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丽珠杯杂文随笔征文

  商海何处渡斯文
谭健
1993年某城市举办的首次文稿公开竞价活动,一时间成为炒得火爆的新闻。落槌定音时,除先期场外已“事谐”的一部文稿外,现场拍板成交11部,总成交金额计人民币349.5万元。其中一部电影文学剧本,赫然以100万元的最高价成交。一部6000言的随笔也拍卖到1.5万元。
如果单是从“金贵”一路来论事儿,尽管它高得不可思议,我倒主张圈外人都应不失君子风度,为之颔首鼓掌才是。因为它毕竟是国人第一次如此大胆地破了“仕子羞于言利”的观念,也是对精神劳动的空前的“物利”肯定。比起某些歌星上台扭捏作态,胡乱喊几句“爱呀爱的”,便可以把几十万、上百万塞进自家腰包,我认为值,值得多!这对于眼下并不富裕的中国作家来说,矫枉过点正恐怕也算不得什么。
然而,对于有人因此便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走向市场的说法,我以为又颇为值得斟酌。把手写字变成铅字,再把铅字兑成银子,最后把银子炒成金子的路数,应该说是文化走向市场的含义之一,但是,它远不是其全部含义。恕笔者孤陋寡闻,除了偶尔听说某名人的遗稿被发现而卖个价值连城之外,尚未见哪位作家抱着一堆墨迹未干的文稿直奔拍卖行的。也找不到一位作家是因为其作品卖了大价钱而一举成为文学大师的。这说明由少数人操纵的小市场并不能代替广大读者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单是把精神产品放在狭小的“物利”的天平上论衡,很难真正揆度出精神产品的艺术价值,精神产品也就只能处在小媳妇的位置上。文化这样走向市场,恐怕永远难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地位。
笔者这样蠡测不是没有来由的。在这项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便是佐证。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近于戏弄,恕不一一列举。但据我的观察,好戏可能还在后头。真正对路的出版单位,没有一家在拍卖行露脸,买主竟是清一色的公司、企业、商店。这就很让人疑心其中有什么猫腻了。就中国目前的国情,我确信国人中还不会有哪一个经理大亨,能像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的富豪一样,肯花几百万上千万买上一张毕加索或凡高的画,玩个虚的图雅兴的。尽管他可以挥霍几十万神吃海喝。但是,你也千万别因此就认定中国的经理大亨都是傻冒,虚掷千金买一堆既不能当吃也不能当穿的字纸。请您稍安勿躁,或许用不了多久,它们便会如变戏法似地重新把它变成金子,当然啰,含金量要高得多了。至于炒明星的那一套手法,比方摊派、包销、赞助会不会再派用场,在下可不敢说。只是希望买主们也想一想读者和国家,别转嫁得太离谱了。
茫茫商海,各显神通,斯文何处可渡?予生也愚,怎样可渡我说不出,但不宜那样做我倒有点一孔之私见。在商贾大亨们的指挥棒下,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单纯金钱刺激,我以为是万万不能在商海中安渡斯文的。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第12版(副刊)
专栏: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毛主席鼓励我献身农业科学
陈文新
我的父亲陈昌(字章甫)是毛主席志同道合的好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他们相识并成为至交。后来,他们又一起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我三岁那年(1930年),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解放后,我和我的一家受到毛主席无微不至的关怀。
1951年4月,在武汉大学读书时,我利用学校放春假时间回家看望母亲。母亲让我代笔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在信中我附上了自己的一页,告诉毛主席我在武大上学的情况。没有想到,在5月初的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我收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毛寄”的一封信。我惊喜万分,双手捧着毛主席的信反复地读着“文新同志:你的信和你母亲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们姐妹们努力学习或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建设服务。问候你的母亲,祝进步!毛泽东四月二十九日”。毛主席的信给了我很大鼓舞。
1951年“七一”前夕,我和同班的6个同学到北京华北农科所实习。毛主席得知我到了北京,先派他的秘书田家英同志来看我。并于7月21日(星期六)下午派他来接我去作客。那天,车子从新华门大门一直开了进去,我被带到一间非常宽大的会客室,周边摆满了沙发。我怀着渴望见到主席但又非常紧张的心情坐在沙发上等候了一会儿,身材魁伟,面带笑容的毛主席便走了过来。我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毛主席在我身边坐下,亲切地问候我的母亲。对我说:你们家是否还住炭坡?为什么叫炭坡?那里是否产炭?我到过你们家两次。30年打长沙时,途中和你母亲见过一次面,我才知道你父亲已经牺牲了,我也很悲痛。你父亲是个很好的同志,他为人民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你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毛主席详细询问了我家里的情况,并说如果母亲有困难,一定要写信告诉他。毛主席不时问到我家乡的一些地名,我的到来,引起了毛主席对过去的回忆。我看着毛主席,忘记了紧张,感到自己沐浴在伟大、崇高的爱的氛围中。
第二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4年。当时我考取了留苏研究生预备班,与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宾同志同在北京俄专学习。1954年7月3日下午3点半,主席又派王鹤宾同志接我去他家作客。到了毛主席的住处,我走进了一间孩子们的卧室,那间房子的陈设很简陋。摆着一张湖南农民家常见的木板双人床,一张旧方桌,四条长板凳。房子里有他的女儿、侄儿,还有叶子龙同志等。一会儿,毛主席走了进来,我迎上去。他握着我的手向人们介绍:“认识她吗?1951年来过的。她是武大学农的,你们也要去学农。”接着他问起我母亲和两个姐姐的情况。
5时左右我与主席及其家人一道乘车去京郊的一个旧式别墅。一栋陈旧的两层楼房,门前有一个小水池,周围是一片桃树林。在林子里散步时,主席要我和他一起照了一张相。之后,主席与我和王鹤宾同志一起在房前树丛中的藤椅上坐下,开始了我们的谈话,主题是农业生产。主席问了我很多问题,如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土壤的矿物质成分,植物营养吸收和中南地区的土壤改良等。还问了全国学土壤学的人数。他说:“要增产,不研究土壤怎么行呢!应该有更多的人学农”。我尽我所知道的回答了他的问题。当谈到土壤改良时,我很推崇苏联的草田轮作制。主席马上指出:“不行,现在农民一个人才二三亩地,怎么轮作?饿着肚皮不吃饭?现在没有畜牧业,牧草怎么处理?”在谈到培育土壤,种植牧草时,主席对牧草很熟悉。我们谈到了苜蓿、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等问题。他还说,我们在农业和工业方面都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空气的问题。
从与毛主席的谈话中,我体会到主席是非常重视农业科学和农业科学人才的培养。坚定了我学农的志向,这次又和毛主席及其家人一起吃的晚饭,饭菜比较简单。有我们湖南人爱吃的苦瓜炒辣椒。毛主席指着说:“辛苦!辛苦!”毛主席的亲口鼓励和教诲,以及我对毛主席做过的保证,一直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动力,鼓舞着我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农业科学事业。留苏归来,我一直从事土壤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已经培养了2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
在毛主席百年诞辰前夕,回顾走过的生活历程,我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分成绩都与毛主席的亲切关怀、教诲和鼓励分不开,我十分怀念毛主席。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座

  救救苏堤
史莽
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赞美苏堤的。是的,苏堤幽静、秀丽,富有诗情画意。宽宽十里长堤,从南到北,横贯湖中,上建高高的六座石栏杆虹形拱桥。沿堤两岸,路旁水边,密植杨柳、桃花、重阳树。春天晨光初启,宿雾未收,垂柳拂波,繁花满眼,宛如一条红翠交织的锦绣巨带,宁静地铺展在水平如镜的西湖上,真像宋代章子厚诗中所描写的:“天面长虹一鉴痕,直通南北两山春”。故西湖十景中,“苏堤春晓”居于首位。
这条长堤是900多年前,北宋元祐四年(1089)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大力疏浚西湖,用浚湖的葑草、淤泥堆筑而成的。堤上的六座拱桥的桥名,诗意盎然,也是他亲自所取: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他本人对浚湖、筑堤这件事也很高兴,在湖堤筑成之日,赋诗志庆:“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可见苏堤是西湖上仅存的、杭州人足以自傲的古建筑之一。
正因为苏堤在自然风景上和历史文物上的重要意义,为了保护,也为了观赏,所以建国40多年来,公安部门一直竖牌示禁,不准任何机动车辆通行,保住了西湖的这一片净土。人们可以在这条古堤上,自由自在地游览、锻炼、散步、闲坐、学习、写生、谈情、说爱……
可是西湖的这一片净土,现在已保不住了。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个“开发”公司,好像杭州人不懂得路是可以行车的,它弄来了两列不三不四的“小火车”,每列四节(共可坐120人),救世主般地来“开发”苏堤的交通了。于是苏堤上面车声隆隆,铃声当当,灰尘四起,“火车”像猛兽似地狂奔而来,游人纷纷躲避;六桥在颤抖,花木在摇头,苏堤在叹息,幽静秀丽、诗情画意的古堤风光,荡然无存。
在苏堤上开火车,有如用殷铜鼎作猪槽,用宋瓷瓶打酱油,用故宫当跑马场,这不是“开发”,而是破坏,是无知,是没有文化,是钱迷心窍!
请保留西湖这一片净土吧……
救救苏堤!


第12版(副刊)
专栏:

  艺文短波
▲十一月三十日,丹徒县隆重举行系列活动,纪念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闻捷诞辰七十周年。京、沪、宁及当地各界人士及诗人闻捷的亲属、生前友好共一百多人,出席了纪念会。
闻捷(一九二三—一九七一)是丹徒县石马乡巫岗村人,本名巫之禄,参加革命后改名为赵文节,又取用闻捷作笔名从事创作,并以此名世。他是爱国爱民的赤诚战士,不满十五岁就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为人民的解放,中华的振兴,贡献了全部聪明才干。他是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更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无论是广为传诵的成名之作《天山牧歌》,还是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都为大家所称道。他的优秀诗作,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诗歌画廊。
▲最近,来自省内外五十来名杂文作家聚集南昌,研讨江西省杂文作家省三的杂文创作。省三崇尚举重若轻,看似轻浅、诙谐幽默,实则深沉,言之有物。研讨会收到省三杂文研讨论文十八篇。
         (相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