以它为中心的安全结构基础之上建立世界各地区的新的军事格局。美国的这种主导地位还反映在它的军事政策中对外干预的倾向加重了。
但与此同时,军事领域中的多极化趋势也在发展。近几年来,美国对外采取军事行动往往不得不求助于盟国的支持或者借助联合国的旗号,这表明美国实力虽然强大,但力不从心,国内外掣肘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在经济上的崛起可能更加重西方国家内部的离心倾向,最终对美国形成新的挑战。即使是当前深陷于经济、政治危机中的俄罗斯也仍然坚持要保持世界大国的地位,在大幅度裁军的同时,保持其战略核力量现代化的计划,保留其海外基地的使用权等等。在多极化趋势中,广大中小国家也表现出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潜在力量。近几年来,这些国家积极推进地区性军事合作,抵制外来势力干预。尽管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引起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从长远看,它将是推动世界军事形势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冷战的结束导致许多国家对安全概念发生重要变化,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随着世界各国注意力更多转向国内经济建设,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各国更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安全政策上,几乎都把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军备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
但是,经济因素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国际事务中军事手段的作用不重要。首先,军事手段的作用仍然为各国特别是大国重视。有些国家出于维护自己经济利益考虑,更加重视对海洋资源、贸易通道的保护,在它们经济得到发展之后,加快了发展本国军备的步伐。亚太地区某些国家以及中东地区的一部分阿拉伯国家近几年来都增加了军费。
其次,经济竞争中民族主义情绪正在上升,这使一部分国家更加重视加强军事实力弥补其经济力量的不足,作为确保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最后,西方各大国仍然把军事力量当作对付所谓来自第三世界“威胁”的重要威慑和打击的手段;它们庞大的军事工业一时也很难实现有效的大规模的“军转民”,这些国家事实上仍然保持着高额的军费。
四、随着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减少,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将成为主要的军事冲突形式。自从一九八九年东欧剧变以及随后的苏联解体以来,从欧洲南部边缘的巴尔干地区并向北延伸至前苏联境内爆发了一连串地区武装冲突,形成一个新的动荡热点集中地区。但是,由于世界从总体上向着缓和的方向发展,地区性的冲突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制约,大体上可能呈现时紧时松的状况,在某些冲突中,虽有大国的干预或暗中插手,但一般不致引起大国的军事对抗。
然而,不能由此认为,地区性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危险可以不予重视。在世界的各个地区,的确还存在着一些可能引起大国和地区性强国卷入直接军事对抗的潜在热点。美国在其新的“地区性防务战略”中,则提出“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并正在认真地进行必要时进行作战行动的准备。因此,不能排除出现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12月7日,非洲统一组织国家首脑小型会议在开罗举行。与会的11个非统组织国家的首脑着重讨论非洲地区局部冲突问题。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