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城的风格
叶延滨
九月上旬,我到重庆参加一个诗歌研讨会,通知上写得明白:重庆北碚。说是重庆,这个北碚让你坐上汽车,一坐就是半天也不见面。汽车直跑了一个半钟头,才钻进了西南师范学院的院子,北碚山顶上一座很大的园林。不知是谁从哪儿学来这样的一段民谣:“重大的牌子,西师的院子,川外的妹子。”重大、西师、川外是重庆的三所大学,西师的校园确实漂亮。现在报纸上天天登着整版大广告,什么“锦绣花园”“别墅山庄”,吹得邪乎,比起西师的园子,只能算游泳池里的洗脸盆。人们只看上小盆子而不见大水池子,主要是面子问题。住在小盆里是款爷,呆在大园子里反被人看作叫花子。其实不少的款爷除了钱,真是穷得一无所有。而这些被世人当成穷秀才的校园中人,大有学富五车者,红花绿叶间的清冷小楼里,有多少真正的富豪?
漫步校园,惊叹在大工业齿轮咬合的重庆竟然还有这等人间胜景。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一商人见一渔夫在海边晒太阳,说道“你为什么不去挣钱?”“挣钱干什么?”“挣钱办工厂,然后挣更多的钱,办更大的工厂,钱越来越多,于是你就可以悠闲地在海滨度假,游泳,晒太阳。”渔夫一笑:“我已经在晒太阳了。”这个故事所提供的,有无为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人生目标的问题。只要稍用一下脑子,我们就会明白,对任何人来说“挣钱”都不应是人生终极目标,古人云“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些在校园里做学问的人们,钱是少了点,于是他们便用少许的牢骚把它补上,依旧干自己该干的事。这是一种智者的选择,若丢弃了事业去挣钱,那么总有一天钱和生命都会花完的。有喧闹的重庆,也有宁静的重庆,有挣钱的重庆,也有教授们做学问的重庆。西师确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幽静的小山丘间,一幢幢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几多宁静凝在树叶上,晶莹成露珠,说它的名字是诗。
是的,西师出诗人,全国唯一的新诗研究所就在这里,著名老诗人方敬,诗译家邹绛,诗评家吕进,都是西师有名的教授,也都是我敬重的朋友。方敬从事诗歌创作已有60年历史,邹绛还在热心研究现代格律诗,吕进主持的新诗所已培养了不少的诗人和诗歌研究者,其中有几位还是我的朋友。可以说从这个校园里走出了三代诗人,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一个经常被人说到的成语“人杰地灵”。
有人说现在人们是一切朝钱看,久居都市,也被奔波于商品大潮中的芸芸众生搅得眩昏,以为钱江潮后尽是捞钱的下海人。在校园里漫步,九月的阳光在绿波上跳跃,入学的新生一脸喜气,当爹的当妈的手上提着,嘴里叮嘱着,他们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种生气和活力。他们从重庆城里来,那里有另一番生气和活力,热腾腾的火锅,灯红酒绿的宾馆,琳琅满目的商场,车水马龙的街道,展示了物欲世界那挡不住的诱惑。这些年轻人从那个重庆来,来到校园里的重庆,一个宁静着准备陶冶你灵魂升华你精神的重庆。
漫步校园,如同走在一部宏伟史诗中的一段抒情乐章,难得如此接近诗情,如此融进画意,让我微微一笑,好啊重庆,你还有如此的风格……


第8版(副刊)
专栏:

  艺文短波
上海青年画家徐怀玉画展近日在京开幕。徐怀玉自幼随父著名画家徐子鹤习画,主攻山水,亦作花鸟人物,同时潜学西画。其作品清逸劲峭,云岚葱郁的渲染方法尤为独到,曾在国内外画展中多次获奖。 
(凯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都市“包围”村庄
厉彦林
村庄很古老
无法考证生平
每片瓦都刻有朝代的名字
怀抱村庄的都市
却只有几岁年纪
农村包围城市
曾是一代英杰
改写中国历史的奇迹
城市返过头包围农村
却是现代文明的自然手势
笋林状的高楼
编织环绕乡村的篱笆
竹影覆盖的茅舍扁着身子
守候唯一的秋塘碧水
垄垄金色的谷穗
被顺楼而下的打击乐
震得摇晃不止
农时季节被打乱步子
节日风俗,嫁女的花轿
被偷偷摄进镜头里
乡村人既坚守憩静
又跷脚探寻城里的秘密
乡路是一根细短的扁担
一头是乡村,一头是都市
挑着初识的两个世纪


第8版(副刊)
专栏:

阳太阳,1909年出生于桂林,10岁拜师学书画。1929年入上海美专后转学上海艺专,1931年冬毕业。1932—1935年在上海与其他画家组织“决澜社”,提倡新绘画、举行画展。太阳的画引起画坛的重视。
1937年他由日本回国,投入抗战,发表诗文,创作大批绘画作品,反映斗争生活;创编《诗创作》杂志,加入全国作家协会;创办初阳美术院,任院长、教授;入桂林美专、广州艺专任教授。参加民主爱国运动。
解放后,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中央委员。历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协理事、广西文联、广西美协副主席、广西书画院院长、广西政协副主席等职。阳太阳擅中西绘画和书法,能诗、能文,多才多艺。艺术造诣高深,笔墨苍润,意境新颖;桃李满天下。他的作品为中外人士所珍藏。晚年号称芦笛山翁,并称八四画童。
左为阳太阳国画《清气横溢》。


第8版(副刊)
专栏:丽珠杯杂文随笔征文

  食文化的误区
向云驹
这里的食文化不是单指饮食文化。
话题却是由饮食文化引起。据调查,在北京各大饭店每天共倒掉重达10吨以上的宴会所剩珍馐佳肴。这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城市如此,全国如何?这还仅仅是倒掉、剩下、浪费的部分,循此逆推,全国每天吃掉(大部分是公款吃喝)的豪华宴席又该有多少?所以,有人估计每年公款吃喝的财政支出是一个天文数字,位列各项财政支出之首,我是深以为然的。问题在于,目前我国至少还有8000万人尚有温饱问题,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两者形成的巨大反差,使有良知者不能心绪平静。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严重的“吃饭问题”?固然有人竞豪斗富,一掷千金,固然也不乏贪官污吏腐败腐化,但是应该还有一种不仅促使暴发户好出风头,也使腐败分子为之不能自拔,更令芸芸众生趋之若鹜的东西在。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看不见的手?抑或一种什么样的挡不住的诱惑?
我们有过“四菜一汤”的政令,也曾广而告之:“吃不了兜着走。”但是无不收效甚微,隔靴搔痒。可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近日,读了一位有识之士在报上发的议论,顿然觉悟。他认为,症结所在是中国人凡婚宴、商务、宾朋聚会每桌至少10个菜,宴会不丰盛,请客的人便感到丢面子。这的确是一语中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其实又非常复杂。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吃饭问题”的根子原来在我们特有的食文化。
其次,接踵而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吃什么?怎么吃?鉴于人们因饮食上的文化心理而构成的巨大市场潜力,营销者们也在大打文化牌。什么什么菜系,什么什么风味,什么药膳、御膳,乃至满汉全席,黄金酒宴,莫不要与地域文化、宫廷文化、传统文化挂钩搭界。以饮食文化的开发,得食文化之利,倒也名正言顺,惜乎如此食文化者,眼睛到底盯着公款吃喝,发的是畸形消费财。由此引伸,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文化的经济开发误入歧路者所在多有。诸如,提倡迷信文化而赚香火钱,印销古代糟粕秘笈而发昧心财,开发恐怖的鬼文化而求旅游价值,滥办文化节而向企业摊派……这些不仅是捡拾文化传统的失误,也是效益上的短视,并且扭曲了文化与经济的正常关系,干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弊莫大焉。
文化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怎么“吃”文化,怎么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是文化发展在市场经济中碰到的新课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坚持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正确引导文化消费和文化开发;其次,对文化传统要批判地继承,汰除文化惰性,矫正不良文化心理。显然,这决不只是文化人的事,而有赖于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参与。
(作者单位:中国文化报)


第8版(副刊)
专栏:

  母亲的手镯
曹德才
母亲有一副手镯,是早逝的外婆留下的唯一遗产。所以母亲向来十分珍爱,说它是信物,戴在手上能保富贵平安。可是至我出生,家中就因天灾人祸而始终很贫困。
7岁那年,庄上同龄孩子都报名入学,我却因缴不起学费而孤独地呆在家中。母亲终日坐立不安。一天傍晚她破例从田里提前回家,一把拉住我的手面有愧色地说:“才仔,告诉妈,你想不想读书?”幼小的我只是一个劲地哭喊:“我要上学!我要上学!!”母亲不住地点头,眼睛渐渐湿润起来。这是我记忆中母亲第一次流泪。当天晚上,母亲同父亲小声耳语一番就一起外出了。次日,母亲很早把我叫醒,递给我一元六角钱微笑着说:“才仔,上学去吧!拿到书要好好学,给爹妈争光”。我连忙伸手去接钱。忽然,我发觉母亲左手的银镯不见了,右手那只孤零零地摇摆着。母亲似乎发觉了什么,猛地收回双手。此事一直在我心中蹊跷着,到了10岁才解开这个谜团。原来左手镯是那天晚上母亲为换回我第一笔学费卖掉的。从此,我学习更加刻苦,每学期都领回一张奖状。
随着时间流逝,我很快长大成人。1989年春,应届高中的我被“特招”到首都中央警卫部队。母亲得知多年的期盼终于变成现实,喜悲交加。因为作为母亲唯一儿子,往日的精神支柱,马上就要离开自己,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刺激。然而,母亲还是忍痛割爱,将我送上征程。
临别那天,母亲悄悄塞给我一支精美的钢笔,这时我才发现母亲右手的银镯也不见了。妹妹告诉我:两天前,母亲就把它卖掉,托人买来这支笔。望着母亲挂着泪珠的微笑,我的眼睛模糊了。母亲掏出手绢,用她那温暖的双手一边为我擦泪,一边小声说道:“妈知道你爱学习。——再说,想家了,就用这支笔多给妈写几封信。”……
带着母亲的嘱托和厚望来到部队,我又拿起母亲送给的钢笔刻苦学习新闻写作知识。每当收到一笔稿费,我都小心地贮存着,准备聚足一笔钱买副手镯亲手给母亲戴上。1991年秋,在我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之前,终于在北京一家珠宝店买到一副锃亮锃亮的银手镯,准备带到南京。
春节放假,怀着对母亲的强烈思念踏上归途。激动的我坐在奔驰的列车上,甜美地幻想着母亲见到我该是怎样的高兴和幸福!在我面前,浮现出母亲那双满是厚茧的手。我想象着给她戴手镯时的情景,我将无声地说:妈妈,我还给您一副手镯,一副新的带着儿的深厚敬意的手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