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
任仲平
今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15周年。不久前,我们党刚刚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作出了重大决定。从前一个三中全会到后一个三中全会,弹指一挥间,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抚今追昔,令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
回想1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幕甫落,多年的禁锢被冲破,压抑的活力重新奋发,人们的思想获得大解放。举国上下顿感我们的祖国大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大有希望!那欢悦之情、激动之心,至今仍历历在目。尽管当时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憧憬,但是仍然没有料到前进的脚步会如此之快,取得的成就会如此之大。国家财富巨额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储蓄猛增50多倍;城市现代化高楼林立,农村农民住宅连连翻新;彩电、冰箱、洗衣机等高档消费品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这副对联最恰切地反映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心声。可以说,这15年是建国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强的15年,是我们的党和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艰难而成功的探索,逐步认识和掌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的15年,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基本经验、创造基本理论、形成基本路线的15年,是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胜利前进的15年,是值得在中华民族的振兴史上大书特书的15年!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三个重大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各方面的改革。这三个转变的重大决策,掀开了人民共和国历史崭新的篇章。以此为伟大的开端,5年拨乱反正,10年全面改革,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历史时期。
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城市企业改革经过扩权让利、利润包干、利改税、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的探索,开始进入了产权制度改革和与其相适应的以实行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全新阶段。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价格改革的推进,多渠道流通网络的建立,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开始发育,使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体制改革又带动了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大步推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拓展,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特区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对外开放所引进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经验,以及及时掌握发展信息,加强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衔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据国家统计局最近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的3588亿元增长近3倍,平均每年增长9%。粮食、棉花、煤炭、水泥总产量居世界第一,钢产量居世界第四,电视机按人口计算的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国际经济停滞萧条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全世界都惊呼东亚睡狮已经醒来,中国成了带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新的世界热点。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发生的又一巨大变化,是新的思想解放的兴起和不断深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5年拨乱反正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10年全面改革又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使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进一步从传统观念中那些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需要、不合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如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越来越多的干部和群众所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民主团结、求真务实等精神成了全民族思想的主流。
(二)
15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基本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改革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具体地说,15年来的改革开放,有下面几条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
1.在改革开放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我们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坚决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时代发展和世界科技、经济的进步出发,不断探索新路的。解放思想没有止境,改革道路要不断开拓,要使改革的每一个步骤,都给大多数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利益。对不同的看法,不搞争论,允许试,允许看,让实践来作结论。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大胆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引导他们帮助后富。在对外开放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分清利弊,兴利除弊,积极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总之,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是非标准,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总结经验,把改革开放步步推进。
2.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我们既要认识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在一定时期自觉地让国民经济发展为改革创造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和良好条件;又要认识发展是硬道理,自觉地使改革有利于发展、促进发展,争取一个比较满意的经济发展速度,形成改革与发展互促、互动的良性循环。
又如: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我们既要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改革的重要保证,又要认识搞好改革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利于稳定,不能把稳定变成停滞不前。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以稳定保证改革,以改革促进稳定。再如:大胆闯与稳步走的关系,改革一定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有一股劲、一股气,同时又要谨慎,步子要稳妥,注意随时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3.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我们根本的立足点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主要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搞好经济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丝毫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要硬起来,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以改革的精神去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这样才能切合实际,抓出实效。
4.搞好改革的关键在于领导改革的各级司令部的建设,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成员特别是主要成员,要牢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有真知、有勇气、有魄力,能把握全局、预见未来,时时掌握改革的主动权。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正确协调和处理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时时刻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团结带领群众前进。要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善于集思广益,团结一班人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总之,司令部认识统一,团结协调,决策有方,组织有方,指挥有方,那么,队伍的战斗力就强了,改革开放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
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胆略、求实态度和创新精神,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理论禁区,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天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且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发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改革的精神,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我们90年代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框架。这表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邓小平同志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行动纲领,是朝着新经济体制以及这个体制下的方针政策定型化的方向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向一个新的高度攀升。在这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要保持和发扬过去15年来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朝着本世纪末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下世纪中叶第三步战略目标,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我们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是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第一年,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改革的难度也比较大。明年改革的成效如何,十分关键。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保证首战必胜。
我们面临的改革,既有整体推进,又要实施重点突破。要培育市场体系,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又要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分配制度的改革。金融、财税、外贸、投资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将陆续出台。在这样复杂艰巨的全面改革当中,务必要高度关心群众利益,做好改革的宣传、解释、教育工作,协调好利益格局的变动,使群众不断增强对改革的承受力,不断激发对改革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加快经济立法进程。要借鉴和吸取国外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中有益的成份,并注意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要加强法制教育,从严执法。要把我们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规范化、法制化,把改革的经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提供坚实的法律保证。
过去的15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值得引以自豪的。但是今后的任务更伟大、更艰巨,前景更辉煌。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要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邓小平同志指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埋头苦干,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再过30年,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将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方针、政策;然后再过30年,我们将达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更加文明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第1版(要闻)
专栏:

  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献集
《毛泽东文集》在全国发行
《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毛泽东年谱》同时出版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编辑的《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和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已经出版,从即日起陆续在全国各地发行。
《毛泽东文集》是继《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之后又一部综合性的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它编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以外的重要文稿,是从保存下来的毛泽东大量文稿中精选出来的。这部文集的出版,对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毛泽东文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其选稿起自1921年,迄至1976年。今年出版的是第一卷和第二卷。
第一卷的选稿是1921年1月至1937年6月期间的,共67篇,32万字,其中一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这一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对中国社会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等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论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武装斗争思想和建设人民军队的基本原则;对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和阶级状况的调查研究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及具体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政策;对党内“左”的错误的分析和批评。
第二卷的选稿是1937年8月至1942年12月期间的,共111篇,29万字,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这一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八路军、新四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原则;坚持抗战,反对民族投降主义;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关于发展和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方面政策;关于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在自然科学、哲学、历史、中共党史、文艺、干部教育等方面提出的重要见解。
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编辑的《毛泽东军事文集》,是迄今编辑出版的毛泽东军事著作集中最系统最全面的一部。这部文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共编入毛泽东1927年8月至1972年12月的军事论文、电报、命令、批示、报告、信函等1612篇,包括注释在内260余万字,共六卷。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文集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记录了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展示了毛泽东的军事实践活动和军事理论成果——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一卷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以十六字诀为核心的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原则和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
第二卷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对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及发展规律的论述;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八路军、新四军“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战原则;创立和建设抗日根据地的理论;有理、有利、有节的反顽斗争策略。
第三、第四、第五卷为解放战争时期的著作,这一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面丰富和发展的时期。这三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内线作战的积极防御方针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将战争的主要战场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决策;十大军事原则;关于适时地进行战略决战和辽沈、淮海、平津等重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及部署;战略追击阶段的作战方针和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三种方式。
第六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战术,对运动战、阵地战以及开展政治工作和建立后勤保障系统等方面新经验的总结;关于确保国家安全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关于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军事文集》的出版,对于全军广大指战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加强军队建设,对于理论界研究毛泽东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历史方面的古籍,并且写下不少的批语。编入这本批语集的,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他读39部文史古籍所写的310多条批语,短者数言,长者千余言。他写的批语,具有独创的见解,蕴含精深的哲理。批语同原书有关段落对照排印,并对一部分批语作了注释。
《毛泽东年谱(1893—1949)》,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分上、中、下三卷,约140万字。这是国内外第一部详细记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
这部年谱通过记述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历史地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特别是集毛泽东思想的精粹,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他的科学思想体系,展示了他的思想发展轨迹,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年谱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毛泽东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
这部年谱资料珍贵、翔实、准确,大量使用档案材料,包括中央会议记录,其中许多是第一次披露,同时又广泛使用其他文献资料和访问材料,汲取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经过研究和考证,有所发现和创新,澄清了一些出版物中关于毛泽东生平业绩的失实记载。这部年谱内容丰富,融资料性、学术性、传记性于一体。它是了解和研究毛泽东的重要书籍,也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书籍。(附图片)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编辑的《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和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已经出版,从12月21日起陆续在全国各地发行。(新华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组长监察局长会上强调
反腐败须继续抓紧不可松懈
明年春节前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北京十二月二十一日讯 新华社记者陈雁、本报记者徐如俊报道:中纪委、监察部今天在京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组长、监察局长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在会上讲话时强调,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这一阶段全党抓反腐败取得的成效,又要看到要全面实现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还很繁重,必须继续抓紧工作,绝不可有丝毫松懈。
这次会议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近期反腐败斗争的部署,回顾这一阶段工作的情况,重点研究春节前这段时间加大力度,继续深入地抓好反腐败斗争的问题。
尉健行在分析这阶段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时指出,从全国来看,反腐败已取得一定成绩,中央提出的三项工作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成效,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有所收敛。绝大多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对照廉洁自律五条规定进行自查,查出并纠正了一些问题,受到一次生动的党风廉政教育,明确了行为规范;群众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信访举报大幅度上升,查处和公布了一些重要案件,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各地、各部门基本摸清了行政性乱收费和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底数,废除了一大批乱收费的项目,制止了一些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团组,一些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有所收敛;其他消极腐败现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总的势头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
尉健行说,从全国来看,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的不够认真,甚至走了过场,自查出的问题有些还未纠正;有的地区和部门查处大要案的工作进展不快,甚至出现有案不报、压案不查的现象;纠正不正之风的成果还不巩固,有的不正之风还没有刹住,群众还不满意。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尉健行说,从现在起到一九九四年春节前,是这一阶段取得反腐败斗争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的三项任务,要一项一项的落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务仍很繁重。同时也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还不牢固,这期间又适逢元旦、春节两个节日,如果抓得不紧,稍有放松,就有可能会出现反复;抓好了,就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段的成果。
尉健行强调,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不懈地抓好近期反腐败斗争三项工作的落实。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在春节前这段时间,对自查自纠的问题要按有关规定处理好;要抓紧查结一批重要案件;对乱收费和用公费出国(境)旅游要继续深入清理;行业管理的领导机关要继续采取切实措施,抓好纠风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一九九四年元旦、春节期间严禁用公款吃喝送礼铺张浪费的通知》,对顶风违纪的要严格执行纪律,有的要登报公开处理,有的要追究领导责任。要把能否过一个清正廉洁、喜庆欢乐的元旦、春节,作为对这一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的一次实际检验,并以此为契机把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同时搞好调查研究,为开展下一阶段的反腐败斗争做好准备。
尉健行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及各地方在抓好这一阶段反腐败三项任务和中办、国办《通知》要求落实的同时,搞好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拟出下阶段反腐败斗争的设想和方案。中央纪委、监察部正在调查研究,计划明年春节后对下阶段反腐斗争作出部署。
会议由中央纪委副书记侯宗宾主持,中央纪委副书记陈作霖、曹庆泽、王德瑛、徐青等出席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粮食市场的通信
新华社记者 焦然 王迎春 
今年粮食收成和国家粮食储备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一些地方粮价涨幅过大主要是心理的、暂时的因素推动起来的           
今年我国农业丰收。根据农业部提供的消息,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丰收的1992年又有增加,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贸易部提供的信息也显示,国家收购新粮入库数量大体与上年同期持平。       
可是,进入10月份以后,沿海粮食销区的市场价格上扬,广东省11月下旬粮食零售价格平均比10月份上涨30%;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粮产区的大米价格也相继上升。南方大米价格上升波及北方粮食市场,小麦、玉米等价格也出现幅度不同的上升。       
一方面粮食丰收,一方面粮价大幅度上涨,不少人对这种反常的价格波动感到不解。         
一位粮食问题专家说,对当前粮价波动要冷静分析。在粮食价格放开之前,绝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已经放开,大量农用工业品也按市场价格供应,这就使种粮的比较效益继续下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损伤。在粮食市场放开以后,粮价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    
一些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干部认为,这几年种粮不划算,甚至赔本。国家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并放开粮食经营,使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这些政策受到粮农的欢迎。当然,粮食主产省总希望粮食能卖个好价钱,可稍微往远处看一点就会发现,粮价忽高忽低对粮食生产并不利。
粮食消费者对粮价也有通情达理的看法。有的消费者反映,相比之下,这些年粮食太便宜了,长此下去谁还种粮。当今年年初,全国放开粮食销售,价格上涨时,城里的消费者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平静。但是,更多的消费者希望粮食价格稳定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权威部门认为:粮食供给充足,国家有实力平抑粮价
一些地区粮价上涨幅度过大能否得到平抑?对此权威部门做了肯定的回答:国家完全有实力调控粮食市场。其根据是,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着手建立专项储备粮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达到足以保证供给、调节市场供需的储备量。地方储备粮也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告诉记者,到11月底,国家粮食部门粮食收购总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粮食合同定购还比去年同期多入库23.5亿公斤,全国小麦专储粮收购任务已经完成。
一些粮食问题专家分析,一些地方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有主观的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供给充足条件下出现粮价上扬,除了粮食生产成本上升需要通过市场价格弥补外,在相当程度上是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的表现。比如,由于粮食产销信息传递不畅,使生产者和经营者产生了“粮价会一涨再涨”的市场预期误差。这种“误差”加重了“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宁可囤粮于家等更好的价钱,也不愿在市场有利时出售。再如,对于放开粮食市场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心理准备,有的甚至认为市场放开了,可以撒手不管了。一些经济界人士还谈到,国有粮食企业机制转换滞后,在市场价格上涨过高时,未能采取相应的经济调节措施,有的国有粮食部门甚至也跟着涨价。还有一些地区将原来用于粮食的补贴在粮价放开后挪作他用,影响了国有粮食企业调节市场职能的发挥。这些粮食问题专家的看法是:只要采取适当的经济调节措施,粮价近期可以回落到明年国家预定提高的价格水平以下。
事实也正如一些专家的预料。据了解,当国家准备在一些粮价上涨过猛的地区出售市场调节粮的消息传出后,这些地区粮价就趋于稳定。在已经出售市场调节粮的地区,粮价呈现出稳中趋降的态势。前一段粮价大幅上涨的广东,如今粮食价格也开始回落。
粮价波动过大既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消费,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关键在于加快改革步伐
粮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粮食市场价格如何,关系到国计民生,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谷贱伤农”,不利于生产;粮价过高,超过广大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又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粮食市场放开以后,必须加快改革,尽快建立起统一的全国粮食市场和有效的市场调控机制,使粮食价格保持在既能够激励生产者、又不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的合理水平上。
应当看到,由于粮食是一种需求弹性较小,而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粮价过猛上涨,市场信号失真,有可能引起农业生产结构的失调和市场的“蛛网效应”,引起又一轮卖粮难和市场粮价大跌,最终对农民也是不利的。这次一些地方粮价上涨过猛,也反映了粮食管理体制和经营队伍中不适应新形势的种种矛盾。比如,粮食企业的财政挂帐问题,经营机制转变慢、政企不分问题,粮食风险基金还没有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粮食部门调节市场职能的发挥,有的问题还是导致粮价波动扩大的因素。因此粮食体制改革只能加快,而不能放慢速度。
正如权威人士所说,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调控市场粮价。国家该抛售时就抛售,该收购时就收购。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完全有能力调节市场、平抑粮价。
经济界权威人士还指出,越是在市场粮价波动的情况下,越要坚决打破地区封锁,防止行业垄断。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对严重破坏流通秩序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这次粮价波动提醒人们,市场放开以后,各级政府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政府部门要研究市场需求。搞好粮食市场的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一大课题。一些专家认为,这次南方粮价波动,既是对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一次考验,也是各方面学习运用经济手段,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一次极好机会。国内贸易部副部长白美清说,发达国家对粮食市场也搞宏观调控,比我们管得多、管得严。粮食市场放开后,我们必须尽快抓住时机,建立起有实力、有权威、体制合理的宏观调控体系。
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由于采取了城乡兼顾、双轨过渡、循序渐进、先试验后推广的正确方针,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又充分考虑粮食商品的特殊要求,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尽快发育市场体系,就会使粮食产销平稳地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


第1版(要闻)
专栏:

  铁道部组织专列调运粮食
首批10个专列已装车上路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江世杰从铁道部运输局获悉:铁道部及其所属的哈尔滨、沈阳、北京等6个铁路局,连日来迅速安排车辆、人力,做好粮食调运工作。到今天24时,先后已有10.5个满载大米、小麦、稻谷、玉米的运粮专列(每列45—50个车皮)发运上路。
铁道部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迅速平抑粮食价格,确保市场稳定的部署,把粮食运输摆在“重中之重”地位,近几天来先后两次安排运粮专列54个。目前,运粮专列涉及6个铁路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