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3-12-23

1993-12-23新闻联播 文字版

风流三峡情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br/><br/>  风流三峡情<br/> 卢江林 张世黎 成绶台<br/> 1956年6月,毛泽东视察长沙以后到武汉,一见到烟波浩淼的长江,他的情绪便有些亢奋。在各拉丹冬雪山上还是点点滴滴涓涓细流的长江,到了江汉平原却浩浩荡荡奔腾激跃,这种纳百川汇千流的气度,潇潇洒洒无拘无束的性格,不能不激起毛泽东的诗意和灵感。他在畅游长江后,文思喷涌,在灯下挥动那支如椽大笔:<br/>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br/> 这位风流绝代的革命家,展读墨迹未干的辞章,长吟有声。当读到“高峡出平湖”一句,他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此人姓林,名一山,毛泽东风趣地称他为“长江王”。解放战争期间他是辽南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1949年南下时,中央曾考虑过让他到广西,他却一门心思泡进了长江,整日沿江东跑西颠,马不停蹄,官呀权呀,淡泊如水。毛泽东无疑很欣赏林一山这种洁质雅风。<br/> 毛泽东与林一山的交情,是在“长江”舰上建立的。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在停泊于汉口江边的“长江”舰上,亲切会见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br/> 毛泽东深谙安邦定国之道。华夏民族可以说是从治水开国的。夏朝第一位国君禹,就是因治水有方又有功,才成为人们拥戴的君王。从殷周到民国,史料记载的5258次自然灾害,一大半是水旱灾害。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朝代,都在治水方面留下功绩。在破坏了一个旧世界之后,毛泽东深信欲治国必先治水。他一生有过许多关于治水的指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等。他亲自批准了荆江分洪工程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几乎对全国每一条大江大河的治理,他都有过具体的设想。他此次考察长江中下游,想的最多的是水。到武汉以后,他与中南局书记邓子恢作了长谈,重要内容是治水。邓子恢向毛泽东推荐了一位治水大王林一山。林一山早年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南京解放后,奉命接收了国民党政府的前身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的长江水利工程总局。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报纸上公开招聘治水人才。几年时间,就把长江的事情办得有板有眼。<br/> “我们见过面吗?”毛泽东一见林一山就问。<br/> “西安事变之后,我作为白区的党代表去过延安开会,听过您的报告。”林一山答得简洁又具体。<br/> “你有多少工程师?”毛泽东问。<br/> “270个。”<br/> “工程师讲百呀!有多少技术员?”<br/> “1000多。”<br/> “嗬,技术员讲千呀!”<br/> 林一山手中竟有如此雄厚的技术实力,使毛泽东非常快意。毛泽东很想在长江上干件大事,他必须拥有相应的队伍。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仅75天就顺利建成,毛泽东曾隐隐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长江边聚集,今天算是探明了虚实。毛泽东是调遣各种力量实现恢宏目标的高手。他开始切入主题,指着林一山手中的地图问:“这是从哪弄来的?”<br/> “东北打汉奸时弄到的。”林一山把图递给毛泽东。那是上海《申报》为创刊60周年纪念而印制的《中国地图》。长江,在图上蜿蜒涌动。<br/> “这本地图还是不错的,早年我路过湘南时,也弄到一本,以后打仗行军还时常用它。长征中它给我帮了不少忙。”毛泽东打开地图,手中的红蓝双色铅笔指向长江上游。一个重大的治江战略构想,就在这种漫不经心的谈话中开始了。<br/> “长江”舰在破浪前行。毛泽东指着江水,语重心长地说:“要驯服这条大江,一定要认真研究。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长江的水文资料,你们研究得怎么样?”<br/> 林一山告诉毛泽东,他们已组织人力四处收集,现有资料已逾万卷,重达数吨。他还对重要的洪水资料作了较为详细的汇报,什么洪峰、枯水位,什么径流量、警戒线……毛泽东认真地听着,不时发出询问,思维完全进入了水的世界。<br/> 在描述四川洪水洪峰时,林一山说,长江洪水主要来自四川,川水洪峰到达中下游地区,如果两湖地区或下游地区也下暴雨,半个中国就会处于洪水威胁之下。毛泽东顿时警觉:“长江洪水的成因是什么?”<br/> “是暴雨。”林一山说:“据资料记载,1935年7月1日开始的一次暴雨,中心在湖北五峰县,降雨量达1000余毫米,一夜之间,汉江中下游淹死8万余人,澧水下游淹死4万人。自古川西天漏,年降雨量可达2000余毫米,川水下泄,再加上湖北出现五峰县的降雨量,整个中下游势必一片泽国……”<br/> “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灾害?怎样才能兴利除害?你有什么设想?”<br/> “我们拟定以防洪为主的三阶段治江方案。”林一山展开了《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这是他献给毛泽东的一份珍贵礼物。“第一阶段搞好堤防的培修和加固,充分发挥堤防体系的防洪作用。第二阶段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分蓄洪区,用来调蓄洪水,减少洪灾损失。第三阶段计划在长江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上,逐步兴建一系列水库,拦洪蓄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从根本上解除洪水威胁。”<br/> 顺着林一山的手势,毛泽东深邃的目光投向巍巍青藏高原,掠过横断山脉,注留四川盆地,继而聚集长江中下游平原,18个省市尽收眼底,1/5疆域全都集中汇合于小小的舰舱。“太好了,太好了。”毛泽东精神倍增,左手插在腰间,举起右手,在规划草图上画了个大圆圈,说:“修这许多水库,都加起来,你看能不能抵上三峡一个水库呢?”<br/> “都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br/> 毛泽东用手掌连连劈向三峡出口处:“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br/> “我们很想修三峡大坝,但现在还不敢!”<br/> 毛泽东笑了:“就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笑声感染着江上明月,感染着万家渔火,飘荡于早春的南国夜色,融汇于万里长江。长江如果有灵,也一定会感受到这是一次决定她命运的历史性谈话。接着,毛泽东和林一山谈到了“萨凡奇计划”,谈到了工程造价和工期长短问题。那夜,两人都觉太短。<br/> 到南京后,毛泽东要继续前行,就要与林一山分手了,特意嘱咐:“三峡问题暂时不要公开,我只是摸摸底。对中央分管这项工作的同志,你也不要讲,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br/> 林一山严格遵守“君子协定”,对三峡工程守口如瓶,但准备工作却在抓紧进行。那一年,他集中部分人员开始进行选定坝址工作。要选址,必先弄清地质状况。那时“长委会”还没有像样的地质队伍,甚至连真懂地质的技术员也没几个。<br/> 但当林一山干得正起劲时,洪水也赶来凑热闹了。1954年入夏以后,暴雨在长江流域形成拉锯之势,东倾西注。上游洪峰无遮无挡,汹汹而来。中游地区也连降暴雨,江满湖平,洪水遍野。下游竟然也出现了洪水。这是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br/> 一份份电报正飞向北京,整个长江、汉江都在告急!中南海的菊香书屋里,毛泽东一脸倦容。本来,他雄心勃勃,要带领他的民族开始史诗般的经济建设,没想到这个长江又来捣乱。1949年那场洪水他记忆犹新,仅隔五年又来了一次,而且比上一次严重得多。统计数字告诉他,这场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受灾人口达1888万人,淹死3.3万多人,受灾农田4755万亩,毁坏房屋427万多间……<br/> 那一段时间,毛泽东找了很多关于水文、地质的书,并在书中作了许多圈点。<br/> 洪水退后,他向武汉抗洪军民发了贺电,但是词句却使他颇费斟酌:“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br/> 毛泽东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革命家,关于长江水患的治理,他每次听取汇报,发表意见都极为慎重。1954年夏季的特大洪水,再度挑起了他修建三峡大坝的热望。他毕生敢于斗争,怎么也咽不下给武汉军民题词后那股苦涩。年末,他撇开北京的许多工作,与刘少奇、周恩来一起来到了武汉。<br/> 林一山突然接到电话通知,要他立即赶到汉口火车站。林一山被引进一节作为会议室的车厢,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热情地起身,一一与他握手。毛泽东准备利用从汉口到广水的三个小时行车时间,听林一山汇报有关三峡工程问题。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三峡工程在技术上有可能性吗?”<br/> 林一山说:“如果中央要尽快部署,依靠我们的力量,是可以建成的。”<br/> 毛泽东问:“你的根据是什么?”<br/> 林一山欣喜地说:“我们在三峡拟定了一个新坝区,比萨凡奇拟定的南津关坝区要好。”<br/> “噢?”毛泽东忧郁的神情突然好转,迫不及待地问:“在什么地方?”<br/> “三斗坪。根据坑探结果看,属于花岗岩地带,只是岩石风化比较严重。坑探30米后,发现了较好的岩层。”<br/> “花岗岩风化最严重的情况会是怎样?”<br/>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世界各地区花岗岩风化层最深的可达百米。”<br/> “如果三斗坪风化达百米,那百米以下呢?”<br/> “请主席不用担心,河床虽还没有勘探,但据岸边初步勘探,30米深风化层,可能是最深了。”<br/> 毛泽东眉头紧皱。这几个月来对地质理论的学习,使他对建坝条件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西陵峡其它河段呢?”<br/> 周恩来插话:“三斗坪附近的地质状况呢?”<br/> “在这个河段上,有25公里的火成岩,我们才开始从几个点线上做了勘探,而在这一段的上一段,属于片麻岩。”林一山说。<br/> “什么是片麻岩?”刘少奇问。<br/> 未等林一山答话,毛泽东就先回答了:“片麻岩是花岗岩的变质岩,很坚硬,在片麻岩地区选坝址是没有风化问题的。”<br/> 事隔30多年,林一山仍然对此次列车夜谈感慨不已。1953年“长江”舰上,毛泽东的水文与地质知识还十分有限,而仅一年多时间,他竟然显得比较内行了。此其一。其二,毛泽东名盖天下功昭日月,但却那样不耻下问。其三,毛泽东治理长江的设想已由总体构想到了具体准备阶段,而且对重大工程钻研之细致,研究之深入,让人佩服。<br/> 谈完三峡工程,夜已经很深了。但毛泽东谈兴正浓,沿着开发大自然造福人类的话题,从东半球谈到西半球,从恒河、黄河谈到尼罗河与亚马孙河。不知不觉又回到长江上来。<br/> “你说说,长江在世界上能不能排第一?”<br/> “从综合条件看,也可以算世界第一。”<br/> “为什么?”毛泽东眼光放出异采。<br/> “长江的水量在世界居第四位,次于巴西的亚马孙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印度的恒河。但从能源这个角度讲,长江落差大,蕴藏的水力资源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另外,世界上许多大的河流,除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几乎全在美国境内之外,其它都是跨国界的,长江则为我国所独享,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平原面积大,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山地开垦了大量梯田,补救了耕地的不足。”<br/> 林一山对每一项工程都有自己的见解,都表示出一种有把握的自信和建立在科学分析上的雄心。毛泽东望着这样的部下,喜不自禁,事后林一山听说,毛泽东曾说过:“驯服长江,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么个人,不容易呀。”<br/> 林一山顿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这宁静的冬夜,在行进的列车上,毛、刘、周三位党和国家最高领袖,托万里长江于他,托空前绝后的三峡工程于他,信赖之情已溢言表,期望目光已流心底。他就在那天夜晚,坚定了一个信念:此生与长江永不分离,为完成治江大业,可以不做官,可以忍辱负重,可以历尽千难万苦,万死不辞。<br/> 林一山的性格与魄力使毛泽东为之欣赏。1956年当毛泽东畅游长江,写下著名词章《水调歌头·游泳》之后,曾诙谐地对林一山说:“你看,你能不能找一个人替我当国家主席,我给你当助手,帮你修三峡大坝好不好?”<br/> 毛泽东对长江,对三峡,对设想中的那座巍峨大坝,简直是着了迷。

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歌词〕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歌词〕<br/> 蔡宜乔<br/> 走过了高山,<br/> 高山在讲述<br/> 着一个巨人的故事。<br/> 走过了流水,<br/> 流水在咏唱着一代领袖的功勋。<br/> 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br/> 矗立在亿万人民心中。<br/> 你思想的闪电,<br/> 劈开了旧社会的黑雾弥瘴。<br/> 你挥动的巨手, <br/> 掀开了古老神州的新篇章。<br/> 你无畏的精神,<br/> 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br/> 你英明的领导,<br/> 使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br/> 穿过了雷雨,<br/> 大风在高歌一曲壮丽的乐章。<br/> 穿过了时空,<br/> 苍穹闪烁着一束理想之光。<br/> 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br/> 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br/> 你真理的声音,<br/> 响彻在神州大地九重云天。<br/> 你雄健的脚步,<br/> 震撼着五洲四海卷巨澜。<br/> 你坚强的品格,<br/> 炼就了中国人民铁骨铮铮。<br/> 你崇高的理想,<br/> 鼓舞我们豪情满怀奔向前程。<br/> 怀念你,黄河长江波涛涌。<br/> 怀念你,群山巍峨树长青。<br/> 怀念你,遗愿化作宏图业。<br/> 怀念你,五星红旗更辉煌。

韶山纪事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韶山纪事<br/> 谭谈<br/> 对这个山村——不,对这座山城的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日子,一个无比庄重的日子!那一天,他的一声啼哭响落在这个山村。这个山村孕育了他,他让这个山村添彩,使这个山村增辉!他从这个山村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br/> 走下火车,踏入这座山城宽广、整洁的街道,一股浓烈的气息便扑鼻而来。使你强烈地感觉到,这全城的人民在迎接一个喜庆的日子,在举办一个隆重的节日。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书摊上,满架满架的书,全是研究、颂扬、记述毛泽东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超人的雄才大略和伟大的历史功绩的各类书籍。离市政府不到一公里的那座秀丽的天鹅山上,毛泽东的乡亲们,正在建一座不朽的丰碑——韶山革命烈士陵园。山脚下,一柱三角形大理石门标,托起一座花环式的门楼。这个风格独具的陵园门楼,是韶山人民用心灵编织的告慰亲人英灵的花环!“泪飞泉”(取毛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泪飞顿作倾盆雨”之意境)、“六英亭”(纪念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五英亭”(纪念毛主席亲手建立的韶山党支部第一届支部成员,他们为革命先后牺牲了)……正在加紧建设。石工们那丁丁当当的敲击声,如一声声鼓点,似乎都在赶着那一个日子……<br/> 在那个不可忘却的年代里,这个山村的一代人跟着毛泽东站起来了,许多人因跟着毛泽东而倒下去了。历次革命斗争中,这块只有21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便先后有1598人为革命献身,现在被认定为革命烈士的,就有146位。没有他们的献身,怎么会有我们国家的今天,我们人民的今天呢?怎么会有那一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发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个庄严的声音呢?<br/> 中国人民跟着毛泽东站起来了,韶山人民也跟着毛泽东站起来了。解放后,这里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农业,一年一个新台阶;工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壮大;随着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对毛泽东的景仰,这里的旅游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诞辰97周年的时候,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韶山市。建市的大会却迟迟没有开。他们在等着什么呢?原来,在韶山的乡亲们的心里,还有另一个沉甸甸的日子。那是6月25日。毛泽东在离别韶山32年之后,于1959年的6月25日,回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上来了,看望他的乡亲们来了。1991年6月25日到了。这一天,离1959年的那一个6月25日正好又是32年了。建市的庆祝大会,就在这一天举行。这是韶山人民一个盛大的节日。山村,从此一跃为山城。新成立的中共韶山市委举行第一次常委会,做出了要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在韶山兴建韶山革命烈士陵园、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图书馆、毛泽东铜像等一批永久性纪念项目。这消息在报刊上透露出来后,湘潭各界纷纷捐款,支持这些事业。<br/> 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韶山的永久性纪念工程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这个碑林共竖碑100块,其中毛泽东诗词碑66块,其余34块为赵朴初等名人题词。碑大小不等,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全是用汉白玉或花岗岩刻成。其中诗碑《七律·到韶山》,宽12.26米,高8.3米,厚0.99米,分别代表毛泽东的生日、寿数和忌辰。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刻碑。这是一个毛泽东诗歌艺术的殿堂,更是一个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殿堂。一代伟人的思想风采和艺术天赋,将从这一块块石碑间飘逸出来……<br/> 韶山人不仅在加速建设一些纪念性工程,以表达自己对毛泽东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们艰苦创业,奋发拚搏,决心把一代伟人的故乡建设好。建市两年多来,各项工作都发生喜人的变化。每一个韶山人的肩头,时刻都压着一种责任,那就是:在外国人面前,我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我是韶山人!我们韶山人,要有毛主席家乡的光荣感,继承毛主席光荣革命传统的责任感,加速毛主席家乡建设的紧迫感。<br/> 啊,韶山人,毛泽东的乡亲!

尊前谈笑人依旧

第5版(文学作品)<br/>专栏:<br/><br/>  尊前谈笑人依旧<br/> 周思永<br/> 在毛泽东留下的诗篇中,有两首是答赠他的中学同学、挚友周世钊的。<br/> 其一是:《七律·和周世钊同志》<br/>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br/>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br/>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br/>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br/> 这首诗的背景是:1955年6月中旬,毛泽东横渡湘江,并由程潜、周世钊等陪同登岳麓山。毛泽东回京后,周世钊曾寄《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等诗求正,诗中有“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之句,10月4日,毛泽东赠此诗作答。诗中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也洋溢着一种看江山无限、喜故人无恙的旷达襟怀。<br/> 其二是:《答友人》<br/>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br/>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br/>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br/>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br/> 这首诗写于1961年。同年12月26日,毛泽东68岁生日那天,他给周世钊写了一封信,正可作这首诗的注解。信中说:“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西南云气开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br/> 此诗此信,都反映了毛泽东晚年时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而他与周世钊的友谊,也正和湘江碧水、岳麓云岚、少年怀抱、壮岁诗情等紧紧交织在一起了。<br/> 毛泽东与周世钊初识,是在1913年春。他们一同考入湖南省立师范学校。这时,毛泽东20岁,周世钊16岁。1920年3月,毛泽东从北京北长街99号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说:“我现在觉得你是一个真能爱我、又真能于我有益的人,倘然你我的计划和行动能够一致,那便是很好的了。”<br/> 漫长的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把两位好友分开了。他们不断互相思念。1936年毛泽东曾自延安写信给周世钊,介绍抗日形势;周世钊也曾数次寄信延安及重庆给毛泽东。1946年,周世钊写了《书愤》一诗,以后曾寄给毛泽东。<br/> 人世纷纷粉墨场,独惊岁月去堂堂。<br/> 沐猴加冕终贻笑,载鬼同车亦自伤。<br/> 卅载青毡凋骏骨,九州明月系离肠。<br/> 烟尘满眼天如晦,我欲高歌学楚狂。<br/> 诗中的卅载青毡句,表示了教书30年的感慨,九州明月句,表示了对毛泽东的思念。毛泽东1949年在复信中说:“兄为一师校长,深庆得人,可见骏骨未凋,尚有生气。”这是解放之后毛泽东对故人的慰勉,也是对周世钊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肯定,他曾一再对周世钊表示:“教书就是有益于人民的。”<br/> 解放后,毛泽东和周世钊曾会见38次。毛泽东写给周世钊的信有21封,其中两封各附诗一首。周世钊寄给毛泽东的信和诗就更多了。这些年的交往中,他们曾一起划船、游园、观剧、看电影、登山、游泳(周世钊在船上)。毛泽东也常邀周世钊一同吃饭。他们有时是在天安门城楼上短暂交谈,有时是推心置腹地深夜长谈,谈话涉及政治、时事、哲学、宗教、文学、诗歌、历史、教育等各方面。<br/> 1976年4月,周世钊逝世;9月,毛泽东逝世。他们绵连63年的友谊,到此以同年告别人间而写下一个句号。毛泽东这样一位领袖人物,在他和周世钊的交往中,坦露出普通人的一面,他是这样的真挚,这样的谦和,一言一行,都从对方着想。因此,毛泽东与周世钊之间的友情,不仅仅是两个同学之间的相知相许,它更从一个侧面衬托出毛泽东这位一代伟人、一代诗豪的身影和他敞开的心,因之也就长久地为人们所传颂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