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江主席游览内格罗河
新华社记者马胜荣
下午一阵骤雨驱走了热带雨林的炎热。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在静静地流淌。
雨刚停,正在巴西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便来到马瑙斯的河岸码头,登上“亚马孙”号游船。 马瑙斯市长门德斯早已在船上迎候。当身着棕色猎装的江泽民登上游船时,受到门德斯市长的热情欢迎。
游船靠近河左岸顺流而行,船尾翻卷着一串串浅黑色浪花。巴西朋友解释说,内格罗河上游是莽莽的亚马孙野生热带雨林,丛林中大量的树叶变成腐殖质染黑了河水,内格罗河意即黑河。
门德斯市长对江泽民主席说,马瑙斯地处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但他认为这里最大的特色还是它的自由贸易区。1957年6月,巴西政府作出建立马瑙斯自由贸易区的决定,以便在这一地区建立贸易、旅游、工业中心,并发展农牧业。
江泽民对主人的介绍非常感兴趣,他问门德斯:“国家对你们有什么具体的优惠?”门德斯回答,“中央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3级在税收上都给予马瑙斯特殊的照顾。”
“自由贸易区有保税仓库吗?”江泽民兴致勃勃地问。
门德斯指着远处的一座建筑说:“那就是保税仓库。政府从1991年年底开始允许我们成立自由区国际保税仓库,以建立进出口走廊。”
门德斯还对江泽民说:“巴西的自由贸易区是进口替代型的,而中国的经济特区则是出口型的。”他解释说,两种不同的情况有利于两国间的贸易。
江泽民点点头说:“我们同巴西的贸易会不断发展。我们还可以学习巴西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的经验。”
船左侧的岸边出现了一片厂房。门德斯对江泽民主席说:“那是你们中国的工厂。”江泽民招招手,让在场的华西木材公司总经理王永淦介绍一下工厂的情况。他对王永淦说:“你来这里快10年了,不容易啊,今后还要努力同巴西方面好好合作。”
游船行至内格罗河同亚马孙河的汇合处,夕阳缓缓西下,淡红色的阳光照着浅黑色的河水,波光闪烁。江泽民主席走到船头饶有兴致地观赏周围的景色。远处是郁郁葱葱的大森林和奔向大西洋的亚马孙河。
(新华社马瑙斯11月2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泊尔友好团体举行欢迎集会
李瑞环发表讲话盛赞中尼友谊
本报加德满都11月28日电记者刘正学报道:今天下午,尼中文协、尼中协会、尼中友协和阿尼哥同学会等4个友好团体在加德满都市政厅举行隆重集会,欢迎中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问尼泊尔。
集会上,李瑞环主席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他称赞中国和尼泊尔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他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尼泊尔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为发展民族经济所作的努力。
李瑞环主席的讲话,博得与会群众的热情掌声。参加今天集会的还有尼泊尔下院议长东加纳和上院议长卡尔基。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说巴以谈判陷入僵局
以色列否认陷入僵局之说
本报斯德哥尔摩11月28日电记者丁刚报道:昨天下午,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离开这里前往芬兰访问时说,巴解组织同以色列关于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和杰里科撤军问题的谈判已陷入僵局。在抵达赫尔辛基后他又表示,尽管如此,巴方仍愿继续进行谈判。
昨天早些时候,在会见瑞典议会议长后,阿拉法特表示了对巴以谈判前景的担心。他说,以方坚持对和平协议的错误理解,不是从杰里科地区撤军,而是重新部署军队。这是不能接受的。陪同阿拉法特来访的巴解发言人阿什拉维说,形势非常严峻。巴方希望以方能重新考虑他们的态度,否则整个和平进程将有可能被破坏。
昨天下午,芬兰总理埃斯科·阿霍与阿拉法特举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芬兰政府为巴勒斯坦人重建家园提供援助等问题。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27日电以色列总理办公厅今天发表声明说,它“并不知道目前正在埃及举行的以巴会谈已陷入僵局”。
总理办公厅的声明是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早些时候访问瑞典时所作讲话的反应。
根据巴以协议,以色列应在12月13日开始的4个月内完成从加沙和杰里科地区撤军。随着开始撤军期限的临近,巴以双方正在开罗举行会谈以便签署一项撤军协议,但双方在杰里科的规模大小、边界控制和释放被以色列监禁的巴勒斯坦人等问题上产生分歧。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总理提出有条件辞职
本报伊斯兰堡11月28日电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27日,阿富汗总理希克马蒂亚尔表示愿意有条件辞职。他说,如果拉巴尼总统辞职,他准备辞去总理职务。这是希克马蒂亚尔在喀布尔以南的恰拉西亚军事司令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的表示。
他强调,总统应和他一起辞职为阿的大选铺平道路。目前还没有收到阿总统的反应。上个月,拉巴尼总统曾要求希克马蒂亚尔辞职,理由是总理未能在喀布尔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瑞环会见尼议会反对党团领袖
据新华社加德满都11月28日电(记者吴祥鑫、鲁向明)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在加德满都珠穆朗玛饭店会见了尼泊尔上议院反对党团领袖尼帕尔和下议院反对党团领袖阿迪卡里。
李瑞环说,此次访问也是同尼泊尔上议院的首次接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你们作为尼泊尔上、下议院反对党领袖,希望能为发展贵国议会与中国政协之间的友好交往多做促进工作,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尼帕尔和阿迪卡里表示,他们作为反对党团领袖,愿意为增进尼中议会之间的友好交往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曼德拉谈组阁政策
据新华社约翰内斯堡11月27日电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今天重申,任何政党的领导人只要能够在预定明年4月举行的首次多种族大选中获得5%以上的选票,就能获得内阁席位。
正在比勒陀利亚地区进行竞选旅行的曼德拉还说,第一副总统将来自大选之后的执政党,第二副总统将来自议会中的第二大党。
他说,如果德克勒克的党被右翼击败,那么,他就不能担任第二副总统。
根据目前的民意测验,曼德拉领导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将赢得明年的大选。现在执政的国民党将位居第二。


第6版(国际)
专栏:

  古巴全国人大主席启程访华
新华社哈瓦那11月27日电 (记者侯耀其)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里卡多·阿拉尔孔27日说,江泽民主席最近对古巴的访问有助于继续和深入进行古中两国间的对话和讨论两国互利的双边关系。
阿拉尔孔是在率领古巴全国人大代表团启程访华前在机场对新华社记者讲这番话的。
他说,他这次访华主要是想亲自看一看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中国在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推动两国人大和人民间的交流。


第6版(国际)
专栏:尼泊尔通讯

  中尼友谊合作的象征
本报记者刘正学
11月28日,位于加德满都市区东部的国际会议中心在雪山和阳光的衬映下,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上午11时,李瑞环一行在尼泊尔住房助理大臣巴杜的陪同下,来到国际会议中心,受到尼泊尔住房部官员、国际会议中心经理马拉女士和180多名在尼工作的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热情欢迎。
国际会议中心是已故国家主席李先念1984年访尼时双方商定的援建项目。1989年李鹏总理访尼时为该工程奠基。1990年9月正式动工。经过中尼两国专家和工人33个月的日夜艰苦奋战,工程于今年6月20日竣工。国际会议中心占地8.4万平方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造型兼具中尼两国民族特色和风格,内有大、中、小会议厅堂7个,其中大会堂能容纳80个代表团、千余人参加会议。
在参观中,李主席详细询问了该建筑的设计、施工、建筑材料及供电消防系统等情况,当听了曾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留学的马拉女士的回答后,李主席说,国际会议中心“施工质量很好”,“在中国也是第一流的”。
李主席一再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中国对尼泊尔的援助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尼泊尔人民的情谊。帮助是相互的,中国在许多方面也得到尼泊尔的支持。从中尼两国建筑交往史来看,情况也是这样。早在公元13世纪,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就来中国,帮助中国建造了至今仍屹立在北京阜成门内的白塔寺和山西五台山的佛塔。这都说明了中尼两国的友谊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基础。
参观时,尼泊尔住房助理大臣巴杜告诉李主席,国际会议中心虽然正式使用仅10天,南亚妇女和家庭健康部长会议已在这里召开,下个月还有两个国际会议要在这里举行,使用率很高,而且各方评价很高,认为这是“南亚地区最好的会议场所”。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在施工中曾来此视察,完工后又称赞这一建筑“精美绝伦”。
李主席参观结束后,来到国际会议大厦同我国专家、技术人员合影留念,并向他们热情问候致意。李主席称赞他们在发展中尼友好合作关系中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做出了成绩,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报加德满都11月2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民柬准备与政府举行工作会议
民主柬埔寨方面主席乔森潘11月26日写信给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表示,民柬方面准备与政府讨论解决柬埔寨当前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乔森潘说:“民柬再次重申支持国王的建议,以便在不摒弃任何一派的情况下,实现民族和解与国家统一。”
乔森潘在信中表示,民柬愿意以国王西哈努克的建议为基础,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与政府举行工作会议或圆桌会议,讨论实现民族和解的问题,地点在金边或其他地方都可以。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隆迪部族冲突严重
布隆迪对外关系部长恩蒂班通加尼亚日前说,因布隆迪总统恩达达耶在上月政变中被害引起的部族冲突可能比1972年时还要严重,那年发生的胡图和图西两大部族之间的冲突曾导致15万人丧生。
据联合国最近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自10月21日布隆迪发生未遂军事政变以来,已有100万布隆迪人为躲避暴力冲突而被迫背井离乡,其中70万人逃往卢旺达、坦桑尼亚和扎伊尔等国。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十一月二十六日,布鲁塞尔飞机场部分职员罢工,并在路上设置路障,致使旅客不得不自带行李走向停机坪。近日,比利时各地纷纷举行罢工,抗议政府即将实行的紧缩政策。美联社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