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毛主席走过的地方

  马龙穷州变了样
李琼莲
毛主席只到过云南一次。那是1935年4月23日,毛主席率领红军趁滇军主力调援贵州,乘虚直入云南,打算消灭曲靖之敌,攻占沾益、曲靖两座县城,在滇东北地区建立根据地。马龙地处乌蒙山西南麓,素有“滇黔门户”之称,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4月27日,红一方面军兵分三路进入马龙县。军委侦察队进到曲靖西北马龙不远的缅甸坡时,俘获从昆明方向开来的一辆汽车,内有龙云送薛岳的比例为十万分之一云南军用地图20余份和云南白药等物。当天夜里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纵队驻宿在马龙的西屯村(离缅甸二华里)。当他得到汇报时,打开军用地图一看,金沙江边所有的渡口及战略要地历历在目。周恩来激动地说:“让我们的云南中小学地理教学用图靠边休息去!三国时,刘备入川,张松献地图;今日我红军入滇,龙云献地图,历史常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其他中央领导听了哈哈大笑。毛主席说:“把这个好消息电告一、三、五军团。”接着,又传来了红一军团二师四、六团攻占马龙县城的好消息。
马龙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在1638.3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4个民族17万人口。这里“地势高峻”、四季如春、土地资源丰富。可是,明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兵祸连接,土匪猖獗,抓兵派夫,人民生活在“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惶恐生活之中。国民党编的《云南省农村调查》一书中,马龙县有“贫甲三迤”的记载。这里经济比较落后,是云南有名的“四大穷州”之一。
建国后,马龙人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兴修水利,以农业为主,兼抓副业。1955年3月11日,毛主席对《马龙副业》一文作了指示,全县人民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给马龙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们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县、乡、村三级公路四通八达,有80%的村公所通了客车。每个村公所不仅通了电话,而且建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广播电视普及率达95%;还大大改善了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马龙各业的迅猛发展。
农业以粮(水稻、包谷、洋芋、小麦)为主,林、烟、畜、果有较大发展。其中,粮食产量1992年已达13547万斤,比1978年的7461万斤增长1.8倍,比1952年的5425万斤增长2.5倍。烤烟生产已发展为县的经济支柱。以苹果为主的水果产量逐年上升,品质优良,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43年来,马龙县的工业逐步发展形成初具规模的化工、建材、冶金、机械、农机、农具等行业。工农业总产值逐年上升,1992年达到17185万元,比1978年的2288万元增长7.05倍,职工人均工资1926元,农民人均总收入756元,人均占有粮食294公斤。
如今,南昆铁路和昆曲高速公路即将通车,3000门程控电话很快接通。马龙人民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正为本世纪末登上小康台阶而奋斗!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难忘的日子
梁海波
1958年的阳春三月,四川盆地广袤的土地上,春意盎然,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毛泽东主席在成都金牛宾馆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成都会议)后,于3月27日离蓉,视察隆昌气矿。
3月27日下午5时半,毛主席一行到达隆昌气矿。
毛主席进入小招待所后,矿长刘选伍急匆匆地赶来,走到毛主席身前激动地说:“毛主席!”毛主席微笑着向刘选伍伸过手来,刘选伍紧紧握着毛主席一双大而有力的手说:“感谢毛主席对我们气矿全体职工的关怀。”
休息片刻后,毛主席一行人乘车去炭黑车间。车还未开动,毛主席就和蔼可亲地问刘选伍:“瓦斯(天然气)里含有哪些成分?”
刘选伍回答说:“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等碳氧化合物。”
“还有其它成分吧?”
“还有少量硫化氢等成分。”
“还有氮吧?”
“有,我们正要把天然气合成石油。”
毛主席点了点头,问:“天然气合成汽油要去掉哪些成分?”
刘选伍说:“要去掉硫化氢和氮等成分。”
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选伍陪同毛主席在炭黑车间外面刚下车,一阵大风把车间顶上冒出的黑烟迎面刮来,刘选伍和车间副主任梁锡远引着毛主席一行绕过黑烟,从车间后面转到火房前。
梁锡远详细地向毛主席介绍了炭黑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
毛主席一边听着梁锡远的介绍,一边兴致勃勃地弯着腰冒着高温向火房内仔细察看,当听到梁锡远介绍天然气要进行脱硫处理,并通过脱硫塔脱出时,毛主席关切地问:
“脱出来的硫化氢到什么地方去了?”
梁锡远说:“硫化氢从再生塔排出,随着空气跑掉了。”
毛主席问:“可不可以回收利用?”
梁锡远回答:“本来可以回收硫磺,但现在还没有回收的设备。”
听到这里,毛主席对梁锡远说:“要尽快解决回收处理问题啊。”
毛主席走到生产炭黑的火房前,梁锡远打开一号火房的一个小门,毛主席弯下腰,观看火炉里的燃烧情况。随后,毛主席转到背风的21号炉前,看到输气管上密密麻麻排着上千支火嘴,喷出黄红色的火焰,烧成的炭黑粘附在火焰上方慢慢移动的槽钢上,再被刮板刮下来,经螺旋输送到包装车间时,不禁高兴地笑了起来。他不顾天上下着密密的细雨,索性蹲下来聚精会神地进行视察。他边看边详细地询问天然气管和火嘴装置情况,并指着火嘴问梁锡远:“一个火房有多少个火嘴?”
梁锡远回答:“按照设计安装是1728个。”
毛主席听后点头说:“好!好!”然后又问:“炭黑年产量多少?”
梁锡远回答说:“700余吨。”
毛主席高兴地说:“啊,好!”并意味深长地说:“是呀,自流井是利用热能跑掉了炭黑,这里是收了炭黑又跑掉了热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今后天然气综合利用的问题。
下午7时,天还下着蒙蒙细雨,毛主席的大衣和帽子被雨水淋湿了,但他兴致未减,问刘选伍:“这个炭黑厂是外国人设计的还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
刘选伍自豪地提高声音回答说:“是我们自己设计1953年建成的。”他还报告毛主席:“今年我们准备试制一种新产品,叫高耐磨油机炉黑。”
毛主席大声夸奖说:“很好,有志气!”
7点20分,毛主席一行上车走了,炭黑车间附近的公路两旁,圣灯山上和两道桥街道两旁,上千职工和居民们自动夹道欢送毛主席一行,目送小车驶向隆昌方向,此时此刻,全矿沉浸在一片兴奋和自豪之中……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隆昌气矿党委根据广大职工的意见,将毛主席视察过的炭黑车间改名为“三·二七”车间,毛主席视察过的火房命名为“最光荣的火房”。
35年后的今天,四川天然气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年圣灯山(隆昌气矿)、黄瓜山、石油沟等几个生产天然气的小矿区已发展到现在的川东、川南、川中、川西南、川西北五大天然气矿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工业基地,其经济效益在四川国民经济中占居极其重要的位置。
毛主席视察过的炭黑车间,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生产能力6000吨的川西南矿区隆昌炭黑厂。这个厂30多年来所生产的“火炬”牌炭黑誉满大江南北,用户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新近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多种经营明星企业”称号。
毛主席视察过的隆昌气矿,现在已是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的驻地。该处创建于1964年,是石油系统建处最早的井下施工作业单位之一。经过近30年的发展,该处已拥有实力雄厚,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专业配套齐全和有油气田压裂酸化、固进工艺、井下工具研制和特种车辆的修保等方面的专利和特长,在广西、长庆、唐山、新疆等地和外油田施工作业中,获得很高的荣誉。每年的3月27日,井下作业处都定期召开纪念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座谈会,忆当年领袖关怀,鼓职工干劲,振奋精神。水电气车间主任李昌年说:“35年前毛主席视察了隆昌气矿,我们车间正是毛主席视察过的地方,我们一直把1958年3月27日当成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以此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春风雨露润舒茶
李树生
舒茶,这个镶嵌在皖西大地最南端的小镇,曾因毛泽东同志的亲临视察而为世人所瞩目。今天,舒茶人又一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潇洒地走上市场经济的大舞台。
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亲临安徽视察。下午,毛泽东同志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陪同,来到了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视察。
毛泽东同志不顾路途的疲劳,稍事休息后便察看了公社的展览室、三年远景规划模型和茶叶初制厂。毛泽东同志每到一处,总是仔细的观看,详细的询问,还会见了当地的干部和群众,询问了公共食堂、养猪场等情况。在视察结束时,毛泽东同志手指周围的山峦,指示说:“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
斗移星转,岁月如逝。今日的舒茶,贫穷和落后已成为历史。舒茶人发扬老区人民的献身精神,用自己的双手采石垒坝,挑土填方,酣战数十个冬春,先后修建了九·一六、九·二九、东山等成片茶园,初步实现了毛泽东同志视察时提出的“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殷切希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茶农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1993年,全镇茶园面积已达7397亩,茶叶产量也由1958年的14万公斤增长到40万公斤。每年谷雨前后,四山兰花盛开,飘香四溢,闻名遐迩的“小兰花”、“舒绿”等名茶吸引了大批从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和安徽等各地赶来的茶商。每天从四面八方云集舒茶参加茶叶交易的人络绎不绝。舒茶,这个皖西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量达60万公斤,成交额超400万元。
在茶叶生产的带动下,各行各业竞相发展,古老的山镇焕发出勃勃生机。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市场经济的大潮,把舒茶人思想上封闭的东西荡涤了,他们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向着“万亩茶园、万担茶叶、亿元乡镇”的目标奋进。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陂水长流人欢笑
谢仁生 谢凤文
在红色故都瑞金的邻县——宁都,有一个载入史册的小镇——黄陂。这里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足迹。从1930年12月至1931年8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3次战斗和生活在黄陂。1930年12月上旬,第一次反“围剿”时期毛泽东首次率领红军来到黄陂,在黄陂主持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明确批评了李立三“左”倾错误,研究了战略反攻问题;1931年2月至3月,毛泽东第二次率领红军在黄陂休整,毛泽东还亲自组织在黄陂下坝召开万人动员大会,顺利完成了反“围剿”的准备工作;第三次反“围剿”期间,1931年8月11日,毛泽东再次率红军出敌不意地来到黄陂,包围了黄陂之敌——毛炳文之师。战斗从上午8时一直打到下午3时,消灭了敌第八师的4个团。毛泽东在第二次反“围剿”时,以“黄陂”二字开头留下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黄虎出洞吠白犬,陂水长流锁蛟龙”。至今广为流传。
忠魂舞长空、碧血写丹青。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代勤劳、勇敢的黄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坚强的决心和毅力,为黄陂的繁荣和富裕谱写了新的篇章。
原来的山间小道,如今是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宽阔而平坦;原来的一条竹筒小街,已被18米宽、1000多米长的水泥街道所取代;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林立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原来的煤油灯已成为历史的纪念品,现在全镇21个村,村村通电。原来单一的产粮区,已朝着农、工、商、贸综合发展的方向迈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总收入达到2455万元,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70年代的85元上升到635元。
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农民打开自家的电视机,尽情欣赏。青年男女则三三两两地走进影剧院、歌舞厅,尽情享受美的乐章,陶醉在欢歌笑语之中。今日的黄陂,再也不是“陂水长流锁蛟龙”的时候了,而是陂水长流、龙腾虎跃人欢笑。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蔡家崖的日子好起来了
杨桂珍
1948年春,毛主席转战陕北一年多之后,于3月23日东渡黄河,率中央机关于3月26日来到山西兴县蔡家崖。
蔡家崖坐落在晋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个当时仅有200余人的小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1年的血火战斗中,它一直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的所在地。
晋西北的3月末,虽已春风和煦,嫩草茵茵,却依然有着阵阵寒意。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抵达后,住在贺龙专门为他们腾出的军区司令部大院里。此处原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院子,人称“花园院”。但是,经过一年多鞍马劳顿的主席并没有在这清雅的环境中稍事休整,当天晚上,就召集晋绥领导同志听取晋绥全面工作特别是土改工作的汇报。在蔡家崖的10天中,毛主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毛主席3次接见了基层干部和贫农团代表,详细总结了晋绥边区土地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他心中还筹划并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大计。每当夜深人静,繁星闪烁,毛主席窑洞里的灯光经久不息。周恩来、贺龙等同志也彻夜不眠,经常亲自查哨,警惕地保卫主席的安全。
4月1日,在边区干部战士自己修的司令部大礼堂里,毛主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做了讲话。他谈笑风生,挥洒自如地分析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指出了新形势下我党工作的特点,并对晋绥边区的工作做了高度评价。会议结束后,参加会议的《晋绥日报》记者向贺龙同志提出,想让主席给他们讲讲话。贺司令员说,主席日夜操劳,忙得很,有机会我问问他。
报社同志以为希望不大,就回去了。谁知当天晚上突然接到通知,第二天一早主席接见。大家高兴得一晚没睡,天刚亮就动身,从驻地高家村步行7.5公里赶到蔡家崖。
在临时腾出的一间警卫室里,主席与十几位报社代表进行了谈话。从无产阶级的办报方针到革命报纸的作用,从记者深入群众到群众办报,从晋绥日报的朴实作风到自我批评,整整谈了一上午,结束后和同志们一起吃饭。又应同志们的要求,为《晋绥日报》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地改革总路线写了两幅题词。
4月4日,毛主席率中央机关离开蔡家崖前往西柏坡。在蔡家崖的日子里,毛主席白天忙于谈话、调查,晚上工作到深夜,但分别时还对贺龙同志说:“遗憾的是没到群众中走走,老百姓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生活还很苦。好在这种日子不会太久了,会好起来的。”
毛主席走后,《晋绥日报》全文发表了两篇讲话和题词,各解放区出版了20多种单行本,后来被选入《毛泽东选集》。
4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老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蔡家崖是乡政府所在地,有500多口人。原先乱石滚滚的河滩,现在石坝巍然屹立;蔚汾河上,一桥飞架南北,与通往县城的柏油路相接;村里新房排排、整洁清新;村民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忙忙碌碌,小作坊机声隆隆。原先毛主席、周总理等住过的司令部大院,已辟为晋绥边区政府纪念馆。然而,也不必讳言,这里仍然是贫困山区。村民们刚刚能解决温饱。交通和信息闭塞,陈旧的观念及资金的匮乏仍极大地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可喜的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这片光荣的土地,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最近,由岢岚到兴县瓦塘的地方铁路已动工修建,世界银行投资的蔚汾河流域综合开发也在论证之中。这些无疑会促使老区人民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老区的面貌将日新月异!
(附图片)
一九五八年毛主席在广州市郊视察。本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