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
赵富林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对于我们始终坚持和正确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在我们已经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的国家里,本来不应成为问题。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原来十分贫穷落后,建国以后又有一段时间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党的正确路线没有始终如一地得到贯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上,只强调调整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没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搞“一大二公”、“穷过渡”,使社会主义建设走了曲折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又把“左”的错误推向极端,鼓吹“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思想理论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以至现在有些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模糊不清,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按照马克思的构想,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它能使生产力获得更快的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富裕。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贫穷的社会。我们党领导人民闹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是要建立这样一个社会,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起来。由此可见,贫穷和社会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文明、更民主、更富裕的社会。可现实情况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现在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不消灭贫穷,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产党人和革命前辈的流血奋斗就毫无意义。
二、要消灭贫穷,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这是因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才会增加,才能为提高人民生活、进而消灭贫穷提供物质条件;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国家政治社会的稳定;才能增强国力,加速国防现代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并为实现祖国统一创造有利条件。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谁优谁劣,谁胜谁负,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谁快谁慢、谁高谁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比资本主义能够更充分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在社会发展中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但是,我们不能只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认识它的优越性,更重要的还要从社会主义的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消灭贫穷、共同富裕来认识它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体现出来,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使生产力获得了更快、更高的发展,是否真正消灭了贫穷,达到了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显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最主要的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还要快于资本主义的速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一些,更高一些,才能拥有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调动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不断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我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是经济不发达的大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4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力大大增强。但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还不富裕,尤其是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更低。如我们广西,建国以来,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各项事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但生产力水平还很低。1992年,全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289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64.1%;农民人均纯收入732元,人均有粮332公斤。还有5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生产力水平这样低,群众生活这样贫困,怎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又怎能使人民群众从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中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调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积极性呢?因此,加快生产力发展,消灭贫穷,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极其紧迫的任务。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三、消灭贫穷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有两项,一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项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力发展了,如果不走共同富裕之路,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富,多数人穷,那就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本质的区别,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不仅会导致社会出现种种矛盾,而且还可能危及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安全。因此,在消灭贫穷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并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避免两极分化。
消灭贫穷要以生产力的发展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同样,共同富裕也要以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产品为基础,而不能搞平均主义。只有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使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实现消灭贫穷、共同富裕的目的。生产力不发展,没有丰富的物质产品,用平均主义搞拉平补齐来消灭贫穷,不仅不能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这已为我国过去的实践所证明。
消灭贫穷,共同富裕,要承认并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承认并允许分配上的差别。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差别”,“可以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我国幅员辽阔,条件千差万别,生产力很不平衡,不可能使不同地区、不同的人都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地实现富裕。一部分人因劳动成果大而先富起来,一部分条件好的地区发展快一些,这是正常的,合理的。要求同步、同等富裕,我穷你也不能富,我慢你也不能快,只会压抑人们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率先富裕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激励后进赶先进,贫穷赶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消灭贫穷,共同富裕,要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当前农业生产水平还不高,农民收入还很低。而提高农村生产力比提高城市生产力困难要大得多。消灭贫穷,共同富裕,最主要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消灭贫穷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的战略目标的必备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实现四个现代化要靠一步一步地艰苦努力,持续奋斗。我国国力还不够强大,生产力比较低下,一部分群众还没有越过温饱线。尤其是贫困地区底子薄,困难多,更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只有党的这个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才能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争取国家支持和发达地区帮助与组织群众艰苦创业的关系。贫困地区消灭贫穷,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发达地区的帮助,但这种支持和帮助必须建立在贫困地区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同群众的艰苦创业相结合。就是说,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并利用好国家的支持和发达地区的帮助,把这种支持和帮助转化为艰苦创业、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我们的做法,主要是组织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用好中央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使之变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巨大物质力量。同时,以联合促开放、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充分利用我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积极发展同兄弟省区市的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合作和相互支援中增强自己的发展能力。
2.长远规划与抓住机遇的关系。科学的长远规划,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长远规划的实现靠真抓实干,一步一步地付诸实施,特别是要靠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因为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客观条件不会一成不变,经济环境会有起有伏。当出现一些比较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时,我们就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错过机遇就是失误。两年来,我们就是紧紧抓住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十四大精神、全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的时机,中央决定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有利条件,以及我国同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东南亚经济活跃等外部环境,以沿海、沿边为重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把几十年来的战争前沿变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使我区经济出现了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3.建设性投入与消费性投入的关系。贫困地区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底子薄,财力不足,资金紧张。因此,在投入上尤其要讲求效益,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刀刃上。这几年,我们在资金投向上严格执行产业政策,优先保证农业、效益好的企业和关系经济全局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虽然我区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但绝大部分是投向农业、能源、交通、通信和企业技改,特别是投入电站、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使我区经济发展不但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益,而且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发展后劲。
4.沿海沿边开放与山区扶贫开发的关系。沿海沿边开放和山区扶贫开发不仅对经济全局都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而且两者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沿海沿边的开放抓好了,可以对山区开发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从而加快山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步伐;山区扶贫开发抓好了,可以为沿海沿边开放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增强沿海沿边开放的实力,加快开放的步伐。几年来,我们在发展战略上,把两者兼顾起来,既重点抓好以北海市为龙头的钦州湾地区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其在全区开放中的窗口作用,增强其对内地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又坚持不懈地抓好以石山地区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对沿海沿边地区主要是政策投入,采取“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措施,扩大外引内联,利用自有资金、外地资金和银行贷款进行开发建设;对贫困山区主要是用好中央给予的扶贫资金和金融部门的政策性低息贷款,自治区也在财政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选准并抓好效益好的项目,打好解决温饱问题的攻坚战。同时,积极推进沿海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协作,把沿海的资金、技术、人才引入山区;山区到沿海去办企业、搞异地扶贫开发,均给予优惠政策。这就使沿海沿边和山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5.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的关系。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比发达地区多一些,但也有自己的有利条件。而且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只要认清自己的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时机,发挥优势,克服短处,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是完全可能的。这几年,我们在经济建设中,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农业上,根据我区“两旱两寒”(春旱、秋旱;倒春寒、寒露风)频繁,水利条件差的弱点和山多、亚热带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甘蔗、水果、林业、畜牧业等开发性农业,向高效农业进军,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工业上,根据我区科技水平不高,而水能、矿产、建材资源丰富等特点,大力发展水电、矿产、水泥、石材等工业。这样做,较好地克服了我们的短处,发挥了优势,使农业和工业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决心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用这一理论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的思想,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我区提前三年实现第二个翻番,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山区温饱问题,缩小与全国平均经济水平差距的目标而努力拚搏,开拓前进。


第5版(理论)
专栏:
走出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王富家贾晓刚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实行规范化股份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使这家公司迈入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进行列,而且又使这家公司冲出国门,在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纽约发行金杯股票,并与国际跨国公司——美国通用、日本丰田、香港华晨公司联手组建了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和金杯客车制造公司。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如何确立,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和怎样发挥作用?我们公司党委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既受企业员工欢迎,又得到外商赞许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
一、坚持在筹建合资企业的过程中同步建立党组织,保证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合法地位
在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党组织,一般都不被外商接受,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任何企业都必须有党组织的保证和支持作用。如何解决这一“国际矛盾”,金杯公司党委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统一和坚定了建立党组织的认识,二是为同步建立党组织寻找法律依据。在统一认识上,党委和公司有关人员取得了三点共识:第一,明确了在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党组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党的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保证中外合资企业健康地发展。第二,明确了中外合资企业在经济上实行特殊政策,在政治上不能实行特殊“待遇”,既要按国际惯例管理,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党组织是中国国情的需要。第三,明确建立党组织是中外合资企业发展趋势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合资的越来越多,这类企业规模大,党员多,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繁重,必须建立党组织。取得共识后,党委还注意到外方人员比较注意尊重所在国法律的特点,拿出建立党组织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任何其他法律、规定,都不能违背宪法的规定,使双方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与美国通用公司合资成立的金通公司,外方不仅同意设党委工作机构,还同意专设一名党委书记,一名纪委书记,配备了17名专职政工干部。
二、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党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增强员工对企业合资的心理承受能力
企业合资之初,员工的思想波动很大,主要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盲目乐观思想,认为合资就是挣大钱,期望值过高;二是存在一些对立、抵触情绪。针对员工这些模糊认识,公司党委集中力量撰写了有说服力的文章,宣传合资的意义,帮助员工加深对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理解。如金通公司创办了《员工热点回音》简报,及时全面地回答了职工关心的医药费、住房改革、劳动合同、岗位技能工资等45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对帮助员工们了解企业合资后如何解决员工切身利益问题,稳定员工情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把党组织的活动与解决经济工作难点结合起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党委认识到,尽管党组织公开活动是经过双方谈判确定下来的,但如果发挥不了为经济工作办实事的作用,依然不会有威信和地位,威信和地位不是争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为此,公司党委对两个合资企业的党组织提出要求,党组织活动要为经济工作服务,用自己的努力,赢得自己的地位和威信。金通公司党委,先后开展了“党员质量攻关活动”、“送温暖、办实事、保生产竞赛活动”、“超产保质优质服务活动”。在“党员质量攻关活动”中,党委实施了“党员工程”,把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分别列出,具体分解,落实到各党支部,党支部再落实到党小组和党员,去年共攻克质量难关65项。由技术人员组成的党支部在两个月时间内改进模具36套(件),重新设计18套,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使员工尽快地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掌握先进设备和管理,金杯公司聘请日本丰田公司的管理专家,到公司所属金客公司进行现场管理,党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全员岗位培训,培训后的员工不但强化了管理意识,提高了操作水平,还增强了主人翁敬业精神。
四、增进中外员工的相互了解,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良好合作关系
公司党委认识到,要使美方经理支持党委的工作,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党委的工作性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有何作用;也要让他们了解党委书记,为合作共事打好基础。为此,公司党委要求合资企业党委书记除了平时与外方经理交谈外,每季度专门同他们谈心,而且要求企业党委书记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党委书记必须把外方的管理方式、风俗习惯等向广大员工介绍,要求员工尊重外方经理,配合外方管理人员做好工作;二是企业党委必须定期在企业经营管理委员会会议上通报工作情况;三是党委必须关心外方管理人员的衣食住行。这几项要求,企业党组织及书记都做到了,使外方管理人员感到党委是真诚与他们合作共事的,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事、真诚信任的工作关系。合资两年来,这个公司先后有7名党务干部转到行政管理干部岗位担任领导,都得到美方经理的大力支持。美方总经理还向党委书记表示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去年“五一”节前,党委给公司员工写了一封公开慰问信,美方经理也学会了,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他连续给公司员工写了16封公开信。在这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工作过程中,党委真正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党组织活动,美方经理从不干涉,还给时间,提供方便,并在经管会上,给党委确定了专项党务活动经费。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企业集团领导体制和党的工作研讨会简介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和本报理论部日前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企业集团领导体制和党的工作”研讨会。会上,近三十名理论工作者和基层实际工作者,围绕企业集团目前状况及管理体制;企业集团党组织设置及其职能的划分,应正确处理哪些实际问题;企业集团在干部管理上处理与地方党委关系的经验和问题;企业集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方面的新情况和新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要肩负起新时期的伟大任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改变一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5版(理论)
专栏:

《反腐败斗争十五讲》出版
由部分从事纪检、宣传、组织、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撰写的《反腐败斗争十五讲》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就当前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基本思路与对策、反腐败斗争的政策界限、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市场经济与反腐败斗争的关系以及国外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述和介绍。


返回顶部