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杨春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博大精深,以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书紧密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理论观点,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科学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是它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只有掌握这些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在实践中正确贯彻这一理论,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这是贯穿全书的灵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坚持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最鲜明特点,就是处处体现尊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本本”?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马克思不能丢,列宁不能丢,毛泽东不能丢。但是,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实际相结合,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邓小平同志认为,外国的经验是要学习的,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搞一个模式,必须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开拓,需要有一种敢试、敢闯、敢“冒”的精神,“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怎样对待试验和探索中的不同意见?邓小平同志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一条思路、一个观点、一种办法,是否正确,要由实践作结论,要“拿事实来说话”。不能坐而论道、搞抽象争论,因为“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在实践中当然也会犯错误,尤其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试验和探索的事业,偏差和失误更是难免,解决的办法是随时注意总结经验,“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总之,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统一思想,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所体现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
二、坚持生产力决定作用的观点和生产力标准
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所谓不完全清醒,主要表现在我们过去谈论社会主义的时候往往只讲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特征,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特征重视不够,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邓小平同志以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观点为指导,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等作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回答。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全面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措施,都应当大胆采用;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应当加以革除。
邓小平同志说:“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判断改革中的各种措施的是非得失,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只有牢牢掌握生产力决定作用的观点和生产力标准,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
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坚定的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标准的无产阶级立场。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共产党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把这一条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一个根本标准。在谈到改革的必要性时,他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在谈到要随时注意总结经验时,他指出,这是“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在谈到现行的政策不能改变时,指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现行政策只要一改变,人民生活肯定会下降。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在谈到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时,他说:“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概括和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改革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正是这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科学态度,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创造活力。


第5版(理论)
专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理论武器
臧志风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供了一本最好的教材。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市场经济,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近十多年来小平同志论述最多的问题之一。仅三卷中至少有七处。他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第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早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就讲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点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在回答外宾问题时,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这就突破了长期以来把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视为脱缰野马,一放出去就会破坏计划,把市场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二者水火不能相容的传统观点,树立起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可以兼容的新观念。
第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之一,市场经济则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紧密相联系的。这就必然导致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计划经济,即使是它已经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也还要去维护它。针对这一情况,一九九○年十二月,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一九九二年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明确告诉我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制度没有内在的根本联系。
第三,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都可以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告诉我们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和配置资源的方法和手段,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第四,计划与市场要结合。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小平同志早在一九八二年十月就指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一九八五年十月又讲“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计划与市场的正确结合,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这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四百来年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从理论上,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我们完全有可能做得比西方国家更好。今天,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保证经济发展进入活而有序的良性循环。
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经济的科学分析、崭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像一把钥匙,启开了人们僵化的思想闸门,为我们党和国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解决了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第5版(理论)
专栏: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百科全书
叶笃初
党的建设,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开卷第一篇里,小平同志就鲜明地提出党的建设要适合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的命题。显然,这是深蕴着战略家高瞻远瞩的具有方略性的计议和思路。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它的指导意义及丰富内涵。随后,贯穿于全卷始终的,就是全方位地从思想、组织、领导、干部、党风等各方面阐释这个命题,论证这个命题。直到结束篇中,以“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作为总结,再次把加强党的建设任务提到了全党的面前。
强调适合,其题中应有之意就包含着转变或转折,包含着某种意义上的从原有(或过去)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实行或采取新的态势、格局以及方式、方法等等。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就是不断适应新的情况,不断转变、充实、提高和壮大的历史。党的建设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党总是要不断地适应情况变化和新时期的需要,建设、整顿和完善自己,使之更好地实现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阶段,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就是适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如同历史上的任何一种科学观点和理论的产生一样,问题的提出,就包含了问题解决的可能。小平同志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以他特有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创造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原则的基础上,集中我党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经验,应用于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使全党同志在党的建设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这个基本点上获得了明晰的答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选》第三卷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述,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百科全书,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党治党方略。
展读《文选》第三卷,我们清楚地看到,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是他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是同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精神密不可分的。因此,党的建设必须更好适合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这是基本出发点,也是基本落脚点。那么,怎样适合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
2.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3.正确解决干部和接班人问题,把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选进领导班子;
4.把党的干部和共产党员教育好,发挥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支柱的作用;
5.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不能放弃;
6.主要通过教育、法律两个手段解决腐败问题;
7.党要善于领导,不要干预太多,要管大事;
8.在党与党的关系方面,实行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
熟悉党建理论和实际工作的同志会发现,小平同志在《文选》第三卷中提出的党建观点,许多有理论上的突破,语言表述上也富有新的时代特色。毛泽东曾经说,马克思主义是放大镜、显微镜。学习《文选》第三卷之后,我们也有这种感受。《文选》给我们以胸怀全局、瞻前顾后的力量,既体察了过去,又思考了将来。我们坚信,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为武器,我们的党一定会建设得更好、更加坚强有力。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指针
张式谷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的历史性重大贡献,在他的新一卷文选中得到了集中的充分的反映。这一卷的内容十分丰富,视野非常开阔,涉及10年来(1982—1992)我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从第一篇党的十二大开幕词(序篇)到最后一篇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结束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主题,集中到一点,则是创造性地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在回答这个当代中国、同时也是本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有待认真探索的问题时,邓小平同志的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表现出了开拓创新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巨大理论勇气,又表现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科学态度和坚定立场。
我着重谈谈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政治体制改革一些重要论述的体会。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这一伟大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个事关全局、难度很大、十分敏感的问题。有的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严重教训,必须认真汲取。邓小平同志在新一卷文选中,多次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正确途径。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他又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这些论述,无疑抓住了我国改革大业的全局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长期滞后,就会由于不能有效地发挥上层建筑的重要功能,甚至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后腿,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渐进性
邓小平同志又反复告诫我们,这个问题太困难、太复杂。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他还设想,政治体制改革有些方面三至五年时间可以见效,有些方面甚至要花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见效。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不能由于把困难看得过重而裹足不前;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其艰巨性而匆忙行事,急于求成。正确的态度是,把紧迫性与渐进性统一起来,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逐步发展,循序而进。
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目标和基本原则
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有人说“我们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时,斩钉截铁地指出:“这不对。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此,他认为改革的目的,总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他还从一般意义上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这些,显然都是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得出的宝贵结论。
四、现阶段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这十年来尽管世界风云急剧变幻,国内形势的发展也很不平静,但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时,他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是始终一贯的。具体地说,第一是要始终围绕保持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不要僵化;第二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要充分调动人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其中,特别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努力掌握的两个重要理论观点是:首先,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绝不能照搬西方“议会制”那一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民主不同。其次,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调动积极性,这就是最大的民主。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能追求形式上的民主,各种民主形式怎么搞也要看实际情况。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实行的民主不是搬用西方的民主,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否则,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之,邓小平同志在新一卷中,用宏观战略眼光,着眼于政治,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未来,解决了在我国要不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怎样进行改革等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方针。


第5版(理论)
专栏: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为我们进一步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积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为配合广大干部群众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本报理论部于日前约请了中共中央党校十位教授座谈。今天发表的四篇文章,是他们的发言摘要。从今天起,本报特开辟《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专栏,陆续发表干部、专家学者和群众的学习心得体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