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真实可信的好影片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了大型故事片《重庆
谈判》。日前,本报文艺部和长影厂为该片举行了观片座谈会,首都电影界的领
导、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刊出部分同志的发言纪要。  ——编者
中国作协副主席 陈荒煤
《重庆谈判》这部影片,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拍摄完成很重要。我记得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夏衍和我向周总理汇报献礼片情况,总理讲希望献礼片应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些影片应该是建国十年历史的总结,应该多侧面地为社会服务,不要把为政治服务理解得很狭窄。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终究要反映我们的现实,通过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关系,历史的变革,反映出时代的本质。
《重庆谈判》是一部很真实可信的好影片。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时候,那天晚上,我们在周扬同志那儿,外面突然敲钟,我们鲁艺的同学都点起了火把去游行。我是当时在去太行山的路上知道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想不通,为什么要到重庆去?不少同志写信,也有人找到毛泽东,不让毛主席去重庆。这么一个严重的历史关头,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主席确实是冒着危险去的重庆。把这样一段历史通过电影形象表现出来,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材,没有这些,我们没有办法对后代进行生动感人的真实形象教育。
前宽、桂云同志拍了《开国大典》又拍了《重庆谈判》,很辛苦,很勤劳。现在影片拍成了能够上映,对你们的创作生涯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我希望你们好好总结一下你们拍摄重大题材的经验。这部影片中导演对演员把握得很准,使人物表演很潇洒,比如古月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在那样一个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人物的刻画很不容易。这是一部文戏,但是拍得很生动感人,很有个性,我觉得这个戏的创作经验应该很好地研究总结一下,对今后的创作,特别是主旋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很有指导意义。我认为中国电影是大有希望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历史昭示我们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余倩
反映重大革命历史的影片,总难免不让人感到一些遗憾。《重庆谈判》在银幕的艺术表现,却能突破一些限制而比较从容,银幕形象便有相当的概括历史的深度。
这部影片在表现和谈的时候,对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与此相关的环绕谈判人物的具体环境气氛,作了多方面的艺术概括和具体描写。战后人心思安,争取和平、民主的历史潮流得到鲜明的体现,而和平谈判的艺术表现,也便浓缩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内容。
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等国共双方领袖人物的形象塑造,有一定的艺术虚构,但没有违反基本的史实和历史的可能,却揭示了性格的内涵而让形象有了生气。毛泽东在和谈期间拜访了有代表性的各方人士;还特别登门造访了陈立夫,以致蒋介石感到“毛泽东的统战”统到他的“宅院”而惶恐不安。这可见人民领袖的气度和善于斗争并以斗争求团结的智慧和策略。那个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中央日报》的女记者,也是一种历史潮流的艺术表现。
如果对主要人物的心理和环境相联系的描写更深入,对周恩来等其他领袖人物和知识文化界的代表人物的描写,能有较为有力的笔触,这部影片便有可能让人感到更理想。
《重庆谈判》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中了人民的愿望,为历史写下的辉煌的篇章。人们在感受银幕表现的革命伟人顺应历史潮流,为我国进入“和平、民主、团结”的新社会而斗争的丰功伟绩和人格力量的时候,也会思考历史留下的遗憾,从历史的昭示获得一种促进现实的改革而完成伟人们未竟事业的精神力量。


第8版(副刊)
专栏:

  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成功结合
“中央重大题材小组”组长 丁峤
重庆谈判过去48年了,今天我们的艺术家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唯物主义历史观重现这段历史。它表现出艺术家政治上的敏锐、艺术上的才华和电影语言上的功力。
影片的成功在于真实地再现了历史,解决好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难题。革命历史题材的生命就在于真实。影片忠实于历史事件,又不拘泥于历史。抗战胜利,重庆举行盛大游行和延安的火把庆祝,这些场面都是真实的。蒋介石调动军队抢占地盘,密发剿共手册,一面却又公开邀请毛泽东来和谈。我党在这场斗争中有理有利有节,最后刘邓在上党战役中取得胜利,才有了双十协定两支笔的签字,这些都有真实的历史依据。这里也有张开想象翅膀的细节虚构,如胡慧中演的中央社记者这个角色就是虚构的,但它有合理的基础,她是受过进步思想影响的西南联大学生。
我们过去常听说写活正面人物很难。《重庆谈判》在这方面也有突破,影片中很多细节很生动地展示了毛泽东丰富的人格魅力。古月、孙飞虎二人的表演很成功。胡慧中的表演朴实无华,一个港台演员能和其他人物的表演那么和谐地融在一起,真不容易。
 影片的成功,还在于李、肖二位导演的配合默契,一个是大写意的豪放,一个是细腻的工笔,相得益彰。李、肖二人从《佩剑将军》起一直致力于拍摄革命历史题材,他们的执著让我肃然起敬。希望大家看到艺术家的这种赤诚,希望社会各界对正面临困境的中国电影多一点理解和支持。


第8版(副刊)
专栏:

  高奏主旋律的优秀之作
中宣部文艺局局长 李准
正当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正当文艺园地在呼唤主旋律的时候,影片《重庆谈判》与观众见面实在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在我已看过的纪念毛泽东同志的新作中,这是一部最有分量的作品,是一份厚礼。就电影创作而言,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巨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几年来同类题材影视创作的一次小结。从整个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讲,《重庆谈判》是一部高奏主旋律的优秀之作,是繁荣文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收获。
编导者对历史的思考和主题的开掘是有时代高度的。重庆谈判早已成为历史,我们今天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经济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两大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维护和平环境还要靠我们去作不懈努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影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描绘生动地告诉人们,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尽一切努力去争取和平;同时又必须把争取胜利和美好未来的信心牢牢放在发展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对现实也是很有启示的。
我觉得,与此前的作品相比,《重庆谈判》编导者对巨片意识、史诗境界的追求更自觉了。这主要不是指影片致力于表现大人物、大事件、大场面、大结构以及与之相联的大气派(这是以前也有的),而是指通过对巨大历史事件的形象再现,在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中努力提炼出一种对人生对历史的哲理思考,同时又贯注以蕴含激情的诗意,努力使叙事、哲理、诗情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这种追求比以前更贯穿始终也更有成效了。这使影片更有一种内在的气势,也更耐人寻味。


第8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民族需要英雄
电影评论家 黄式宪
李前宽、肖桂云他们真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在写中国的史诗。他们的作品带有一种系列性,我可以把她读解为共和国历史系列,他们被称为三部曲的作品是《开国大典》、《决战之后》和《重庆谈判》。这样一个带有“共和国情结”的系列使得他们能够忘我地投入,将史的叙述和诗的抒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新的世纪来临时,这一代跨世纪的艺术家写下了历史的永恒。写下了毛泽东,就是写下了人民的历史,不仅塑造了一个伟大而富魅力的人,也写下了他所代表的人民。影片对于《沁园春·雪》的解释,是毛泽东在为人民呐喊。这是影片厚重的历史感,把对史的尊重与诗的升华结合起来,这是史诗独特的品格。毛泽东、蒋介石两个人物的交锋代表了两种势力、两种力量较量的张力,在去不去重庆问题上代表了政治家的胆识,在让不让上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英雄,这个民族在精神上是卑下的。我觉得两位导演就是一直在塑造人民的英雄,两位导演抓住了人民的英雄,这一点估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更好地认识这件事情,艺术的目的从来不是为自身。那么潇洒,那么大度来塑造历史上的人物,这正是应该令人尊敬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生动地再现历史
广电部副部长 田聪明
我是专程来祝贺的。《重庆谈判》从提出来要拍到现在有好几年了,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作为观众,《重庆谈判》我看了两次,也研究过好几次,总的印象是把过去学的历史,在文章中看到的有关重庆谈判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看了影片后对如何理解重庆谈判我党历史上这样一个重要事件的背景,所发生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有更深的了解。觉得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正代表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诚心诚意为避免内战而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貌似一本正经,但总是搞小动作,背后搞鬼。从而就由此得出结论,为什么蒋介石后来节节败退,而中国共产党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取得了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我看完以后觉得非常明白,爱憎是很清楚的。
这几年,我们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从《巍巍昆仑》到《大决战》,从《开国大典》、《决战之后》到这次《重庆谈判》,电影工作者用电影语言书写了我们党的历史。《重庆谈判》难度大,不好把握,两位导演和剧组同志付出很大代价,克服很多困难,完成这样的巨片很不容易,谢谢你们,向你们表示敬意。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愿再“死”几回
导演 李前宽 肖桂云
一年多前我们在田聪明副部长那儿立下了军令状:去年10月影片投拍,今年10月前一定要完成。《重庆谈判》这样大的题材,群众演员要成千上万,大量的场景要符合当时情况需要做旧,时间这样紧,加之电影市场如此不景气,资金也宽裕不了,如此种种,困难实在是太多了。但让我们不气馁,没撒手不干的是,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广电部主管领导的支持。不论在重庆,在延安拍摄时,碰上剧组解决不了的麻烦,我们就把电话打到田聪明家,哪怕是深夜。演员调度有困难了,田聪明同志接到我们的电话后,立即着手为我们想办法。一个主管全国电影界的政府官员能亲自为一个剧组解决问题,这表明我们的领导和第一线的艺术家关系如何之近。
我俩人从拍《佩剑将军》起,十多年了坚持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艺术上追求探讨,总想着如何和时代同步,以不落后于时代的视点去观照历史、表现历史。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很累,也很艰难。不止一回,拍完一部片子后我和肖桂云都嚷嚷:“这活儿太苦了,死也不再干啦。”但是一遇到好的题材,就怦然心动,就又抓耳挠腮坐不住了。我李前宽已50多岁了,有生之年还得在拍重大题材这条道上继续走下去,再“死”上几回!


第8版(副刊)
专栏:

  匠心独运的艺术创造
《电影艺术》主编 王人殷
《重庆谈判》是李前宽、肖桂云继《开国大典》、《决战之后》后的又一成功艺术实践。它和《巍巍昆仑》、《大决战》等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不一样,它第一次将国共两党的尖锐斗争非常突出地集中在毛泽东与蒋介石身上,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锋。
这固然是历史的真实,然而也为艺术创作提出了新课题。创作者慎审而简洁地处理了谈判桌上的斗争,而更多地将镜头伸向了谈判桌之外。比如,毛泽东在重庆与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蒋介石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加紧内战部署;还有那个虚构的“中央日报”记者的穿插,皆从谈判桌外写出了这场谈判的曲折复杂和共产党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影片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三次单独会面,看似偶然相遇,实乃创作者的匠心独运,双方在表面轻松温和的谈笑中针锋相对互不退让。这是一种比实力较量更为紧张的政治较量、心理较量。它形象地刻画出了毛泽东政治家的风度、洞察时态的智慧和文采横溢的机敏、幽默。作为艺术形象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部《重庆谈判》里展示出了相当生动真实的个性。在今天史料选择和运用上还有某些局限的情况下,能这样塑造毛泽东和蒋介石,实为难能可贵。(附图片)
《重庆谈判》剧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