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再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本报评论员
11月11日,我们就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认真研读原著》。现在再谈一点意见。
中共中央在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中指出,学习必须发扬我们党历来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至关重要。在学习邓小平同志著作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自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同现实贴得很紧,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文风朴实,论述的大都是我们关注过、经历过、思考过的朴实而精辟的道理。学习朴实的道理,要有朴实的学风,切忌空洞议论,泛泛而谈。在学习中要自觉地联系十多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澄清糊涂认识,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精髓,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抛弃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坚决反对那些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个主题,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在中国曾经被严重扭曲,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说到底都是因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小平同志著作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南。他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排除了一系列错误观点,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我们应当紧紧掌握小平同志论述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投入到创造充满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鲜明特点。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个特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压力,无论国际局势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经济发展起来,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百折不挠地把我们伟大民族振兴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同时在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与廉政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证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任务光荣而又繁重。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新问题很多,迫切需要在探索中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去正确解决现实的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
总之,通过学习,既要系统掌握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又要认真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求实态度、探索勇气、创新精神和革命风格,使全党同志的理论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


第1版(要闻)
专栏:电力问题系列报道(11)

  澜沧江上筑丰碑
——漫湾水电站建设者剪影
本报记者李春雷
1993年6月30日,滇西山谷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重点工程——漫湾水电站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正式发电。从此,千古奔腾不羁的澜沧江被驯服,滚滚南去的江水化为强大电流开始造福云南边陲各族人民。
云南有大小河流600多条,重要的有180多条。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7117万千瓦,占全国的1/5多。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被专家们称为水能“富矿”。
历史绵亘千载,江水付诸空流。到1984年,云南全省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62.8%,同期能源只增7.4%,当年电力出现严重缺口。去年到今春,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干旱,占全省装机容量65%以上的水电站,均在枯水期出力不足甚至停机,预计全年将亏缺12亿千瓦时电力。世界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率已到50%左右,有些国家高达70%以上,我国约在7%,云南仅有3%。3700万人民要走上富裕之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势所必然。
漫湾电站地处澜沧江中游云县和景东县的交界处,设计装机6台25万千瓦、共150万千瓦机组,年发电量77.95亿千瓦时,首次采用中央和地方联合投资建设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的形式,当时是我国在建的第二大水电站。它的开工建设,揭开了澜沧江水能资源开发的序幕。计划到今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5亿千瓦时,电费收入8000万元;按每千瓦时最低创造产值3元计,半年可创产值15亿。1995年前期工程5台机组发电,年发电63亿千瓦时,年可创造产值近200亿元。水电作为基础产业也将成为云南的又一优势支柱,除给工农业提供动力外,还为进一步开发澜沧江积累大量资金,最终对云南经济的腾飞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漫湾电站发电后,云南的电按计划如期送往广东,还将送往中南、华东以至东南亚邻国。
漫湾电站犹如一座丰碑,它结束了江水空流的过去。当强大的电流送到工厂、城市和千家万户时,人们忘不了那些长年工作在澜沧江畔的水电工人。
漫湾电站傍依海拔3000多米的无量山,冬季山顶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夏季峡谷气温达40摄氏度,酷热难熬。在这里,五六千名水电职工曾受到水毁路断的围困;面临过大面积滑坡的威胁。他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实现了电站提前半年发电,写下了我国水电史上壮丽的一页。
水电十四局是在云南的崇山峻岭中练出来的一支队伍,在漫湾工地承担主体工程导流泄洪3条隧洞的开挖工程,其中1号导流洞是保证截流的先导工程。施工队伍刚刚进入工地几个月,连降暴雨,给工程施工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时间只有18个月。按设计要求,导流洞开挖断面宽16米、高19米、长485米,是当时国内水电工程中规模最大的隧洞。施工现场下临滚滚奔腾的江水,上顶近百米高的悬岩陡壁。这么紧的工期,这样恶劣的环境,要打通规模空前的隧洞,工程难度极大。当时国内外几批专家考察现场后,不少人认为18个月打通绝不可能。
而十四局的职工决心创一个奇迹!
正当他们施工时,工地连遭3次洪水袭击。暴雨和洪水冲垮了现场公路,工人们辛辛苦苦架设的风、水、电、通讯管线路,以及修理车间、工棚和部分机械设备被大水冲走或毁坏。整个漫湾成了欲进不能,想退不得的“孤岛”,千把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洪水袭击耽误了3个月工期,本来就紧的1号导流洞工期,紧上加紧。
“夺回工期,我们拚了。”在抢工期、保截流誓师大会上,十四局提出这样的口号。
这里没有节假日,每班工作均在12小时以上。
数百米深的隧洞里,爆破后散不净的烟尘以及各种大型运输车辆、机械设备排放的油烟弥漫着,呛得工人胸闷。
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们不断创造了洞挖月强度、进尺和混凝土浇筑班产、月强度等项新纪录。终于,导流洞如期完工,保证了漫湾水电站提前1年实现了大江截流。
在漫湾水电工地上施工的中国水利水电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十四局、三局和八局,都是国内水电施工队伍中的佼佼者,不管他们来自长江、黄河两岸,西南的崇山峻岭;无论局长、处长、队长和工人。他们有的新婚相别;有的走出大学校门踏入工地;有的无法给老人尽孝。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在工地上一干就是7个年头的杨凤梧,现任电站工程第一副总指挥、葛洲坝施工局副局长。这位混凝土拌合、制冷专家,从广西岩滩水电站工地回到湖北宜昌的基地住院摘除胆囊后,身体刚恢复,又上了漫湾工地。
1989年1月,大坝浇筑工程刚刚开始,电站左岸山体边坡发生大面积坍滑,塌方10万多立方米,打乱了整个施工部署,工程一度瘫痪。还剩16个月,已完成的混凝土浇筑量刚过50%。在背水一战的日子里,十四局原副局长杨凤梧日日夜夜忙在工地上,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有两次因太累,昏倒在工地上。工地上有难题需要解决,一个电话过来,杨凤梧拔掉正在输液的针头,起身就上现场。葛洲坝施工局一处,是大坝浇筑的主力。在冲刺阶段,除保发电日期外,必须将130多米高的大坝浇筑到规定的高层,以安全渡汛。34岁的副处长周伟要协调十几个施工队之间的生产环节、安排生产,昼夜三班盯在工地上。实在太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睡几小时。他原来是篮球场上的主力,来工地5年,由于长期劳累,已早生白发,腰也略有点弯。他和处长傅济繁所率的施工队,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台班浇筑混凝土118罐的全国同行纪录。周伟和傅济刚双双被原能源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工地仅有的“共和国重点工程青年功臣”称号。
记者和杨凤梧3次谈话,事后阅读有关资料时发现,有盘录音带的故事他没提。
1989年春节期间,杨凤梧在工地收到在宜昌家中的妻子托人捎来的一盘录音带:
大女儿:爸爸,我好想你呀,好想你……(抽泣)。每次过年过节,我都在饭桌上摆上你的碗筷,给你斟上满满一杯酒。爸爸,我没忘记你走时的交待,为妈妈分忧……(抽泣)。
父亲:凤梧,你身子骨弱,又开过刀,在外工作,特别要注意保重身体。你不能回家过年,我和你妈都能理解。我们现在身体还可以,不要为我们操心。
妻子:凤梧,叫我说什么呢?与你结婚28年,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到3年半!谁知你一干上工作,一不顾自己身体,二不顾老婆。元旦前的一个晚上,老三发高烧,凌晨3点多,我背他去医院,一次次摔倒在雪地。这时,我体会到做水电职工的妻子真难啊!我只是希望你多一点时间生活在我们身边,哪知这点要求都不能实现。可是,我不希望我的丈夫是个懦夫,被人瞧不起。我支持你的事业,家里的事我都能承担,只是求你在外一定要把生活、工作安排好,自己照顾好身体,我求你了……(哽咽)。
让狂暴不羁的澜沧江、巍巍连绵的无量山作证。来自各方的水电职工在漫湾电站建设中,创造出了我国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建设工期短、质量高、造价低的优异成绩。
人们不会忘记:在截流、坝基开挖工程中立下奇功、两年前班师北上的水电三局的英雄;果断、及时治理边坡塌方的工程兵指战员,以及给予工程有力支持的武警水电部队,多次徒步实地考察勘测、进行规划设计的昆明水电勘测设计院的科技人员……漫湾水电站工程管理局以局长贺恭为首的专家和管理人员,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代表国家和业主的利益,在电站建设的组织管理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人们将永远怀念几十位为电站建设献出生命的英烈,他们用鲜血书写了丰功伟绩!


第1版(要闻)
专栏:

  浏阳市委常委联系实际学《邓选》
注重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本报长沙11月28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中共湖南省浏阳市委常委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在解决思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加深了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市委常委在学习时,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和15年来改革开放实践,认识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都贯穿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的精髓;都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市委副书记欧代明说:“1927年,秋收起义的队伍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后,毛主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光辉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根据现阶段中国的国情,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核心内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浏阳市委常委在学习、讨论中,还着重联系思想实际和浏阳改革开放的实践,畅谈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体会。许多常委说: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天天讲社会主义,干社会主义,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很多方面搞不清楚,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和认识,把社会主义理解成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把“以阶级斗争为纲”当成坚持社会主义,等等。干了不少费力不讨好,脱离群众的蠢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扫除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迷雾。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和平说:邓小平创造性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推动了浏阳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中,由于实行集体、个人、联户多轮驱动,浏阳的乡镇企业产值由1978年的几千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8亿元,今年1至10月,全市乡镇企业产值达到20亿元,去年全年全市出口创汇达到2000多万美元,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78元增加到去年的826元。
浏阳市委常委一班人深深体会到,只要坚定不移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干下去,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发展得更快,人民的生活会提高得更快,社会主义一定会取得伟大胜利。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日本经济界人士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中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日本众议院前议长和贸促会会长樱内义雄为团长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中国贸促会会长郑鸿业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人物

  乌拉圭总统拉卡列
今日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邀请,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路易斯·阿尔韦托·拉卡列·埃雷拉将于11月29日至12月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拉卡列1941年7月13日生于首都蒙得维的亚市。毕业于蒙得维的亚大学法律和社会科学系。当过律师和记者。
拉卡列17岁加入民族党(即白党)。1981年在党内创建埃雷拉派,任该派总书记。翌年进入该党全国领导委员会。1971年当选为众议员。1984年当选为参议员。1987年任参议院副议长。1988年7月被埃雷拉派推举为总统候选人,1989年11月26日当选总统,1990年3月1日就任共和国总统。
拉卡列发表过一些著述,主要作品有《埃雷拉,东岸的民族主义者》等。拉卡列总统已婚,有3个子女。
(新华社发)
(附图片)
拉卡列总统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圆满结束访问巴西前往葡萄牙
在马瑙斯市会见亚马孙州州长
本报马瑙斯11月28日电记者朱满庭、李志明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圆满结束了对巴西的国事访问,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马瑙斯前往葡萄牙访问。亚马孙州副州长加西亚和当地三军长官到机场为江主席一行送行。
江泽民主席这次对巴西的访问,包括首都巴西利亚和其他五个城市,所到之处受到巴西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江泽民主席的这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巴关系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陪同江泽民主席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特别助理曾庆红、杨德中,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谷永江等同机离开。前往机场送行的还有中国驻巴西大使沈允熬和使馆工作人员,中资公司代表和华侨、华人代表。
本报马瑙斯11月27日电记者朱满庭、李志明报道:江泽民主席今晚在此间会见了亚马孙州州长梅斯特里尼奥。
会见中,梅斯特里尼奥州长对江主席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江泽民主席这次访问巴西十分重要,必将进一步推动巴中两国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双方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
江泽民主席说,马瑙斯是我访问巴西的最后一站。亚马孙河流域是我们向往已久、希望亲眼看看的地方。今天下午我们游览了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感到巴西确实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中巴之间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关系的前景很好。
会见后,梅斯特里尼奥州长设晚宴款待了江泽民主席一行。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特别助理曾庆红、杨德中,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谷永江,中国驻巴西大使沈允熬等参加了会见和晚宴。
(附图片)
11月27日,正在巴西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马瑙斯的河岸码头登上“亚马孙”号游船,游览内格罗河。新华社记者郭占英摄(传真照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接受尼泊尔记者采访时强调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
希望达赖放弃“西藏独立”的错误立场
本报加德满都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刘正学报道:正在尼泊尔进行友好访问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强调,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中央政府同达赖喇嘛接触谈判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希望他放弃“西藏独立”的错误立场,停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欢迎他早日回归祖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西藏人民的幸福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是李瑞环主席在他下榻的珠穆朗玛饭店接受尼泊尔记者采访时说的。
李瑞环说,在西藏问题上,尼泊尔政府始终支持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在回答中国同南亚国家关系问题时,李主席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对于中国搞好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符合南亚各国的愿望和利益。作为南亚的近邻,中国愿意看到南亚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和发展。
当尼泊尔记者问及目前中尼两国经贸情况时,李瑞环说,中尼两国进行了长期和富有成效的经贸合作,它已成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愿意继续向尼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注意到目前双方的贸易额还不是很大,希望双方共同探讨经贸合作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于香港问题第十七轮会谈
中英未达成协议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获悉,在中英关于香港1994/1995年选举安排问题的第十七轮会谈中,中方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但会谈没有就香港区议会和两个市政局选举安排问题达成协议,其责任在英方。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第十七轮会谈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会谈结束时,双方未发布有关下一轮会谈何时举行的消息。


第1版(要闻)
专栏:

  厦门象屿保税区开关
本报厦门11月28日电记者郅振璞报道:厦门经济特区实施自由港政策的试验田——象屿保税区,经过14个多月建设并通过海关总署验收,于今天上午8时28分正式开关运行,成为我国运行的第12个保税区。
象屿保税区位于厦门西北部的湖里区,首期工程0.6平方公里,未占一分耕地,全部在海滩抛沙填土建设而成。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电贺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首次满负荷运行
新华社深圳11月28日电(记者李南玲)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核电机组首次满负荷运行,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致电祝贺。
贺电说,欣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带负荷试运行已达到满功率九十万千瓦。这是中外核电建设者长期努力的成果,标志着中国的核电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此谨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再接再厉,为圆满完成全部试运行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核电机组,自8月31日以核能发电状态并网和开始进行发电试验以来,依次完成了各项额定功率水平下的调整试验,使每个阶段的机组性能都达到设计要求,到11月27日22时36分,机组首次达到满功率。
据悉,一号机组在满功率状态下继续进行各种性能试验和示范运行后,再投入商业运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正在建设中的甘肃黄河大峡水电站,经过水电三局1800多名职工两年多的奋战,于11月20日圆满完成了导截流的施工任务。电站计划总投资9.8亿元。 田萍张耀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