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年终专稿

  东亚经济新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副所长 史敏
提要
●东亚经济运行的模式正由以往的“雁阵模式”转为“双车头行进列车”模式
●地区内的国际分工呈现垂直与水平交叉并存格局
●小区多边合作将是区内经济合作中的普遍和有效形式
近20多年来,东亚地区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71—199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4%,而东亚为6.8%,比前者高1倍。进入90年代,美、日、欧等西方主要经济大国与地区先后陷入经济衰退,加上前苏联和东欧地区经济大幅下降,使1991和1992年的世界经济呈现负增长与低增长。而东亚地区却一枝独秀,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中国、“四小”和东盟国家1992年的平均增长率为8.6%,1993年则将达到8.6%左右,远远高于世界的其它地区。
东亚地区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1992年东亚地区的中国、“四小”和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已相当于美国出口额的160%和欧共体对区域外出口额的108%,如包括日本的出口在内,则几乎相当于美国出口额的2倍或欧共体对区域外出口的1.76倍。1992年东亚与欧共体的贸易还在历史上首次超过了北美与欧共体的贸易。
东亚地区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业已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中心。与此同时,东亚地区的经济格局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一、“双车头行进列车”已成为东亚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
在60—80年代,东亚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是人们通常所称的“雁阵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即日本作为领头雁率领着群雁(主要是“四小”和东盟国家)向前飞行。日本不仅是这一地区的重要资金和生产设备供应国,而且愈益成为本地区出口商品的重要吸收者。不过,日本目前已不再是本地区发展唯一的领头雁,笔者认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正在从“雁阵模式”转向“双车头行进列车”模式。
改变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突出的因素是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经济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15年中获得了迅速发展,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9%,大大超过了世界其它国家的发展速度。进入90年代后,中国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高潮,经济体制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给东亚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如1991年中国的进口有61%来自亚洲国家,当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30%。今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更为迅速,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1993年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预计将达到110亿美元,中国大陆已成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成为日本的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已对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世界银行在1993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中华经济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现在的进口额已大致相当于日本的2/3,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美、日、欧为其它三极)。
因此,今后东亚经济的发展犹如在山区行进的列车,日本将作为在前面牵引的火车头,中国将作为在后面推动的火车头,共同带动整个东亚列车行进。这种“双车头行进列车”模式将替代“雁阵模式”,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二、地区内的国际分工正由原先的以垂直分工为主逐步转向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并存的格局,直接投资在形成新的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愈益突出
东亚地区的国际分工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垂直分工为主的,即由发达国家日本生产和提供重要的生产设备和高档消费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和提供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低档消费品。国际分工的内容也主要是以不同的资源分布为基础的商品交换。但随着近20多年东亚地区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和升级,发达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之间已出现了不少水平分工的形态,在有些电器和电子产品生产中,“四小”现在已独立生产大部分零部件和完成整机的生产。这是一种由传统的垂直分工向真正的水平分工过渡的形态。而这种分工形态的变化,往往是由于发达国家日本和随后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即“四小”)为寻求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而通过直接投资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转移自身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某些产品的结果。直接投资在新的国际分工的形成中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东亚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形式由以垂直分工为主逐步转向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并存的同时,国际分工的内容也明显地由基于资源互补的商品交换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源互补和产业结构互补为基础的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商品交换三位一体的新形态。
三、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增长三角”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里区内经济合作普遍和最有成效的形式
在东亚地区虽未形成像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契约型的经济合作实体,但实际经贸合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
就整个亚洲来说,80年代区内各国(地区)相互贸易翻了一番,占全区对外贸易的比重已由80年代初的大约30%上升到目前的40%左右。东亚地区相互贸易增长十分迅速,如日本从亚洲“四小”的进口从1986年的125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259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20%,在同一时期日本从东盟国家的进口也由138亿美元增长到244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5.4%。从1988年起,日本与其他东亚国家(地区)的贸易额已超过了与北美地区的贸易额。而“四小”对美国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比重也已由80年代中期的平均40%左右降到目前的25%左右,其出口的2/3以上已面向东亚地区,其进口的将近一半也来自东亚地区。1993年东亚地区内部相互贸易的增长速度仍在10%以上,将比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率高出1倍多。
东亚地区在外来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地区内相互投资也增长很快。以日本为例,日本对“四小”的直接投资在最近3年中增加了8倍,对东盟的投资最近2年中增加了5倍。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也迅速增长,日本在东亚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的直接投资已持续十多年超过美国。通常伴随直接投资到东道国的还有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投入以及相互间的原料和制成品贸易。因此,在东亚地区随投资与产业转移而出现的技术合作和商品贸易已与资金合作一起构成了一幅全面经贸合作的图景。
但就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来说东亚地区相对滞后。现在比较活跃的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1967年建立的东盟,在1992年初已决定在15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北亚地区已有建立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渤海经济圈等多种构想。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东亚地区最为普遍和活跃的经济合作形式则是“经济增长三角”(或称“小区多边合作”)。如在东盟国家中由新加坡与印尼的廖内省、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组成的“黄金增长三角”就是突出的一例。现在东盟国家正酝酿建立另外两个“经济增长三角”,即由马来西亚北部与印尼的苏门答腊和泰国南部组成的“北部三角”和由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东部一些地区组成的“东部三角”。在中国,引人注目的“华南增长三角”(由大陆的粤、闽两省及台湾、香港组成),双边和多边的合作蓬勃发展,其中在香港下订单,由台湾提供资金、技术,大陆提供劳力、厂房的“两岸三边合作”形态甚为流行。在图们江流域,今后将酝酿建立由中国吉林的珲春、朝鲜的罗津与俄罗斯的波谢特构成的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的“金三角”。其他如酝酿中的由中国渤海湾地区、朝鲜半岛西岸和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环黄海增长三角”;由中国云南及缅、老、柬、泰、越诸国组成的“澜沧江—湄公河增长三角”等等也将逐步形成。今年2月亚洲开发银行在马尼拉召开国际会议专门研究了亚洲地区的“增长三角”问题,对这种小区多边合作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三角”,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球也是成效最为显著的范例。(附图表)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指标(一九九二年)
世界三大经济地区贸易动向(一九九一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